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就诊的孕妇,分为妊娠28周开始锻炼组157人(产前锻炼组),产后开始锻炼组192人(产后锻炼组)。选择同期未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学习并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131人。产后42 d、6个月对比三组盆底肌肉肌力、阴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阴道脱垂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锻炼组盆底肌肉张力在产后42 d、6个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锻炼组盆底肌肉张力在产后42 d、6个月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锻炼组压力性尿失禁在产后42 d、6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锻炼组压力性尿失禁在产后42 d、6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产前锻炼组效果优于产后锻炼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有防治作用,有利于产后康复,产前妊娠28周开始锻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规范孕检的妇女进行常规筛查,选取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锻炼组(138例)。观察组进行一般健康宣教,锻炼组妊娠28周起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产后42 d行生物反馈电刺激,分别于妊娠37周、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半年检测盆底肌力并进行尿失禁分析。结果锻炼组妊娠37周、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半年的盆底肌力均高于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提高盆底肌力,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周回院复查且行盆底康复治疗的2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100例,常规组仅产后6周后给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盆底肌功能锻炼,对比两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静息肌电值、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PFIQ-7)、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WHOQOL-BREF)评分等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静息肌电值、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等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PFDI-20、PFIQ-7评分等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尿失禁发生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分娩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4月住院经阴道分娩,自愿接受盆底肌肉锻炼的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在分娩后第二天,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开始进行持续6周的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于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检测,评价盆底肌肉锻炼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天,两组分别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检测,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可有效增强盆底肌肉收缩力,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的功能,有效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11-312
目的探讨早期行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对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自然分娩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干预组(102例)。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产后进行早期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练。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产妇进行随访,比较两组产妇的排尿状况、盆底肌收缩力和尿失禁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排尿状况评分逐渐递减,且干预组的排尿状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逐渐递增,且干预组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存在尿失禁现象,且产后12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产后3个月(P<0.05);干预组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进行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能够有效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增强盆底肌收缩力,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冯秀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3,(18):128-128,130
目的探讨产妇经阴道分娩后,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对因阴道分娩盆底损伤的功能恢复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选择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共50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患者,治疗组与患者充分沟通后采取自愿参加原则,于产后红色恶露完全排出后,会阴侧切者,切口愈合良好已拆线,无不适感即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与产后42d后才开始进行盆底康复,500例产妇康复3个月后按盆底肌功能测试规范评定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盆底肌肌力功能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失禁的恢复较训练前均明显好转,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妇,对盆底肌功能损伤严重,导致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产褥期进行早期盆底肌训练的康复,盆底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产褥期后进行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改善剖宫产及自然分娩产妇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孕产检查及分娩的产妇300例,经阴分娩产妇182例(A1组),剖宫产分娩98例(B1组),所有产妇均接受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另外各选取45例产妇分别作为经阴分娩对照组(A2组)、剖宫产分娩对照组(B2组)。比较产妇盆底肌力、阴道压力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产后第6、12周,A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A2组(P0.05);产后12周A1组产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以及尿失禁等发生率低于A2组(P0.05),产后第6周B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优于B2组(P0.05);产后12周B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B2组(P0.05),阴道前壁脱垂、尿失禁等发生率低于B2组(P0.05)。结论:无论分娩方式如何,产妇经过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都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并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3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住院的3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组(A组)、生物电刺激组(B组)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组(C组),每组各100例,分别于产后42 d、3个月观察对比分析各组产妇盆底肌力恢复改善情况及对基本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产后42 d各组盆底肌力评分及会阴超声结果 (膀胱角度、膀胱旋转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两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评分及会阴超声检查结果明显优于A、B两组(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尿失禁分级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C组患者的尿失禁分级改善情况明显占据优势(P0.05)。结论初产妇康复过程中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和生物电刺激治疗,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后盆地功能康复,而且能够防止产后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09-411
目的:评价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初次分娩产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训练组30例于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患者于新产后(产后3日内)、产后3个月及12个月采用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及盆底肌力评分,评价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恢复效果。结果:训练组产后3个月及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和尿垫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新产后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评分显著高于新产后并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早期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漏尿症状,提高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0.
赵永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11-2212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6月期间在该院产科门诊产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120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31例与阴道顺产组89例,采用Oxford骨盆底肌力强度评分法测定盆底肌力。结果:阴道顺产组肌力≤3分者占阴道顺产组的79.77%(71/89),肌力≥4分者占20.23%(18/89),平均肌力评分(3.42±1.29)分,剖宫产组肌力≤3分者占剖宫产组的48.39%(15/31),肌力≥4分者占51.61%(16/31),平均肌力评分(4.21±1.3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均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有所影响,产妇盆底功能会有所下降,阴道分娩较剖宫产产妇盆底功能更差,因此建议分娩后产妇在早期即应进行盆底功能锻炼以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观察产后盆底恢复的疗效。方法:将年龄为22~40岁已分娩的2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112例,产后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盆底恢复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112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即指导其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及其一般的产后注意事项;于6个月后随访,通过盆底肌收缩力测定,问卷调查,研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结果:盆底肌收缩力,尿失禁、腰骶痛、痔疮、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即盆底恢复,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一种良好方法,且需临床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产前、产后连续盆底肌锻炼干预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检、分娩的孕产妇15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A组)106例与剖宫产组(B组)44例;根据产前、产后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防治将A组分为干预组(Aa组66例)与未干预组(Ab组40例),B组亦分为干预组(Ba组19例)与未干预组(Bb组25例)。产后6周、12周对以上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产后6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均显著高于Bb组(P0.05),但两亚组患者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12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Bb组(P0.05)。(3)产后12周Aa组阴道前壁脱垂、后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Ba组阴道前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Bb组(P0.05)。结论围产期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顺产和剖宫产后盆底肌功能,有助于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盆地肌肉训练对盆地功能的应用价值和对盆地肌肉张力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足月且行自然分娩的86例初产妇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对其分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健康教育,予以研究组实施盆底肌肉训练,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在产后6周、产后三个月和产后半年等不同时段,其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20.93%为对照组子宫脱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4.65%(P<0.05);关于产后不同时段,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VSP、VRP和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等情况比较(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盆底肌肉训练,不仅能使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而且还能使盆底肌肉张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产后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就诊的118例孕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在产后42d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组在妊娠28周时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并产后42d行神经肌电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产后3个月时盆底肌张力评分、盆底肌电位活动值和疲劳度、尿失禁发生率、盆底器官脱垂程度及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正常率(81.4%)高于对照组(61.0%),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位活动值大于对照组,盆底肌疲劳值值小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5.1%)低于对照组(20.3%)(均P<0.05);联合组产妇盆底肌器官脱垂程度多分布在0度和Ⅰ度,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联合组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评分(25.53±3.55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评分(21.06±3.15分)均低于对照组(42.23±4.32分、30.14±4.01分)(均P<0.05)。结论:孕妇于妊娠28周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7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产后一般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于产后42天、六个月测定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并对比,同时观察对比两组尿失禁及阴道脱垂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盆底肌肉肌力在产后42天无显著差异(均在0-2级之间);研究组产后六个月肌力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发生尿失禁及阴道脱垂的例数较研究组多。结论从产后42天开始对盆底肌肉进行锻炼有利于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加电刺激及阴道圆锥训练治疗女性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80名正常分娩妇女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和1个对照组,3个治疗组分别接受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加电刺激、阴道圆锥训练,对照组只接受一般的产后康复教育。治疗6个月后对4组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盆腔器官脱垂量化系统(POP-Q)、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和主观反应评估。结果:从客观数据来看,3个治疗组的盆底肌功能、POP-Q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观评估结果可见,盆底肌功能训练组、生物反馈加电刺激组、阴道圆锥训练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58%、55%、54%及21%的产妇对治疗满意。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法、生物反馈加电刺激及阴道圆锥训练法对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一样,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功能训练法对改善盆底肌力的疗效好于另两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应用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观察治疗5、42 d和3个月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产后42 d和产后3个月肌电压明显高于产后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3个月盆底肌力明显高于产后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有利于产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单用阴道哑铃治疗,能明显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时机对女性产后盆底肌力恢复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产后7 d组、产后42 d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产后7 d组和产后42 d组分别于产后7 d、产后42 d采用Kegel训练法进行为期6周PFMT,分别于产后42 d、3月、6月、1年时检测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vaginal resting pressure,VRP)、阴道收缩压(vaginal systolic pressure,VSP)、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随访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子宫脱垂情况。结果 (1)产后7 d组在随访产后42 d、3月、6月、1年时盆底肌力Ⅳ、Ⅴ级例数、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高于产后42 d组与对照组(P0.05)。(2)产后42 d组在随访6个月、1年时盆底肌力Ⅳ、Ⅴ级例数、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3)3组产妇随访期间子宫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产后7 d组在随访产后42 d、3月、6月、1年时SUI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初产妇在经阴道分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早期进行PFMT对于恢复盆底肌力,降低SUI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联合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联合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静息肌电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产妇子宫垂落、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及盆底功能障碍评分(PFDI-2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妇经健康教育联合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治疗后有助于盆底功能恢复,提升其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体外磁波盆底治疗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0月本院行阴道分娩产妇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分别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常规组)及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体外磁波盆底治疗(磁波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盆底肌电Glazer评估、盆底功能障碍状况、产后并发症、肌纤维疲劳水平及阴道动态压、产后漏尿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快肌收缩最大值、10s慢肌收缩平均值、60s慢肌收缩平均值均得到提升,且磁波组高于常规组;磁波组盆底障碍影响问卷(21.99±4.38分)、盆底功能障碍量表评分(19.24±5.57分)均低于常规组(30.84±4.65分、28.53±4.88分);产后下腹坠胀感、便秘、尿频等并发症总发生率磁波组(9.8%)低于常规组(37.3%),肌纤维疲劳指数及阴道动态压改善优于常规组;治疗后2 d、10周、3个月,磁波组压力性尿失禁评分(5.17±0.84分、4.86±0.42分、3.15±0.34分)均低于常规组(6.66±1.12分、5.54±0.62分、4.73±0.55分)(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阴道分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