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护理模式在阑尾炎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分析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收治的阑尾炎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CQI模式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6例,感染率12.0%;对照组患者感染18例,感染率36.0%,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7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模式在预防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效果良好,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手术效率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并将80例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其中一组(40例)给予常规手术管理模式,另外40例患者则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且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更佳,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护理质量,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在提高门诊病人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门诊就诊患者500例为对照组,2016年门诊就诊患者(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500例为试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施CQI后,实施CQI前满意度为84%(420/500)实施CQI后满意度为99%(495/500)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在此过程中药不断发现新的题并继续改进.有助于实现门诊患者对门诊护理意度的优质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探讨优质护理方式应用于肝胆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5年至2016年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普外科肝胆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本院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二者之间生活质量、恢复优良率、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状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疾病康复率,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备术质量的影响,以达到提高手术室备术质量的目的.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168例行脊柱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工作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组采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医生满意度及护士理论考核成绩.结果:对照组医生总满意度为65%,观察组医生满意度10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61.9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备术质量有提升作用,该管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段晓蓉 《时尚育儿》2018,(5):235-23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胃肠外科进行置管的患者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医院从2016年在胃肠外科置管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将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管道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技能的考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比例为4.69%,明显低于对照组(4.6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施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进行置管的患者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置管成功率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5-2016年就诊的18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急诊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能够帮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促进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护理安全管理在提高尿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将护理安全管理在尿毒症患者护理中进行推广。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8例进行数据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9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安全隐患发生率,投诉率都较对照组的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的满意度高,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提高尿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癌性疼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11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加行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程度、满意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4.55%及护理满意度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偏高,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各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医院的管理中,对患者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提供一定支持.方法:选取我院9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对照组护理人员则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在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前后的工作积极性评分对比(包括自评和他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包括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在采取分层管理之后各项评分要明显优于采取常规管理的对照组,此外,实验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的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的分层管理可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护士的分层管理值得在临床的护理管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列温馨卡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1-2010.12在胸外科住院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增加使用系列温馨卡,对2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系列温馨卡,可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经优质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业务不成熟、认识不到位以及环境管理不到位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服务水平,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投诉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儿科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冠心病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而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该种方法值得被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治疗的136例门诊预检分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68例,其中对照组未采用持续改进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度为77.9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度为94.1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5例观察组和35例对照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以及HAMA(焦虑)、HAMD(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的护理质量得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能够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管理干预,对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8.3%,护理满意度为9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3.3%,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配,共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的干预,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及护理人员的出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8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8%VS1%)及护理人员的出错率(7%VS1%)均高于观察组.结论:对急诊科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医患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