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1 一般资料 2001年~2004年.我们对30例颅内囊状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为早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疗效良好。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5~60岁。24例为第1次出血,6例曾有SAH史。Hunt-Hess分级Ⅰ级14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2例。7例后交通动脉瘤有动眼神经压迫症状,3例椎-基底动脉瘤有脑干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最长径≤3 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血管内治疗和随访的资料。按Hunt-Kosnik分级,其中0级3例,Ⅰ~Ⅱ级14例,Ⅲ~Ⅳ级3例。共22个动脉瘤,其瘤体最长径均≤3 mm,其中前交通动脉瘤5个,后交通动脉瘤和眼动脉瘤分别为4个,大脑前动脉A2段、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和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各2个,脉络膜前、垂体上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动脉瘤各1个。采用弹簧圈行囊内栓塞22个动脉瘤,其中3个辅以支架,2个栓塞过程中临时使用球囊。结果 22个动脉瘤均被栓塞,其中6个(27.3%)达致密栓塞,余16个(72.7%)为不完全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弹簧圈解脱后部分脱出支架网眼1例,而后再置入1个支架将其贴在两层支架之间。20例患者临床随访6~36个月,无再出血发生。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比较安全,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4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3例行球囊瘤内栓塞治疗,5例行载瘤动脉球囊闭塞术,26例行GDC栓塞治疗。结果26例GDC栓塞患者中,100%栓塞16例,90~95%栓塞8例,不到90%栓塞2例;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脑血栓形成2例,未出现动脉瘤破裂;34例病人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结果,良好26例,中残6例,重残2例,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无再出血病例。结论由于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尤其是GDC的广泛应用,多数颅内动脉瘤可以进行有效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101管内芰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6例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植入Neuroform支架掇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超选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弹簧圈,结果 5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1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支架结合微弹簧陶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计划性、分期血管内栓塞在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2例.首次治疗均采用单纯多支架植入,随访动脉瘤再通则辅助弹簧圈栓塞.结果 初次术后动脉瘤完全栓塞2例,次全栓塞3例,不全栓塞1例.随访6~18个月,平均6.3个月.DSA显示动脉瘤再通3例,其中予再次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行动脉瘤孤立及颈内动脉闭塞术1例,术后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术后6个月mRS评分:1分(恢复良好)5例,3分(恢复差)1例.结论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先行单纯多支架植入,随访动脉瘤再通则辅助弹簧圈栓塞,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采用支架或球囊辅助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应用支架或球囊辅助结合GDC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32例,其中采用支架辅助21例,球囊辅助11例。结果完全栓塞22例,其中支架辅助15例,球囊辅助7例;90%以上栓塞9例,其中支架辅助6例,球囊辅助3例;90%以下栓塞1例,采用球囊辅助。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1周后死亡。随访1年,弹簧圈移位1例,余无动脉瘤复发及再出血。结论支架或球囊辅助结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两种辅助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  相似文献   

7.
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201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68例,其中男77例,女91例;平均年龄55.9岁.破裂动脉瘤136例,未破裂动脉瘤32例.行CTA检查86例,行DSA检查82例;单发性动脉瘤150例,多发性18例,共发现动脉瘤187个;位于后交通动脉段56个,脉络膜前动脉段10个,眼动脉段5个,前交通动脉40个,大脑前动脉4个,大脑中动脉26个,颈内动脉其他部位11个,基底动脉16个,大脑后动脉6个,椎动脉6个,小脑后下动脉5个,小脑前下动脉2个.动脉瘤最大直径<5mm39个,5-10 mm 118个,>1025 mm 26个,>25 mm 4个.Hunt-Hess分级:0级32例,Ⅰ级30例,Ⅱ级36例,Ⅲ级50例,Ⅳ级17例,Ⅴ级3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妊娠末期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经验。方法报告2例病例,1例为前交通动脉瘤,孕36周急诊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3h行剖宫产;另1例为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孕36周先行剖宫产,术后经抗凝5d后行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结果2例均痊愈。随访1年,母子健康。结论妊娠期动脉瘤破裂出血在治疗时需多科室协作,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对妊娠期妇女生理变化的了解等,均为成功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与血管内栓塞可行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瘤体指向前方的动脉瘤和瘤体指向上方的动脉瘤成功栓塞率分别为91.6%和73.3%,而瘤体指向下方的动脉瘤成功栓塞率只有50.0%,窄颈动脉瘤(成功栓塞率75.8%)比宽颈动脉瘤(成功栓塞率57.1%)更易成功栓塞。75.7%的小动脉瘤(<10mm)及33.3%的大动脉瘤(≥10mm)成功栓塞。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是术前评估血管内栓塞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方法、结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病人29例。动脉瘤直径15~25mm15例,〉25mm14例。22例为真性动脉瘤,其中Hunt—Hess分级Ⅰ级18例,Ⅱ级4例;行GDC栓塞12例,支架辅助GDC栓塞3例,GDC栓塞加Onyx栓塞1例,球囊闭塞载瘤动脉5例,在术前进行Matas训练过程中载瘤动脉自行闭塞1例。7例为假性动脉瘤.采用球囊加GDC栓塞载瘤动脉1例,覆膜支架置人1例,球囊闭塞载瘤动脉5例。本组行1次栓塞27例,2次栓塞1例。结果临床治愈23例,好转5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存活28例均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行DSA复查9例,示动脉瘤完全不显影7例,复发2例(为80%栓塞病人),其中1例改行手术夹闭治疗,1例临床观察。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独或联合采用GDC、Onyx、微支架、覆膜支架及球囊等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大动脉瘤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并对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4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其中33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术.5例行动脉瘤栓塞术,2例行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闭塞载瘤动脉。结果载瘤动脉闭塞术后死亡3例,动脉瘤栓塞术后死亡1例.其余病人临床状况良好。临床随访28例,状况均良好;CT随访18例,示8例动脉瘤缩小或消失;造影随访15例.示9例动脉瘤不显影.3例瘤体缩小,2例载瘤动脉再通,1例栓塞后动脉瘤复发。结论对于手术罔难的颅内巨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附45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45例,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1例,单纯支架置入8例,夹层责任动脉单纯弹簧圈闭塞6例。结果44例病人于治疗后1~46个月获造影随访,平均16.3个月。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再出血。26例支架辅助弹簧圈即刻致密栓塞的病人,动脉瘤未再显影;5例即刻大部栓塞者中,瘤体扩大、复发1例。7例单纯支架置入病人中,可见进行性血栓形成3例,无明显变化3例,另1例双BX支架重叠置入者支架狭窄变形,椎动脉闭塞。6例责任动脉闭塞病人,闭塞效果均切实。结论血管内治疗是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自膨胀颅内专用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自膨胀颅内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颅内自膨胀支架治疗16例16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动脉瘤破裂10例,未破裂5例,复发1例;采用单纯支架治疗3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3例。结果本组支架均成功释放。13例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病人中,动脉瘤致密栓塞9例,瘤颈残留1例,瘤体显影3例。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大脑中动脉上千闭塞,但无临床症状)。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0-2分14例。4分1例,6分1例。本组均获临床随访,平均随访18.7个月;无新发神经系统症状,未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9例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5.8个月;动脉瘤均保持稳定或改善,载瘤动脉无支架内狭窄。结论自膨胀颅内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技术上可行,安全性高。即刻栓塞结果满意;但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着重讨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技术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8例病人(9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28例.可解脱式弹簧圈(DCS)栓塞18例,多点电解脱弹簧圈(EDC)栓塞42例。结果100%闭塞70例.95%~90%闭塞13例.80%闭塞5例。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9例,包括微弹簧圈移位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技术和方法对改善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