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桂菊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73-473
舌诊,是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手段。早在《内经》中已有“舌干”、“舌上黄”等记载。古人认为,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舌乃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舌通过经络与心、...  相似文献   

2.
舌诊是中医诊断一极为重要的环节,是辨证施治的可靠依据。《内经》有云:“有诸内必行诸外”,舌象是机体外在反映的一窗口,能够客观地反应机体的生理状态,可将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客观地反映出来。《内经》云:“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劂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足少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乎舌本;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认为五脏六腑都直接或  相似文献   

3.
正舌诊是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传统中医四诊中"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征象称为舌象。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测病情进退,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  相似文献   

4.
舌下络脉诊治意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五脏系于舌,无脉不通于舌。前人认为:“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以舌分虚实、阴阳、别脏腑、配方药。如《伤寒观舌心法》后序中说:“观其舌知其所苦……”。陶保廉的《舌鉴辨证》曾说:“观舌察病……舌不隔膜,且为心苗,目视明彻,胜于手揣。”前人把观舌视为诊断上重要环节,认识到舌与十二经脉无所不通。《灵枢·经脉篇》载:“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脾足太阴之脉,……上隔挟  相似文献   

5.
谈舌在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长荣 《河北中医》2004,26(6):432-433
辨舌属于中医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舌的诊病机制,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内经》曰:“心在窍为舌。”又曰:“足太阴脾之脉络胃,上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之脉,循喉咙,挟舌本。”心、肾、脾、胃之脉皆络于舌,说明舌和内脏的关系密切。现代人们亦认为,心主血,舌质颜色之红淡青紫,可以辨血液之变化。  相似文献   

6.
舌形态病的针刺治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吴童,周忠光,王英杰(15004)哈尔滨市工人疗养院赵元朝,何倜舌为心之苗,牌之外候。五脏六腑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舌体,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看本;足大阴牌经连舌本,散香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相似文献   

7.
舌诊在心血管病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中医四诊之一,祖国医学记载:“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联舌本,散舌下”等。舌苔又由胃气所生。说明舌与五脏有密切关系,舌的变化能反应许多内脏的变化,对临床诊断确有一定价值。最近,我们将  相似文献   

8.
察舌诊病     
舌诊是中医四诊中望诊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大特色。舌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器官。正常之舌柔软灵活,其色淡红,有一层薄薄的清净舌苔,干湿适中。中医学认为,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肾脉挟舌本,与五  相似文献   

9.
<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主舌……”,《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后世医家多有舌为心之苗、舌本通心脾之气血的说法。《医宗金鉴》云:“舌证发于心脾经”,明确指出舌疾和心脾的内在联系。笔者运用舌与心脾相关理论指导临床,医治舌部痼疾,每获良效。 1 舌乳头炎 程某,男,34岁。素食辛辣,嗜酒,又因与领导不和,不敢发泄,遂致心脾积热,郁而化火,症  相似文献   

10.
現代医学謂舌运动障碍是一种症狀,而不是一个能独立的病名。此症狀可見于腦溢血、腦瘤、及各种可能影响及腦部之疾患。特別是影响及第九、十二对腦神經之疾患。祖国医学謂:“舌乃心之苗”。心神受病时,往往会出現舌蹇不能言語的現象。又謂“足太阴脾經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赤白肉际,……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当足太阴脾緲口受外邪感动,就会出現舌根强硬等症候发生。这就說明舌运动障碍的疾患与心、脾二經均有一定的关系。以上是現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于舌运动障碍发生所持之理論。笔者在临床上針剌治愈一例舌运动障碍,而且是在一年之内,对一例病人連續治愈兩次,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医理论认为,舌乃心之苗,脾之外候,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舌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通过查舌质可验疾病的阴阳虚实,审舌苔可知受邪之浅深。几年来,笔者对280例癌症患  相似文献   

12.
前人有舌体应脏腑之说,即从舌体上各部位的病理变化,可间接推测有病的脏腑。这一学说的起源,迄今尚无人加以考证。我认为其起源甚早,在《内经》中已可见端倪,如《灵枢·寒热病》篇云:“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这言病有舌纵而不收,其涎自下,内则烦闷者,系足少阴肾的疾病,可用肾经的穴位治疗之。  相似文献   

13.
<正> 舌位于口腔,内应于心、司味觉.《灵枢·脉度篇》:"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因多脏经脉皆络于舌,如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到舌根两侧等.使心血、脾涎、肾唾、循经上奉供养于舌,以发挥舌在口腔的吞咽、味觉、搅拌食物、调变语言等生理功能.在病理上,多由心脾肾诸经伏热,循经上炎,热灼于舌而发为舌病.余根据"遗文远旨","方臻理要","散论诸病"的条理,结合诊治舌病的体会,将舌裂、舌烂证治琐记整理成文,请诸同道不吝指正.肝肾阴虚舌裂证治主证:舌质微红,舌面干  相似文献   

14.
舌诊,是祖国医学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祖国医学认为,“心开窍于舌”,肾经经络“挟舌本”,脾经经络“连舌本”、“散舌下”。正是由于人之气血强弱,机体盛衰,病情轻重都可以在舌上反映出来,所以它在诊断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舌诊中包括舌质和舌苔两部分。古人认为“舌苔乃胃气之熏蒸”而成。久病者,从起病到就诊,业经一段病理变化过程,其舌必有病变表现。依此,可推断疾病的性质。而新病者,尤起病迅急之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认为裂纹舌是发生在舌背黏膜的一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舌背部不同形态、不同排列、不同深浅长短、不同数目的沟纹或裂纹。裂纹舌又称为沟纹舌、皱襞舌、阴囊舌,中医除称之为“裂纹舌”外,也俗称“龟裂状舌面”。《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裂纹舌主病有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脾虚湿侵(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在四川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部用针刺治疗符合裂纹舌的周围性面瘫患者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廉泉穴小考     
<正> 廉泉穴有任脉廉泉与足少阴廉泉、单穴和双穴之分。现代文献除《针灸经穴图考》外,所述皆为任脉廉泉,而无足少阴廉泉,且对任脉廉泉定位见解不一。笔者特作考证如下。一、任脉廉泉穴的位置问题:该穴定位有两说:一是在舌骨上缘凹陷中,见于《针灸学讲义》、《简明中医辞典》、《针灸穴位解剖图谱》等;一是在舌骨下缘凹陷中,见于《针灸学简编》、《针灸穴位挂图》、《针灸经穴挂图》等。查其所宗文献,皆从《甲乙经》:廉泉“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其原因是对古籍破译不一,需辨明“舌本”所指及其与“舌骨”的关系。《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结于  相似文献   

17.
《景岳全书·声喑》:“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虚者,其病在本,因内夺而喑也。”张氏此一卓见和治则,一直指导着后世有关属实之“金实不鸣”,属虚之“金破不鸣”之治疗,即实证宣肺,虚证或和滋肾,并由斯衍化出种种治疗方法。须知,咽喉虽“弹丸之地”,但它通过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足阳明与任脉等经脉循行,与肺、胃(咽喉所属)、心(舌本所属)、脾(唇所属)、肝(与咽喉相连)和肾(循喉咙、挟  相似文献   

18.
舌下络脉望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舌下络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管径小于2.7mm,长度不超过舌下肉埠至舌尖的五分之三,络脉颜色为淡紫色[1]。舌下络脉望诊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之虚实、气血之盛衰、津液之盈亏、胃气之存亡、病邪之性质、病情之轻重等信息均可通过舌诊而获得,而舌下络脉的变化有时会出现在舌体变化之前。因此,舌下络脉望诊有时可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1望舌下络脉的渊源和理论基础舌下络脉在《内经》称为舌下两脉。如《灵枢.卫气》篇曰:“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下三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又《素问.刺疟篇》曰:“…  相似文献   

19.
探议廉泉穴     
历代医家对廉泉的定位略有差异,认为廉泉为任脉与阴维脉的交会穴,归经有足少阴经和任脉之分。该穴主治中风舌强不语、舌缓流涎、舌下肿痛、舌强、中风失语等病证,在临床上较为常用。该文通过对书籍中廉泉的记载进行比较、解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廉泉的了解,以期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廉泉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郝伟教授认为正虚为本、邪盛为标是冠心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上注重观察舌象,舌象能客观的反映冠心病的症情急缓、病性虚实、病变脏腑、病理因素等;治疗上强调结合舌象辨证遣方,施药后据舌象变化明辨疾病之转化,临证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