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就应用冲击波与手术治疗骨不连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冲击波组:采用水囊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机(中美合资生产)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机在X线准确定位下,尽可能地在治疗部位集中所有的能量.冲击次数和工作电压根据骨折延迟、骨不连的治疗次数和愈合部位进行适当调整.能量0.25~0.5mJ/mm ,冲击量600~2000次,工作电压l0~18kV,治疗3~4次,治疗间隔5—7天.首次治疗后4月每月复查X光片.手术组:按照患者骨不连部位的X线表现和软组织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结果:35例手术组患者,32例一次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0.1+5.4个月,2例患者在手术后加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后才愈合,另外一例患者进行了二次手术后方才愈合.41例冲击波组患者,37例一次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9+3.6个月,有2例患者因疼痛放弃治疗导致没有愈合,还有2例患者进行了第二次体外冲击波治疗之后,骨不连的症状才得以愈合.结论:体外冲击波具有疗效确切、非侵入性、简便、经济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在这近十年兴起的治疗方法,对于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慢性损伤性软组织疾患治疗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应用价值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间隙小于10 mm)患者治疗情况,其中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组(观察组)46例,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结束后第1、3、6、9、12个月分别摄 X 线片检查观察骨折局部情况,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的随诊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对于较小间隙(10 mm 以下)的骨不连患者效果明显,为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找到了一种良好的协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标准实验新西兰雌性大白兔16只,每只兔右桡骨为实验组,左桡骨为对照组,制作成桡骨骨不连模型.采用能量为0.5 mJ/mm^2级的冲击波对治疗组进行治疗,冲击量为800次,对照组不作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第3天,2、4、6、8、12周摄X线片取活组织作光学及电镜检查,两组对照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骨不连间隙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学及电镜检查显示治疗组组织成骨活跃,而对照组则表现为慢性炎症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是一种创伤小、效果确切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肩部血管蒂骨膜(骨)瓣的解剖学基础与术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肩部带血管蒂骨膜 (骨 )瓣移位治疗肩关节周围骨不连、骨缺损、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术式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 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观察并测量肩关节周围动脉网有关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肩关节周围动脉网有关血管来自 :①胸肩峰动脉 ,主要分支中锁骨支长度 (2 .0± 0 .1)cm、外径 (1.2± 0 .2 )mm ;肩峰支长度 (5 .1± 0 .4 )cm、外径 (1.5± 0 .2 )mm ;三角肌支外径 (1.9± 0 .2 )mm ,发出点至三角肌和胸大肌入肌点长度分别为 (4 .8± 0 .5 )cm和 (3.2± 0 .4 )cm。②旋肱前动脉 ,主要分支中外侧降支长度 (6 .0± 0 .7)cm、外径 (1.2± 0 .2 )mm ,起点距肱骨大结节最高点为 (4 .1± 0 .7)cm ;内侧降支外径 (1.0± 0 .7)mm ,起点距肱骨头最高点距离为 (4 .0± 0 .6 )cm。③旋肱后动脉 ,其大结节骨膜支起点外径 (1.2± 0 .2 )mm ,供骨面积为 3.0cm× 5 .0cm。④肱动脉肌间隙支发升支直接骨膜支 ,上行连接旋肱前动脉内侧降支 ,其外径 (1.1± 0 .3)mm。上述动脉存在丰富的吻合。结论 :以肩部血管为蒂的骨膜 (骨 )瓣 ,是治疗肩关节周围骨不连、骨缺损及骨坏死的重要供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瑞士EMSDolorClast冲击波治疗仪对27例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进行治疗,冲击能量3.0~4.0bar(0.35~0.55mJ/mm2),冲击频率6Hz,冲击4000次。根据患者情况治疗4次,每次间隔7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随访l2~l8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27例中20例有明显骨痂生成并最终愈合,另7例无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l8.4周,l2个月后有效率74.1%,治疗后未观察到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仅发现有局部皮肤水肿。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解剖观测成人内耳骨半规管 ,为人类学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择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正常成人头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40例。雕刻显示内耳骨半规管 ,测量各骨半规管的跨度、高度、外径、弧长、各骨半规管顶点间距离以及总脚的长度等指标。结果 骨半规管的跨度、高度、外径和弧长分别为 :前 (上 )半规管 7.84± 1.18mm、6 .6 3± 1.18mm、2 .84± 0 .35mm、13.87± 3.5 8mm ;外侧 (水平 )半规管 8.6 1± 1.15mm、5 .5 6± 0 .78mm、2 .80± 0 .6 1mm、10 .88± 1.81mm ;后半规管 9.5 6± 1.2 8mm、7.40± 1.17mm、2 .6 0± 0 .33mm、17.87± 2 .82mm ;各骨半规管顶点间距离分别为 :前后 10 .86± 1.87mm、前外 9.37± 1.6 1mm、后外 7.35± 0 .99mm ;总骨脚长度 :4.98± 0 .6 8mm。结论 三个骨半规管的大小和形态不一 ,后半规管的跨度最大 ,但外径最细 ,与前外半规管相比前半规管较陡直 ,外侧半规管较低平 ,左右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周传堃  安闽生  陈琴  鲁跃华  李珂  葛正庆 《四川医学》2004,25(10):1097-1098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衰 (CHF)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在充分的常规治疗 (ACEI +利尿剂 +地高辛 )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 (ACEI +利尿剂 +地高辛 )。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3个月及 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按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对各参数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 6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 ,LVEDd( 5 7 89± 7 0 3mm、61 3 2± 6 0 8mm)、LVESd( 4 5 13± 6 75mm、48 91±6 95mm)及LVMI( 14 3 5 0± 6 98、15 2 0 1± 7 0 2 )均较治疗前 ( 65 67± 6 70mm、66 72± 5 60mm ,5 3 0 9± 7 60mm、5 2 13±6 5 0mm ,160 76± 7 5 0、163 62± 6 10 )明显下降 (P <0 0 1) ,LVEF( 4 7 10± 6 5 3 /3 3 68± 6 2 5 ,42 5 3± 6 3 2 /3 4 5 0± 7 0 5 )明显升高 (P <0 0 1)。治疗后 6个月治疗组LVEDd、LVESd及LVMI下降与LVEF升高与对照组同期治疗结果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后 3个月治疗组LVEDd( 62 3 3± 5 62mm)较治疗前 ( 65 67± 6 70mm)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美托洛尔可有效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兔桡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及作用原理。方法选用标准健康实验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无菌条件下制作兔双侧桡骨骨不连模型,最后造模成功48只,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其中 A 组为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组;B 组为单纯高压氧治疗组;C 组为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D 组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摄 X 线片并处死部分实验动物取活组织进行大体观察、骨痂钙水平测定、光镜检查骨痂成骨细胞计数,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 线片观察,A 组与 B 、C 、D 组骨不连间隙4、8、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生成量4、8、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 、C 两组骨钙水平4、8、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成骨细胞计数4、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单纯高压氧治疗对骨不连无明显帮助,高压氧可作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一种良好的协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产生两种明胶酶 (MMP2 ,MMP9)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分离 38例不稳定心绞痛 (UA)、16例心肌梗死 (AMI) ,2 2例稳定性心绞痛 (SA)及 18例正常对照 (CONT)循环血单核细胞 ,在体外无血清培养 2 4h ,测定上清液中MMP2、MMP9蛋白含量 ,并观察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对其的影响。结果 :UA、AMI组MMP2分别高于CONT组 (2 6 5 8 5 2± 5 33 42和 1842 34± 317 17,P <0 0 0 1,单位为 μg/L ,下同 ;2 6 43 0 4± 6 41 47和 1842 34± 317 17,P <0 0 0 1)和SA组 (2 6 5 8 5 2± 5 33 42和 1919 16± 2 89 38,P <0 0 0 1;2 6 43 0 4± 6 41 47和 1919 16± 2 89 38,P <0 0 0 1)。UA、AMI组MMP9也分别高于CONT组 (481 41± 5 2 5 6和 30 1 2 6± 30 17,P <0 0 0 1;486 34± 37 48和 30 1 2 6± 30 17,P <0 0 0 1)和SA组 (481 41± 5 2 5 6和 2 98 86± 42 2 4,P <0 0 0 1;486 34± 37 48和 2 98 86± 42 2 4,P <0 0 0 1)。心肌缺血发作前后MMP2、MMP9无显著变化 ,心肌梗死 72h内仍保持在发病初期水平 ,梗死后多个时间点及其最大值与CK或Ck MB相应时间点及其最大值间无线性相关。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血单核细胞产生MMP2、MMP9增加 ,MMP2、MMP9不受心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国人侧入法腰部硬膜外穿刺角度及其与年龄、身高、性别及肥胖的关系。方法 :5 9例病人 (I组 )实际测量穿刺角度 ,计算均数及其与病人年龄、身高的相关系数 ,并对男、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计算除去孕妇后 38例病人穿刺角度与体重 /身高2 的相关系数。另外 6 4例病人 (Ⅱ组 )测量正中穿刺时皮肤至硬膜外间隙距离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侧入法穿刺角度。结果 :I组穿刺角度为 (6 2 .6 3± 4.2 5 )度 ,Ⅱ组为 (6 6 .5 5± 0 .5 0 )度〔皮肤至硬膜外间隙距离为 (3 .46± 0 .0 5 )cm〕。I组穿刺角度与年龄 (r =- 0 .0 2 )和身高 (r =0 .0 5 )无相关性 ,男性 (6 3 .89± 3.6 0 )度与女性 (6 2 .0 7± 4.43)度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u =1.6 7,P >0 .0 5 )。 38例病人穿刺角度与体重 /身高2 呈正相关 (r=0 .6 8,t =5 .5 7,P <0 .0 1)。结论 :中国人侧入法腰部硬膜外穿刺角度宜选择 6 5度左右。该角度与年龄、身高和性别无关 ,与肥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机理和疗效.方法 对21例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史患者(其中带锁髓内钉内固定6例,钢板内固定8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4例,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尺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4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9例).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2~3次.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经2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后21例中16例获得骨折愈合,治疗3个月无明显骨痂生长5例,再行第三次体外冲击波治疗,2例获得骨折愈合,最终成功18例,治愈率为85.7%.2例患者出现局部表浅皮肤破损,治疗中未观察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无需住院、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促进骨不连愈合有较好的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坦索罗新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每天饮水2L,并口服石淋通5片,每日3次;B组,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每天饮水2L,每晚口服坦索罗辛0.4mg。观察结石排出。结果:A组和B组患者在排石率、平均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坦索罗辛有促进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萍  郭涛  彭云珠  王钰  周平  蔡红雁  骆志玲  赵玲  顾云  杨洪文 《重庆医学》2011,40(29):2918-2921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冠心病(CA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连续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CAD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65岁,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4例(予震波能量治疗),安慰剂对照组11例(不予震波能量治疗),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共9次震波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氟-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心肌显像检查、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检查,临床随访不少于6个月,比较组间病死率、再住院率、震波治疗前后心肌灌注及代谢、心绞痛症状、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等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均依研究方案完成治疗,无心绞痛加剧、心肌损伤、出血、栓塞、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平均(8.40±1.84)个月的随访期内,试验组1例死亡,对照组无死亡(P>0.05)。7例因心绞痛频发再住院,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5例(P>0.05)。试验组震波治疗后的NYHA、CCS心绞痛分级、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低(P<0.05),而SAQ评分、6MWT较治疗前增高(P<0.05)。试验组震波治疗后心肌灌注、心肌代谢及LVEF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照组震波治疗前后以上指标均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CSWT是CAD治疗的最新选择,是一项无创、安全、有效的新型血管再生疗法,可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5例肩袖部分损伤合并肩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5人。A组为冲击波组患者,予体外冲击波以及常规理疗(干扰电、短波等)和运动指导,B组为关节松动术组,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及常规理疗和运动指导,C组为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组,予冲击波治疗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及常规理疗和运动指导。分别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肩关节评分均增加,各组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80±1.08)明显低于冲击波组(3.08±1.44)和关节松动术组(2.96±1.57),且UCLA肩关节评分(27.44±1.96)也明显高于冲击波组(24.76±2.24),关节松动术组(22.92±3.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组疗效明显优于冲击波组与关节松动术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部分损伤相比单纯冲击波或关节松动术有更好的短期疗效,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冲击波在治疗骨不连中的疗效。【方法】冲击波组50例骨不连患者,应用冲击波治疗2~4次,治疗间隔7~10 d。手术组,35例骨不连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平均11个月随访,冲击波组46例愈合,手术组32例愈合。【结论】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无创、费用低、无需住院等优点,但要获得满意的疗效,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高能震波对狗睾丸的近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JDPN—Ⅳ型体外震波碎石机对20条狗的输尿管下段进行冲击,于冲击后第1、3、7、14、28天分别取睾丸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及超微结构检查,以了解高能震波对睾丸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经高能震波冲击后肉眼可见狗的附睾和睾丸被膜出血:光镜下可见睾丸组织毛细血管扩张、瘀血、毛细血管出血、成熟的生精细胞排列紊乱、Johnsen积分下降,电镜下可见生精细胞线粒体肿胀、嵴变平或消失、粗面内质网脱颗粒。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53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 联合组(n=51)、冲击波组(n=53)和矫形组(n=49)。联合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 击波治疗,矫形组采用矫形鞋垫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持续行走时间、疗效及足底筋膜厚度。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周时 冲击波组高于矫形组,2周和3个月时联合组低于矫形组(P<0.05);1个月、3个月时矫形组与联合组均低于冲击波组 (P<0.05);3组治疗后行走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足底筋膜明显变薄(P<0.05);联合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其它两组,矫形组的治愈率高于冲击波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确切,值得 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f波及左房直径对评估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临床价值,从而为筛选出血栓栓塞事件高危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49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血栓栓塞事件阳性组(20例)和血栓栓塞事件阴性组(29例),两组患者均行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V1导联f波振幅、时限、f-f间期和左房直径,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栓栓塞事件阳性组f波振幅低于阴性组(0.075±0.025)mV vs(0.091±0.023)mV,(P<0.05),f波时限短于阴性组(0.097±0.025)s vs(0.122±0.028)s,(P<0.05),f-f间期短于阴性组(0.120±0.03)s vs(0.156±0.036)s,(P<0.05),左房直径大于阴性组(48.60±6.30)mm vs(41.51±7.62)mm,(P<0.05),左房直径与f-f间期呈负相关(r=-0.312),显示左房直径愈大,f-f间期愈短。结论:心电图f波和左房直径可作为临床简单易行的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能流密度的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LE)的短期临床疗效,探索ESW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120例LE患者分为A、B、C和D 4组,均使用ESW治疗4周,各组的能流密度分别为0.06、0.08、0.10、0.12 mJ/mm2。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24及48周,比较4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肱骨外上髁炎功能评估(patient-rated tennis elbow evaluation, PRTEE)评分及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和复发率。结果 按时间点比较,各组VAS评分治疗前最高,治疗后48周降至最低(P<0.05),4组患者满意度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患者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A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按组间比较观察,治疗前各组患肘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4和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