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康复疗法对痉挛性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及西医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西医康复疗法,分别对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中的A区评定卧和翻身、B区评定坐、C区评定爬和跪、D区评定站立积分和应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测定的患儿腓肠肌肌张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推拿配合西医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下肢功能运动障碍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结合动作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以2018年8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62例脑瘫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1例,常规组给予运动训练治疗,研究组给予推拿按摩结合动作训练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智力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评分、FMA评分、M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量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推拿按摩结合运动训练综合治疗对脑瘫患儿具有显著康复效果,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促进脑瘫患儿智力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5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头针、推拿、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2星期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4.
景福权  周钰  牛相来  王增亮 《新中医》2017,49(10):136-13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CIS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运动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MESSS)评分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的FMA评分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治疗组FMA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MES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MESS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MESSS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CIS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康复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长强穴对脑性瘫痪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作为基础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长强穴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P0.05),以针刺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长强穴可改善脑瘫患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仪配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推拿、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则在推拿、运动疗法基础上给予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88量表(GMFM-88)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电刺激治疗仪配合推拿、运动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水平,加速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对伴轻度智力障碍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将伴轻度智力障碍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刘氏小儿推拿加上综合疗法,对照组仅采取综合疗法,治疗3个疗程,以格赛尔发展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适应性评分在3月、4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评分在3月、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运动评分在2、3、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评分在3、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社会评分在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各个能区评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粗大运动功能卧位与翻身评分在3月、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评分在3月、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爬与跪评分在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评分与行走、跑、跳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前3项评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治疗脑瘫患儿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患儿各能区特别是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10):1366-1368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儿症状或体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痉挛型小儿脑瘫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针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推拿配合针刺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痉挛程度、粗大运动功能及精细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1.29%(19/31),高于对照组41.94%(1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觉追踪、上肢关节活动能力、抓握能力、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痉挛型小儿脑瘫,应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较好,患儿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患儿运动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早期痉挛型脑瘫惠儿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针刺、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粗大运动功能量袁(GMFM-88)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的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GMFM-A及GMFM-B区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提高早期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躯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肾通督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小儿脑瘫并发智力低下的疗效及对DQ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瘫并发智力低下患儿6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头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通督针法,对比治疗后GMFM评分、精细运动功能评分、智力改善情况、ET和NO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G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精细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视觉-运动统合能区和抓握能区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视觉-运动统合能区和抓握能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DQ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DQ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ET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ET和NO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ET和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益肾通督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小儿脑瘫并发智力低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智力水平和精细运动功能,可降低ET和NO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功能训练,针灸治疗采用头针加体针,对照组行单纯功能训练。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运动功能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3.3%(P〈0.25);治疗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别为36.86±7.45、65.91±10.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评分差值29.05±5.32明显高于对照组14.27±3.61(P〈0.01)。结论: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为主的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脑损伤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10例脑损伤早产儿分为干预组(112例)及对照组(9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药物联合常规保健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出现运动异常者进行运动治疗,上肢功能障碍或精细动作障碍者进行作业治疗。纠正月龄6、1 2个月时应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检测患儿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并统计脑瘫发生率。结果纠正月龄6个月时,干预组患儿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3个能区DQ均高于对照组(P〈0.05)。纠正月龄12个月时,干预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及适应能力5大能区DQ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脑瘫发生率为4.46%(5/1 12),明显低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12.24%(12/98)(P〈0.05)。结论穴位按摩为主的早期综合干预可提高早产儿各项智能发育水平,并明显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杨江 《河南中医》2013,(12):2091-2093
目的:观察针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1例患者均采用头针、体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并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21例患者A、B、C、D区量表积分都有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E区积分虽有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对推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2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及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针刺配合推拿优于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背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8例重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脊背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纽(P〈0.05)。结论:脊背按摩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躯干异常肌张力,提高运动能力,无毒副作用,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头针治疗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于脑功能定位和中医规范化辨证的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索针刺与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方法将74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靳氏(益脑十六穴)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两组针刺治疗隔日1次,康复训练每日1次,共观察3个月。并运用粗大运动-66项(GMFM-66)对治疗前、治疗后(每治疗1个月)粗大运动功能动态改变以评分法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GMFM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MFM积分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痉挛型脑瘫儿童GMFM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个性化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益脑十六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按摩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有30例Ⅱ~Ⅴ级流涎患儿经训练后转为Ⅰ~Ⅳ级,流涎控制的有效率81.08%,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瘫患儿的吞咽功能,改善其流涎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年龄、性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和Gesell智力测试.结果:针刺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6.5%﹚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37.49±4.81)及Gesell智力测试之适应性项发育商﹙DQ)得分结果(84.86±7.27)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针刺治疗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方便确切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胡超伟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怪三针、超微针刀、微创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主要应用Bobath法和Vojta法)等治疗。1次/d,40次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综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胡超伟综合疗法对小儿脑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苏海波 《陕西中医》2018,(10):1470-1472,1475
摘要 目的:探讨刘氏小儿推拿治疗脑瘫患儿伴轻度智障的疗效及对患者智力、运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伴轻度智障患儿36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物理治疗、认知功能训练、作业疗法及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刘氏小儿推拿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TNF-α、IL-6及IL-10水平和治疗后临床疗效、GMFM评分及综合功能量表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卧位和翻身,爬和跪,坐位,站立及走、跑、行走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应物能力、言语能力及应人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为(52.57±5.24)分,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为(57.69±3.69)分,研究组患儿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NF-α、IL-6及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L-10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患儿66.67%(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治疗脑瘫患儿伴轻度智障是通过调节促炎和抗炎因子水平,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来达到提高智力和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