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生素D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 提高维生素D3在制剂中的稳定性与体外溶出度。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维生素D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采用加热和光照实验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法考察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同维生素D3相比,维生素D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光、热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在高温或强光条件下存放10 d,包合物中维生素D3的含量下降均在6 %以内;体外溶出度在60 min内达到97 %以上,是包合前的5倍。结论 维生素D3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能显著提高其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2.
韩瑞亭 《黑龙江医药》2011,24(2):228-229
目的:介绍了酮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溶出性能测定、稳定性。研究及动物体内试验来评价β-环糊精包合物质量。结果:实验证明,酮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有利于增加药物的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在动物体内)。结论:酮洛芬β-CYD包合物制备可迭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3.
氟康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志清  李娟  刘剑 《中国药房》2003,14(7):404-406
目的 :研究氟康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含量测定及溶出度。方法 :用共沉淀法及超声法制备氟康唑 β-环糊精包合物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合物含量及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 :经紫外扫描和电镜扫描确定 ,氟康唑与β-环糊精在两种制备工艺条件下均能形成包合物 ,包合物含药量分别为(11 34±0 77) %、(11 23±0 24) % ,包合物溶出度符合《中国药典》固体制剂溶出度规定。结论 :氟康唑与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4.
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溶出度测定及其鉴定.方法:用超声法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经紫外扫描、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衍射法鉴定,丹皮酚与β-环糊精在此制备工艺条件下形成包合物,包合物含药量为(11.35±0.31)%,包合物溶出度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固体制剂溶出度规定.结论:丹皮酚与β-环糊精可缮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5.
甲砜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增加甲砚霉素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甲砜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以折光率控制包合工艺,用紫外光谱法及相溶解度图法进行鉴定,并考察其性质。结果:甲砜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可以提高甲砜霉素的溶解度2.84倍,30min的溶出度由7.37%提高到35.02%。结论:甲砜毒素与β-环糊精能形成包合物,且能显著提高其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酮洛芬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以增加酮洛芬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研究酮洛芬与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平衡相溶解度,筛选主客分子的比例以及制备方法,以冷冻干燥法制备酮洛芬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差示扫描热分析验证包合物的生成,测定包合物的包合率和含量,测定包合物中酮洛芬的溶出度和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并与原料酮洛芬做比较。结果: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与酮洛芬的表观稳定常数为686.38 L·mol-1,两者是以摩尔比1∶1包合。包合物的包合率为(95.14±1.41)%,在0.1 mol·L-1盐酸中30 min的溶出度以达到90%,而酮洛芬只有35%,包合物在大鼠体内AUC0-∞为(28.6±8.54)μg·mL-1,而酮洛芬为(10.06±4.54)μg·mL-1。结论:使用磺丁基醚-β-环糊精制备包合物能增加酮洛芬的溶出度及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和鉴定葛根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提高葛根素溶出度。方法: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实验,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葛根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体外溶出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冻干粉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葛根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是1:1,包合物在5min的溶出度可达到原料药的9倍。结论:葛根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度明显增大,能显著提高其溶出度。  相似文献   

8.
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包合物进行物性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包合物,通过相溶解度研究包合类型,以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验证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包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结果相溶解度曲线呈AL型,表明卡维地洛能够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1∶1的包合物。DSC和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药物峰消失,证明包合物的形成。包合物的溶解度比原药提高5倍,溶出速度明显加快。结论超声法制备的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提高原药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9.
固体分散技术及包合技术对莫诺苯腙溶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固体分散技术及包合技术对莫诺苯腙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莫诺苯腙β-环糊精包合物,用旋转蒸发法制备莫诺苯腙PVP固体分散体,通过IR、UV、DSC法研究固体分散体及包合物的性质,测定了固体分散体及包合物的溶出速率,并考察两者的稳定性.结果:溶出速率的大小依次为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原料药.UV、IR、DSC的结果表明形成了固体分散体及包合物.包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固体分散及包合技术能显著提高莫诺苯腙的溶出度,同时包合物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合物的收率、药物的包封率及溶出度为考察指标,综合评分后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尼群地平:β-环糊精(摩尔比,1:1),包合时间为30min,包合温度为70℃;尼群地平经β-环糊精包合后,45min溶出度为原料药的5.4倍,证明有包合物形成。结论:采用最佳制备工艺制成的包合物收率高,溶出快,有助于提高其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为尼群地平加工制成各种剂型开辟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固体分散技术与包合技术对吡罗昔康溶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鹏翼  易以木 《医药导报》2007,26(5):530-532
目的 考察固体分散技术及包合技术对吡罗昔康溶出度的影响。方法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以β-环糊精(β-CD) 包合技术制备包合物。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鉴定吡罗昔康在体系中的存在形态;以水为溶出介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制备工艺下成品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差热分析图谱表明,吡罗昔康β-CD包合物以及吡罗昔康-PVP(1:6,1:8)的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非晶型存在,而吡罗昔康-PVP(1:2,1:4)的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物,药物以微晶形式存在于载体中;体外溶出结果表明环糊精包合物和载药比为1:6,1:8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率与相应物理混合物及原料药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制成固体分散体和β-环糊精包合物均能显著提高吡罗昔康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12.
阿苯达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体外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阿苯达唑-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了有关性质。方法:采用逆向搅拌法制备阿苯达唑的β-环糊精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苯达唑、包合物的溶解度、溶出度。结果:经空白对照、X-射线衍射图谱、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证明,阿苯达唑与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的溶解度是原药的10倍,溶出度明显高于阿苯达唑原药。结论:阿苯达唑-β-环糊精包合物可提高阿苯达唑的溶解度、溶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柳氮磺吡啶-β-环糊精包合物以提高柳氮磺吡啶的溶解度.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柳氮磺吡啶-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经显微镜法鉴定,表明已形成包合物.包合后,其水中溶解度由包合前0.0022 mg*L-1提高到0.103 mg·L-1,溶出速度(T50)提前4 min.结论:柳氮磺吡啶-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其溶解度,溶出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氢溴酸高乌甲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涛  袁才英等 《中国药师》2001,4(5):331-332
目的: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后溶出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β-环糊精包合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合物含量,并对包合物、氢溴酸高乌甲素的溶出度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了二者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的变化。结果:氢溴酸高乌甲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主客分子比为1:1,包合物比氢溴酸高乌甲素的溶出度明显增大,二者紫外吸收光谱安全一致,包合物中氢溴酸高乌甲素的晶体衍射峰消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氢溴酸高乌甲素已形成包合物。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与β-环糊精形成了新的物相,包合后,氢溴酸高乌甲素溶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4,(37):3496-3499
目的:优化左羟丙哌嗪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处方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左羟丙哌嗪与β-环糊精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比较溶出5 min时所制包合物、左羟丙哌嗪和β-环糊精的物理混合物、左羟丙哌嗪原料药的溶出度,采用差示热分析法(DTA)和X-射线衍射法(XRD)对所制包合物进行鉴定,并比较包合物和物理混合物的口感。结果:最优处方工艺为左羟丙哌嗪与β-环糊精摩尔比为1∶1,包合温度为65℃,包合时间为0.5 h;所得包合物的平均收率为95.3%,平均包合率为82.3%;溶出5 min时包合物、物理混合物、左羟丙哌嗪原料药的溶出度分别为98.37%、61.62%、92.59%;DTA和XRD图谱确证已形成了包合物;包合物较物理混合物苦味明显降低。结论:成功制得左羟丙哌嗪β-环糊精包合物,其可较好掩盖药物的苦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前列腺素E1(PGE1)-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舌下片并进行体外质量评价。方法:考察候选辅料的吸湿性、酸碱性及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筛选舌下片的最佳辅料,并以PGE1-HP-β-CD包合物为药物形式,制备舌下片。对所制备PGE1包合物舌下片的药物含量、含量均匀度、崩解度、溶出度、口感以及化学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所制备PGE1包合物舌下片的药物含量、含量均匀度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关要求,且崩解与溶出快、口感佳、化学稳定性良好。结论:PGE1-HP-β-CD包合物舌下片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PGE1非注射给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蓝萼甲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提高药物体外溶解性能。方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制备蓝萼甲素包合物。使用差示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相溶解度、溶解度、体外溶出速率实验研究。结果:蓝萼甲素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体外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用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蓝萼甲素包合物,能显著改善蓝萼甲素体外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磺丁基醚-β-环糊精/格列本脲包合物,并对其提高药物溶解性和稳定性的作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表观稳定常数,中和法制备磺丁基醚-β-环糊精/格列本脲包合物,并对包合物的溶出度进行了考察。结果与格列本脲原料药相比,磺丁基醚-β-环糊精/格列本脲包合物显著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结论制备格列本脲的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逆向混合搅拌法制备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溶解度、溶出度;以蛇床子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经显微镜观察、紫外光谱、热分析等方法证明包合物确已形成,包合物的溶解度约是原药的34倍,120min时包合物的累积溶出量约是原药的2.5倍。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蛇床子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蛇床子素与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包合物能显著改善蛇床子素的溶解度和溶出度,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蛇床子素混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对难溶性药物格列齐特(GZ)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GZ的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解度和溶出度,并与GZ原料药,GZ与HP-β-CD的物理混合物进行比较。用差热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HP-β-CD与GZ形成包合物使其溶解度提高6.8倍。结论:HP-β-CD能大幅度地提高GZ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