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淼  佟秀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28-2629
目的:探讨caspase-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spase-9在30例宫颈鳞癌、9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aspase-9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P<0.01)。其中,正常宫颈与CINⅠ级、Ⅱ级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级与CINⅢ级和宫颈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9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徐韶杰  董稚明 《疑难病杂志》2010,9(6):430-432,F000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宫颈内瘤样变(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法检测92例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和40例CIN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PTEN阳性表达率为19.57%,CIN组为42.5%,癌旁正常宫颈组为97.8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INⅠ级、Ⅱ级、Ⅲ级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35.71%和18.18%,CINⅠ级与CIN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级、Ⅲ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宫颈鳞癌组中的表达随TNM分期的上升而下降(P<0.05),而在不同年龄和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进展PTEN的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表达降低是宫颈癌进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也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sp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宫颈石蜡组织标本166例,其中高危型HPV(+)组106例(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级20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20例、宫颈癌组26例);HPV(-)组60例(CINⅠ级35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5例)。应用SP法检测Maspin、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高危型HPV(+)组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在CINⅢ级组中的表达同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与CIN各组、慢性宫颈炎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FGF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bFGF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组表达率最高,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PV(-)组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GF的表达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aspin、bF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两者与高危型HPV分别呈负、正相关。结论:高危型HPV可能通过P53调节通路下调Maspin的蛋白表达及上调bFGF的蛋白表达,导致CIN直至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免疫分析研究p16和Ki-67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行宫颈活检患者466例病理资料.比较各个病理结果 的好发年龄分布规律;并分别单独进行p16、Ki-67免疫染色分析,每份标本切片并单独行HE常规染色.p16及Ki-67染色采用SP法.结果癌前病变高发年龄为30~49岁,占比76.78%(43/56),宫颈癌高发年龄为40~55岁,占比81.81%(9/11).其中鳞癌8例占癌症比例72.72%,腺癌2例,占癌症比例18.18%;p16染色各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宫颈癌与正常宫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高度病变CINⅢ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强阳性表达,CINⅠ与CINⅡ、CINⅢ、宫颈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度瘤变CINⅢ及宫颈癌中,p16均为强阳性表达;宫颈基底细胞增生p16阳性表达与CIN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染色中与正常宫颈比较:CIN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CINⅢ、宫颈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着色强阳性(++~+++)CINⅠ与CINⅡ、CINⅢ、宫颈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100%;宫颈基底细胞增生的Ki-67阳性表达与CIN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49岁年龄段是女性宫颈病变高发年龄段;p16免疫染色病变程度随宫颈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Ki-67免疫染色病变程度与宫颈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16相对于Ki-67染色,强阳性结果能地提示高度病变甚至宫颈癌.  相似文献   

5.
王宝  高志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47-2748,2808
目的:探讨FHIT、PC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研究其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PCNA在18例正常宫颈组织、52例CIN和69例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FHIT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织中阴性率分别为0%、9.1%、29.4%、41.7%、66.7%,正常组与宫颈癌组之间、CIN组与宫颈癌组之间、CINⅠ、Ⅱ组与CINⅢ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细胞分化的降低,FHIT阴性率上升。PCNA在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为84.1%,高于CIN和正常组(P<0.05),CIN和宫颈癌两组FHIT阴性者的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FHIT正常表达者(P<0.01),FHIT与PCNA呈负相关关系。结论:FHIT、PCNA蛋白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FHIT缺失可作为判断CIN有可能发展为浸润癌的有用指标。CIN和宫颈鳞癌中的FHIT缺失常与PCNA过度表达同时存在,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蛋白和端粒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前病变恶性进展间的关系,为寻找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转归方向的分子指标做一探索。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30例原发性浸润性宫颈癌(ICC组,n=30)、CIN[CINⅠ-Ⅱ组,n=60;CINⅢ(含原位癌)组,n=30]、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正常组,n=10)中HPV16E6、E7蛋白和端粒酶的表达。结果 HPV16E6、E7蛋白和端粒酶在正常组、CINⅠ-Ⅱ组、CINⅢ组和ICC组中的阳性表达均呈逐级增高趋势。HPV16E6蛋白的表达:ICC组高于正常组,CINⅢ组高于正常组、CIN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E7蛋白的表达:ICC组、CINⅢ组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端粒酶的表达:ICC组高于CINⅢ组,CINⅢ组高于CIN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E6与HPV16E7蛋白、HPV16E6蛋白与端粒酶、HPV16E7蛋白与端粒酶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2,P<0.05;r=0.279,P<0.05;r=0.376,P<0.01)。结论 HPV16E6、E7蛋白和端粒酶随宫颈病变CIN的升级其阳性表达率、表达强度呈逐渐递增趋势。在宫颈癌变过程中HPV16E6、E7蛋白和端粒酶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HPV16E6、E7蛋白和端粒酶作为CIN的预后因子还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ERK及JNK/MAPK通路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正常宫颈组织、宫颈CINⅠ级、CINⅡ/Ⅲ级、宫颈癌的病例各30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K、JNK在四组中的表达.结果 ERK的表达率呈递增趋势,相邻两组间ERK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ERK由CINⅠ级到CINⅡ/Ⅲ级的变化过程在宫颈癌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JNK的表达率相邻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K及JNK/MAPK通路的激活与抑制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且ERK/MAPKs通路的激活在CINⅠ级到CINⅡ/Ⅲ级的变化过程与宫颈癌的发生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型人乳头瘤病毒E7(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在浸润性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0例浸润性宫颈癌(ICC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CINⅠ(CINⅠ组)30例,CINⅡ(CINⅡ组)30例,CINⅢ(CINⅢ组)30例。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的表达。另设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ICC组中的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63.3%、63.3%、76.7%和96.7%,ICC组和CIN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CC组与CINⅢ组比较,CINⅢ组与CIN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ICC组的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40.0%、43.3%、70.0%和93.3%,ICC组显著高于CINⅢ组,CINⅢ显著高于CIN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INⅡ组与CINⅠ组比较,CIN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性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HPV16-E7蛋白与端粒酶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1)。结论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IK3CA蛋白表达与宫颈上皮瘤变、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至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90例(CINⅠ,Ⅱ,Ⅲ各30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9±5.2)岁;宫颈鳞癌60例(Ⅰ,Ⅱ,Ⅲ期各20例),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60±2.1)岁;另选择因卵巢病变切除子宫的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54±3.3)岁。术前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化学、免疫及放射治疗。本研究应用原位杂交来检测PIK3CA mRNA表达阳性率,进一步判断PIK3CA 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参数之间关系。结果:PIK3CA mRNA在宫颈癌组与CINⅢ组之间比较,及CINⅡ/CINⅠ组和正常宫颈上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K3CA mRNA的表达在宫颈癌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中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K3CA mRNA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的恶性演变过程与PIK3CA mR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小凹蛋白-1(Caveolin-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探讨Caveolin-1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以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宫颈炎40例、CINⅠ-Ⅱ级30例、CINⅢ级20例、浸润性宫颈癌40例(TNM分期Ⅰ期21例和Ⅱ期19例)的Caveolin-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Caveolin-1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30/30)、95.00%(38/40)、83.33%(25/30)、75.00%(15/20)和72.50%(29/40),呈渐进性降低(P<0.05);而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30)、15.00%(6/40)、26.67%(8/30)、45.00%(9/20)和90.00%(36/40),呈渐进性增高(P<0.05)。Caveolin-1、VEGF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年龄、TNM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5);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系(P<0.05),而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浸润性宫颈癌及CINⅢ级中Caveolin-1蛋白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列联系数C分别为0.498、0.538,均P<0.05)。结论 Caveolin-1、VEGF是宫颈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两者可能通过相反的作用机制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半翼(hWAPL)基因在宫颈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0例宫颈病变组织,包括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各20例中hWAPL基因mRNA表达量,并经β-actin基因校正得到hWAP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hWAP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分别为(1.05±0.68)、(3.05±1.57)、(4.48±2.25)、(8.71±7.70)和(10.49±9.82)。宫颈癌组和CINⅢ组与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与CIN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WAPL基因在宫颈组织,包括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WAPL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在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和CINⅡ组。hWAPL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cl-2蛋白和Bag-1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25例CINⅢ(原位癌4例)及36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的Bcl-2和Bag-1蛋白进行检测,并以20例子宫肌瘤经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0.00%、43.57%、76.00%、66.67%,其表达在CIN和宫颈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15.00%、48.72%、72.00%、83.33%,其表达在正常组织与CIN和宫颈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Bcl-2与Bag-1蛋白表达同时增加。结论: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状上皮癌中均有Bcl-2、Bag-1过表达,表明它们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Bcl-2与Bag-1在肿瘤早期抗凋亡作用相互增强,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Erzin蛋白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rin在23例宫颈正常上皮,1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13例CINⅢ和58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宫颈正常上皮、CINⅠ~Ⅲ、宫颈鳞癌组织中Erzin表达逐渐增强。Erzin蛋白在CINⅢ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5)。宫颈鳞癌伴淋巴结转移者Erz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Erz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和分级等因素无关。结论:Erzin蛋白的过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Erzin蛋白的检测可作为预测宫颈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人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42例宫颈癌(鳞癌36例,腺癌6例;临床分期:Ⅰ、Ⅱ期34例,Ⅲ、Ⅳ期8例;病理分级:Ⅰ、Ⅱ级22例,Ⅲ级20例;有淋巴结转移12例,无淋巴结转移30例)组织,另取8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0,CIN为53.84%,宫颈癌组织中为95.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18的感染率为12.50%,与CIN(46.15%)和宫颈癌(85.71%)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与HPV16、18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宫颈细胞的恶变和进展过程中,Survivin的表达及HPV16、18感染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cl-2、Survivin、Fas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8例CINⅡ、45例CINⅢ及4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Survivin、Fas的检测。结果:Bcl-2、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CIN、正常宫颈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CIN各组Bcl-2、Survivin表达呈逐级升高趋势,Fas在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Survivin与Bcl-2、Fas有相关性。结论:Bcl-2、Survivin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水平增加,而Fas表达水平降低,提示Bcl-2、Survivin、Fas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4例及正常宫颈10例中HIPK2的表达情况,分析HIPK2与宫颈癌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与其他各组HIPK2的表达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CINⅢ与正常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而CINⅠ~Ⅱ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HIPK2在宫颈癌组织、CINⅢ、CINⅠ~Ⅱ及正常宫颈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HIPK2在宫颈组织中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DC7)、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 (MCM4)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C7、 MCM4蛋白在30例正常宫颈、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CINⅠ)、25例CINⅡ~Ⅲ、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与传统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比较,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CDC7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Ⅲ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6.7%、56.0%和78.0%,表达水平与病变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s=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MCM4在4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36.7%、64.0%和88.0%,表达水平与病变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s=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在4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6.7%、60.0%和84.0%,表达水平与病变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s=0.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CDC7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UNX3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正常宫颈、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 neoplasia,CIN)、48例宫颈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应用SYBR Green Ⅰ嵌合荧光real-time PCR技术检测10例正常宫颈、24例CIN和30例宫颈癌组织中RUNX3mRNA的表达.结果:RUNX3蛋白、mRNA在正常宫颈、CIN Ⅰ、CINⅡ~Ⅲ 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RUNX3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pithelial-cad,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在宫颈上皮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 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E-cad和β-cat在正常宫颈上皮、CIN Ⅰ级、CIN(Ⅱ~Ⅲ)级及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中E-cad和β-cat为膜表达.E-cad表达在正常宫颈与鳞癌之间、CIN Ⅰ级与鳞癌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的不同病理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表达在正常宫颈与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以及CIN Ⅰ级与鳞癌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鳞癌的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d和β-cat异常表达是宫颈上皮性肿瘤进展的早期表现;在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OLFM4在宫颈病变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LFM4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5例,CINⅡ31例,CINⅢ27例)、3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OLFM4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94%、96.8%,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FM4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而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OLFM4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组织分化密切相关,可作为新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