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50-450
面神经炎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Bell)麻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面神经瘫痪性疾病。患者多以口角歪斜为主要表现而就诊,几乎全部患者会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负担。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是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我科2007年1月一2009年12月共收治面神经炎患者58例,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功能训练结合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勤知 《浙江医学》2008,30(7):764-765
面神经炎系指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脑神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我科采用功能训练结合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10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17,(3):381-382
<正>面神经炎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周围性面瘫体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多种因素有关[1],尽管早期就诊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症状,但后期遗留面神经功能缺损的可能性仍不可忽视。近年来我科采用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并认为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致,药物治疗常用激素、维生素B族、血塞通、丹参等。我科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物理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贝尔氏面瘫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海燕 《华夏医学》2001,14(5):677-678
贝尔氏面瘫又称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突然发生的 ,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障碍为主的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 [1 ] 。此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确切 ,一般认为可能的病因有 :寒冷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血管痉挛、压迫等 ,目前治疗贝尔氏面瘫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贝尔氏面瘫患者 2 8例 ,经积极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患者中男 2 2例 ,女 6例 ;年龄 12~ 84岁。左侧面神经麻痹 2 0例 ,…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贝乐氏麻痹,患病率为258/10万,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引起的急性发病的面神经麻痹[1].诱发因素可为感受风寒、感染病毒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及面神经受压而产生面神经麻痹,进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特征.为了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笔者所在科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实施充分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海岩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70-70
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是因颈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1],俗称贝尔麻痹,病因未明,发病因素可能是因病毒感染、受寒及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导致局部神经的营养血管出现痉挛,进而神经出现缺血、水肿、脱髓鞘甚至轴突变性等。临床上面神经炎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其治疗目的是尽早尽快、最大限度地恢复面神经的功能、降低残损,避免留下后遗症[2]。目的探讨面神经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诊治水平,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0月我科收入的54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痊愈39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1例。结论经过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面神经炎的预后良好,但是要注意预防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神经炎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出现面神经所支配的相应肌肉的功能障碍。表现为表情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口哨等不能,直接影响生活质量。我科对4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病程≥7 d),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瘫、贝尔麻痹,是指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prosoplegia)。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寒冷刺激学说、缺血学说、免疫反应学说等,近年来认为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其病变主要是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缺血,导致面神经水肿、脱髓鞘,早期多为可逆性的神经病变,严重者轴突变性或神经完全性损伤。针灸为临床治疗面神经炎的最常用方法之一,笔者近几年来共收集治疗100例早期面神经炎患者,在急性进展期采用针刺治疗,明显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神经水肿及脱髓鞘为其病理改变,甚至出现轴索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部尤为显著.传统治疗方法是在急性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康复等以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近年来,我科在传统治疗面神经炎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我科自1996年1月~1997年12月应用山莨菪碱(654-2)进行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36例,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效果比较满意山莨菪碱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等作用1临床资料我科收治该类患者36例,其中女16例,男20例,年龄在42~55岁,平均年龄51岁,糖尿病病史5~12年,神经病变2个月~14个月。2治疗2.1一般治疗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合理使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2山莨菪碱的应用我科用0.9%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以病变侧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面神经不同部位病变,除具备周围性面瘫外,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2001~2004年我科收住院治疗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共26例,其中有7例伴有真性眩晕症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于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它使局部营养面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而致病,产生面部肌肉瘫痪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视神经炎是常见眼病之一,也是致盲性眼疾,我科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2月我科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神经炎1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16~50岁,中位年龄30岁;单眼发病5例,双眼发病11例;视力光感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面神经炎经综合同时予实施充分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面神经炎患者资料,以综合治疗的同时注意心理护理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瘫痪面肌锻炼.结论 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配合充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笔者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吸毒者中发病的单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作回顾性报道。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激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的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1]。目前物理治疗方法颇多,我科采用超短波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面神经炎12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面神经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效果情况.方法 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按照科室统一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要求进行实施.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结论 面神经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霞 《广州医药》2001,32(2):74-75
高压氧疗法是患者置身于一个特殊的、耐高压和密封的设备———高压氧舱内 ,进行加压、吸氧 ,可明显地改变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方式 ,使血氧含量增加 ,血氧分压增高 ,血氧弥散能力增强 ,从而使中枢神经、循环、呼吸、内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我院于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利用高压氧治疗面神经炎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0例病人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男 15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5 0岁 ,平均 2 7岁。临床表现 :为周围性面神经炎瘫痪的表现。一般为急性起病 ,病人面部表情肌瘫痪 ,额纹变浅或消…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多是由面神经炎引起面神经缺血、水肿导致的面肌瘫痪[1].笔者近年在沙特阿拉伯工作期间,有感于面部按摩疗法在周围性面瘫康复中的广泛应用,以面部游走火罐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本病35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