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我科从1995~1999年共收治ABO溶血症患儿43例,其中21例采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DIVIG)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病例选择:43例患儿,男24例,女19例。胎龄平均 38. 8±0. 8周,年龄 3. 3± 2. 6天.体重 3. 2± 0.7kg,黄疸出现时间1.9±1.4天。根据实验室检查:母子血型,直、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等,确诊为ABO溶血(除外RhG-6-PD酶缺乏症溶血),随机将43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体重、黄疸时间…  相似文献   

2.
王燕 《西部医学》2009,21(1):27-27,29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分为两组,A组(大剂量组)50例,B(普通剂量组)组5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A组静脉丙种球蛋白剂量为1.0g/kg·d,B组为0.5g/kg·d。结果治疗72小时后血清胆红素值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儿皮肤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原因之一,重者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需早期干预治疗。我科自。1998年11月。2004年2月随机对所收治35例新生儿ABO溶血症中18例应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史明杰 《中外医疗》2009,28(29):94-9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46例患儿随即分为2组。IVIG(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白蛋白、菌栀黄静点,光疗,肝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的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3d,观察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的动态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变化。结果3d后IVIG组在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及皮肤黄疸消退时间方面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组的光疗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末梢血RBC、HB、和HCT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IVIG组此3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VIG对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有显著疗效,可有效防止或减轻溶血和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及早有效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防止核黄疸。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结果 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和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查血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清胆红素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3~4天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ABO溶血可加速血清胆红素下降速度,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减少换血机率,特别是对于没有换血条件的医院,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②方法将48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IVIG0.5~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③结果观察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④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新生儿 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 2 2例给予蓝光照射、碱化血液、人血白蛋白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 2 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剂大剂量 5 %丙种球蛋白 1g· kg- 1 ,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后 2 4 h、4 8h、72 h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2 .88、3.13、3.0 4 ,P均 <0 .0 1)。观察组患儿蓝光照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t=2 .0 3、3.2 9,P<0 .0 5 ,P<0 .0 1)。结论 丙种球蛋白能有效阻断溶血的发生 ,降低血胆红素水平 ;应用单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新生儿 ABO溶血病疗效显著 ,是治疗新生儿 ABO溶血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我院应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1年7月~2005年9月我院共收治ABO-HDN106例,男60例,女46例,均为出生后5天内的新生儿,平均胎龄38.3周;平均体重3.1k  相似文献   

10.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湘蓉  章玲 《中原医刊》2007,34(19):81-82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确诊ABO-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常规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剂给予IVIG1 g/kg,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为(216±17)μmol/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4.3±0.9)h],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产前免疫球蛋白G(IgG)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资料,探究不同IgG血型抗体效价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孕妇20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临床统计,200例孕妇中,抗体效价≤1∶64共有100例,占比率为50.00%,其中抗体效价<1∶64的有52例,占比26.00%,抗体效价为1∶64的共有48例,占比为24.00%;抗体效价为1∶128共有37例,占比18.50%;抗体效价在1∶256共有44例,占比22.00%;抗体效价≥1∶512共有19例,占比9.50%;随着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升高,其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也逐渐增长,发病率由低至高依次为1.92%、12.50%、40.54%、50.00%、68.42%。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随着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升高而逐渐增高,其中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1∶512的孕妇,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母子ABO与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雁  熊进英 《北京医学》1996,18(4):217-220
对我院新生儿病房ABO溶血病102例及Rh溶血病59例进行了比较。Rh溶血病与ABO溶血病之比为1:25.5。ABO及Rh溶血病出现黄疸的时间均较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ABO33例,Rh39例。Rh的黄疸程度较ABO重,且上升速度快。两组病例中直胆出现早,合并总直胆血症者ABO25例,Rh48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儿科治疗的90例 ABO 溶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组48例(出生后即进行血清学试验确诊后给予 IVIG2.0g/kg/d,连续3d),常规组42例(出现黄疸症状后,待血清学试验确诊后给予0.4g/kg/d 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早期组和常规组患儿的 Hb、TBIL、血尿 Cysc 测定值、NBN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早期组的 TBIL、血尿 Cysc 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的 NBNA 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的退黄时间、光疗时间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 IVIG 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抗体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26例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脐血及99例ABO血型不合孕妇血型抗体检测,探讨了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结果显示:126例中O-A,O-B血型组合99例,血型抗体阳性占66.6%,ABO溶血病占29.3%。孕妇血型抗体效价愈高,婴儿溶血产生机率愈大,但与黄疸程度则无一致关系。观察了15例出生一周后的贫血患儿血型抗体滞留与血红蛋白的关系。发现了2例晚期贫血者。  相似文献   

15.
邓莉萍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7,36(24):2480-2481
目的探讨产妇IgG抗A(B)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了解产妇IgG抗A(B)效价〉64来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情况。方法96例产妇为O型血型、丈夫为非O型,孕妇分娩时测定IgG抗A(B)效价,分娩后采集脐血进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结果新生儿ABO溶血的发生率与母亲IgG抗A(B)效价呈正相关,效价越高,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产妇IgG抗A(B)效价的检测是一个有用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可以用来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Rh阳性血换血治疗Rh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血源用于Rh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效果 ,明确ABO同型Rh阳性血换血治疗对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是否有明显优势。方法 收集 1987~ 1995年我院新生儿科Rh溶血病换血治疗病例 ,与我院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5月Rh溶血病换血治疗的病例 ,将两者的一般情况、换血方法、血源、疗效、预后等进行比较 ,明确ABO同型Rh阳性血换血的优越性。结果  1987~ 1995年 ,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Rh溶血病 18例 ,换血 11例 ,均采用Rh阴性血 ,经脐静脉换血 (NB组 ) ,换血量 (3 5 4 4 5±12 9 0 6)ml,血清总胆红素 (TB)由 (40 9 3 8± 71 5 9) μmol/L降至 (2 93 18± 116 5 6) μmol/L(P <0 0 5 ) ,下降率 0 2 8± 0 2 9,黄疸退尽时间为 (17 18± 7 0 6)d;2 0 0 0年以后 ,均采用Rh阳性血 ,经外周血管双管同步换血 (PB组 ) ,收治Rh溶血病换血 9例 ,血清总胆红素 (TB)由 (3 5 2 2 7± 14 4 3 8) μmol/L降至 (160 2 8± 5 3 83 ) μmol/L(P <0 0 5 ) ,下降率 (0 5 3± 0 0 8) ,明显高于NB组 (P <0 0 5 )。PB组换血量 (488 89± 12 4 4 4 )ml,较NB组明显增加 (P <0 0 5 ) ;黄疸退尽时间降至 (10 5 6± 1 4 2 )d(P <0 0 5 )。两组换血后血钾均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自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沈阳市儿童医院178例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型分布规律以及溶血3项的检测结果分析,同时观察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结果与新生儿出生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近2年在沈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临床表现符合新HDN的患儿178例,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以及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结果在178例HDN标本中174例为AB0溶血病占97.8%,4例为Rh溶血病占2.2%。在174例AB0溶血病患儿中血清学检测总阳性率为31.6%(55/174),其中A型有77例,阳性率为37.7%(29/77),B型有97例,阳性率为26.8%(26/97),A型和B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74例ABO溶血病患儿出生后0~2天组阳性率为52.2%,出生后3天组阳性率为37.7%,出生后4天组阳性率为18.2%,出生后5天组阳性率为18.2%,出生后〉5天组阳性率为15.4%。出生日龄≤3天组比〉3天组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d0.05)。结论本研究调查的沈阳地区的HDN以AB0一HDN最为常见。A血型和B血型的分布无差异。溶血3项试验在患儿出生后头3天内阳性率最高,此后随着出生日龄的增加,阳性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O型血孕妇妊娠次数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妊娠次数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8月15日至2009年10月31日在我院产科婴儿室收治的7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按他们的母亲妊娠次数1次或多于1次分为两组,分别统计患儿黄疸出现时间及此时的血清胆红素均值之间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儿黄疸出现时间均值相比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第1次妊娠还是多次妊娠的O型血Rh阳性孕妇(尤其不能忽略第1次妊娠者),对母子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均需严密观察他们的生后表现,凡早期出现黄疸或黄疸迅速加重者,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新生儿ABO溶血病。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及其亚型含量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625名夫妇血型不合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水平,对孕妇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比较;采用ELISA法对81名HDN患儿及患儿母亲、79名健康O型孕妇和75名健康新生儿的IgG亚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当抗体效价≥64时,才使新生儿发生HDN;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随IgG抗A(B)效价水平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母体及患儿血清中 IgG1、IgG3和IgG4 的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患儿母亲G1、IgG3和IgG4 的含量与患儿无显著性(P﹥0.05),患儿及母体血清中均以IgG1为主,IgGl和IgG3的含量,尤其是IgGl的含量与ABO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密切相关系。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随其母亲体内IgG抗体效价水平升高而升高;对夫妇血型不合O型孕妇,应定期检测IgG抗A(B)效价水平及其亚类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ABO溶血病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入住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104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组)与51例G6PD缺乏症(G6PD组)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72 h内ABO组97例(93.27%),G6PD组47例(92.16%)出现黄疸并达峰值;ABO组黄疸出现时间为(1.28±0.78)d,明显短于G6PD组的(1.83±1.0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分别为(326.54±91.05)μmol/L和(360.23±128.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黄疸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5.58±1.24)d和(5.94±1.6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3例存在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其中ABO组2例,G6PD组1例.结论 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是足月新生儿早期高胆的常见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病较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早,黄疸程度及消退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