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山区重性精神疾病治疗项目患者管理的患病特点,为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区1 330例确诊患者进行排查,按照疾病特征和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底该区共排查1 33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患病率为3.71‰,其中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最高,患病率为2.15‰;男性705人,患病率为4.01‰,女性625人,患病率为3.42‰,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623,P<0.05);患者以20岁以下多见,患病率为13.94‰,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857.107,P<0.05)。结论:中山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重点病种为精神分裂症,防治重点人群为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倪学彬  倪焰  袁建美 《中外医疗》2011,30(24):121-121
通过对眉山市东坡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存在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当前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探讨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选取辖下社区13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相关要求,统一由社区全科医师服务团队实施随访管理一年,并就管理成效作前后对比。结果通过规范的社区管理后,13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规律服药率由28.5%增加到56.2%,最近一次随访病情平稳率由36.9%上升至74.6%,基本实现零关锁现象;同时,在患者对社会家庭的影响和社会功能情况方面,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结论要有效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率,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让此类患者得到医疗照顾的同时,还必须在不脱离社会环境的情况下,通过规范的社区管理,综合的康复措施,最终实现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旨在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51例城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三级以上)发生率为9.05%,肇事肇祸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x2=10.57,P<0.01)、文化程度(x2=10.88,P<0.01)、和监护人类型(x2=16.89,P<0.01)、疾病类型(x2=10.80,P<0.01)、病程(x2=11.39,P<0.01)及服药依从性(x2=19.81,P<0.01)呈显著相关,与患者的年龄(x2=0.80,P>0.05)、民族(x2=0.443,P>0.05)、婚姻状况(x2=1.99,P>0.05)无关。结论: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程较长、从未就医、服药依从性较差、监护人为患者的兄弟姐妹及其他人者居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更好地掌握盐田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服务的现状及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为促进城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辖区内所有在管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法收集相关资料.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开展了精神病患者系统管理,对于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个案管理康复服务效果满意率为97.06%.结论辖区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个案管理康复服务效果满意率、有效率较高,但在优惠政策、反歧视宣传及病人康复训练,尤其是心理康复等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王晓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91-1692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5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宣讲精神卫生知识、心理疏导、就医指导、康复训练以及就业指导等内容。对规范管理前和规范管理后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规范化管理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效率以及社会参与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重性精神疾病(Serious Mental Illness,SMI),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工作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也是造成患者躯体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目前,SMI患者的躯体健康状况十分严峻,躯体共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的严峻挑战[1].  相似文献   

8.
重性精神疾病治愈率低、复发率和致残率高,患者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减退倾向。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康复,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其重返社会。本文就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的国内外现状、国内社区康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重性精神疾病有治愈率低、 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患者普遍存在社会功能明显减退倾向,应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社区管理,促使其重返社会.本文就现阶段国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予以综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选取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陪护家属89例作为研究组,以1 338例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组。用自编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结果: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陪护家属性别、患者入院次数与陪护家属心理状况呈显著相关;陪护家属的SCL-90总分、阳性因子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陪护家属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社会应重点关注及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居家康复护理模式,现就出院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居家护理现状、康复护理模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城乡示范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病程、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为国家制定对贫困患者的补助政策提供客观数据。方法对河北省城乡两个示范区住院患者的疾病资料及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总结城乡两个患者群体的患病特点及所需费用。结果二者在家族史、住院次数、病程、治疗效果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示范区总费用(6 064.5±435.5)元,药费(658.4±90.4)元,检查费用(827.1±71.8)元,平均住院天数(45.8±8.5)d;农村示范区总费用(4 804.8±262.3)元,药费(611.7±56.7)元,检查费用(524.1±51.6)元,平均住院天数(39.4±7.9)d,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城市示范区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农村示范区。农村患者住院时间短,康复时间短,且目前还没有康复站、日间医院等,因此这些患者康复的实施需要在医院的一些康复基地进行,农村患者的住院费用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银川市贺兰县人群重性精神疾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线索调查和整群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59个行政村与7个居委会摸底排查,按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底银川市贺兰县共筛查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529例,患病率2.37‰,其中精神分裂症369例,患病率1.65‰;男性238例(2.05‰),女性291例(2.72‰),女性高于男性(χ2=10.492,P<0.05);重性精神疾病不同年龄段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91,P<0.05);不同民族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08).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贺兰县重性精神疾病重点防治病种,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40岁~年龄组及女性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河北省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城乡差异,为进一步做好河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河北省2011-08-04-2013-10-31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简称“系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73 399例,统计患者建档率及人口学特征,并进行城乡比较。结果 河北省重性精神疾病建档患者173 399例,患者建档率为2.40‰。建档率居首位的是精神分裂症(1.74‰),居末位的是偏执性精神病(0.01‰)。农村重性精神疾病建档患者147 171例,患者建档率为2.48‰;城市重性精神疾病建档患者26 228例,患者建档率为2.06‰。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率高于城市(χ2=743.481,P<0.001)。在重性精神疾病6种分类中,农村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建档率低于城市(χ2=123.843,P<0.001),其余5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市(χ2=841.310、60.194、134.060、74.638、48.084,P<0.001)。城市和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民族、婚姻、职业、经济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河北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率低,且城市低于农村;农村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贫困率高于城市、受教育程度低于城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宁夏银川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首次求医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已经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患病后有求医行为患者200人作为病例组,无求医行为患者200人确定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首次选择求医行为以非专科医院为主,占76%;精神专科占15.5%,迷信、巫医占8.5%。影响患者首次选择不同求医行为与民族(χ2=14.068,P=0.001)、婚姻状况(χ2=18.90,P0.05)、监护人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χ2=15.304,P=0.005)及对精神科就诊的忌讳(χ2=18.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患者首次患病后有无求医行为与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发病类型、医疗机构离家距离;监护人的文化程度(χ2=15.36,P0.05)、对患者疾病的判断(χ2=19.83,P0.05)、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χ2=12.60,P0.05)、求医习惯(χ2=9.0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为民族、经济情况、发病类型、监护人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及医疗机构离家的距离。结论普遍缺乏重性精神疾病相关认知以及专科医疗机构的可及性差是导致银川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选择非专科医院就医以及没有就医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东省佛山市某医院2012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出院诊断符合6类重性精神疾病之一的病案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治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26 821例次,占该院收治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56.81%(26 821/47 208);各年度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例次有上升趋势,但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构成比却逐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2.847,P<0.001)。疾病诊断中,精神分裂症占比最高,达到18972例(占70.74%),其次为双相情感障碍5063例(18.88%)。其中,精神分裂症占比逐年下降,双相情感障碍的占比逐年上升;各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87,P<0.001)。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主要是26岁~45岁的青中年(平均年龄40.35±14.87岁)、男性(50.36%)、未婚者(54.27%)。结论 重性精神疾病发生率下降,中青年未婚男性发病率高。应加强重性精神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精神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重性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我国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监管治疗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我国重性精神疾病的实际情况,着力分析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的监管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医院延伸服务需求情况,为制定针对性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00名出院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延伸服务方式、服务人员类别调查。结果:80%以上的出院患者家属需要了解患者所患疾病及其原因、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和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解决方法、继续治疗注意事项、预防疾病复发及实施心理疏导方法;家属年龄对服务方式和服务人员的选择,有显著差异性(P<0.05);家属文化程度对服务方式选择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医疗机构应关注出院后患者家属对医院延伸服务的需求,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家属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服务人员为其提供健康教育知识和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对高风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技术指导的效果。方法:在随访技术指导前及指导后12个月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危险性评估量表、自编调查问卷等对225例高风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经随访技术指导后,PANSS量表总分明显下降,精神症状减轻,指导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危险性评估从高风险逐渐下降到低风险,从3~5级下降到0~4级,无5级出现,指导前后比较有显善性差异(P〈0.01)。结论:对高风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技术指导,患者精神症状明显改善,危险行为发生率显著降低,这对减轻家庭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社区和谐安定具有霞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与致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00例进行调查,统计精神致残的发病情况,同时纳入分析相关因素。结果: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精神残疾患者258例,致残率为86.0%。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为家庭收入、精神状况、被照顾情况等(P<0.05)。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是一种高致残性的精神疾病,家庭收入、精神状况、被照顾情况为影响致残的主要因素,加强社区康复能有效缓解精神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