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无痛肌肉注射的临床技巧和效果.方法 选择在门诊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2次以上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首次注射者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 第2次采用改进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注射后的疼痛程度.结果 改进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 实施改进法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能提高一次注射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法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效果.方法:对220例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于左、右两侧臀部分别按改良法和常规注射法各注射1次苄星青霉素,比较其1次注射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改良法1次注射成功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2%(P<0.005),注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法能提高1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所接收采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进行治疗的30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其中一组采用苄星青霉素的常规肌肉注射法,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改良之后的新肌肉注射方法。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以及患者疼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高达1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46.6%,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到严重疼痛不适仅有3例,其百分比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改良之后,不但有效的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并对患者的疼痛不适感进行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进行改良,以便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梅毒感染患者120例。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的常规肌肉注射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有效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机率,减轻护士工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为78%,实验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提高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感,解决护士注射失败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门诊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202例我院门诊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8.0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21%,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以防止针头堵塞,提高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方法将本院门诊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接受苄星青霉素注射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1),对照组应用常规肌注方法,观察组则应用改良注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与针头堵塞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78.69%的成功率(P0.05);观察组针头堵塞率为6.56%,明显低于对照组24.69%的堵塞率(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采用改良的肌注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药物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降低针头堵塞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成人丹毒的有效性。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混合剂2M U/次,2次/d,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4M U/次,每天6次静脉注射治疗住院的丹毒成人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的中心研究。研究对象112例,肌肉注射组57例,静脉注射组55例。治疗失败者,肌肉注射组为14%,静脉注射组为20%(P=0.40),两组局部并发症如腿部脓肿的发生率肌肉注射组为7.0%,静脉注射组为9.1%(P=0.477),静脉注射组中25.5%的患者发生与注射途径相关的并发症(静脉炎)。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成人丹毒是一种有效的、患者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法。苄星青霉素…  相似文献   

8.
苄星青霉素的两种肌内注射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苄星青霉素两种肌内注射法进行比较。方法将400例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留置气泡技术加Z型肌内注射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一次注射的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留置气泡技术加Z型肌内注射法,能提高注射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不同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400例患者疼痛效果观察 方法将400例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实验组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结果 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疼痛明显低于0.9%生理盐水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作为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可以减轻患者肌肉注射后疼痛,让患者乐与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苄星青霉素注射时防止针头堵塞的方法及技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注射室2012年1月—2014年1月200例早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即一侧臀部给传统注射法,另一侧臀部给予生理盐水灌注(填充)注射针头后注射法,比较两组注射方法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生理盐水灌注(填充)注射组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注射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注射组。结论: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进能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张涵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119-119,125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对减轻梅毒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实验组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结果: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索患者疼痛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作为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可以减轻患者肌肉注射后疼痛,让患者易于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教育路径在老年骨折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131名老年骨折康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按临床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教育,对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2周后腕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肿胀均较入院1天时明显减少(P<0.01或P<0.05);对照组腕关节肿胀2周亦较入院1天时明显减少(P<0.05),而肘关节及膝关节的肿胀并无明显改善。而在疼痛方面,干预组患者2周后腕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均较入院1天时明显得以改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而对照组疼痛2周较入院1天时并无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4.24%,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9.23%,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6.88,P=0.001)。结论临床教育路径能提高老年骨折患者康复疗效,有效改善老年骨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疗程8周。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χ2=8.35,P<0.01);两组NIH-CPSI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χ2=5.23,P<0.05)。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大剂量苄星青霉素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及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将400例需肌内注射大剂量苄星青霉素的门诊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溶媒为0.9%氯化钠溶液5mL)和改良方法(溶媒为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分侧注射,就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硬结产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改良注射法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x^2=37.88,P〈0.05),注射的疼痛程度、硬结数明显低于传统组(x^2=4.89,P〈0.05,x^2=7.81,P〈0.05)。结论改良法注射效果优于传统法,且可减少硬结产生;大剂量苄星青霉素分侧注射法,可达到其他方法注射普通剂量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苄星青霉素注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增加药物的利用度,同时树立成本观念并对皮试方法等问题进行探索。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注射苄星青霉素的95例门诊患者,共300人次,其中儿童20人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震荡式摇匀药物,3快法注射,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充填针梗、静止式溶解药物,3快1匀法注射,注射期间与患者充分沟通和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结果:对照组常规注射法一次注射成功率79%,试验组一次注射成功率99%,药液残留、患者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充填针梗、静止式溶解药物方法,3快1匀法注射苄星青霉素,并在注射期间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药液残留减少,给药准确,方法简单易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导尿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导尿,比较2组导尿时疼痛程度分级和尿管一次性插入成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9,P<0.01);观察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7.83,P<0.01)。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时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尿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颜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223-122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静脉输液顺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22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顺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FLACC评分、Wang-Bak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的顺从性93.64%、一次穿刺成功率90.00%、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55%、80.00%、88.18%(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时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儿的顺从性,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获得患儿及家长的满意。  相似文献   

18.
冉桂琼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61+2292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康复教育及有效的护理指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0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护理指导。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7%,对照组治愈率34.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28,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97.0%,对照组69.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24,P<0.01)。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开展康复教育及有效护理指导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曹静威  朱社宁  陈丽莲 《吉林医学》2014,(21):4726-4728
目的:探讨围生期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生活质量、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23例孕产妇,采取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妊娠期健康教育教育及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U=9412.5,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70.25%和46.62%(χ2=12.51,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88.84%和69.04%(χ2=5.363,P=0.021)。结论:给予孕产妇围生期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围生期生活质量、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李岱 《求医问药》2014,(21):110-111
目的:探讨分析对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耗时、抢救成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死亡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耗时为(44.3±17.4)min,对照组患者的抢救耗时为(80.1±21.7)min,观察组患者的抢救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t=6.8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3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2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5.9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发生严重创伤的急诊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