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金玲  陈洁  吕帆  方海珍  陈彬 《眼科研究》2009,27(7):596-600
目的通过检测远视性单眼弱视者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研究弱视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特征。方法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42例,正常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者20例。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弱视眼和正常眼的MRT。结果弱视眼黄斑中心凹厚度比正常眼厚(P=0.005),对于黄斑部位的分区测量,黄斑中心区厚度弱视眼比正常眼厚(P=0.010),而黄斑周围外环及内环各象限弱视眼和正常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弱视患者问黄斑中心凹及黄斑各分区的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视性单眼弱视眼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增厚,不同程度弱视眼间的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u H  Zhao KX  Chen M  Zhou TG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0):873-877
目的比较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机制的异同。方法采用视觉电生理诊断系统及1.5T磁共振成像仪分别记录18例斜视性弱视和15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比较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双眼像素指数及不同刺激条件下双眼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平均活动水平,分析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平均活动水平与P100波潜时的相关性。结果斜视性弱视患者的双眼像素指数较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明显减少(P〈0.05)。选用任一空间频率(0.25、0.50、1.00、2.013c/d)刺激,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驱使大脑皮层神经元平均活动水平均较对侧眼降低(P〈0.05),斜视性弱视患者仅在高空间频率刺激时(1.00和2.00c/d),其弱视眼驱使大脑皮层神经元平均活动水平较对侧眼降低(P〈0.01)。P100波潜时与大脑皮层神经元平均活动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两种不同类型的弱视不仅双眼异常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而且对视觉系统不同空间频率神经通路的损害亦不同。(中华硬群杂志,2006,42:873-877)  相似文献   

3.
陈午荷  陈洁  许金玲  吕帆  黄锦海  张芳 《眼科研究》2012,30(12):1091-1095
背景弱视是一种从视网膜到视中枢的视觉传导系统及中枢全领域形态学及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目前弱视眼的视网膜是否受累仍是争论的焦点。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探讨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网膜是否存在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取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22例44眼为弱视组;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经治疗后视力达到正常者10例20眼为弱视治愈组;初诊为近视性屈光参差非弱视患者11例22眼为非弱视组。所有患者采用Model3000型OCT测量双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包括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和平均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受试者双眼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进行比较,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RNFL厚度与弱视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和年龄的关系。结果弱视组患者中弱视眼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比对侧眼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弱视治愈组原弱视眼与对侧眼之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非弱视组高度数近视眼与低度数近视眼之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弱视组弱视眼颞侧RNFL厚度明显比对侧眼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弱视治愈组原弱视眼颞侧RNFL厚度比对侧眼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非弱视组高度数眼颞侧RNFL厚度比低度数眼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各组双眼视网膜上方、下方、颞侧及平均RNFL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视盘下方RNFL厚度间呈负相关关系(r=-0.559,P=0.016),其余各参数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较正常眼增厚,而RNFL厚度与一般近视眼无明显差别;弱视的改善伴随着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网膜内多巴胺质量分数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弱视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14日龄SD大鼠建立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弱视对照组、小剂量给药组、大剂量给药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8%淀粉溶液及20mg/kg、80mg/kg左旋多巴灌胃,于给药前(45日龄)和给药后(75日龄)测量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并于75日龄时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内多巴胺的质量分数。结果给药前剥夺眼P1波潜伏期较未剥夺眼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左旋多巴组剥夺眼P1波潜伏期较给药前以及对照组剥夺眼均明显缩短(P〈0.05),且大剂量给药组较小剂量给药组P1波潜伏期更短(P〈0.05),未剥夺眼P1波潜伏期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夺眼视网膜内多巴胺的质量分数较未剥夺眼低(P〈0.05),给药后剥夺眼视网膜内多巴胺的质量分数较未剥夺眼及对照组剥夺眼明显增高,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多巴胺质量分数提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剥夺眼给药前后视网膜多巴胺质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能显著提高形觉剥夺性弱视鼠弱视模型眼的视网膜内多巴胺质量分数,改善弱视眼视觉传导功能,并由此影响视觉系统发育可塑性敏感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14日龄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弱视对照组、小剂量给药组及大剂量给药组。3组SD大鼠采用单眼睑缝合30d建立形觉剥夺眼弱视模型。弱视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小剂量给药组与大剂量给药组分别予以20mg/kg、80mg/kg左旋多巴溶液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45日龄)和给药后(75日龄)测量弱视大鼠模型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药前.各组剥夺眼较未剥夺眼FVEP的P1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给药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剥夺眼的P1波潜伏期较弱视对照组剥夺眼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P1波潜伏期缩短更明显(P〈0.05);而各组未剥夺眼的P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剥夺眼与未剥夺眼N1P1和P1N2波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能缩短弱视鼠弱视眼的P1渡潜伏期,而对振幅N1P1和P1N2无明显作用。它可能通过改变视网膜内及整个视路的多巴胺含量而影响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视皮质可塑性的研究目前已有40余年,但至今尚未发现能有效治疗弱视的药物。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的可能机制。方法2周龄SD大鼠30只眼险缝合4周建立右眼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20mg/kg左旋多巴溶液、80mg/kg左旋多巴溶液灌胃,每日1次。造模4周及给药4周后分别行闪光VEP(F—VEP)检测,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并取大脑视皮质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3个组大鼠形觉剥夺模型眼较未剥夺眼P.波隐含时明显延长(P〈0.05),20mg/kg和80mg/kg左旋多巴组剥夺眼给药后较给药前P.波隐含时明显缩短(P〈0.05);3个组间剥夺眼给药前后P1波隐含时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未剥夺眼对侧视皮质V1区神经细胞数量及形态均正常,剥夺眼对侧视皮质神经细胞数量在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并出现类凋亡表现。20mg/kg左旋多巴组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数量及形态有轻度改变。TUNEL法示未剥夺眼对侧视皮质呈绿色荧光的阳性神经细胞数为(2.20±1.23)个,生理盐水组、20mg/kg左旋多巴组、80mg/kg左旋多巴组剥夺眼相应区域阳性神经细胞数量分别为(53.7±9.36)、(27.20±5.96)、(10.70±3.23)个,提示80mg/kg左旋多巴组剥夺眼阳性神经细胞数量减少(P〉0.05)。给药后各组大鼠剥夺眼对侧视皮质V1区阳性神经细胞数量与F—VEP的P1波隐含时差值呈负相关(r=-0.815,P=0.000)。结论左旋多巴可改善形觉剥夺弱视眼的视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和视觉传导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视皮质神经细胞的类凋亡参与视觉系统的发育和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检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通路中视放射及胼胝体的发育情况,从而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集14例左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DTI数据,分别测定弱视组和对照组两侧视放射及胼胝体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眼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均表现为左侧视放射的FA值高于右侧(P〈0.05),ADC值低于右侧(P〈0.05)。组间分析,左眼弱视组两侧视放射的FA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胼胝体压部ADC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视放射及胼胝体压部的FA和ADC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其神经纤维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育不良,可能是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单眼及双眼视功能低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急性视神经炎冲击疗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IVMP)治疗急性视神经炎(acute optic neuritis,AON)的临床疗效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2~2004年住院116例(17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IVMP治疗后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底、视觉诱发电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2)IVMP的疗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5~14岁年龄段疗效最好(X^2=13.10,P(0.05)。就诊时机在15天之内效果好(X^2=29.51,P〈0.01)。就诊时视力与IVMP疗效之间有显著相关性(X^2=18.69,P(0.05)。其中以0.2~0.5视力组疗效最好。头部MR1无病灶的患者IVMP疗效好(X^2=6.87,P(0.05)。发病初有眶周疼痛的患者,对IVMP的反应好(X^2=7.42,P(0.05)。另一方面,不同性别对IVMP疗效影响差异无显著性(X^2=3.66,P〉0.05)。脑脊液检查结果与IVMP疗效之间无显著相关性(OB组P〉0.05,MBP组P〉0.05,IgG组P〉0.05)。结论 大剂量IVMP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低度远视性弱视儿童波前像差的特点,探讨高阶像差在远视性弱视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把经过1%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确诊的37例(57眼)低度远视儿童分为两组:弱视组16例(26眼),最佳矫正视力≤4.9:非弱视组21例(31眼)。行Zywave像差仪检查,比较两组各类高阶像差的分布,分析弱视程度与高阶像差的关系。采用X2检验、t检验和双变量相关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度远视性弱视儿童的最佳矫正视力与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呈正相关(,=0.477,P〈0.05),与等效球镜没有相关性(r=-0.26,P〉0.051;等效球镜和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及5阶像差均无相关性(r=0、0.01、0.18、-0.29,P〉0.05)。弱视组的球差和高阶像差RMS值均小于非弱视组(P〈0.05)。结论低度远视儿童,弱视眼高阶像差越小,弱视程度越重:球差和高阶像差的表现是弱视眼小于非弱视眼。球差和高阶像差的改变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形成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矫正近视的手术可分为激光矫治术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高度近视患者角膜比正常人薄,不适合激光矫治手术,宜考虑IOL植入术。目的对比观察两种有晶状体眼IO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行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 P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9例34眼随机分为两种手术组,其中10例17眼为PIOL组,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者9例17眼为ICL组。两种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随访期为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CS)和波前像差,对2组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2组间患者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9,P〉0.05;t=0.853,P〉0.05);2组患者间无眩光时在3、6、12、18c/d空间频率下c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06,P〉0.05;t=0.103,P〉0.05;t=0.694,P〉0.05;t=1.583,P〉0.05);3、6、12、18c/d空间频率下2组间患者的眩光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3,P〉0.05;t=0.041,P〉0.05;t=0.024,P〉0.05;t=0.363,P〉0.05)。PIOL组三阶彗差(RMS3)、四阶球差(RMS4)、总高阶像差(RMSh)均高于ICL组,其中RMS3、RMSh明显高于IC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00,P〈0.05;t=11.350,P〈0.05),2组间RMS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P〉0.05)。结论虹膜夹型IOL与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均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术后视力相当,但虹膜夹型IOL的视觉质量稍逊于ICL,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近视性弱视患儿甲、乙两组共97例186眼,甲组47例89眼,年龄4~12(平均5.79±1.98)岁,乙组50例97眼,年龄3~10(平均5.92±1.72)岁; 其中甲组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眼分别为16眼、52眼、21眼,乙组分别为18眼、55眼、24眼(χ2=0.004,P>0.05); 甲组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眼分别为23眼、49眼、17眼; 乙组分别为26眼、55眼、16眼(χ2=0.136,P>0.05); 甲组患者采用遮盖+闪烁红光+近距离功能训练; 乙组患者采用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24mo,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

结果:甲组基本治愈率为35.96%,有效率为40.45%,无效率为23.60%; 乙组基本治愈率为56.70%,有效率为26.80%,无效率为16.49%,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2,P<0.05); 甲乙两组治疗后近视度数增加≤1.0D,1.0~3.0D及≥3.0D者分别为:甲组3眼、49眼、37眼; 乙组4眼、69眼、24眼,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P<0.05)。

结论: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法治疗近视性弱视疗效较好,治疗后弱视眼近视度数发展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多媒体训练治疗与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估多媒体训练治疗对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赡性研究随机将195例(347只眼)弱视儿童分为多媒体训练治疗组(多媒体组)和遮盖疗法治疗组(遮盖组)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多媒体训练治疗组100例(180只眼),总有效率为90.0%,遮盖组95例(167只眼),总有效率为82.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在6~12岁患儿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与弱视程度显著相关,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1);在各种程度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遮盖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相关,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P<0.05),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3岁~组无论是多媒体组还是遮盖组无明显差异,而6岁~和9~12岁多媒体组疗效优于遮盖组,且两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媒体训练治疗系统治疗学龄儿童弱视优于传统的遮盖疗法,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本法对各年龄段均有较好效果,且依从性优于传统遮盖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与斜视性弱视患儿视放射发育情况,比较两种弱视患儿视觉损害发生机制的异同。方法 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组12例左眼弱视患儿、斜视性弱视组12例左眼弱视患儿以及正常对照组15名儿童进行DTI程序扫描,采集所有儿童两侧视放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对左右侧视放射FA及MD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儿童不同部位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种类型弱视患儿视放射的发育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儿童的FA及MD右侧均略高于左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右侧FA(0.469±0.012)高于左侧(0.460±0.013),右侧MD(0.872±0.015)低于左侧(0.888±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斜视性弱视组患儿右侧FA(0.475±0.013)低于左侧(0.496±0.015),右侧MD(0.871±0.012)高于左侧(0.863±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双侧视放射FA降低、M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斜视性弱视组患儿双侧视放射FA均降低,右侧视放射MD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侧视放射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弱视患儿比较:左侧视放射FA、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右侧视放射FA、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TI可以无创地观察弱视患儿视放射微观结构的改变,为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3.0 T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评价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在规范弱视训练后,脑皮层视觉运动觉功能区的恢复情况。方法 前瞻性研究。初诊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9例,组块式设计,弱视治疗1周、2周及4周时复查fMRI。视觉刺激选择对比度接近100%的8 Hz圆环形旋转棋盘格。采用基于Matlab 7.12的SPM8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离线处理,利用假设驱动法获得每个治疗阶段的矩阵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各组视皮层功能区激活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弱视训练2周后,双侧枕叶(右侧BA18区Mean t=1.236 1;左侧BA18区Mean t=1.521 1;右侧BA19区Mean t=1.684 5;左侧BA19区Mean t=1.591 7,P<0.005)较1周时激活强度增加;视觉联合区,即V5区(右侧BA37区Mean t=1.201 4;右侧BA21区Mean t=1.145 0,P<0.005)开始激活,至第4周时,激活范围及程度较2周时下降(右侧BA18区Mean t=1.002 4;左侧BA18区Mean t=1.743 1;右侧BA19区Mean t=1.225 3;左侧BA19区Mean t=1.181 3,P<0.005)。结论 大龄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功能训练早期,重建视中枢视觉运动觉的功能较困难,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对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招募3~9岁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48例(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18例36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30例30眼),所有患者排除其他眼病,在屈光矫正、合理遮盖的基础上接受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的训练。初期训练以提高视力为主,视力达0.6以上者加上脱抑制训练及双眼视功能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的视力及双眼立体视变化情况。结果: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共18例36眼,其中轻度弱视组13眼,中度弱视组19眼,重度弱视组4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共30例30眼,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弱视组5眼,中度弱视组13眼,重度弱视组12眼。治疗60次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治疗60次后立体视有明显提高,且与屈光度无关(P>0.05),与初始视力及治疗后视力均呈正相关(P<0.05),与屈光参差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联合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3~9岁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视力并改善其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中,影响最佳矫正视力(BCVA)值提升的相关因素以及各种训练内容的功效。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就诊的双眼弱视患者29例(58只眼)。其中,男性18例(36只眼),女性11例(22只眼);年龄3~15岁,平均年龄(6.1±2.6)岁。将所有患者按照屈光状态和弱视类型进行分组。全部患者均采用SJ-RS-WL2015型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治疗系统的网络平台进行训练3个月,检查并记录训练前和训练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患眼屈光状态和患者的弱视类型。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描述患者的年龄、训练次数、BCVA值和等效球镜(SE)。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训练前后患者BCVA值和SE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法,分析训练前后患者BCVA的提高值分别与训练前BCVA值和SE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训练前后不同弱视类型组患者的BCVA值与SE。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影响患者BCVA值的相关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中,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有13例(26只眼),占44.8%;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有11例(22只眼),占37.9%;斜视性弱视患者有4例(8只眼),占13.8%;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有1例(2只眼),占3.5%。训练后3个月,患者右眼和左眼的平均BCVA提高值分别为(0.14±0.13)和(0.18±0.1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右眼和左眼BCVA的提高值与训练前BCVA值均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53,-0.439;P<0.05)。患者右眼和左眼SE的提高值分别为(-0.15±0.78)D和(-0.25±0.79)D,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右眼和左眼SE的提高值与训练前患眼SE不存在线性关系,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39,-0.270;P>0.05)。训练后3个月,SE≤3.00 D组、3.00 D≤SE≤6.00 D组和SE>6.00 D组患者右眼BCVA的提高值分别为0.00(0.10)、0.20(0.10)和0.20(0.10);左眼BCVA的提高值分别为0.00(0.20)、0.30(0.15)和0.10(0.20)。三组患者右眼SE的提高值分别为0.00(0.00)D、0.00(1.19)D和-1.12(0.75)D;左眼SE的提高值分别为(-0.01±0.52)D、(-0.24±0.84)D和(-0.72±0.96)D。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者,右眼和左眼SE提高值的比较,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12,1.968;P>0.05)。精细刺激、视觉技巧、Gabor训练、对比敏感度和信息提取等不同训练内容对患者右眼BCVA提高值影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2,1.614,0.028,0.340,-1.016;P>0.05);对患者左眼BCVA提高值影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7,0.572,0.484,1.889,0.530;P>0.05)。训练后3个月,患者立体视的平均值为(-146.90±290.26)″。 结论短期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有助于弱视患者BCVA值的提升。患者的初始BCVA值越低,训练后BCVA的提高值越大。不同屈光状态与不同弱视类型组患者BCVA的提高值相当。然而,不同的训练内容对患者BCVA值的提升效果仍无法确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结构、血流密度、视觉质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单眼弱视儿童中的特点,并评价其在单眼弱视儿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弱视患儿81例。使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测量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管丛的微血管结构和血流密度;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对患者视觉质量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在81例单眼弱视儿童中,屈光参差性弱视47例,斜视性弱视34例。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在外环上、外环下和外环平均值均较对侧眼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3 mm×3 mm范围黄斑扫描中,弱视眼的血管线性密度(VD)1 mm ×1 mm、VD1 mm ×3 mm、VD3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P<0.05),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V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弱视眼的血流灌注密度(PD)1 mm ×1 mm、PD1 mm ×3 mm、PD3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P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6 mm×6 mm范围黄斑扫描中,弱视眼的VD1 mm ×1 mm、VD1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V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的PD1 mm ×1 mm、PD1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P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的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及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V值(OV100%、OV20%和 OV9%)低于对侧眼,弱视眼的客观散射指数(OSI)高于对侧眼,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MTF cutoff、OV100%低于斜视性弱视眼,OSI高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黄斑区OCT和OCTA对评估单眼弱视患儿视网膜的结构和血流变化有一定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较斜视性弱视变化更大;弱视眼的视觉质量较正常对侧眼降低,屈光参差性弱视较斜视性弱视的视觉质量稍差,OQASⅡ能客观全面获取单眼弱视儿童视网膜成像质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探讨遮盖法在弱视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莉  陈莉  任梅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129-2131
目的:观察遮盖法治疗弱视的效果,同时分析不同遮盖时间、年龄差异、发病原因及弱视程度的疗效特点从而探讨其在弱视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5-06/2008-06就诊于我院斜弱视门诊患儿107例143眼,男(45例69眼),女(62例74眼)。平均年龄5.3岁,其中斜视性弱视26眼,屈光参差性弱视37眼,屈光不正性弱视80眼,轻度弱视43眼,中度弱视81眼,重度弱视19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组为完全遮盖组、4h遮盖组、单纯配镜矫正组。随访1a中观察并记录3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视力提高行数及弱视治愈率。结果:遮盖组视力平均提高2.4行,单纯戴镜组视力平均提高1.7行,遮盖组较对照组视力提高明显(P<0.05)。视力提高达0.8以上治愈率为遮盖组(11眼,11.5%),对照组(4眼,8.5%),遮盖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间断遮盖和全日遮盖两种方法对轻度和中度弱视组视力提高无统计学差异(轻度χ2=0.84,P=0.77;中度χ2=0.91,P=0.57),重度弱视组患者全日遮盖较间断遮盖视力明显提高(χ2=13.57,P<0.05)。间断遮盖4h组在3,6,12mo视力平均分别为0.41,0.56,0.67;全日遮盖组在3,6,12mo视力平均分别为0.38,0.68,0.72,其中第6mo全日遮盖组视力改善较间断遮盖组明显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χ2=2.0,P=0.60)。结论:遮盖法是弱视治疗中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轻中度弱视可采用间断遮盖的方法,重度弱视采用全天遮盖的方法,维持患者的依从性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视觉诱发电位及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05/2018-05在我院眼科治疗的中度弱视儿童92例136眼为观察组(屈光参差性31例31眼,屈光不正性35例70眼,斜视性26例35眼),另选取在我院眼科检查视力正常的儿童29例58眼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仪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盘周围及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采用视觉眼电图检测视网膜功能变化,观察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幅值及潜伏期的特点,并进行立体视觉检查。结果: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盘周围及各象限RNFL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斜视性弱视儿童(P<0.01)。与对照组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眼电图光峰电位偏低,光峰时间延长,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中近视儿童暗谷电位偏高,Arden比和Gliern比减小(均P<0.01)。三种类型弱视儿童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幅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1°和15′空间频率潜伏期明显延迟(均P<0.01)。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近零视差、远立体视功能正常眼数显著高于斜视性弱视儿童(P<0.0167),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上述各项指标无差异。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结构存在明显异常,且P100波潜伏期延迟;斜视性弱视对立体视功能影响最大,而屈光不正性弱视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