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一切,我们为你付出了太多,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好好报答我们,可不能做那白眼狼啊!""你看爸爸妈妈为了陪你,工作都给辞了,每天是那么辛苦,你可得懂事点儿……""你不能离开我,你说过我们要永远在一起的,你要是敢离开,敢背叛我,我就死给你看,让你永不安生。""这个事情对我这么重要,你却不和我一起,你这是啥朋友啊!""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身强力壮,怎么这么不懂得尊老爱幼,也不给我让个座位,真是没素质、没教养啊!"  相似文献   

2.
正朋友家的孩子小钱大学毕业后在一个汽车配件制造公司工作,他工作很努力,很快就适应了技术科的工作。一天,我在小区散步时遇到了他,他闷闷不乐地对我说:"叔啊,为什么我想创业就那么难呢?向朋友、同学借一些启动资金,他们都推三阻四,郁闷啊!""你向他们借多少?""我也就想筹八九十万吧。"我说:"你知道清末著名商人胡雪岩巧借巨款的故事吗?这个故事或许对你有启发。"1866年,胡雪岩受晚清重臣左宗棠之命,筹巨款购买军火,而他  相似文献   

3.
在去秋游的路上,我闭着眼睛开始打盹。坐在我后面的两个学生以为我睡着了就开始小声聊天,一个说:“我爸爸每天晚上都很迟才回来,妈妈和他吵架了,他们两人离婚协议书也签好了。”另一个说:“我爸爸妈妈也签好了。”“你爸爸妈妈为什么呀?”啊,这年头离婚是不是已经  相似文献   

4.
正Q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今年已经10岁了,女孩,可她总是有事没事就爱吸吮手指头,上课时会有这种现象,在家写作业时也会这样,我每次看见了都会说她,可没过五分钟,手就又放到嘴里面了,眼看着手指头上的指甲都不长了,真是让人着急,这是不是一种病啊?作为妈妈我该怎么办呢?一位焦急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幽默漫画     
i 女邻居来串门,妈妈对刁、儿子说:“亲亲阿姨!”“不!”“为什么?”“因为爸爸亲阿姨时,阿姨打了爸爸一个耳光。”女儿:妈妈,您 头上怎么长 出许多白头 发呢?妈妈:就是因为 女儿不听话。女儿:噢,我明 白了,难怪我 姥姥的头发 全白啦。▲▲▲▲—亲爱的,对于你的一切我都满意,只是有一件事不放心。—你不放心什么?—担心咱们婚后你不会生育。—放心吧,我一定能的。—你有什么把握?—我在娘家已生过一个了。▲▲▲▲—这道菜是炒三丁吗?—是炒三丁。—你炒三丁的手艺大有“长进”啊。—谢谢总经理夸奖。—你这炒三丁已成了炒四丁啦。—啊!打…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幼儿园召开的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孩子崇拜英雄奥特曼现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家长认为,奥特曼碟片中暴力镜头太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为此感到忧心忡忡。奥特曼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笔者带着这个疑问走访了当地的一所幼儿园,在与孩子们交往时,问他们最崇拜谁,最喜欢看什么样的碟片,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所有的男孩回答说:“奥特曼!”他们唯恐我不认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比手画脚,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校园心理》2006,4(8):50-51
移民一个人去移民局办理移民。移民局官员问他:“你打算去哪儿?”他想了想说:“随便。”官员给了他一个地球仪:“那你自己挑一个国家吧。”他把地球仪转了半天,最后说:“你这里还有别的地球仪吗?”拒绝一个失恋者愁眉苦脸地告诉朋友:“我爱的人拒绝了我的求婚。”朋友说:“有时候女人的话要从反面理解,她说‘不’的时候可能是同意。”“可她没有说‘不’!”“她说什么?”她说:“呸!”你也试试病人对他的病房不满意。医生说:“我不理解,你为什么一定要换病房?要知道,你的邻床是个极好的病友,他是有名的相声演员。”病人打断他说:“你说得没错…  相似文献   

8.
幽默     
《校园心理》2008,6(3):64-64
<正>写论文兔子在写论文,狼走过来,问兔子在写什么。兔子说,我在写论文《论兔子怎么打败狼》。狼大笑:哈哈哈哈哈,可能吗,你的论据呢?兔子指着背后的山洞:论据在里面呢!狼不相信,就走进山洞。一阵惨叫后,兔子走进山洞,看到狮子在剔牙。兔子说:"老师,怎么样了?"狮子冷笑道:"这个世界,写论文要什么论据啊,关键看导师是谁!"  相似文献   

9.
幽默漫画     
局长:你让儿子认我为干爹,小家伙乐意不?儿子:不乐意也没法,我听爸爸对妈妈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爸爸进大门洞,腿就哆嗦发抖!——得叫你爸爸进医院看看病,治一治。——不用进医院,只要把门口的那个箱子拆掉了,爸爸的病就好啦!——听爸的话,不要撒谎,撒谎是可耻的。——爸爸,电话铃响了。——有人找我,就说我不在家!——喂,我爸说了,有人找他,就说他不在家!——你能否领上牌照开业,全靠我这章子,你有便宜货要送府上一两件啊……——我明天就派人给你府上送两件。——你经营什么产品?——我经营的是花圈和骨灰盒!——奶奶,:您一定吃…  相似文献   

10.
正"你怎么还没做完作业?""这道题怎么又做错了啊,我给你讲过多少回了!!""你上课都干什么了啊,老师讲过的东西怎么记不住,脑子是浆糊吗?""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呢?"说着说着洋洋的作业本就被妈妈撕了,洋洋一边哭一边去向爸爸告状。"还有你,什么时候也管管孩子,什么事情都让我一个人操心!"站在一旁的爸爸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差点被妈妈推倒。  相似文献   

11.
正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纪伯伦《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前段时间,我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感慨良久。进入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我好像有了一种预见的功能,看到童年期孩子的各种行为与家庭互动方式,脑海中便自然而然形成预设,成年后的他可能会怎样?命运充满了变数,谁也不知道,当年的风平浪静,会在未来的某一个看起来平常不过的日子,揭起海平面冰山下蓄势已久的惊涛骇浪。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漫画     
《校园心理》2005,3(11):48-49
不打自招交通警察:“刚才我向你打招呼,为什么你不停车?”肇事司机:“啊,我不知道是你!我还以为是我撞翻的那个人在叫我呢!”大懒留学大懒兴奋地对老爸说:“爸爸,校长说根据我的成绩,学校会考虑让我留学。”老爸激动地夸儿子:“什么,你的成绩都达到能留学的地步了?儿子,你了不起呀!”并打电话给校长:“喂,南校长,谢谢你让我儿子留学!”电话那边传来校长的回答:“没什么,像他这样的成绩,就应该留一级重新来学!”老板与经理老总问新来的员工:“你觉得员工该称我经理还是老板?”员工:“应该称您为老板。”老总:“为什么?”员工:“因为您老是对…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东方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颇引人注目,体现其主题的“父母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和“孩子该为父母做些什么”这两个内涵课题的提问,使很多人都陷入了思考,也使我不由地想起了这样一幕: 在去年的感恩节,我问学生们:有谁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学生们仔细再仔细地想了想,最终都摇起了头。我说,是感恩节啊!当即,很多同学哑然失笑,明显地表现出“原来如  相似文献   

14.
“你这个老公是怎么当的,连个灯泡也让我来换?” “孩子的学习,你怎么一点也不管,亏你还是个大学生呢,孩子在班上排最后咋办?” “难道你不会像邻居小王那样,没事时开摩托车去拉客,也挣个青菜钱吗!” 假如你是一个丈夫,当妻子像上面这样指责你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相似文献   

15.
孩子长到三、四岁或稍大一点时,就会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更多的妈妈告诉孩子:你是马路边捡来的;是从妈妈肚脐里钻出来的;是从医院里抱来的等等。天真的孩子又会问:“我能在马路边捡一个小弟弟吗?”、“我的肚脐里会钻出一个小妹妹来吗?”此时的妈妈感到无言以对,就随便敷衍过去了。 每到这时,家长与孩子讨论最基本的性问题,坦然地告诉孩子的真实情况是重要的。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实际情况。如你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爱的账本     
情人节这天,父亲对母亲说:"我们都老了,我也不给你送玫瑰花了。"母亲笑着说:"行,我们不赶时髦。但是你总得想个法子,让我在爱的账本上又存入一笔。"父亲说:"陪你下跳棋,三餐我来弄,给你做田螺鸡,怎么样?"母亲乐呵呵地说:"行!"我偷偷地问母亲:"妈,你珍藏的爱的账本就用来记这些生活小事?您怎么这样容易满足?"母亲说:"少来夫妻老来伴,我跟你爸风雨同舟几十年,他性子急躁却没跟  相似文献   

17.
你有秘密吗?谁都会肯定地说,当然有啦,而且不止一个!更有人会很"骄傲"地说,我不仅有自己的秘密,而且还有朋友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父母们如何对待孩子与朋友的交往呢?说起这方面的话题,孩子们几乎都有一肚子的“苦水”。有一个女孩来信说:我的父母很怪,他们对我的朋友总是特别敏感。如果我想和女同学交朋友,需要经过他们的“资格审查”。学习不好的不能交,讲话太多的不能交,打扮太漂亮的不能交,小聪明太多的不  相似文献   

19.
羽翼 《校园心理》2003,1(2):7-8
<正> 爱情是冬天纷飞的雪花,现实就是温暖而残忍的阳光。在金钱和现实面前,爱情顿时成了一片虚无飘渺的云,看得见也感觉得到她的美好,但是谁也不会在饿着肚子的时候有欣赏流云的闲情。物质第一性原理在人类的感情世界中适用却显得残酷,但义有谁不是呢?——"不饿的时候,我爱你!"  相似文献   

20.
快乐秘诀     
一位弱冠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智者。 他问:“有什么秘诀让我成为一个自己快乐、也能让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真是很难得。很多比你年长许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于是就让他们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