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治疗 1.肝郁脾虚证 证候:每因情志怫郁即腹痛肠鸣泄泻,泻后痛减,脘痞胸闷,急躁易怒,嗳气少食,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调理气机. 方药:痛泻要方加味.炒白术12克,生白芍12克,防风9克,陈皮10克,柴胡9克,煨木香6克,炒枳壳10克,制香附10克,生甘草6克.  相似文献   

2.
痛泻要方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 ,乃《景岳全书》引刘草窗的一首方剂 ,亦是临床内科常用方剂之一。方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组成。主治肝盛脾虚的泄泻 ,以腹痛肠鸣 ,大便泄泻 ,泻后痛减为主要特征。用之对证 ,取效甚佳 ,适当加减 ,应用范围更广。以此方加减治疗肝强脾弱、肝脾不和为主要病机的痛泻 ,疗效明显。现举例于下 ,供参考。1 病例介绍例 1,患者 ,女 ,4 8岁。 2 0 0 0 - 0 4 - 0 7就诊。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已多年 ,每周情绪影响或精神紧张而发作。发时腹痛、肠鸣、里急后重 ,泻后疼痛减轻 ,大便日行 4~ 5次 ,呈粘液状 ,伴暖气食少…  相似文献   

3.
痛泻要方     
<正>痛泻要方载于《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因张景岳称之为"治痛泻要方",故名"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方由炒白术90克、炒白芍60克、炒陈皮45克、防风60克四味中药组成。其剂型或散、或丸、或汤皆可,具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功能,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相似文献   

4.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属痛泻之症,系有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受肝制,运化失常所致,治宜补脾柔肝。祛湿止泻,宜选痛泻要方。其方在临床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减慢肠蠕动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治疗均以疏肝健脾为主,方选痛泻要方、四逆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70例,显效112例,有效132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9.7%。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痛泻要方是临床常用的以抑肝扶脾为主要功效的方剂,临床上在多系统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上用此方加减治疗肝脾不调型郁证,疗效显著。现对痛泻要方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芍药辨用需知理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芍药的概说《本草纲目》载:“芍药,本经中品。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入药宜单叶之根,气味全厚。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其气味苦,平,无毒。今人多生用,惟避中寒者以酒炒,入女人血药以醋炒耳”。芍药同白术补脾,同芎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当归补血,以酒炒补阴,同甘草止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对原发性高血压、阳痿、面部脂溢痤疮、带状疱疹患者52例,结合病情实际情况,为患者调制相应药方,分析龙胆泻肝汤对这些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这些患者给予合理空单泻肝汤加减方剂,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结论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龙胆泻肝汤加减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阳痿、面部脂溢痤疮、带状疱疹等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型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传统汤药及西药阿昔洛韦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生殖嚣疱疹患者随机分为龙胆泻肝配方颗粒组、龙胆泻肝汤方组及西药阿昔洛韦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证侯积分,判断其近期临床疗效.并且记录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判断其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龙胆泻肝汤与龙胆泻肝配方颗粒治疗湿热下注型生殖器疱疹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阿昔洛韦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胆泻肝配方颗粒的疗效与传统汤药的疗效相当(P>0.05).结论 龙胆泻肝配方颗粒治疗湿热下注型生殖器疱疹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历代医家对痛泻药方的方证病机存在不同的认识。文章在考探中医肝脾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该方的临床运用案例,探讨痛泻要方方证病机及其临证变化用方的思路。认为本方主治的痛泻为脾虚肝强,肝旺乘脾,水湿下注证;该方具有健脾抑肝、除湿升阳、缓痛止泻的功效。临床应根据所主病证病机中的肝脾强弱均势,调整方中白术与白芍的用量,同时还可根据肝旺与肝郁、脾湿、脾滞及阳陷等病机演变,适当选配平肝、疏肝、渗湿、行滞及升阳等药味。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7年3月~1997年10月,应用中医经方“痛泻要方”合“真人养脏汤”化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6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9例中,男27例,女42例。年龄23~65岁,病程3年~8年半。1.2 诊断标准 参照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订参考标准,肝脾不和,肝旺脾虚为主型32例;脾肾阳虚,气虚下陷型37例。1.3 治疗方法 基本方:炒白术10g,炒白芍20g,炒陈皮10g,防风10g,木香6g,党参15g,肉豆蔻10g,肉桂6g(后入)…  相似文献   

12.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出自《景岳全书》。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引刘草窗方。是治疗因土虚木乘、士受木制、升降失常导致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仍腹痛的一副有效名方。方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组成。方解中吴鹤皋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所以张景岳称为“治痛泻要方”,故有今名。  相似文献   

13.
痛泻要方为《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历代方书记载类同,皆以治疗肝郁脾虚所致泄泻之证。《医方考》曾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世人多以腹痛、泻下为其辨证应用要点,确属成了痛泻的“要方”。笔者据其方意,扩宽应用范围,非但泄泻之证,皆收到了理想效果,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痛泻要方对腹泻型功能性肠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腹泻型功能性肠病患者11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蒙脱石散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联合痛泻要方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4%,说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痛泻要方对腹泻型功能性肠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中温针灸可起到温经散寒、疏通气血之功效,痛泻要方起到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妙用,两者联合使用,共奏调和肝脾、渗湿止泻的临床疗效,亦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五更泻”并非皆属脾肾阳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更泻”多属脾肾阳虚,后阴不固所致。治疗多遵温肾固泻之法,以“四神丸”、“真人养脏汤”为代表方。但是,临床也常常会遇一些特殊情况,其病位并不在于脾肾,而涉及于心、肝、肺等脏,病性亦并非虚或寒,而为实或热或虚实错杂等。所以,临证且不可拘泥脾肾阳虚一说,必须审证求因,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调和肝脾法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三则验案为例,结合平素跟师随诊和整理老师医案的心得体会,详加按评,探索连教授临床常用调和肝脾之法的内在机理,分析总结连教授运用调和肝脾之剂的特色与方法。[结果]三则验案显示,连教授临床应用调和肝脾法,对于木不疏土、肝脾气机不舒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选四逆散加减,疏肝理脾、透热解郁,对于肝木犯土、木郁土虚的面部痤疮患者,选逍遥散加减,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对于木横乘土、脾虚肝旺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选痛泻要方加减,抑肝扶脾、调畅气机,均获得良好效验。[结论]连教授调和肝脾法的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痛泻证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泻证治辨析阎兆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250011关键词痛泻证辨证论治体会中图法分类号R256.34“痛泻”命名,首见于《苍生司命》,虞花溪在诠释白术芍药散组方时指出:“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论治应辨证求因,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36例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介入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细胞变化,统计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脾脏不同程度缩小,肝癌治疗有效93.75%.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4例栓塞综合征,1例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15.63%.结论: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1 蜜炙 蜜炙法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炼蜜拌炒的方法.蜂蜜性味甘平,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矫味等作用.蜜炙的目的:①增强润肺止咳作用;②增强补脾益气作用;③缓和药性;④矫味和消除副作用.一般常用的蜜炙方法有两种:①先拌蜜后炒药;②先炒药后加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肝脾的关系及用药特点探讨痛泻要方的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