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寐,俗称失眠,是以邪扰神明或心营失养致使经常不易入睡为主症的症证。临床上常见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等症状。临床上常以心脾两虚引起的不寐证为常见。笔者推拿治疗本病20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西医称神经衰弱,或称神经官能症。其既可独立存在,也可与心悸、眩晕、头痛、健忘等证并存。西医往往采用镇静、调节营养植物神经药物治疗,如安定片、舒乐安定、氯丙嗪、维生素跷、谷维素等,大都不能从根本上解脱患者失眠之痛苦。我尊从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临证求因,辩证求本,治疗顽固性失眠收到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不寐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症。又称为"不得卧"、"目不眠"等。常见症状为睡眠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或醒后再难入睡,严重者彻夜难眠,使人心烦意乱、疲乏无力,甚至导致头痛多梦、记忆力减退、焦虑、抑郁等。中医辩证分型:高树中主编的《针灸治疗学》将不寐分为:肝火扰心型、痰热扰心型、心肾不交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1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中医认识心肾不交型不寐主要症见:患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严重者彻夜难眠。兼见手足心热、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咽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脏腑学说认为,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于上,属性为阳;肾在五行中属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某院收治的120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危重病肠胃功能障碍虚证、实夹杂证、实证证型分布状况。结果:虚证主要是心脾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虚实夹杂证主要是脾虚痰阻证,其中痰热蕴结,气血两虚证、脾虚水停,邪热扰神证、热盛气阴两伤证、气虚血瘀证占比较低(P0.05);实证主要是痰热扰神证,肝脾不调,湿热蕴藉证脾胃气滞证气滞血瘀证肺热壅盛证食积气滞证占比较低。结论: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探究有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制定,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顽固性不寐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且多数患者均为服用安神药无效,本文根据《医林改错》中"不寐一症乃气滞血瘀"的说反,给予患者进行血府逐瘀汤,在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1发病机制顽固性不寐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在治疗之前必须分清患者虚实。实者有火、郁、湿、瘀、痰,虚者有血阴阳的区别。总结其病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因病致淤,顽固性不寐患者因为邪气扩散,迁延日久,由经入络,由气传血,导致脉络阻滞,此种情况便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指外邪扰动或正虚失养,导致神不守舍,临床上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失眠可引起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可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中医称为"不寐"。失眠病证除部分病程短、病情单纯者收效快外,大多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难以速效。笔者用天王补心丹治疗失眠,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隐匿性肾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经肾穿刺确诊为隐匿性肾炎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08例隐匿性肾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结果 108例隐匿性肾炎患者中,分为本证、标证两类,本证中脾肾阳虚证12例,占11.11%;脾肾气虚证22例,占20.37%;肝肾阴虚证24例,占22.22%;气阴两虚证50例,占46.30%。脾肾阳虚证占比最少,而气阴两虚证占比最多。标证中脉络瘀阻证16例,占14.81%;风热伤络证16例,占14.81%;风湿内扰证36例,占33.33%;下焦湿热证40例,占37.04%。脉络瘀阻证和风热伤络证占比最少,而下焦湿热证占比最多。结论隐匿性肾炎临床中以气阴两虚证及下焦湿热证居多,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益气养阴为隐匿性肾炎的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1辨证要点1.1辨虚实本病以心为主,证候特点多为虚实相兼,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络失荣;实者多为痰饮、瘀血阻滞心络和火邪上扰心络。同时  相似文献   

9.
越鞠丸合半夏厚朴汤治疗郁证30例愈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证为常见的中医内科病证,临床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主证。本病常见原因有郁怒不畅,情志不遂等两个方面,临床常分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六种证型,但各类证型并非都是单独出现,气血两虚,虚实夹杂者也十分常见。本病的辨证关键当分虚实两类。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等多属实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多属虚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2-15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及中医证型特点,为亚健康教师提供健康指导方案。方法以调查问卷结合中医四诊的形式对济宁市4所高校教师进行调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岗位、学历等因素与亚健康发生率的相关性,并判断男女教师亚健康中医证型的差异性。结果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各证型发生率高低比较依次是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肝郁化火证、脾虚湿困证、心脾两虚证、痰热内扰证、肺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男、女教师肝气郁结证的发生率均相对较高,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均与亚健康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岗位、学历对亚健康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男、女教师的中医证候差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校教师的压力因素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首要因素,高校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亚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学校和家庭的关注。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是高校教育事业的保障,因此,对高校教师产生亚健康的因素,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阿片成瘾有经肺和经脾两条途径。病机以虚、瘀为主,脾虚运化不良是致病关键,心系症状的出现与"心瘾"形成同时发生,心系证候是瘾证的重心。内毒说、痛瘀说等理论观点与临床相悖。成瘾治疗以补虚及活血通脉为主,用药期可进行饮食调养,戒断后应进行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有并发症者更应长期治疗,提高康复质量。并发症治疗是戒毒治疗成败的关键要素,正确识别心脑血管并发症可以有效预防猝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17-20
目的探讨DPN的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DPN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350例,参照2016年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证候分型,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各证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阻络证>湿热阻络证>阳虚寒凝证。各个证型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上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初期以痰瘀阻络证及湿热阻络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及阳虚寒凝证逐渐增多。气虚血瘀证在各不同严重程度的DPN中分布频率均为最高,阳虚寒凝证在重度DPN中分布最多,而湿热阻络证则在轻度DPN中分布最多。结论 DPN属本虚标实之证,实证以痰、湿、热、瘀为主,虚证以气阴两虚、阴损及阳为多,血瘀则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封闭抗体缺乏性反复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索其病机。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2月间本院生殖门诊治疗的因免疫因素引起反复自然流产患者473例,其中封闭抗体阴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250例、封闭抗体阳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223例,进行证型诊断,分析证型分布规律,得出统计结果。结果两组总体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两虚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瘀滞胞宫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虚内热型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血亏虚型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湿内阻型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抗体缺乏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脾肾两虚及阴虚内热型患者占绝大多数,痰湿内阻、瘀滞胞宫、气血亏虚型相对少数,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脾肾两虚、阴虚内热),夹痰湿血瘀,以虚为主的虚实夹杂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2型糖尿病证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锌、钙、铁、铜、镁含量变化。方法分别采集30例健康对照组和500例不同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肘静脉血各5 ml,离心后取其全部血清,用血清多元素分析仪,用火焰法检测五种微量元素(锌、钙、铁、铜、镁)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可分为痰湿中阻型、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阴阳两虚型五种中医证型,分别将锌、钙、铁、铜、镁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各证型糖尿病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微量元素,铁、铜、钙含量升高,锌、镁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阴虚内热及气阴两虚型患者与其他各型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元素差异变化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应使体内各种元素保持正常含量和比值,患者体内元素含量过高或者过低,应采取平衡处理措施。了解不同证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元素含量变化,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病证。该病证在临床多见,除可由心脏本身的病变引起,也可由其他脏腑病变波及于心而致。心悸的病性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淤血阻脉而引起。虚实可兼有或相互转化,如实证日久,耗伤正气,  相似文献   

16.
不寐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春禧 《海峡药学》2004,16(3):108-109
本文阐述“不寐”的中医辩证治疗。根据症状表现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剂进行加减,收到良好效果。笔者强调,除应用药物外,更应注意精神及生活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不寐是指经常性睡眠减少的病症。不寐证的治疗,有因外感而不寐的,因燥屎、宿食、痰喘而不寐的,因痛而痒而不寐的,种种原因,难以悉数。就本病的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思虑老倦太过或暴受惊恐,年老体虚所致。主要病机是由于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在治疗上,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安神定志是本证的基本治疗方法。不寐一证与情志变化较大,因此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说服工作,解除烦恼,消除顾虑。并应加强体育锻炼,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150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不同证型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虚证辨证分型中,以肝肾阴虚(24.0%)、脾肾气虚(23.3%)、脾肾阳虚(20.0%)为主;脾肾气虚证的消化道症状评分高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兼证辨证分型,以瘀血证(32.1%)、湿热证(22.9%)、湿浊证(20.6%)居多,湿热证、热毒证、瘀血证消化道症状评分均高于风动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兼证相比,除风动证外,其余各组的评分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患者本虚证候以肝肾阴虚、脾肾气虚为主,兼证以湿热证、热毒证、瘀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206例入选的CH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6组,采用惠普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对各证型Hcy进行比较。结果CHD患者Hcy水平高于正常健康人(P〈0.05),而心血瘀阻、痰阻血脉两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其他4个证型(均P〈0.01)。结论血浆Hcy的异常增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以作为冠心病心血瘀阻、痰阻血脉证型的辨证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内脏脂肪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患者125例,按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组、湿热困脾组、阴阳两虚组、血瘀脉络组。观察比较各证型一般资料、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等指标,分析相关性。结果 湿热困脾组病程短于其他3组,与血瘀脉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热困脾组餐后2 h胰岛素(2-hour postprandial insulin,2hINS)明显高于其他3组,与气阴两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阴两虚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最低,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热困脾组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阴阳两虚组与气阴两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瘀脉络组皮下脂肪与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单因素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