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1:患者女,30岁,胃镜见食管管腔扩大,但管壁平直,未见管壁环形皱褶结构或半月形结构形成(LingⅠ型)[1],于2012年7月收住院。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手术操作步骤:齿状线距门齿约40cm,于距门齿30cm处食管右侧壁黏膜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美兰注射液,Dua刀切开约1.2cm的横行切口,通过横行切口用钩刀逐步剥离黏膜下层,于黏膜下层与肌层之间形成一纵行遂道,隧道向下延伸至贲门下约4cm处。用三角刀纵行切开内环肌后,  相似文献   

2.
病例1:患者女,49岁,因间断吞咽困难7年伴反食于2012年9月入院。术前食管钡餐检查提示鸟嘴征阳性。胃镜检查见食管管腔扩大,可见大量液体潴留,予以反复抽吸及冲洗,充气后可见管壁半月形结构形成(LingⅡb型[1]),贲门紧闭,内镜通过有阻力。术前食管测压符合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endoscopicmyotomy,POEM)操作步骤:确定齿状线距门齿约40cm后,于距门齿32cm处黏膜下注射美兰+肾上腺素+0.9%氯化钠溶液,Dual切开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体检发现食管下段占位1个月余入院。无进食梗阻、反酸、烧心、呕吐。超声内镜示:食管距门齿33~36 cm齿状线上缘,见一马蹄状隆起,表面光滑,中央无溃疡形成,无黏膜桥形成,内镜腔内分型C3/5,活动度:Ⅱ度。超声见:病灶呈不规则形,向腔内突出,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起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造影示:食管下段(约T10-12椎体水平)管壁僵硬,管腔不均匀性狭窄,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2岁。因间歇性吞咽有异物感5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的阳性体征,食管X线钡餐片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提示距门齿34cm处食管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超声胃镜提示距门齿34cm处食管壁有占位性病变,直径0.5cm。经左侧开胸探查下段食管未扪及包块,术中于胃镜引导下切开食管肌层,见包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间路入,用超声刀裸化肠系膜下动静脉并清扫淋巴结,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施夹并切断;游离乙状结肠与左侧腹壁的生理粘连处;按TME原则向下游离直肠达肿瘤远端3~5 cm。肛门采用挂钩牵开器,显露齿状线上2.0 cm,用超声刀环行切开黏膜下向上潜行剥离直肠黏膜长2~4 cm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乙状结肠从肛门拖出体外,距肿瘤约10 cm近心端切断乙状结肠,距齿状线上2 cm处将套入远端结肠浆肌层与直肠肌鞘缝合4针固定,近端结肠全层与齿状线上直肠黏膜及肠黏膜层行间断缝合,取下挂钩肛门牵开器,将吻合口还纳肛门内复位。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3岁.进食哽噎2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有一3 cm黏膜充盈缺损,诊断食管中段癌.食管镜检查示距门齿30 cm处黏膜有小溃疡,其边缘呈菜花样隆起,活组织病理检查为恶性肿瘤.1992年1月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距主动脉弓下方1 cm处,约2 cm×3 cm×2 cm大小,食管病变处肌层水肿,无明显外侵.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胸顶部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间路入,用超声刀裸化肠系膜下动静脉并清扫淋巴结,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施夹并切断;游离乙状结肠与左侧腹壁的生理粘连处;按TME原则向下游离直肠达肿瘤远端3~5 cm。肛门采用挂钩牵开器,显露齿状线上2 cm,用超声刀环行切开黏膜下向上潜行剥离直肠黏膜长2~4 cm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乙状结肠从肛门拖出体外,距肿瘤约10 cm近心端切断乙状结肠,距齿状线上2 cm处将套入远端结肠浆肌层与直肠肌鞘缝合4针固定,近端结肠全层与齿状线上直肠黏膜及肠黏膜层行间断缝合,取下挂钩肛门牵开器,将吻合口还纳肛门内复位。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55岁。突发性进食困难5d。查体无阳性体征,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23cm处至食管齿状线呈缝隙样,外压性改变,触之质软。胸部增强CT扫描见3~11胸椎体平面纵行分布的巨大囊性占位,最大横径约8.8cm,有包膜,CT值40Hu(图1)。术前诊断巨大食管囊肿。[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病例 1 男,62岁.患者进行性吞咽障碍伴哽噎、胸骨后疼痛1个月,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下段可见一4 cm×4 cm的充盈缺损,伴桥行黏膜,病灶表面可见龛影,食管下段有占位性病变.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4~37 cm处食管前壁见一肿物,表面有结节状突入腔内,占据近食管半边.病理检查提示:食管低分化恶性肿瘤.于2007年8月2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下段恶性肿瘤根治术,术中探及食管下段肿块,长约4.0 cm,食管旁见大小为0.5 cm×0.5 cm的淋巴结数枚,质韧.切下肿块后,食管内有一3.5 cm×2.5 cm×2.5 cm息肉样物突入食管腔.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已侵入肌层,食管旁6枚淋巴结均未见肿瘤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45岁。进食后胸骨后梗噎感伴隐痛不适40余日。电子胃镜检查见距门齿37cm处食管下段后壁一大小约1.0cm×0.8cm带蒂息肉样隆起,表面被覆正常食管黏膜。病理检查示:鳞状上皮下多量梭形细胞胞浆红染,可见异形,部分增生活跃(图1)。诊断:食管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CD117-,CD34-,actin-,S100+。2005年7月在全麻下行食管下段切除、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术。术中顺利,术后切除标本行病理检查。剖开食管贲门上2.0cm,见一大小约2.0cm×1.5cm灰白色包块,部分浸润肌层,贲门淋巴结约0.8cm。病理报告:食管下段颗粒细胞瘤,部分增生活跃;肿瘤位于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Kamikawa吻合)在治疗肿瘤最大径>5 cm的食管胃结合部(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并施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和Kamikawa吻合的EGJ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病例资料。肿瘤均侵犯贲门齿状线,且最大径>5 cm;排除需急诊手术和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后,共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9-49岁。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后,把残胃提出腹腔外,距残胃前壁近端3-4 cm处亚甲蓝标记"H"形,并沿"H"形切开胃壁浆肌层,沿纵行切开线向两侧分离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的间隙,制作浆肌瓣;将残胃放回腹腔,腹腔镜下将"H"形上边与食管后壁距断端4-5 cm处间断缝合4针;切开食管残端,在"H"形的下边切开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进入胃腔;腹腔镜下将食管断端后壁与残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缝合,食管断端前壁与残胃全层连续缝合,将胃前壁浆肌瓣缝合包埋食管,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为239(192-261)min,Kamikawa吻合中位时间为149(102-163)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5(20-200)ml。4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并恢复流质饮食,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6(6-8)d。术后病理提示,3例平滑肌瘤,1例胃肠间质瘤。术后无吻合口漏及狭窄等并发症,未观察到反流症状。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1-29)个月,4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未见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对于>5 cm的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应用腹腔镜辅助Kamikawa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食管结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8岁。胸前隐痛、吞咽梗阻 1个月余入院。食管 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 (气管分叉平面以下 ) 3cm狭窄 ,黏膜光滑 ,无中断破坏 (图 1)。胃镜检查示距门齿 2 7cm处可见管腔狭窄 ,黏膜隆起 ,胃镜能通过 ;超声内镜示黏膜隆起 ,源于食管肌层的低回声包块 ,直径约 1.2 cm,内部回声均匀 ,边界清楚。拟诊食管中段良性占位性病变 ,经术前检查后 ,全身状况和重要器官功能无手术禁忌 ,于 2 0 0 3年 3月 10日在全身麻醉下经右胸探查 ,手术发现食管中段右主支气管下方 (隆突下 )、奇静脉下方有一约 3.0 cm× 3.5 cm× 3.0 cm分叶状包块 ,与周…  相似文献   

13.
例1 女,5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收入院.查体:血压144/65 mmHg(1kPa=7.5 mmHg),贫血貌.食管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可见长约3.5 cm充盈缺损,黏膜破坏.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4 cm食管左后壁可见新生物.病理检查为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6日,我们通过吻合血管将1例完全撕脱的大部分下唇组织回植成功。1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下唇大部分被人咬伤致完全离断,于伤后7h入院。伤情:下唇偏右约3/4缺损,局部牙齿牙龈外露,离断下唇组织块约4cm×3cm×1cm大小,创缘不齐,偏左侧有一纵行裂口深及口轮匝肌,为咬下后咀嚼所致(图1,2)。离断下唇用报纸包裹保存。2手术方法口唇创面及下唇离断组织块清创同时进行。面部碘伏消毒后,下唇缺损创面局部浸润麻醉,创面手术显微镜下清创,在下唇左右断面黏膜与肌层间找到搏动的下唇动脉断端,右侧直径0·8mm,左侧直径0·7mm,标记备用。离断下…  相似文献   

15.
双原发食管癌、肺癌一期根治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因吞咽困难伴呕吐3 d入院。食管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交界处长约3cm黏膜中断,壁僵硬。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8cm处见食物残渣(肉块)嵌顿,取出后见距门齿3234 cm食管前壁黏膜呈息肉状隆起凸入腔内,活组织检查诊断:鳞状细胞癌。胸部CT示:左肺上叶后段有4.5cm×4.3cm大小阴影,呈分叶状,多数短小毛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肺门、纵隔未见异常增大的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肝、胆B超、双侧肾上腺彩色超声波检查均未见异常。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98L,占预计值67·7%,肺弥散功能正常。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人 男 ,43岁。吞咽困难伴呕吐 9年 ,呕血、黑便 2d。肝炎、肝硬化 1 0余年。X线吞钡食管造影显示食管高度扩张 ,最大直径约 5cm ,贲门呈光滑鸟嘴样改变 ,下段可见两处粘膜破坏及钡剂充盈缺损改变 (图 1 )。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30cm和 35cm处各有一新生肿物 ,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癌。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1 997年 1 2月手术。全麻下左侧开胸 ,见食管中、下段明显扩张 ,肌层增厚。食管壁外未触及肿物 ,纵行切开食管探查 ,发现中、下段食管粘膜 3处肿瘤 ,口侧端一处约 1 5cm×1 0cm ,已侵及肌层 ,其远端两处瘤体各约 0 …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 ,6 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6个月入院。食管 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有长约 5 cm黏膜中断 ,钡剂通过受阻 ,并有不规则充盈缺损 ,管壁僵硬。胃镜示距门齿线 2 5 cm食管左侧壁有 3cm× 3cm黏膜糜烂 ,边缘不整齐 ,有轻微凹陷 ,向下 3cm处食管左侧壁有 1cm× 0 .8cm肿物 ,黏膜无破坏。于1998年 6月 2 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大部分切除、胃食管左颈部吻合术。术后肉眼见食管长 16 cm,直径 1.5~ 2 .5 cm,表面有 2枚直径分别为 0 .5 cm和 0 .3cm大小的淋巴结 ,食管腔内有 2个肿物 ,分别距食管上缘 6 cm和 8cm,大小分别为3cm× 2 cm× 2 c…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63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查体无显著体征。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示食管下段长约5cm不规则狭窄,局部黏膜中断,内见纵行腔内龛影,管壁僵硬。电子胃镜显示距门齿33—37cm处一溃疡病灶,边缘不齐,底部不平,触之易出血。术前诊断为溃疡型下段食管癌。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3岁.因吞咽不适10d,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距门齿32~35 cm处食管左侧壁2.5 cm×2.5 cm大小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图1),临床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入院.入院后行胸部CT检查示:食管中段占位性病变.入院后诊断同门诊诊断.  相似文献   

20.
黏膜下隧道技术是在利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黏膜层与肌层之间建立隧道,利用该隧道空间进行内镜下治疗的技术。黏膜下隧道技术的应用包括:(1)黏膜层疾病的治疗,如食管大面积甚至环周早癌的剥离等。(2)肌层相关病变的治疗,如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下食管下段环形肌切开术(POEM)等。(3)诊断与治疗胃肠道管腔外疾病,如淋巴结切除、肿瘤切除、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等。由于隧道使黏膜层切开部位和操作部位分开,术后入口易关闭,故有"黏膜安全瓣"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