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经验。【方法】对16例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成人输尿管口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获治愈,15例随访6~2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口囊肿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6例输尿管口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镜检查得以确诊.6例均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等离子电切术.术后随访2个月~2年,临床症状均消失,经B超或IVU检查肾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未见输尿管反流.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输尿管镜电切术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小儿输尿管囊肿的内镜治疗新方法,评价输尿管镜经尿道电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小儿输尿管囊肿11例,全部行输尿管镜经尿道电切,并与该院前期的15例开放手术进行对比。结果输尿管镜经尿道电切术的平均手术时间31min,平均住院时间5.6d,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小于开放手术,差异有显著性。输尿管镜经尿道电切术后平均随访18.3个月,术后输尿管反流、输尿管末端狭窄及感染的发生率与开放手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输尿管镜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方法简单,损伤小,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腔内镜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 (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经尿道腔内镜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经验。方法 采用经尿道电汽化或等离子电切治疗输尿管囊肿15例,6例采用囊肿去顶术,9例切除囊肿靠膀胱颈侧约1/3的囊壁。结果 手术时间9~20min.平均15min,估计出血5mL,15例患者中2例出现反流。结论 经尿道腔内镜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囊肿28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提高输尿管囊肿的诊断治疗水平,总结临床经验,提出经内窥镜钬激光(Ho;YAG)治疗输尿管囊肿新手术方法。方法 输尿管囊肿28例,22例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囊肿开窗术,1例经尿道钬激光(Ho:YAG)开窗术,5例开放手术(Ho:YAG)。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随访2—10年,症状全部消失,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结论 开放手术和腔内手术治疗输尿管囊肿,对较小的输尿管囊肿电切囊肿及腔内钬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方法,对伴发结石的病例亦可用钬激光一并治疗。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等离子电切术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囊肿是指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形成的囊性扩张。分为单纯(正位)输尿管囊肿和异位输尿管囊肿。本次研究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成人单纯输尿管囊肿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成人输尿管囊肿脱出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成人输尿管囊肿脱出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后外阴部有异物感伴疼痛、出血,尿道口有葡萄大小红色肿物,易出血,肿物被挤压、平卧或站立后逐渐消失.曾在外院诊断为尿道肉阜、尿道黏膜脱垂.经相关检查确诊输尿管囊肿脱出,行输尿管囊肿远侧下部横行电切,术后病理证实诊断.结论:成人输尿管囊肿脱出临床罕见,应注意与尿道肉阜、尿道黏膜脱垂、尿道息肉及子宫脱垂等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囊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内镜下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14例输尿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讨论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的操作要点.结果 行B超、KUB+IVU、膀胱镜检可确诊该症.14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4.5个月,患者术后血尿、尿流中断、膀胱刺激征等症状缓解,未出现反复尿路感染及排尿时腰部疼痛等症状.无1例出现囊肿切口粘连、管口狭窄.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具有疗效好、微创伤、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的输尿管口囊肿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12例;左侧11例,右侧4例;均为单纯性输尿管口囊肿,并且单侧发病。应用GYLUS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将输尿管口囊肿中下1/2至2/3部分切除,留取囊肿的上部分囊壁,以起到抗反流作用。结果 15例患者均通过此术式一次性治疗成功,无术后出血。经术后6个月~2年随访,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复查膀胱B超、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提示无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微创治疗输尿管口囊肿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输尿管囊肿中,男性7例,女性20例。成人13例,婴幼儿14例。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开或去顶治疗13例,开放手术治疗12例。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效果良好,经尿道手术治疗的患者未见返流发生。结论 输尿管囊肿的经尿道手术治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肾、完全性双输尿管、输尿管囊肿并上位肾积水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此类患者共16例,以排尿不尽感、尿频为主诉就诊者占62.5%(10/16),尿末时再排脓尿为主诉者占25%(4/16),外伤后腰痛就诊者占12.5%(2/16);诊断过程中B超发现输尿管囊肿者占75%(12/16);IVP上位肾不显影者16例;下位肾显影且集合系统犹如低垂的百合花者16例;CT或MRI可准确提供病变侧形态者14例;8例试行逆形插管造影均不成功;术式均采用上位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输尿管囊肿去顶术;随诊2个月至26个月。【结果】术前确诊率100%,术后下位肾功能良好,膀胱排尿、贮尿功能良好。【结论】B超结合CT或MRI是诊断重肾、完全性双输尿管、输尿管囊肿并上位肾积水的首选方法,手术方法宜采用上位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同时行输尿管囊肿去顶术。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口囊肿是输尿管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开放手术是以往治疗的唯一选择,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腔内手术治疗输尿管口囊肿取得显著疗效。我科于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内镜治疗输尿管口囊肿1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输尿管口囊肿12例。男性8例,女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口囊肿的内镜切开,开窗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镜手术为输尿管口囊肿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该组10例单纯性输尿管口囊肿经内镜切开,开窗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梗阻解除且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讨论了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和膀胱镜检的诊断价值,并介绍了术中应用利尿剂的体会,提出了内镜操作的要点及预防返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囊肿的腔内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尿道输尿管囊肿腔内手术的诊治经验.方法16例患者术前均由B超、IVU或膀胱镜确诊.均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内切开或开窗术,对伴有囊内结石的5例同时行机械碎石术.结果16例手术一次成功,临床症状改善,肾积水减轻,感染得到控制,结石已排出.9例术后随访1~4年,平均2年,未见输尿管囊肿复发,无管口狭窄及反流.结论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的腔内手术疗效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方法,尤其是膀胱内型输尿管囊肿,为输尿管囊肿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8月~2013年03月收治的32例成人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和膀胱镜检查确诊,分别给予观察随访、开放手术或者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术(TUIU)治疗。结果膀胱镜诊断符合率为100%(32/32),IVP诊断符合率87.5%(28/32),B超诊断符合率78.1%(25/32)。1例观察随诊,2例行开放手术,其余29例行TUIU术。术后随访3~28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和肾积水消失或减轻,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结论TUIU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方法。对于合并严重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者宜采用开放性手术,并行输尿管再植术,防止术后膀胱输尿管反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环乳晕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临床疗效,探讨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9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中,22例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术,7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即开放式切除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术的患者乳房外形正常,两侧对称,表面较平坦,乳头与乳晕均正常,疤痕愈合较好,无明显增生情况。采用开放式切除术的患者乳房外观正常,其中有2例患者双侧乳房略显不对称,疤痕愈合较好,仅有1例患者出现瘢痕增生的情况。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均能够令人满意。结论环乳晕小切口切除男性乳腺操作简单易行,手术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对适应症患者,可以用环乳晕小切口切除男性乳腺代替传统开放式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喉乳头状瘤癌变的病因、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87~2000年收治的15例成人喉乳头状瘤癌变病例的临床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治疗及术后放疗。喉裂开及喉部分切除术3例中,1例术后2年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半喉切除术6例中,2例术后分别于18个月、3年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全喉切除术6例,其中3例亦于术后1~2年死于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60%。结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甚为重要,反复活检是术前确诊的重要方法,彻底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Seventeen patients (11 girls and 6 boys, with bilateral cases in 4 for a total 21 units), in whom ureterocele was diagnosed at from 5 days to 11 years old,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incision as a primary treatm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as the most common presenting sign in 8 patients. A voiding disturbance was observed in 10 patients. Seven units were diagnosed as intravesical ureteroceles of a single system and 14 units as ectopic ones (12 associated with the duplex system and 2 with a single system). De novo reflux occurred in 12 units, but in 5 units resolved spontaneously. All 5 refluxes in mate units improved, and 2 refluxes in the contralateral ureter also disappeared. The control of infection became easy in all patients except for one with a sphincteric ureterocele. Split renal function on (99m)Tc-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scintigraphy was prominently improved in 5 systems (35.7%) and normal kidney growth was obtained in 11 systems (78.6%). A total of 13 affected units (68.4%), including 7 units (6 intravesical and 1 ectopic) for which transurethral incision seemed to have been the sole necessary treatment, were saved. We believe that transurethral incision of ureteroceles is a very useful technique as a primary treatment for all types of ureteroceles in children of all ag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房黏液瘤的治疗经验,探讨心房黏液瘤的特点和外科疗效。方法回顾总结从2003年7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手术治疗心房黏液瘤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房黏液瘤5例,左房21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结果全组近远期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复发,无远期并发症。随访2~65月,平均随访46月。结论心房黏液瘤在心脏黏液瘤中最多见,多为良性,诊断右心房黏液瘤不要忽视转移瘤。心房黏液瘤手术效果好,确诊后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