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抗酸药及抗溃疡药的临床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我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0-2012年我院抗酸药及抗溃疡药的使用数量、金额等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酸药及抗溃疡药的销售金额持续增长,且增长率较高,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的销售金额排序始终居前列,且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抗酸药及抗溃疡药的使用呈快速增长趋势,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口服抗高血压药的药品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用药整体呈稳步上升,其中钙通道阻滞剂占主导地位。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熊一岚  魏红  罗叶青 《中国药师》2010,13(7):1016-1019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季节性发病趋势和药物应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并及时指导医院药品储备。方法:应用我院信息系统数据库,统计2007~2009年在门诊就诊的四类典型的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湿疹)的月患儿人次及全院抗组胺药年度用药频次,根据月均人数对构成比进行季节性分析,采用用药频次排序法,分析2007—2009年抗组胺药的用药情况。结果: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均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我院抗组胺药的年总用药频次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西替利嗪为代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使用频次2007年住居榜首,三年来构成比分别为37.10%、33.41%和24.17%。第一代抗组胺药酮替芬因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其用药频率也始终保持在前3位,且以氯苯那敏为代表的第一代传统抗组胺药在低龄患儿中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结论:我院抗组胺药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第二、三代新型抗纽胺药已逐渐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排在前三位的为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最高的药品为钙通道阻滞剂。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应用特点和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口服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并参考国内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由3年数量份额分析,我院用量较多的3类药为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论:我院用药基本合理,但尚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7—2009年长江流域6城市抗前列腺增生药应用状况。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2007—2009年抗前列腺增生药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7—2009年6城市抗前列腺增生药用药总金额均有所增加,总计年均增长率为18.25%,其中重庆市年均增长率最高,为34.75%。单药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前4名基本一致,是非那雄胺、坦索罗辛、多沙唑嗪和前列泰。中成药排名逐年上升。结论:2007—2009年间长江流域6城市的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用量呈增长趋势;临床用药主要类型仍然是α1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和天然植物类药物,并趋于联合用药;中成药用量增长。  相似文献   

7.
医院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迁安市人民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应用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用药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占主导地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桔抗剂应用前景广阔。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占主要部分,氯氮平连续3年DDDs排在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刘恒  林文盛 《海峡药学》2012,24(4):231-232
对我院门诊及病房2007~2010年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我院新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以安全、经济、有效、方便的国产药物增幅显著.结果表明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比较合理,国产的新型抗精神病药逐渐受到医患青睐.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7-2009年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盛 《中国药房》2011,(42):3945-3947
目的:评价我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均逐年增长,2009年的销售金额和DDDs分别是2007年的1.54倍和1.22倍;药品价格上涨占28%,下调占11%;新一代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DDDs增长迅速。结论:我院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占据了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与临床应用的主导地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门诊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类别、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并对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3年来销售金额逐年上升,质子泵抑制剂所占比例最大,单品种销售金额和DDDs最高的均为雷贝拉唑。结论:我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质子泵抑制剂占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主导地位,代表了临床用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欧灿纯 《中国药房》2009,(26):2015-2017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药物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精神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精神药物销售金额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第1代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稳定;非第1代抗精神病药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利培酮增长速度最快,抗抑郁药以氟西汀、文拉法新及帕罗西汀最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用量明显下降,抗焦虑药以苯二氮类为主。  相似文献   

13.
蔡红  程凯  曾安 《中国药房》2012,(38):3569-3571
目的:评价某肿瘤专科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收集该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消耗数据,对其品种、用量、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销售金额及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及用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吗啡制剂用量始终居首位,羟考酮缓释片用量增长迅速;芬太尼贴剂的DDDs列首位,年均2万人次,芬太尼注射液及其衍生物销售金额居首位;哌替啶的用量逐年下降,每年减少约30%,已极少用于治疗癌症疼痛;口服制剂用量和金额均大大高于注射剂型;吗啡口服缓释制剂DUI均>2,显著高于其他制剂;芬太尼贴剂的DUI也超过了1.5。结论:该院麻醉药品注射剂型用法用量合理,但吗啡缓释制剂的用量较大且DUI偏高,可能存在过量应用情况;芬太尼贴剂用量也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对其合理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分析江苏省老年医院2008—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抗高血压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日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高血压药用量呈上升趋势;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为一线用药;ARB用量及比例逐年上升,而ACEI用量及比例呈下降趋势。钙离子拮抗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在3年中排名第一。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结构基本合理,符合老年高血压病人推荐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院调节血脂药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2年某院临床调节血脂药的用量及销售金额,计算其年增长率;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为基础计算该类药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该院调节血脂药用量及销售金额逐年上升,他汀类药占主导地位,其中阿托伐他汀年均增幅最大。结论:2010—2012年该院调节血脂药的应用呈递增趋势,他汀类是临床调节血脂药的首选,符合我国高脂血症发病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抑酸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0-2012年该院H2受体拮抗药和质子泵抑制剂这两类抑酸药的销售金额、用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该院质子泵抑制剂的销售金额始终占抑酸药的99%以上,且金额逐年上升;H2受体拮抗药的销售金额只占1%以下,且构成比逐年降低。泮托拉唑胶囊和奥美拉唑胶囊的用量3年来一直居第1、2位,两者的排序比均大于3;注射用泮托拉唑在静脉用药中的用量最大,排序比为0.33。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在该院抑酸药的应用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使用数量及金额逐年增加,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7-2009年降糖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糖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减小,胰岛素类销售金额增长较快,诺和灵30R的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连续3年位居第一。在口服降糖药中,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的销售前景较好。结论:降糖药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胰岛素类、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是我院主要降糖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并对日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3年的销售金额都有所提高.其中磺酰脲类品种最多、金额最高。单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都是二甲双胍。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基本合理.二甲双胍最为常用.体现了有效性、安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我院2005~2009年调节血脂药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药历统计软件,对2005~2009年调节血脂药的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并计算DDDs和DDC。结果:我院调节血脂药用量逐年增大,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用药量最大。结论:我院接诊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数量也逐年提高,以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为主,用药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医院2007-2009年药品购入金额。方法:统计40家样本医院2007—2009年药品购入的总金额和药品购入金额最大的10种药品。结果:每年与上一年相比,药品购入金额均增长20%左右。购入金额最大的几类药物分别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心血管系统药物。结论:样本医院这3年来药品购入金额持续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