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伤情及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多发伤患者62例根据有无MODS发生分为MODS组(31例)与非MODS组(31例)。测定2组伤后第1、2、3、5、7、14天的PCT及CRP水平及伤后24 h内的血清ChE水平,评定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值,观察患者MODS情况。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PCT、CRP及血清ChE水平。结果多发伤患者创伤后不同时段PCT及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MODS组和非MODS组PCT及CRP水平于创伤后第2天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时间变化逐渐下降。MODS组PCT水平较非MODS组高,而CRP水平第7、14天高于非MO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hE含量健康对照组高于MODS组和非MODS组,非MODS组高于MOD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与PCT值呈正相关(r=0.625,P=0.000),而与CRP值无明显的相关性(r=0.047,P=0.718),与血清ChE值呈负相关(r=-0.935,P=0.000)。结论多发伤患者PCT及CRP水平动态变化及血清胆碱酯酶值测定可有效判断伤情,对预测继发性MODS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多发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认识。方法选取多发伤患者105例,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比较两组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再根据SIRS严重程度分组,分析多发伤后SIRS和MODS发生的关系。结果多发伤后有较高的SIRS发生率,SIRS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5)。随着SIRS严重程度的增加MODS发生率也增高(P〈0.05)。结论多发伤SIRS到MODS是一个临床常见的渐进过程,早期发现SIRS对多发伤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治疗严重的多发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9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续用药7天。观察患者的死亡率和MODS的发生率,并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7天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变化。 结果 治疗组ALT、AST、Scr、CK-MB及TNF-α的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MODS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保护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脏器功能,降低MODS的发生率。
[关键词] 乌司他丁;多发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诊多发伤患者血糖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中山市坦洲医院130例急诊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存活98例作为观察组,死亡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血糖和CRP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3、7天血糖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应激性高血糖和CRP升高表现,血糖和CRP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判断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MODS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5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分为严重多发伤组(ISS≥16分)和轻伤组(ISS〈16分),另设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严重多发伤组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均在外伤后第1、3、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结果轻伤组伤后第1、3天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在伤后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严重多发伤组伤后第1、3、7天CD62P、CD63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伤组(均P〈0.01)。非MODS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MODS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7天仍保持高水平,且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非MODS组(均P〈0.01);生存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死亡组在伤后第7天持续保持高水平,目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均P〈005或0.01)。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MODS的发生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02-105+109
目的 探讨PCT 联合NEWS 预警评分在诊断多发伤后MODS 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 年5 月至2020年5 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多发伤患者60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MODS 分为MODS 组(24 例)与无MODS 组(36 例)。比较入住急诊科后第1、3、5 天PCT 水平与NEWS 预警评分,分析PCT 水平与MEWS 预警评分对诊断多发伤后MODS 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入住急诊科第1、3、5 天,MODS 组PCT 水平均显著高于无MOD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入住急诊科第1、3、5 天,MODS 组NEWS 预警评分均显著高于无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以1.5 μg/L 为界值,PCT 值预测MODS 的灵敏度为62.5%(15/24),特异度为77.7%(28/36),曲线下面积AUC 为0.708。④以6 分作为分界值,NEWS 预警评分预测MODS 的灵敏度83.3%(20/24),特异度63.9%(23/36),AUC 为0.811。⑤PCT 联合NEWS 预警评分预测MODS 的灵敏度23/24(95.8%),特异度32/36(88.9%)。结论 患者发生多发伤后,PCT 与NEWS 预警评分可作为预测MODS 的相关指标,两者联合对预测MODS 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评价严重多发伤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价值。方法:将24例严重多发伤分为SIRS组(A)与非SIRS组(B)。将两组伤后第1天、7天、14天、21天各时相点测得的CRP值分别输入计算机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B两组CRP动态值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动态监测CRP及LDL-C对临床监测严重多发伤后并发SIRS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损伤严重度、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检测64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5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同时评定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值,记录血常规、血糖、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感染和MODS情况。【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发生MODS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ISS值、血糖、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肌酐(Cr)均明显高于脏器功能正常组(P<0.05);发生感染前后,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发伤可引起降钙素原升高,且与损伤严重程度、感染、MODS有关;检测降钙素原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感染和预警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s)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52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6例.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0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7和10天时取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OPPs和CRP浓度,观察两组患者APACHE Ⅲ评分变化,并记录治疗后第3、7、10和28天时两组患者生存或死亡情况.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AoPPs和CRP浓度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AOPPs和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间血清AOPPs和CRP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7、10天两组血清AOPP和CRP浓度较治疗前逐步下降(P<0.05);血必净治疗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血清AOPP和CRP浓度下降更显著(P<0.05),APACHE Ⅲ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且28 d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降低MODS患者血清AOPPs和CRP水平,减轻MoDS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1.
多发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96个多发伤患按照SIRS诊断标准分为非SIRS组和SIRS组(包括非感染性SIRS组,全身性感染组和感染性休克组)。计算各多发伤患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各组别SIRS、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身性感染SIRS组,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高于非SIRS组,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旦发生MODS,病死率均高于50%以上;APACHEⅡ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以颅损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病死率最高(P<0.05);结论:多发伤、SIRS到MODS是一个临床常见的渐进过程。早期发现SIRS并有效调控,控制继发感染,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可能是降低MODS发生率和改善多发伤,尤其是重症患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腹部多发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脏器损伤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 整理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腹部多发伤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n=58)和非MODS组(n=78),另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CRP、PCT水平差异;MODS组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间治疗前后CRP、PCT差异,分析MODS危险因素.结果 MODS组及非MODS组CRP、PC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ODS组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死亡患者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CRP和PCT均大于存活患者(P<0.05).PCT和CRP升高是急诊MODS的危险因素.结论 CRP和PCT联合检测可以评估急性腹部多发伤患者早期感染程度.及时控制感染,调整治疗方案对保护患者脏器功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对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17例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BNP的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K+、BUN、Scr、C反应蛋白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17例患者CBP后血浆BNP水平下降(P<0.05),BUN、Scr、K+及C反应蛋白均下降(P<0.05或P<0.01),氧合指数上升(P<0.05)。结论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CBP有助于降低血浆BNP水平,并可改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清酶及C反应蛋白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儿血清酶学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病情及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 对 60例SIRS患儿及同期住院 2 0例非SIRS患儿血清酶学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SIRS患儿血清酶及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且与诊断标准相符项数越多血清酶及C反应蛋白含量越高 ,MODS组血清酶及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非MODS组。结论 血清酶学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血清酶学改变可作为SIRS的预测指标 ,全面监测血清酶学变化对判断病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发伤抢救治疗过程中,器官功能障碍频繁发生并且程度较为严重,已成为重大创伤的后期的常见的死亡原因。严重创伤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50%。临床研究表明,血浆中升高的细胞因子水平与创伤患者的MODS发生率、创伤严重度及死亡率之间密切相关。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可以预测鼠脓毒症模的预后,但在人体研究仍然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肠功能障碍和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6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胃肠功能障碍者24例,无胃肠功能障碍者38例,这些患者收住或转入医院中心ICU治疗的23例、神经外科17例、骨科15例、普外科5例、胸外科2例。分析这些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并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62例患者有24例(38.7%)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其APACHEⅡ评分、ISS评分和MODS发生率与无胃肠功能障碍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1);ICU收治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科室(均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提示患者病情严重,采用整体化观念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改善胃肠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临床诊治措施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分析本院救治多发伤300例患者的伤后就诊时间、并发休克情况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300例中存活224例,死亡76例(25.3%)。1小时内救治的患者存活152例,死亡37例(19.6%);1小时后救治者存活72例,死亡39例(35.1%)。结论:建立健全的抢救应急机制,重视"黄金1小时"抢救时间窗观念,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注重创伤救治的整体性,积极防治休克,对于提高多发伤伤员的救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353例多发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特点,不同程度SIRS与MODS的关系以及对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方法:根据SIRS的诊断标准,同时参照APACHE评分系统、创伤严重程度、全身感染等确定SIRS的严重程度,分析不同程度SIRS与MODS的关系以及由SIRS向MODS发展的渐进过程。结果:353例中轻、中、重度SIRS分别为158例、118例和77例。与轻度SIRS比较,中、重度SIRS患者MOD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受累器官中,呼吸功能障碍最多见,患病率达27.5%;随着受累器官增多,病死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多发伤后SIRS患者由于二次打击因素的存在,MODS发生率高,SIRS的程度与MODS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高度重视SIRS向MODS转变过程中的高危因素,阻断或削弱二次打击,早期进行脏器功能支持是防治MODS最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血浆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多发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及死亡率的关系,并明确IL-6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及死亡的指标。方法 将于2016年01月至2018年08月102例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的多发伤患者纳入该研究。对上述患者进行连续测定创伤后24、48、及72h的血浆IL-6水平,并进行连续14天的MODS评分。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创伤后早期血浆IL-6的水平与MODS的发生及死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发生MODS的多发伤患者的早期血浆IL-6水平升高明显(P<0.05)。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IL-6峰值是MODS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11;95% CI:1.03~1.18,P=0.002;OR=1.29;95% CI:1.11~1.49,P=0.01)。而且,IL-6截点取151.76pg/mL时,预测MODS的敏感性0.870%,特异性0.937%;IL-6截点取151.36pg/mL时,预测死亡的敏感性0.842%,特异性0.880%。结论 IL-6的早期血浆水平可预测多发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并且可以作为识别MODS发生及死亡风险的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变化及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相关性。方法 48例多发伤患者根据入院MODS评分分为A组(MODS评分≤4分)28例和B组(MODS评分〉4分)20例。检测入院后24、487、2小时的静脉的NT-proBNP水平,并记录相应的MODS评分。结果入院后24、48、72小时三个时间点B组NT-proBNP水平及MODS评分均较A组增高(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和MODS评分呈正相关(r=0.77,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对早期评估MODS的损伤程度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