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术后并发重度中枢性尿崩症(CDI)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6例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术后重度CD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肿瘤与三脑室的位置关系、质地、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3个不同因素与术后重度CDI发生率的关联,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三脑室内型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CDI的发生率高于三脑室外型(P<0.05);与周围解剖结构有粘连的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CDI的发生率高于无粘连者(P<0.05);质地软、硬对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术后重度CDI的发生率无影响(P>0.05)。经积极治疗短期得到控制者34例(94.44%),得到控制时间为(9.47±5.87)d,需长期药物控制尿崩症者2例(5.56%)。结论: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位于三脑室内、与周边解剖结构有粘连时术后易发生重度CDI,与肿瘤质地无明显相关;经积极治疗绝大多数CDI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其中12例CT检查,13例MRI检查,4例同时做CT和MR。结果肿瘤累及鞍上19例、鞍内2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8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可三维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CT与M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病人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颅咽管瘤为颅内较少见的原发性肿瘤,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2%~5%,占儿童颅内肿瘤的5.6%~15%。由于颅咽管瘤常毗邻非常重要的神经结构,如下丘脑、垂体柄、视神经及三脑室底部等,在治疗中可能加重上述结构的功能损害,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因此称其为恶性效果的良性肿瘤。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鞍上多见,少数在鞍内,或者鞍内、鞍上同时发生,也可偶见于鞍下鼻咽部、第三脑室内等,而累及斜坡的极为罕见。在此笔者报道1例儿童罕见巨大斜坡颅咽管瘤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4.
“额底纵裂入路”是指经由前颅凹底分开纵裂到达鞍区,可直视由鞍结节至胼胝体膝部以下鞍区的所有重要结构,可用来切除位于鞍区中线的各类肿瘤,包括视神经胶质瘤、鞍结节脑膜瘤、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鞍上生殖细胞肿瘤等。术中依据切除肿瘤需要,可联合终板入路切除侵入三脑室内或三脑室底的肿瘤,或磨除鞍结节切除鞍内生长的肿瘤。现就其相关手术解剖和显微手术技巧等作一总结,旨在提高该区肿瘤的切除程度,有效保护该区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它在鞍区肿瘤中占第二位,略低于垂体瘤的发病率,好发于鞍上,占整个颅内肿瘤的5-7%。由于颅咽管位于脑的深部中央,邻近都是重要的神经结构,手术有很大风险。手术会造成下丘脑损害引起尿崩症、高热和昏迷等合并症。由于颅咽管瘤来自上皮组织,对射线比较敏感,但体外照射会造成邻近肿瘤的脑组织损害,引起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失调,视觉及其他脑功能障碍,体外照射还可引起颅内压增加,而胶体^32P磷酸铬注入肿瘤囊腔内治疗可避免以上不良后果。我们对2例颅咽管瘤患者采用胶体^32P磷酸铬注入肿瘤囊腔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中的技术操作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颅咽管瘤是发生于胚胎期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肿瘤。肿瘤多发生于鞍上、鞍内,少数发生于脑室内。由于其生长部位累及垂体、下丘脑,手术切除后多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本文总结了我科2005—01/2008—12经手术治疗的38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实性颅咽管瘤的CT与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实性颅咽管瘤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其中2例CT检查,3例MRI检查,4例同时做CT和MRI。结果:肿瘤累及鞍上6例、鞍内1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2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可三维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CT与MRI相辅相成,为实性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病人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本组颅咽管瘤5例。其中2例为实质性视交叉后肿瘤、1例为实质性鞍内鞍上型肿瘤、2例为囊性肿瘤。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双侧额、翼点和经蝶窦手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4例经颅手术的病例皆达全切除,1例鞍上鞍内型肿瘤采用经蝶窦手术次全切除。所有病例恢复良好。结论:根据肿瘤不同质地、部位和范围,采用恰当的手术入路,结合应用熟练的显微技巧,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陈小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76-1777
儿童颅咽管瘤是先天性颅内肿瘤,居儿童鞍内肿瘤的首位,多侵犯鞍上和三脑室。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开展,颅咽管瘤全切或次全切已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但手术会刺激或损伤垂体柄及丘脑下部,术后易并发尿崩症和脑性盐耗综合症,进而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并引发癫痫,血栓形成。本文对2005-2008年我科收住的12例儿童颅咽管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发生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颅咽管瘤是发生于胚胎期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肿瘤,起源于垂体柄结节部鳞状细胞层,也可以从垂体固有细胞和组织中变革而来,属胚胎残余组织肿瘤[1]。本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肿瘤多发生于鞍上、鞍内,少数发生于脑室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缺损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颅咽管瘤属于Ⅰ级良性肿瘤。颅咽管瘤手术后经常会发生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功能失调,以及由此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及  相似文献   

11.
颅咽管瘤是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 4%。自 1997~ 1999年 ,我科收治颅咽瘤病人 4例 ,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了心身整体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例病人 ,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8~ 2 6岁 ,平均年龄 17岁 ;其中鞍内颅咽管瘤 1例 ,鞍上 2例 ,鞍内、鞍上 1例。2 术前护理2 .1 主要护理诊断2 .1.1 头痛 与肿瘤致颅内压增高有关。2 .1.2 视力障碍 与颅内压增高致视神经损伤有关。2 .1.3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 与恶心、呕吐及不思饮食有关。2 .1.4 自理缺陷 与视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14例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CT表现。肿瘤位于鞍上者5例,跨鞍上与鞍内者9例。囊性者11例,呈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占位,环形、半环形强化或不强化;常伴有团块状或蛋壳样钙化。实性3例呈不规则形或弥漫增大形,混合密度或高密度,不均匀或岛状强化。并讨论了顿咽管瘤的起源和发生、临床表现及预后、CT表现的病理基础以及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颅咽管瘤22例磁共振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价其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表现。结果:22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11例,鞍旁1例,鞍内3例,鞍内鞍上7例。囊性4例,囊实性15例(其中有壁结节5例),实性3例。囊性部分T1WI信号表现多样,可呈低、中、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与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示囊壁呈弧形或环形强化。结论:MRI可清楚显示肿瘤信号特点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具有较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青年,男性略多于女性。颅咽管瘤占成人颅内肿瘤的2.5%~4.0%,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0%。患者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视野缺损、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和下丘脑损害[1]。其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术后可出现尿崩症、  相似文献   

15.
颅咽管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生过程中残存的扁平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大多位于蝶鞍之上,少数在鞍内。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为保证手术成功,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到1例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鞍区肿瘤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鞍区肿瘤主要有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异位松果体瘤,视神经胶质瘤等。鞍区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手术切除体积大的肿瘤易损伤鞍区正常组织,特别是可能牵拉损伤丘脑下部,引起各种神经症状甚至导致死亡。据报道的常见并发症有视力、视野障碍加重,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17.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鞍区肿瘤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其中以垂体瘤最常见,占鞍区肿瘤的77.08%,其次为颅咽管瘤,占15.20%。此二类肿瘤在发病部位及手术方法上均类似,但二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不同(见表1)。为了提高对垂体瘤与颅咽管瘤鉴别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首例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1例男性患者的全喉及左甲状腺肿瘤作组织学观察,重点观察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病变。免疫组化检测Ki-67、p53、CEA、c-erbB-2和抗端粒酶(TRT)抗体的表达。对鞍下颅咽管瘤作文献复习和讨论。结论:肿瘤原发于左侧下咽部环后区,系典型的造粒酶细胞瘤型颅咽管瘤,瘤细胞有异型性,广泛浸润下咽周围软组织及左侧甲状腺。癌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移行现象。表达Ki-67、p53、c-erbB2和端粒酶活性,CEA阴性。结论:本例系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首次证明局部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可发生颅咽管瘤。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术后护理1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60%的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小儿,约占颅内肿瘤的12%~13%。颅咽管瘤因为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有许多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而且开颅手术根治困难,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容易复发。目前对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  相似文献   

20.
帅克刚  杨咏波  游潮 《华西医学》2003,18(4):582-582
颅咽管瘤一般认为源自胚胎时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的鳞状上皮 ,是一种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 3 %。颅咽管瘤一般发生于鞍区 ,也可在第三脑室内生长 ,有文献报道过完全生长于筛窦的颅咽管瘤[1 ] 。颅咽管瘤的发病年龄可在儿童时期或在成年以后。颅咽管瘤虽是良性肿瘤 ,但因生长部位邻近视交叉、垂体、下丘脑等重要结构 ,往往预后不良。对于颅咽管瘤的治疗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为最佳方案[2 ,3] 。但对于难以全切或复发后再次手术困难的颅咽管瘤 ,综合运用放疗 ,γ -刀 ,瘤腔内放置ommaya管作囊内照射治疗 ,脑室—腹腔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