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血透室规范化管理的不断深入,血透室感染管理工作日趋完善,血透室护士的职业防护也备受关注。血透室是一个封闭式管理的环境,血透室护士在这种环境中频繁暴露于被患者血液感染、锐器刺伤、有害气体、化学消毒剂等危险因素之中。另外血透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及对血透室护士的高要求使得血透室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也易致血透室护士身心危害。因此,血透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尤为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血透室的医院感染,提高医院的血液透析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血透室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医院感染控制策略,从血透室人员管理、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复用管理、仪器管理等重点环节,制定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护理人员严格按标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预防及控制血透室感染。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血透治疗的病种增多。血透室护士在长期工作中因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各种化学消毒剂,又因血透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及对血透护士的高要求使血透护士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危害,是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做好血透室护士的职业防护非常重要,现将常见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琼  高燕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271-272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血透室感染管理存在的现状,探讨预防控制感染管理的措施。方法笔者密切关注所在医院血透室在软件和硬件条件建设方面的状况同时,走访了本县所有二三级医院。结果发现好多基层医院血透室患者拥挤、环境差、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不到位、自我防护能力差、医务人员手卫生差、虽然有诸多流程及法规制度但有很大一部分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缺乏相应知识,注定随时会有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基层医院血透室感染管理需要领导重视再重视是关键,加上多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相关部门监管,加上血透室科主任、护士长贯彻制度落实以及血液净化专业护士精湛的操作技术、丰富的临床知识及慎独修养,是解决目前血透室交叉感染隐患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血透室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之一。血透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群体。正是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使血透室护士经常暴露于被患者血液、体液感染。被锐器刺伤.被化学消毒剂、有害气体危害等危险因素之中。因此,必须加强血液净化过程中护士的职业防护。结合本院血透室的情况,对血透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进行探讨,以保证护士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在血透室感染控制流程建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应用于血透室感染控制流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有关医院感染相关资料的调查采集,通过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MEDLINE)、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相关的循证医学网站检索相关文献、综合评价、与具体情况结合,建立血透室感染控制流程,临床应用。结果与采用循证方法流程管理前相比医院感染率下降了2.93%;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相比P〈0.01;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监测指标P〈0.01。结论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医院血透室感染控制流程,使血透室感染控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落实细节管理到日常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有效的预防与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方法针对血透室医院感染各个环节中易忽略的细节逐项评估,制定并落实具体措施,采用PD—CA循环,加强各环节的细节管理,注重管理质量和管理实效,确保医疗安全。结果2011年3月-2013年3月,透析12466例次,发生医院感染率为7.9%,较前两年同期的16.6%明显下降。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对预防与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我院血液透析室(简称血透室)自2004年3月,取消了紫外线灯的空气消毒,通过加强卫生管理、限制人员走动及增加开窗通风次数,血透室空气细菌培养均能达到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要求。现将4年来我院血透室空气细菌培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改进血透室空气}肖毒方法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病人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其对策,有效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病人的院内感.方法分析2004年1月~12月血液透析病人65人,全年透析3680人次,发生医院感染16人、75例次.结果2004年血透病人医院感染率为24.6%.血透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发生的高发部位为呼吸道.结论加强血透室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加强对血透室的感染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增加,在很多县级医院增设了血液透析科,就医的血透患者数量也明显上升。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血透室护士的缺乏,护士培训没有形成制度,同时血透室护士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并且高强度的消毒工作也是由血透室的护士独立完成。上述原因,使基层血透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工作关系到护士自身的职业安全,也影响患者的就医安全。因此,本文将国内外血透室护士职业防护的新进展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血透室加强了系列手卫生干预,并分析干预前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变化.结果:实行手卫生干预后,医务人员洗手率、手细菌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手卫生干预,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冯文  第加美  万秀娟  袁玲  刘智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69-2870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对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88例血透患者加强护理,检验乙型和丙型2种类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标志物,观察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结果 88例患者入组前感染HBV者5例,感染HCV者2例,分别占5.68%、2.27%;护理干预后,88例患者中,无新发感染病例.结论 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注重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观念,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以减少血透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03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未实施预防措施前的血透患者2161例,将其作为对照组,2013年12月后实施预防措施的血透患者2162例,将其作为试验组,观察并比较血透室护理中的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发生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血透室护理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59.97%)明显高于跌倒的发生率(29.99%)、自行拔针的发生率(20.90%);试验组干预后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24.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59.88%),其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中,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技巧,完善血透室规章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血透患者发生不安全因素的机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S 管理在基层医院血透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5S 管理进行基层医院血透室的管理,如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流程等管理措施。结果实施5S 管理后,两家基层医院透析设备组、感染控制组、药品及抢救设备组评分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其中感染控制组和药品及抢救设备组评分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透析设备组评分较实施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层医院血透室管理中应用5S 管理,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素养,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血透室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调整科室人员配置、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加强学习及普法教育等。结果血透室护士可从容面对压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结论认真对待血透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是保护血透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墨奇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341-2342
在血透室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化学制剂损伤及锐器刺伤、噪声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现将危险因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透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虹  孙焱  任维宁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38-138
为减少血透析并发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对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如何控制对策。对感染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管理制度大大降低了血透析的并发感染。通过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的分析采取饮食控制,建筑布局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品管圈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降低血透室不良事件为主,开展6个月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的步骤、计划内容实行,对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问题实行分析,并制定处理措施,对实行的效果进行检查。结果对实施品管圈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措施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实施预防措施前2011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A 组,实施预防措施后我院2012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B 组。对其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B 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9,P 〈0.05)。结论有效地实施预防措施,可降低血透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通过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及根据血透室具体工作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从而控制血透室护理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血透室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该院血透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比较风险管理前后各项观察项目安全隐患发生频次。结果 血透室实施风险管理后各种安全隐患发生频次均较风险管理前明显降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血透室现有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加强监督机制和专科培训,提高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保障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