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1(IL-21)是IL-2家族中的新成员,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产生.IL-2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主要调节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功能.近年来IL-21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TH2细胞过度活化产生的IL-4、IL-5等细胞因子与过敏性哮喘的产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I-3K是CD3途径活化TH2细胞的关键信号分子,并在T细胞的增殖和抗凋亡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哮喘小鼠模型中应用PI-3K的负性调节亚基可以明显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4、IL-5的表达。因此,为探讨其对哮喘TH2细胞的调控作用,我们检测了哮喘大鼠T细胞内PI-3K的表达,并观察其与T细胞活化分泌IL-4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人外周血CD4~+ IL-21~+记忆T细胞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1(IL-21)的产生细胞及其特征。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不刺激或anti-CD3(OKT3)、OKT3+anti-CD28、PMA+ionomycin刺激四个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产生IL-21的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PBMC、纯化CD4+、CD4+CD45RA-、CD4+CD45RA+细胞、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FCM分析产生IL-21细胞的表型特征和IL-21与Th1、Th2、Th17和Th22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与OKT3、OKT3+anti-CD28相比,PMA+ionomycin能诱导最高量的IL-21产生。产生IL-21的主要细胞为CD4+T细胞,少数CD8+T细胞。CD4+IL-21+T细胞表达CD45RO,不表达CD45RA,其中部分细胞表达CCR6、CCR7或CXCR5。CD4+CD45RA-细胞表达IL-21远高于CD4+CD45RA+细胞。进一步研究表明,PBMC产生IL-21,而CBMC不产生。此外,大约24%的CD4+IL-21+细胞表达IFN-γ,小于10%CD4+IL-21+细胞表达IL-4、IL-17或IL-22。结论:人PBMC在多克隆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诱导IL-21的产生。产生IL-21的主要细胞亚群具有记忆CD4+T细胞的表型。其中一部分CD4+IL-21+T细胞的表型独立于Th1、Th2、Th17和Th22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4.
IL-21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介素-21(IL-21)是近年来被发现和关注的一个四螺旋束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h细胞和NKT细胞分泌,与IL-2、IL-4和IL-15具有高度同源性。它的受体属于Ⅰ型细胞因子受体,由α链和γc链组成,广泛分布于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角质化细胞等细胞表面,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IL-21具有多效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L-21及其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T细胞功能紊乱,尤其是辅助性CD4+T细胞异常活化,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 thritis,RA)的发生发展中处于中心环节,CD4+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及Th17/Treg细胞之间的失衡可能是RA发病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多种细胞并相互调节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Th1和Th17细胞通过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FN、TNF-α、IL-2、IL-1、IL-17等造成了滑膜炎的发生,Th2和Treg细胞通过直接接触或分泌细胞因子IL-4、IL-10等参与抗炎效应。本文旨在阐述Th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促炎和抗炎平衡在RA发生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分离SLE患者的PBMCs,加入anti-CD3及不同浓度SIN,以ELISA和流式细胞仪方法分析青藤碱对T淋巴细胞活化和Th1/Th2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SIN可抑制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产生IFN-γ、IL-2和IL-4。SIN能够显著降低CD4^+T和CD8^+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和CD25的表达。结论:SIN可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CD4+T细胞的分裂与表面标志和细胞因子产生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阐明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的分裂、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从T细胞受体转基因小鼠(DO11、10)的脾和淋巴结中分离CD4^ T细胞。在抗原提呈细胞存在的情况下,经OVA多肽抗原刺激后,检测细胞的分裂、表型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经抗原刺激3天后,CD4^ T细胞分裂1-5次,细胞膜表面抗原CD25、CD44的表达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增加,相反,CD62L和CD69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递增。IL-12促进细胞的分裂,增加IFN-γ的产生,抑制IL-4和IL-10的产生。结论:当CD4^ T细胞活化后,随着细胞的分裂,其细胞膜表面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均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初始CD4^+T细胞经抗原刺激活化使它分化成两类功能不同的亚型TH1和TH2细胞,并且它们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效应功能不同。TH1细胞主要分泌IFN-γ、IL-2、TNF-α和淋巴毒素(LT)等,介导细胞免疫,对胞内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与胞内病原体的清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诱发有关。TH2细胞主要分泌细胞因子IL-4、IL-5、IL-10和IL-13等,介导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21的免疫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细胞介素-21(IL-21)是由激活的CD4^+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1受体(IL-21R)与IL-2R、IL-4R、IL-7R、ID9R、IL-15R等受体享有共同的受体γ链,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上,介导各种免疫效应.IL-21能够增强免疫效应细胞增殖、抗原诱导的激活、克隆扩增,IFN-γ产生,以及NK细胞和T细胞的细胞毒效应.IL-21在被发现之初是作为抗肿瘤因子,最近发现IL-21与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外周血初始和记忆CD4~+T细胞静息状态下表面分子、趋化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抽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分离PBMC,染色后流式分选出CD45RO-的初始和CD45RO+的记忆CD4~+T细胞,裂解细胞,进行m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相比初始T细胞,静息状态下记忆CD4~+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表面分子CTLA-4、PD-1、FAS、CD25,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CXCR3、CXCR5,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和转录因子T-bet、EOMES、STAT4、GATA3和RORγt,并表达低水平的表面分子CD62L、CCR7、ICAM-I、CD40L,细胞因子IL-1β和转录因子NF-κB。结论静息状态下,与初始CD4~+T细胞相比,记忆CD4~+T细胞高表达某些活化分子、细胞因子、转录因子mRNA,可能是记忆CD4~+T细胞发生快速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