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盲部肿块临床并不少见,其CT表现文献报道较少,笔者收集我院1992年至2002年间经肠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回盲部肿块,总结其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回盲部肿块47例CT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回盲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有完整CT资料的回盲部肿块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炎症24例,以阑尾周围脓肿包裹为多见,CT表现以腔外肿块、模糊境界、周围渗液、不全梗阻、不均匀强化为主;肿瘤23例,以盲肠、升结肠癌为多见,CT表现以腔内肿块、境界局限、周围浸润、明显强化及远处转移为主。结论:CT扫描对回盲部肿块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为临床确诊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回盲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有完整CT资料的回盲部肿块病例,进行良恶性对比分析。结果良性病变32例,以阑尾周围脓肿为多见;恶性病变22例,以盲肠、升结肠癌为多见。2组良恶性CT征象比较,囊性肿块、实性肿块、肠腔狭窄、不规则肠壁增厚、分层样肠壁增厚、肠旁脂肪浑浊、肠梗阻、远处转移、末端回肠受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周围淋巴结肿大、肠套叠、腹水、邻近肌肉累及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鉴别回盲部肿块的良恶性和确定病变范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搜集我院2000~2004年手术及病理资料完整的回盲部恶性肿瘤28例,就其CT表现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8例病人,男16例,女12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6.5岁。其中腺癌23例,恶性淋巴瘤3例,类癌1例,肉瘤1例。以右下腹不适、包块、腹痛、便秘、黑便脓血便就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回盲部炎性肿块多与感染有关,而回盲部慢性炎症肿块认为多由阑尾的急、慢性炎症或阑尾切除术后局部感染和异物反应引起局部慢性炎症增殖性改变所致,以肿瘤、感染性炎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为常见[1]。我们自1997  相似文献   

6.
回盲部炎性肿块多与感染有关.而回盲部慢性炎症肿块认为多由阑尾的急、慢性炎症或阑尾切除术后局部感染和异物反应引起局部慢性炎症增殖性改变所致,以肿瘤、感染性炎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为常见。我们自1997年6月~2006年2月,共收治回盲部炎性肿块70例,部分经手术后观察及随访,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凌  徐庆中 《医学争鸣》2009,(18):1752-1752
1临床资料收集1998—10/2008—10住院并经超声检查和手术的患者34(男23,女性11)例,平均年龄48(30~75)岁.术后均经病理检查.方法:使用GE—Lg7Pro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MHz.患者平卧位,注意右下腹回盲部位,发现肿块后同时采用以下3种附加方法(饮水500~1000mL;应用高频探头;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及能量多普勒技术).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34例术前超声诊断误诊3例,占9%,诊断正确31例,占91%(图1,2).回盲部恶性肿瘤24例呈“假肾”征、  相似文献   

8.
例1:男,58岁.食少量油腻食物后上腹、脐周持续性胀痛,17小时后移至右下腹,疼痛剧烈。检查:全腹有压痛,以右下腹为甚,伴反跳痛及肌紧张。WBC13.9×10~9/L,N91%.诊断:急性阑尾炎。术中见阑尾表面充血水肿,无坏疽穿孔.回盲部可及8×10×10cm 大小质硬肿块,移动度欠佳.肿块内侧有一穿孔灶。考虑为回盲部癌穿孔伴急性阑尾炎.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检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回盲部腺癌Ⅱ级浸润至浆膜。  相似文献   

9.
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的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我院收治的12例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患者的处理措施.结果 患者均行阑尾炎手术,术中均发现回盲部肿块.其中9例术中取部分肿块行快速病理诊断,4例诊断为结肠癌而行根治术,5例诊断为炎性肿块(2例因肿块与周围粘连明显不能分离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3例未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其中1例征得家属同意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炎性肿块;另2例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结论 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需要行术中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若为恶性病变,则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若为炎性病变,则根据粘连情况行阑尾切除引流术或右半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回盲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64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回盲部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及64层螺旋CT表现。结果:腺癌36例,其中以盲肠腺癌为主者28例,阑尾腺癌为主5例,多数病例CT表现为较大的肿块,密度不均、中等强化,浆膜面有浸润;淋巴瘤7例,CT表现为环状或对称性肠壁增厚,密度较均匀,呈轻度强化;恶性胃肠间质瘤2例,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相对较清,周边部分明显强化;转移瘤2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无特异性。结论:回盲部常见的几种类型恶性肿瘤,采用64层螺旋CT快速增强薄层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可以充分显示病变的组织学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刘军 《河北医学》2001,7(10):927-928
本院在 1983年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 ,共有 14例手术前诊断为回盲部“肿瘤”,术后标本被病理诊断为回盲部炎症的病例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回盲部及回肠下段局限性肠炎 4例 ,回盲部血吸虫病 3例 ,回肠下段及回盲部伤寒病 2例 ,回盲部结核 5例 ,男性 8例 ,女性 6例。平均年龄 4 5 .5岁 (2 4~ 73岁 )。1.2 炎症范围 :限于回盲部的 8例 ;回盲部及回肠下段 4例 ;回盲部及升结肠 2例。1.3 临床表现 :以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不同程序肠道梗阻为主要症状。体检时 ,右下腹均能扪及包块 ,有压痛。其中 5例以急腹症入院 (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6例阑尾炎患者,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时的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均发现回盲部肿块,3例为炎性肿块,2例为结肠癌二次行根治术(术中均未送快速病理诊断,其中1例因阑尾穿孔行回盲部肠管部分切除术),1例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结论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优先快速病理诊断以明确临床诊断,如为恶性需早期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如为炎性则根据术中情况及粘连程度行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回盲部肿瘤和阑尾炎之间的关系,讨论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的发生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例合并回盲部肿瘤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本组回盲部腺癌4例,未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各2例,乳头腺癌1例。12例均伴有阑尾炎,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结论阑尾炎与回盲部肿瘤均为腹部外科常见病,二者合并存在时,容易造成漏误诊,仔细询问病史及病人临床体征的变化特点及其特征,并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可减少漏误诊,及时手术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龙平荣  刘健  赵兴友 《西部医学》2009,21(6):887-887
病例 男,71岁,因右下腹疼痛1月余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右下腹可见异常隆起,肝脾未触及,全腹肌紧张,右下腹部压痛,轻反跳痛,可扪及包块,大小约4.3cm×3.5cm×3.0cm。血常规检查:自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升高,血红蛋白〈100g/L,大便潜血阳性,大便镜检脓细胞少许。超声检查:使用百胜DU8彩色超声诊断仪,C3540型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超声检查发现腹腔内及腹膜后区可见多个实质性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对回盲部病变X线表现的认识 ,现将在钡餐和钡灌肠检查中发现 ,并经证实的 31例回盲部病变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1 材料和方法本组男性 19例 ,女 12例 ,年龄 15~ 6 9岁 ,患者多以右下腹疼痛、包块、大便异常等症状就诊。 31例中钡灌肠 2 0例、钡餐 6例 ,同时作钡餐和钡灌肠者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2 7例 ,保守治疗随访确诊4例。其中 ,回盲部癌 2 1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结核5例 ,Crohn病 1例 ,阑尾周围脓肿 2例 ,阑尾粘液囊肿 1例。本组X线将癌肿误诊炎症 2例、炎症性病变诊断癌肿 1例 ,未能确定良恶性质者 1例。2 X…  相似文献   

17.
回盲部疾病是指发生在末端回肠和盲肠处的疾病,因其特殊结构常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对我院2002—2004年结肠镜检查的726例病人做回顾性分析,探讨结肠镜检查对回盲部疾病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回盲部充盈缺损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本文报道 5 8例回盲部充盈缺损性病变 ,主要讨论其影像学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5 8例中慢性炎症 16例 ,肿瘤 4 2例 ;影像表现 :盲肠充盈缺损 ,粘膜破坏 ,肠管狭窄 ,压迫移位或粘连等。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回盲部癌X线诊断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癌 46例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回盲部癌的主要X线表现 :①不规则充缺和腔内肿块 ;②肠腔狭窄 ,肠壁僵硬 ;③粘膜破坏 ;④不规则龛影 ;⑤回肠末端侵犯 ;⑥肠梗阻和肠套叠。结论 :依据回盲部癌的X线表现 ,术前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常见回盲部良性肿块的临床病理及误诊原因分析王连奎,王越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医学院)回盲部是炎性疾病及肿瘤的好发部位临床上常形成肿块及不全肠梗阻,并伴有基本相似的消化系统症状[1·5],故临床常易误诊误疗。现将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62例回育部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