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周向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44+46-44,46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4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Lauge-Hansen系统分型,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踝关节功能主观评估:优11例(78.6%)、可3例(21.4%)、差0例;术后未发生畸形愈合、胫腓下联合处螺钉断裂及关节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提高解剖复位,重建稳定性,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踝部骨折43例,外踝骨折用三分之一管形钢板固定,内踝骨折用2枚螺丝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后踝骨折主要通过闭合复位螺丝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用1~2枚长螺丝钉在下胫腓关节上方固定。结果43例病人经随访6月~3年半,根据Leeds标准评定,优良39例,可4例。结论 本内固定方法能恢复踝关节稳定,手术创伤小,能使踝关节得到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黄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31-232
目的总结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外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1例,双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2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7例。结果术后随访均获临床愈合,伤口一期愈合29例,1例出现伤口感染,积极处理后愈合,优良率达96.7%。结论对于踝部骨折联合下胫腓损伤者,要在认真分析损伤基础上,积极恢复踝关节稳定性,可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保证手术效果.避免后期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复位与固定方法。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2例三踝骨折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术后随访评定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aird-Jackson评分优46例,良4例,差2例,除1例骨折延迟愈合外,余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三踝骨折均应先复位、固定后踝。术中尽可能直视踝关节面,复位效果则较满意。应用C型臂需多角度透视,以减少C型臂透视过程中造成的假象。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骨折98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探讨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功能和预后。方法踝关节骨折98例。按Danis-WeberAo分型及Lauge—Hansen分型。单踝骨折23例,双踝骨折51例,三踝骨折16例,腓骨骨折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8例。9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疗效按齐斌等提出的标准:优良85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86.7%。结论踝关节骨折的解剖复位及维持踝关节稳定韧带损伤的修复是恢复踝关节稳定及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必然要求,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骨折得到解剖复位,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后外侧、后内测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4例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患者,取后外侧入路行外踝、后踝骨折钛板内固定,后踝骨折偏内侧则取后内侧入路行钛板内固定,取内侧入路行内踝骨折钢板或螺钉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1~24个月,平均随访(17.42±3.82)个月,随访率100%。所有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所有骨折经X线检查均骨性愈合,且内固定物位置形态良好,无松动、脱出、变形、断裂等情况。根据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优1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1.67%。结论应用后外侧、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较好的恢复踝关节功能,安全性较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54例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分别接受切开复位、闭合复位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测量胫腓间隙宽度、内踝与距骨间隙宽度、后踝骨折块移位程度等。按Olerud评分、Tegner评分、疼痛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踝关节的主观感受、日常生活功能及疼痛状况。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后胫腓间隙宽度、后踝骨折块移位程度及Olerud评分、Tegner评分、疼痛评分与闭合复位组比较,效果较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踝与距骨间隙宽度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组术后踝关节解剖位置和患者主观功能感受均较闭合复位组好,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年采用手术治疗的Ⅱ°~Ⅳ°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24例,对于Ⅲ°以上患者腓骨骨折复位后钢板固定,于下胫腓联合上约1.5 cm处拧入1枚与踝关节水平穿三层皮质拧入皮质骨螺钉,内踝用张力带或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块大于1/4关节面用螺钉固定。Ⅱ°骨折在外踝尖上1.5 cm处作小切口,从拧入1枚与踝关节水平穿三层皮质拧入皮质骨螺钉,术后8~10周取出下胫腓关节固定螺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5个月,手术评定结果:优6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91.67%。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旋前外旋型骨折的踝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切口加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后外侧单切口加闭合复位经皮固定治疗三踝骨折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3~65岁,平均40.3岁。结果患者均获得6~24月随访,平均12.4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疗效评定:优2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2%。结论单切口加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是一种可用于治疗三踝骨折的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方法 对58例患者采用Lauge-Hansen的分型法,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采用Leeds疗效标准评估,结果满意.结论 三踝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将倾斜移位的距骨复位并稳定于踝穴之中,恢复踝关节正常的解剖位置,该治疗方法创伤小,固定稳固,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分离28例的处理体会沁县人民医院(046400)魏毅我们采用腓骨解剖复位内固定,下胫腓不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Ⅱ°以上新鲜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分离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女2例,男25例;1例失访;年龄19~54岁,损伤至手术时间最长一周,最短8小时,平均3天。根据Lauge-Hansen分类法:SE(旋后-外旋型)Ⅱ°8例,PE(旋前-外旋型骨折)Ⅲ°14例,PA(旋前-外展型)Ⅱ°6例。二、治疗方法:内踝骨折行复位松质骨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腓骨骨折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下胫腓不予固定,术后常规石托或“U”型石膏外固定8~10W,床上活动关节2周后,扶拐下地负重。三、结果:优210例,良6例,差1例。讨论手法复位很难达到外踝解剖复位,因伴有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外踝的骨折皆在下胫腓韧带之上,远折端经常外旋、上移,做不到腓骨的解剖复位,由于腓骨上移,造成踝穴增大,外踝不能解剖复位,距骨外移、内踝也复位不良。腓骨解剖复位,腓骨长度恢复,恢复腓骨下段正常外倾角,踝穴正常,由于近侧骨间膜的作用,外踝外旋移位的矫正下胫腓肯定自行复位,下胫腓韧带靠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10例,术后进行5~29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位置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Olerud-Mon-lander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无骨折再移位,无畸形愈合,无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状态。踝关节功能恢复优8例,良2例。结论采用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操作简便、暴露明显、固定可靠,无创伤并发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内外侧双入路有利于三踝尤其是后踝的显露及整复,按后踝、外踝、内踝顺序依次固定可完成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踝关节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36例复杂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外踝骨折行可塑钢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应用4.5 mm加压螺钉固定;内踝骨折复位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手术的标准是肉眼下解剖复位。术后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个月~1年8个月,骨折患者全部愈合,参照齐氏提出的评定标准,优22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91.7%。结论对复杂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早期手术、正确的复位固定次序、下腓联合损伤的妥善处理、稳定有效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康复可使大多数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43例三踝骨折患者,按Danis~Weber分类,A型5例,B型26例,C型1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31例,术后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2~32个月,平均(17.7±7.0)个月,43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按Kennedy踝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3.7%。结论:解剖复位、牢靠的内固定,积极的术后康复,可使大多数三踝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治疗三踝骨折的患者28例,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手术之后进行随访治疗,并且对患者的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给予X射线检查,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判断。结果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8例三踝骨折患者,经过手术和随访治疗之后采用Bird-Jackson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则患者满意度为优有18例,良患者有5例,可有4例,差为1例,则所有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2.14%。所有28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均未发生感染、骨折畸形、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复位可以有效的对骨折进行治疗,确保手术之后患者骨折部位能够正常复位,从根本上可以保障踝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而三踝骨折又是复杂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是除内、外踝骨折外,后踝(即胫骨关节面后唇)骨折移位可造成踝关节向后外侧脱位,可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及三角韧带的损伤。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要求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并修复损伤的韧带,以便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自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对58例三踝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玉彬 《医药世界》2005,(11):56-56
目的:通过本组病例的系统回顾,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技术。 方法:本组36例踝关节骨折,按Denis-Weber分类,A型6例,B型21例,C型9例。内踝骨折行加压螺钉固定,外踝骨 折,A型行加压螺钉内固定,B型和C型行钢板螺钉固定,对B型及C型踝关节骨折,下胫腓关节分离.用螺钉或加压螺钉固 定。对后踝骨折,大于胫骨下关节面1/4时用加压螺钉固定。手术均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 结果:36例病人术后随诊6个月-到12个月,34例X线显示骨折愈合,无移位,踝关节位置及间隙正常,7例可见踝关 节周围骨质疏松。踝关节主动活动,30例达到正常范围,6例有轻度背伸受限。24例可无痛行走,9例走远路时小腿酸胀,患 者满意34例,达91 7%。 结论:在踝关节的手术治疗时,踝关节损伤的程度和手术治疗时间的早晚对获得解剖复位有较大的影响,踝关节骨折为关 节内骨折,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非常重要,恢复和稳定踝穴与距骨的解剖关系是治疗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38例,Ⅳ度旋前-外旋型15例;旋后-外旋型23例,其中Ⅲ度6例,Ⅳ度17例。全部手术治疗,骨折暴露顺序为内踝→外踝→后踝,内固定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下胫腓韧带、三角韧带损伤同时予以固定及一期修补或重建。结果经5个月-4年6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9-16周,平均12.5周,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根据Olerud-Molander标准评定,本组平均87分,其中优27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8%。结论治疗三踝骨折最重要的和首先需解决的环节是纠正腓骨短缩、移位、旋转畸形,恢复腓骨的解剖位置和腓骨的长度;暴露骨折顺序最好为内踝→外踝→后踝,有利于恢复踝关节内、外侧踝穴及后侧骨折块的正常解剖关系,而固定顺序以外踝→后踝→内踝为佳;内侧三角韧带损伤的修补或重建及维持下胫腓联合的正常间隙对恢复踝关节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踝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闭合性三踝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接受后外侧入路联合内踝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根据骨折位置采用多切口的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式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6及9个月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标准,Bun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中,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根据术后3、6及9个月AOFAS评分标准的提示踝关节的功能也恢复得更好。Bun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踝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能够达到了解剖复位,减少畸形愈合,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可以得到更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3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推荐的足踝评分标准,优22例,良7例,中4例,优良率为87.9%。结论改良的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是治疗三踝骨折的理想入路,不仅可以充分显露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处,同时可以兼顾内外踝骨折的整复固定,减少手术切口和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