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绝大多数合并不同程度的胃黏膜损害,并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及门脉高压的出现,胃黏膜损害亦逐渐加重[1].我科于2007年1-7月收治肝硬化85例,其中完善胃镜检查者42例,本文回顾性总结42例肝硬化合并胃黏膜损害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性胃病62例胃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内镜学的改变与临床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2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肝功能改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均差异显著(P〈0.05)。表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病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随着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的加重,PHG也逐渐加重,并发胃黏膜出血的机会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内镜学的改变与临床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2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肝功能改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病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呈正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PHG也逐渐加重,并发胃黏膜出血的机会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做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情况、胃黏膜病变程度,探讨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其他病因,并对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胃黏膜病损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根据其内镜表现分为无、轻、中、重度4级;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按Comgack内镜诊断标准分3类[1]。结果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8例占82.7%(98/120);PHG出血54例占45%(54/120);非食管静脉曲张和非PHG22例,占出血总数的18.3%(22/120),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0例(0.8%),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0.6%),其他不明原因出血4例(0.3%);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逐渐增多和加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可同时并存;急性胃黏膜病变与消化性溃疡等也是导致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黏膜病损程度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根据其内镜表现分无、轻、中、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按Cormack内镜诊断标准分3类.结果 1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3例占51.9%(83/160);PHG出血42例,占26.3%(42/160);消化性溃疡16例占10.0%(16/160);胃癌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其他不明原因13例.且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且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胃病逐渐增多和加重.  相似文献   

6.
何朝霞  袁文芳  孙梅花  高会霞 《河北医药》2007,29(10):1072-107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病变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的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100例同时行肝穿、胃镜、肝功能、血清肝炎病毒学标志物检查,采用SP法检测肝、胃粘膜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中HBsAg、HBcAg.结果 (1)胃黏膜病变发生率90%,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2)胃黏膜组织中HBVM检测阳性者胃黏膜病变的程度较重(P<0.01).(3)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增加,胃黏膜病变的程度加重(P<0.01).(4)60例中有26例在胃黏膜组织中单项HBsAg阳性14例,单项HBcAg阳性8例,同时阳性4例.(5)60例中26例胃黏膜组织中可检测到HBVM,其中25例病变以中、重度为主.34例HBVM阴性,其中31例病变以轻、中度为主(P<0.01)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较高,肝硬化患者可有门脉高压慢性病(PHG),部分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侵犯胃粘膜组织并在其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的重要因素.胃黏膜病变的程度与胃粘膜组织HBV感染、肝组织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与血清及肝组织中HBV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研究已有了显著进展,但对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对42例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4年9月我院住院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2例,其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2例(21.9%)。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和(或)黑粪,根据病史、辅助检查确诊为肝硬化。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行胃镜(OLYPUS240型)检查[1]。42例患者胃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观察了我院从1996年1月至1998年3月入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早期应用六合氨基酸可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或减轻肝性脑病的程度,并有利于肝性脑病的恢复。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我科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病例资料完整的住院病人,共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岁(21岁~80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30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硬化6  相似文献   

9.
何刘  张照如 《安徽医药》2017,21(11):2016-20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筛选标准应排除1型糖尿病(T1DM),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及其他先天性脏器疾病.回顾性分析150例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其中一部分患者患有T2DM,研究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加重(Child-Pugh分级提高),T2DM对肝功能损害呈加重趋势(P<0.05).T2DM对肝功能损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93,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0.275,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0.290,P<0.01)及Child-Pugh分级(r=0.418,P<0.01)呈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可加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这对未来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1—2004年,我院收治1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及营养支持治疗,治愈8例,死亡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5~56岁,平均40.5岁。均有肝硬化病史,时间2~30年,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