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己吃粗茶淡饭,却为孩子准备丰盛的早餐;自己穿着极便宜的衣装,却毫无怨言地满足孩子追求名牌的愿望;宁可拖一身疲劳,却不忍心让家务占去孩子的一分一秒…… 父母们这样做,希望孩子的童年不再有遗憾、失望,不再经受磨难,希望他们更健康、更愉快地成长,但是,在父母们满足了孩子高标准的消费需求之后,许多父母并未收获到所期待的结果。他们不解甚至痛心:孩子们长大后轻率地支配口袋里的钞票,俨然一个阔少;他们随意抛弃名牌衣、帽以至自行车,像丢掉一件垃圾似的漫不经心;他们毫不吝啬地将父母用自己辛苦换来的金钱,消耗在  相似文献   

2.
如何教育孩子是许多父母聚在一起常聊的话题。都说现在的孩子古灵精怪,不太好管,有的父母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惜放弃自己的高薪工作,专心做起“陪读家长”。但很多孩子似乎并不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他们用各种方式逃避父母的管制:上网,逃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于是,有人不禁要问:教育孩子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才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本期特意请几位心理专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教子心得,可能并不能完全解答所有的疑问,但如果您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心里仍然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3.
如何教育孩子是许多父母聚在一起常聊的话题。都说现在的孩子古灵精怪,不太好管,有的父母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惜放弃自己的高薪工作,专心做起“陪读家长”。但很多孩子似乎并不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他们用各种方式逃避父母的管制:上网,逃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于是,有人不禁要问:教育孩子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才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本期特意请几位心理专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教子心得,可能并不能完全解答所有的疑问,但如果您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心里仍然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4.
如何教育孩子是许多父母聚在一起常聊的话题。都说现在的孩子古灵精怪,不太好管,有的父母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惜放弃自己的高薪工作,专心做起“陪读家长”。但很多孩子似乎并不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他们用各种方式逃避父母的管制:上网,逃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于是,有人不禁要问:教育孩子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才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本期特意请几位心理专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教子心得,可能并不能完全解答所有的疑问,但如果您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心里仍然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5.
如何教育孩子是许多父母聚在一起常聊的话题。都说现在的孩子古灵精怪,不太好管,有的父母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惜放弃自己的高薪工作,专心做起“陪读家长”。但很多孩子似乎并不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他们用各种方式逃避父母的管制:上网,逃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于是,有人不禁要问:教育孩子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才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本期特意请几位心理专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教子心得,可能并不能完全解答所有的疑问,但如果您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心里仍然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6.
《心理与健康》2007,(12):57-57
孩子脾气急躁,在学校里冲同学发火,在家里经常吵闹,这可是个让父母头痛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有个好情绪?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后天培养"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父母。父母除了要以身作则(即自己就要保持情绪的稳定),还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等等。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有话不愿意与自己讲,搞不清楚孩子究竟在想什么。父母肯定希望孩子把自己当朋友,有什么心里话都能说出来。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一些他们从未遇过的困惑。这些困惑,他们要么觉得难以启齿,要么害怕父母责怪,甚至对别人讲也不告诉父母。一些孩子的心身健康因此而受到影响。 有一位青年给我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上初中时,  相似文献   

8.
父母怎样与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沟通,一直是一个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与孩子沟通看成是无师自通的事情,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遭遇了挫折。如果您的家里正好有一位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孩子,和孩子的沟通就更为重要了,因为孩子进入高三以后,复习压力越来越大,情绪也会随之波动,父母这时候更需要了解一些与孩子沟通的知识,这样才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帮他们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9.
谁应该为小卓阳的离去而负责? 父母有错吗?父母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清楚自己曾吃过没知识的苦,不想孩子重蹈复辙。他们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高的教育的动机是正确的,但却忽略了孩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心理与健康》2008,(9):60-61
Q:我从小被父母过分宠爱,一直认为别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应该的,也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就这样,我的性格变得越来越任性,和身边的人关系也处不好。我找了很多原因为自己辩解,比如总把自己身上的问题归咎于父母,总是觉得是父母给予自己的还不够,于是对父母很苛刻,对他们很不满,认为自己今天的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文武 《心理与健康》2013,(12):33-33
这些来访者问题的形成都与家庭系统中各种复杂的文化、习俗、观念、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来访者做个别治疗固然可以使问题得到改善,但若是辅以家庭治疗,其效果会更加显著。一个家庭的文化是由家长的观念决定的,在咨询室里,我常常从来访者身上看到他们的问题观念由他们的父母传承而来,而其父母的问题观念又由祖父母传承而来,一代一代的问题就这么复制着。要切断这些复制链,父母唯有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形成健康的家庭文化,并允许孩子做自己,才有可能让孩子免受家庭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有爱心,爱父母、爱同伴、爱老师。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灵开始被注入各种的情绪,如果积累正面的、积极的情绪比较多,孩子则会更阳光、乐观,自然更懂得爱自己,并学会爱别人。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积极引导,让孩子学会表达爱,心里充满爱。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老百姓在讲究生理卫生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卫生。心理医生已不再被大中城市的百姓所陌生,原来只有在外国电影里看到的情景;中国的百姓也能体验到了。不少人都知道,如果情绪特别抑郁焦虑时,应该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咨询。 但是,究竟什么是心理治疗、什么是心理咨询?许多前来寻求帮助的患者或咨询者并不了解。他们常常认为,只要在心理医生面前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讲出来,心理医生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应该怎么去想、怎么去做,  相似文献   

14.
近来媒体连续报道了几起父母仅仅因子女不好好学习而把孩子打伤、致死的严重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对事件受害者惋惜同情之余,我们更应该深刻剖析一下悲剧制造者的心态,找出他们的心理病结,以警示世人。 父母不能把孩子“成龙”当成改变自己社会地位和补偿自己文化层次低的出路,甚至是唯一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与父母的沟通状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013年1—4月的门诊及住院已确诊并符合入组条件的48例精神障碍患者(患者组)进行相关情况调查。同时,将31例实习生、陪护人员作为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调查。每个问题均有从不、偶尔、经常、总是4个选项。结果患者中只有26.19%(11/42)的父母经常给他们讲故事,28.57%(12/42)的父母经常与孩子聊天,28.57%(12/42)的父母经常与孩子谈心,28.57%(12/42)的孩子愿意与父母说心里话,33.33%(14/42)的孩子犯错被批评时父母会翻陈年旧帐;与健康对照相比,精神障碍患者的父母很少与他们聊天(χ2=8.99,P=0.03)、谈心(χ2=8.74,P=0.03),而且他们犯错时父母不能就事论事,会翻陈年旧帐(χ2=9.19,P=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状况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无主动意愿与孩子聊天、谈心,批评指责多于宽容、理解,易加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加重孩子的孤独无助感,逐渐自我封闭,出现精神异常。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原生家庭成了很火的词。关注原生家庭消极影响方面的居多,而辛辛苦苦、不会表达的父母却成了原罪。我认为更应该多一些原生家庭的积极文章,让有需求的人能够通过这类作品找到与原生家庭和解的方式方法,努力做好自己,寻求内心的平衡;最终能够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温暖和谐的家,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踩自己踩过的坑,这是每一位成熟的父母都应该学习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正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和小秘密,很多父母常常发现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简直判若两人:在学校和要好的同学无话不谈,在家里对父母却爱答不理或沉默寡言。那么,该如何搭建父母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桥梁呢?  相似文献   

18.
正Q不少家长对教育孩子特别用心,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但孩子却有厌学情绪,甚至出现躯体症状,作为医生,您是怎样处理的?A如果我们在门诊遇到这样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孩子,又有一些厌学情绪的,作为医生,我们首先需要区分这是由于精神方面或者情绪方面的障碍引起的躯体症状和厌学,还是一个心理和父母养育层面的问题,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很多时候,父母之间的不和谐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家长往往认为,只要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就不会影响到孩子。孩子对父母的关系往往是最为敏感、最为关注的,这种敏感直接威胁着他们内心的平静与安全。 一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烦恼正是来自于挚爱着他们的双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焦虑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河北省定州中学108名高中学生进行焦虑访谈调查.结果 回到家心里感到踏实和安逸的占64.8%;家庭成员能使其缓解和放松的占59.3%;在家里比学校更快乐的占16.7%;认为有幸福快乐的家的占77.8%;满足现在的家庭环境的占57.4%;家庭环境影响其焦虑的占22.2%;经常跟父母谈自己想法和所做事情的占33.3%;心里话常跟父母说的占27.8%.结论 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生的焦虑水平,建议家长多了解孩子的焦虑情况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