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药滴注灌肠法与传统中药灌肠法的比较。方法:将70例肿瘤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药滴注保留灌肠,对照组选用传统中药灌肠法进行对照,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通过询问及记录治疗前后便次、便质、排便耗时、便时费力情况等来综合判断疗效。结果:中药滴注保留灌肠组疗效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滴注灌肠法优于传统中药灌肠法。  相似文献   

2.
慢性盆腔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规程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外治方法之一,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课题“慢性盆腔炎中医四联疗法的优化及诊疗规范研究——慢性盆腔炎中医综合疗法的优化研究”的目前临床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初步探讨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法的操作规程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3.
中药滴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6例左侧结肠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给予中药煎剂滴注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给予中药煎剂滴注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给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2g加入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方法采用中药液直肠滴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观察组),并与42例使用中药传统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滴注药液后保留6h以上37例占92.5%,药物完全吸收率9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药液灌肠后保留6h以上17例占42%,药物完全吸收率31%,总有效率8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滴注后药物对肠壁刺激小,保留时间长,利于吸收,疗效好,痊愈快。  相似文献   

5.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在相同的中药灌肠液中观察组(30例)加入利多卡因胶浆、肛管插入深度增加及采用滴注法灌入,对照组(30例)按保留灌肠常规方法灌入.结果: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常规保留灌肠方法药液保留时间长、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不同保留灌肠方法,使药液在肠内延长保留时间,以提高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实施中药颗粒剂保留灌肠的病人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分别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注射器保留灌肠法、输血器保留灌肠法来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保留灌肠的保留时间。结果:甲组的保留时间最短,乙组的保留时间较短,丙组的保留时间最长。结论:输血器保留灌肠法能明显延长中药配方颗粒剂在肠道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最优技术方案(包括给药温度、滴注时间、药量、插管深度)。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63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9组,按照不同的试验条件灌肠给药。疗程均为6周。分别以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放射损伤疗效评定结果、体力状况评分为效应指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最优技术方案。结果给药温度(39±0.5)℃、滴注时间30 min、药量100 mL、插管深度20 cm为中药保留灌肠最优技术方案。结论本研究所得放射性直肠炎灌肠条件的优化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技术研究──附溃结灌肠液治疗“溃结”41例临床资料南京市中医院(210001)谢英彪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全身及局部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导法的范围。作为传统剂型和给药途径,中医灌肠疗法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汉代张仰景《伤寒论》蜜煎导...  相似文献   

9.
徐玉芳 《新中医》2004,36(4):63-64
笔者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为主,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2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需要进行中药保留灌肠44例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护理学基础》中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实施操作;治疗组采用分段中药保留灌肠法实施操作。结果采用分段中药保留灌肠法可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同时强调标准体位灌肠,使药液直达病所,提高疗效。结论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分段中药保留灌肠法疗效显著,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2组,改进组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有效率及治愈率、药液肠内保留时间等治疗指标是否有差异。结论:改进法治愈率达55.00%,总有效率达96%,而传统法治愈率仅为21.05%,总有效率为73.64%,改进法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于传统法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100例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另外100例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2者所用的保留灌肠中药配合口服药与物理疗法均相同,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改进法比传统法保留时间长,2者比较,X2=13.79,P<0.01。改进法有效率也明显优于传统法,X^2=11.97,P<0.01,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延长了保留时间,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乔果平 《光明中医》2010,25(10):1924-1925
目的探讨密闭式输液方法在中药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方法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导尿管代替传统的保留灌肠。结果用密闭式输液法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灌肠液在体内保留时间。结论用密闭式输液法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肠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我科自行研制的“肠炎Ⅰ号”、“肠炎Ⅱ号”配合结肠途径治疗机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肠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药清洗保留灌肠体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7例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416000)魏衡生祁芝云主题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疗法灌肠法/方法我们用中药清洗保留灌肠取病位卧法,治疗567例溃疡性结肠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67...  相似文献   

16.
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10007)冯进中药保留灌肠法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有效方法,它是中药液经肛门注入肠道,通过肠壁吸收而发挥作用,中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充分,灌肠效果越好。因此,中药在肠内保留较长时间是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中药保留灌肠组配合心理护理与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络瘀”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心理护理组(A组)、单纯中药保留灌肠组(B组)。A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心理护理治疗。B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各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和肠镜表现积分。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B组(78.0%);A、B两组患者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肠镜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络瘀”证的病理特征,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效高价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保留灌肠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但传统的灌肠法存在一些缺陷,所以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即巧用输液器连接一次性使用导尿管行中药保留灌肠,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结合综合护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同时增加综合护理环节既可以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又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腹泻的体会如皋市中医院(226500)王美芸如皋市委宣传部(226500)薛炜清关键词慢性腹泻保留灌肠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系由张仲景之蜜煎导法发展而来。笔者在临床上对常见之慢性菌痢、慢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依据辨病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