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 1988年1月~ 1999年1月共收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 96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 96例中,男 23例,女 73例;最小年龄 1岁最大 9岁,平均 3.5岁;双侧 35例,单侧 61例,3岁以下行复位术 32例,3岁以上行骨盆截骨矫正术髋臼成形术 64例。 手术前护理和处理:术前行手术侧胫骨结节或股内髁上牵引,时间为 2~ 3周,以 X片证实股骨头已拉到髋臼水平为准,牵引重量为 1岁 1kg,必要时在牵引同时可用短的髋人字形石膏作对抗牵引。指导患儿和家长在床上做髋部周围肌肉的功能锻炼,用手按摩,每日四次以防止废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9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采用放射线分析术后髋关节各项功能指标的改善。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2002-12/2003-03收治的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后2dX射线检查最大外展位时关节间隙、关节面吻合、有无骨性关节炎或畸形、股骨头形状与大小、骨质改变等情况。采用放射线分析测量术前及术后2d全部患者的Wiberg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指数角、垂直指数、水平指数、髋臼-股骨头指数、Shenton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平均Wiberg中心边缘角术前6.3°,术后34.5°;平均Sharp角术前48.6°,术后36.9°;平均髋臼指数角术前25.9°,术后8.7°;平均髋臼-股骨头指数术前61.2%,术后88.0%;平均股骨头垂直指数术前1.09,术后0.83;平均股骨头水平指数术前1.66,术后1.57;Shenton线术前7例不连续,术后9例连续。②9例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关节内截骨1例,术后出现血肿1例。均无深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异位骨化,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无固定物移位和折断,无髋臼截骨节段坏死和移位,无截骨部位(髋臼和大转子)骨不连和延迟愈合。结论:经放射线学指标证实,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无截骨部位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现象。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实现了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股骨头骨软骨病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股骨头骨软骨病患儿行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14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0个月,平均26个月,患儿康复满意,依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2例。结论: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能调整髋臼方向,增大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加强术后护理对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婷  杨镒宇 《护理学报》2016,23(21):55-57
总结17例皮罗氏序列征患儿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包括:术前给予俯卧位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变体位后呼吸困难的症状仍未得到改善,通过放置鼻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来解决气道梗阻问题;选择合理喂养方式;做好术前检查。术后加强对牵引及疼痛的护理,合理喂养,做好出院指导。本组17例患儿呼吸窘迫和喂养困难情况在术后均得到改善,17例患儿中3例处于成骨稳定期,其余14例顺利取出牵引装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在伯尔尼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可行性,并探讨其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7月到2013年6月,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行Bernese髋臼截骨共治疗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共21例23髋。其中男5例5髋,女16例18髋;年龄18~48岁,平均32.7岁。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测量术前、术后髋臼的CE角和Tonnis角,并对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髋臼周围截骨术后股骨头覆盖均得到改善,手术时间为(93±21)min,术中出血为(550±135)ml。外侧CE角由术前的7.52°±4.67°矫正为30.26°±2.65°,前方CE角由术前的9.39°±3.04°矫正为25.52°±3.44°,Tonnis角由术前的22.36°±6.79°矫正为7.28°±4.08°。所有患者一年时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75.45±6.28)分改善为(95.93±3.19)分,未出现截骨块不愈合及神经损伤症状。结论改良S-P入路行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可以获得较好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物型髋臼假体联合颗粒骨植骨在髋臼缺损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合并髋臼缺损并首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行生物型髋臼假体联合颗粒骨植骨术治疗,对照组行生物型髋臼假体植入术治疗,比较术前以及术后1年两组Ⅰ、Ⅱ、Ⅲ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在术前以及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采取髋关节X线复查,通过X线检查观察假体周围有无出现透亮带以及移植骨的连续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术前以及术后1年行髋臼周围的骨密度(BMD)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各型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6、12月两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生物型髋臼假体植骨术后1年复查X线可见髋臼周围无出现透亮带,植骨愈合满意,联合治疗术后1年复查X线显示骨小梁连续,无出现透亮带。结论生物型髋臼假体联合颗粒骨植骨术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有效重建假体,使髋臼假体的覆盖率得到提高,能够帮助稳定假体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手术前后髋臼指数等参数的变化及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该手术对发育性髋关节(DDH)脱位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DDH患儿均采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治疗,观察髋臼形态、颈干角、骺干角大小变化、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髋臼指数平均矫正度数分别为20.91°,60例DDH患儿84髋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治疗后,按Severin标准判断,59髋为优,16髋为良,7髋为可,2髋为差,优良率为89.3%。术后短期并发症存在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功能受限。结论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作为治疗DDH的手段,能有效矫正髋臼指数、再塑股骨头、矫正前倾角、减小颈干角、改善髋关节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9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采用放射线分析术后髋关节各项功能指标的改善。 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2002-12/2003-03收治的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后2dX射线检查最大外展位时关节间隙、关节面吻合、有无骨性关节炎或畸形、股骨头形状与大小、骨质改变等情况。采用放射线分析测量术前及术后2d全部患者的Wiberg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指数角、垂直指数、水平指数、髋臼-股骨头指数、Shenton线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平均Wiberg中心边缘角术前6.3&;#176;,术后34.5&;#176;;平均Sharp角术前48.6&;#176;,术后36.9&;#176;;平均髋臼指数角术前25.9&;#176;,术后8.7&;#176;;平均髋臼一股骨头指数术前61.2%,术后88.0%;平均股骨头垂直指数术前1.09,术后0.83;平均股骨头水平指数术前1.66,术后1.57;Shenton线术前7例不连续,术后9例连续。②9例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关节内截骨1例,术后出现血肿1例。均无深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异位骨化,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无固定物移位和折断,无髋臼截骨节段坏死和移位,无截骨部位(髋臼和大转子)骨不连和延迟愈合。 结论:经放射线学指标证实,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无截骨部位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现象。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实现了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本组4 8例(6 3髋) ,其中男8例,女4 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0岁,平均2岁10月龄,术前均进行股骨髁上骨牵引1~2周,手术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或改良pamberton髋臼成型术。术后单髋人字石膏固定2 8~4 5 d,拆除石膏后行皮肤牵引4周左右。2 护理措施2 .1 术前护理 从患儿入院起,护士即应开始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关心、爱护患儿、和患儿逗玩等以取得信任,消除恐惧。本组患儿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对患儿疾病预后有较重的顾虑。护士应正确介绍有关本病的治疗、康复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理解同情患儿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其说…  相似文献   

10.
髋臼发育不良是指髋关节及相关结构的发育迟缓或发育缺陷。我院自 1990年~ 1999年采用Pemberton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2 4例 (30髋 ) ,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 2 4例 (30髋 ) ,男 6例 ,女 18例 ,其中 2~ 3岁 4例 ,4~ 7岁 17例 ,8岁 3例。双侧手术 6例 ,单侧手术 18例 ,术前先予患肢骨骼牵引 3周 ,术后 2月拆除石膏外固定 ,作髋关节功能锻炼 ,近远期效果令人满意。2 护理2 .1 术前护理2 .1.1 心理护理 患儿为 2岁至学龄期儿童 ,情绪不稳定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入院后陌生的环境使他们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12例,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术中首先在持续牵引下矫正肢体力线,以股骨髁、残留的平台关节面为参照,用骨刀将关节面复位并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然后逐渐加大牵引重量使膝关节间隙略增大,将关节面再次抬高2~3 mm,缺损区域充分植骨,术中及术后保持外翻角5~8°固定。结果12例术中复位良好,未发生伤口感染或皮肤坏死。随访6个月至3年,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8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术后功能评价优7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应准确评估软组织条件,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而异;术中应兼顾骨折和软组织条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手术患儿53例,根据McKay分级评价末次随访时患儿髋关节临床功能,比较患侧术前与术后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记录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坏死率.比较不同性别、...  相似文献   

13.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截骨术后,早期系统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经验.方法选择63例3~12岁患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共69个髋关节,均入院行改良莎氏、Salter骨盆截骨+股骨下旋转截骨、髋臼成形术、Steel三联截骨等骨盆截骨术,术后第1天起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治疗,根据伤口愈和及患儿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主动运动、助动运动和持续被动运动相结合.结果1年后61个髋关节获随访,优良率为90%.结论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手术疗效,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髋臼缺损的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01-11/2005-06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等3家单位骨科收治的髋臼缺损患者17例。影像学评估骨质缺损程度、髋关节运动中心上移程度<2cm的3例,>2cm的1例。13例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骨及扩髓碎屑植骨后髋臼假体植入;4例采用髋臼扩大,较大骨水泥髋臼假体植入术。术后平均随访33个月。结果1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关节置换后疼痛、跛行基本消失,肢体短缩基本纠正,臀中肌功能良好,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1分提高到术后93.5分,未发现假体松动和移植骨吸收。结论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者术前应特别注意有无髋臼骨缺损。如有髋臼骨缺损,术前应对缺损类型、程度进行严密的评估,并结合术中探查结果确定最合适的重建措施,尽量恢复髋臼的骨储备和正常的关节运动中心,是获得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报道髋臼旋转截骨手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围手术期护理。强调术前做好骨牵引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完善手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取合适的体位,在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并发症护理的同时,要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细致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功能锻炼可最大限度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敖俊  安荣泽  张应鹏  王兆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52-152,F0003
目的 观察髋臼缺损的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2001-11/2005-06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等3家单位骨科收治的髋臼缺损患者17例。影像学评估骨质缺损程度、髋关节运动中心上移程度〈2cm的3例,〉2cm的1例。13例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骨及扩髓碎屑植骨后髋臼假体植入;4例采用髋臼扩大,较大骨水泥髋臼假体植入术。术后平均随访33个月。结果 1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关节置换后疼痛、跛行基本消失,肢体短缩基本纠正,臀中肌功能良好,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1分提高到术后93.5分,未发现假体松动和移植骨吸收。结论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者术前应特别注意有无髋臼骨缺损。如有髋臼骨缺损,术前应对缺损类型、程度进行严密的评估,并结合术中探查结果确定最合适的重建措施,尽量恢复髋臼的骨储备和正常的关节运动中心,是获得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缪静  钱葛平  董晨彬  陆春梅 《全科护理》2022,20(12):1684-1687
总结4例Pierre Robin序列征伴困难气道新生儿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尝试给予俯卧位或侧卧位的体位开放气道及氧疗支持,未改善予视频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气管插管;选择合理喂养方式避免呛咳;术后保持头部正中仰卧位,加强气道管理;牵引杆的固定与牵引护理;防止创口出血和感染的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重度Pierre Robin序列征患儿行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45例重度Pierre Robin序列征患儿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术前采取侧卧位开放气道,低流量吸氧,指导喂养方法避免呛咳窒息。术后保持气道通畅,做好伤口及牵引器的护理,预防术口感染,预防牵引器回旋,避免牵引器碰撞。术后试喂阶段指导试喂技巧、重视对家属的健康教育,让家长积极参与到患儿护理工作中,积极配合治疗。结果 45例患儿术前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进行手术,术后均顺利出院。结论重度Pierre Robin序列征患儿术前及术后护理至关重要,合适的体位摆放、合理的喂养方法和技巧、注重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颈椎脱位病人术前行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颈椎脱位病人术前行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牵引复位后成功36例,转行后路小关节突切除后复位2例,术前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均行前路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结论]加强颈椎脱位病人术前行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8岁以上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选择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陕西核工业215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4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儿选择低位斜形骨盆截骨手术,观察组20例患儿选择髋臼周围旋转截骨联合髋臼成形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疗效、治疗前后的CE角与髋臼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15. 45±29. 45) min,对照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28. 19±78. 34) min;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48. 63±112. 45) ml,对照组患儿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69. 41±114. 19) ml;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 0%)明显高于对照组(65. 0%)(P 0. 05),观察组患儿术后CE角(35. 41°±7. 23°)明显高于对照组(26. 54°±6. 46°)与治疗前(-8. 64°±2. 76°)(P 0. 05),髋臼指数(20. 34±7. 54)明显低于对照组(29. 64±6. 45)与治疗前(40. 35±8. 17)(P 0. 05)。结论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关节功能明显提高,髋臼活动能力明显升高,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