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性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桂兰 《山东医药》1994,34(5):41-42
传统观点认为,糖尿病性心肌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病变,近年研究发现多数患者大冠状动脉无病变。本文就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糖尿病病因复杂,但其基础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或胰岛素抵抗,造成糖、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糖尿病性心肌病是在此基础上导致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心脏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而引起的。 1.微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使体内一些蛋白质分子非酶性糖化,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糖-蛋白产物(Amadori产物)。血管壁胶原蛋白糖基化后致胶原降解减少,基质增加,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壁弹性减弱,阻力增加及内皮细胞损伤,最后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心肌出现广泛灶性梗塞。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冠心病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呢?目前认为,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一般来说,糖尿病是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中脂质代谢紊乱尤为重要,容易促使脂质浸润血管壁,容易促进动脉硬化,加上高血糖本身可招致血管壁及血管内皮损害,容易促使冠状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管腔变窄,  相似文献   

3.
<正>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由体内一些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氨基酸结合,经非酶糖化和脂质氧化等一系列反应和结构重排而形成,其在血管壁沉积后可作用于内皮细胞外基质,刺激胶原蛋白发生交联,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管壁增厚,并可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在血管病变中,AGEs沉积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AGEs受体(RAGEs)起作用。AGEs在高血糖(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视为合并组,选择糖尿病患者60例视作糖尿病组,选择健康者60名视作对照组,对三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量,分析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HbA1c、hs-CRP水平更高;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越高,HbA1c、hs-CRP水平越高。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心肌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但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或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特异性心肌病。在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除了心肌细胞发生一系列代谢变化,同样作为心脏重要组成部分的内皮细胞也发生代谢紊乱,由此带来的心血管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内皮细胞代谢变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者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糖尿病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公认。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时,冠心病的某些临床症状出现得较迟或被掩盖,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我院54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取同期50例非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生化指标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对比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冠心病、糖尿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分别为(6.89±0.43)%、(8.30±0.91)μU/ml,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54例观察组中,74.07%糖化血红蛋白6%,25.93%≤6%,在冠心病、糖尿病发生情况方面,糖化血红蛋白6%者冠心病、糖尿病发生概率分别为52.50%、67.50%,显然高于≤6%者,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予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利于疾病预测,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展开治疗,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该院100冠心病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分组,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和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脂、血压等临床指标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展开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同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防治进展——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胜兰  王滨 《山东医药》2003,43(13):56-57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 ,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且在非糖尿病个体中尤甚。胰岛素抵抗 (IR)及其代偿性的高胰岛素血症 ,可明显增加个体冠心病的危险性 ,这是因为IR与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 ,胰岛素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产生一氧化氮 ,并刺激前列腺素释放 ,抑制内皮素释放 ,使血管扩张。IR时患者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凝血系统激活 ,纤溶系统受抑制 ,可致脂质沉积、血栓形成和血管平滑肌增殖。巨噬细胞和纤维组织在血管内膜下形成脂肪纹 ,进一步发展为粥样硬化斑块 ,致血管壁增厚 ,管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4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6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对照组),合并冠心病患者46例(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监测,并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可能成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