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口腔溃疡药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口腔溃疡药膜,对照组给予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水溶液灼烧,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腔溃疡药膜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有效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常与失眠、便秘、疲劳、精神紧张、月经周期等相伴发。近来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自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饮食护理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6±0.5)d,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5.6±0.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复发性口疮患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3组血清IgG、IgA、IgM均高于正常人(P<0.05);(2)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清C_3低于正常人,而复发性口疮血清C_4高于正常人(P<0.05);(3)复发性口疮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它临床特征相符。认为复发性口疮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袁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75-27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E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累及多系统并伴有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近年来,由于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更加深入。祖国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也将宏观辨证与微观检测结合起来,尤其是免疫学方面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背景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是否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有关尚不清楚.H.pylori在口腔黏膜的定植是否与胃内H.pylori感染有关尚不清楚. 目的 检测RAU 患者口腔黏膜及胃黏膜之H.pylori感染状况,探讨RAU 患者口腔黏膜和胃内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刮取RAU 患者口腔病变周围黏
膜进行H.pylori快速尿素酶检测,明确其口腔H.pylori感染情况.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明确胃黏膜的H.pylori感染状况.比较RAU 患者、H.
pylori阳性慢性胃炎以及无症状志愿者口腔以及胃黏膜H.pylori感染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56名RAU 患者口腔黏膜H.pylori阳性率为48.2%,13C -UBT阳性
率为33.9%;而口腔黏膜阳性者中,13C -UBT阳性率为100%;120例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口腔黏膜H.pylori阳性率为56.7%;120例无症状人群的口腔
黏膜H.pylori阳性率为19.1%,胃内H.pylori感染率为52.5%,口腔H.pylori阳性者,胃内H.pylori阳性率98%.结论 RAU 患者口腔黏膜的H.pylori感染率
高于无口腔黏膜溃疡组,RAU 患者胃内H.pylori感染率高于对照,提示RAU 与H.pylori感染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栀黄颗粒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用健康兔口腔黏膜匀浆作抗原制备兔ROU模型。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旋咪唑组、复方栀黄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复方栀黄颗粒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复方栀黄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6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余组均造模。以健康家兔的口腔黏膜组织匀浆为抗原进行免疫注射制作家兔复发性口腔溃疡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给药,疗程为15 d。给药期间定时观测动物口腔溃疡情况,末次给药后分别从家兔耳缘静脉采血(4 mL)并检测血中抗口腔黏膜抗体滴度,然后在麻醉下取血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旋咪唑组与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能提高CD4/CD8的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旋咪唑组能够提高CD4细胞数量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不仅能提高CD4细胞数量的水平,还可降低CD8细胞数量的水平,与模型组及左旋咪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左旋咪唑组均能降低抗口腔黏膜抗体滴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栀黄颗粒治疗ROU的免疫学机理可能是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炎症因子、口腔微生态、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河南省儿童医院东区医院诊治的10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B,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康复新液。观察2组炎症、口腔菌群、免疫指标、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IL-2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韦荣氏菌含量由(7.54±1.43)lg copies/mL升高至(8.86±1.64)lg copies/mL,高于对照组的(8.15±1.57)lg copies/mL(t=2.233,P=0.028),链球菌含量由(6.98±1.21)lg copies/mL升高至(8.15±1.58)lg copies/mL,高于对照组的(7.46±1.40)lg copies/mL(t=2.334,P=0.022)。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CD8+、SF-36、OHIP-14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康复新液可有效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的炎症、口腔微生态平衡、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128例RAU患者及128例健康对照组口腔HP阳性率情况,13C呼气试验检测54例HP阳性的RAU患者抗HP的三联药物治疗组和常规抗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128例RAU患者和128例健康人群HP的阳性率分别为42.2%和15.9%(P〈0.01),128例RAU患者和128例健康人群中,伴有胃肠道疾病的和未伴有消化性溃疡的比例分别为25.0%和9.4%(P〈0.05)。54例HP阳性的RAU患者中,抗HP治疗和常规治疗的RAU有效率分别为81.5%,51.9%(P〈0.05)。结论口腔中HP及消化性溃疡均与RAU的发病有某种相关。HP感染与RAU的发病率之间有一定关联,RAU患者较健康人群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抗HP药物治疗更有利于RAU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一、资料与方法1.纳入标准:溃疡反复发作每月1次以上,能自愈;无全身系统性疾病;除外口腔局部刺激因素,2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已知对卡介菌多糖核酸过敏者。 相似文献
14.
15.
家兔是临床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动物。目前,国内对家兔的各项生理正常值的报告不能满足研究范围日益广泛的需要。国外虽有些报道,但动物品种、检查方法与我国情况多不相符。为此,我们将实验性肾炎研究中所测得的健康家兔部分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正常值加以统计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手机射频电磁辐照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为评价手机射频电磁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比吸收率(SAR)为4 W/kg的1800 MHzGSM射频电磁场间断(5 min开10 min停模式)辐照DC细胞0 h、1 h、12 h或24 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DC表面HLA-DR和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40及CD11c)的变化;以CCK-8试剂检测各组DC的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的差异;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DC分泌细胞因子IL-12p70、TNF-α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假辐照组相比,各辐照处理组DC表型分子HLA-DR、CD80、CD86、CD40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CD11c无明显变化;各辐照处理组DC的同种MLR能力明显降低(P<0.05),尤其以24 h处理组为甚。各辐照处理组DC的IL-12p70、TNF-α的分泌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射频电磁场辐照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对同种T细胞的刺激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TGF-β1、 TNF-α与癌症相关性乏力关系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肺癌癌症相关性乏力中的变化规律,以验证癌症相关性乏力的发生机制是由于TGF-β等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增高引起的理论研究结论.方法选择60例肺癌病人,分为肺癌乏力组和肺癌无乏力对照组.以手术后大体肺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TGF-β1、 TNF-α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细胞TGF-β、 TNF-α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癌症相关性乏力有关,乏力组肺癌细胞TGF-β、 TNF-α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从肺癌癌症相关性乏力的角度,初步验证了癌症相关性乏力的发生机制是由于TGF-β、 TNF等细胞因子引起的理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