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支持治疗,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柳氮磺胺吡啶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随访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治愈率59.25%;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29.62%,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访观察7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2.5%(3/24),对照组复发率29.4%(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蔡碧波  张振勇  张霓 《中国医药》2010,5(4):346-348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重度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重度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根据肠镜下黏膜表现,进行分阶段中西医联合治疗,各阶段均口服不同剂量柳氮磺吡啶片,中医治疗:急性活动期以清热利湿、调气活血为主;维持期以清热燥湿、益气活血、收涩生肌为主:恢复期以凉血活血、健脾益气为主。均根据不同治法,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1次/d。结果治愈22例(68.75%),好转8例(25%)2例未能随访,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重度溃疡性直肠炎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合理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激素及氨基水杨酸类能迅速控制病情的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诊断明确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分次口服,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但治疗组同时配合自拟石诃肠安汤煎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7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两组有效率及1年后复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既缩短了病程,又减少了西药的毒副作用,而且疗效可靠,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卧床休息,给予口服强的松5-10mg/次,3次/d;柳氮磺胺吡啶,1-2g/次,4次/d;黄连素片,4片/次,3次/d。疗程10d,共治疗3-6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并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标本兼治,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赵开莉  罗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28-202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结合西药灌肠。对照组只单纯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2例(42.9%),好转15例(53.6%),无效1例(3.5%);对照组中,治愈6例(21.4%).好转14例(50.0%),无效8例(28.6%)。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肠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以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炎症为病变的主要特征。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精神及感染等有关。迄今为止,除了结肠切除术外,尚无其他方法可以治愈本病。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30余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患者多为慢性起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上以腹痛、腹泻、大便黏液脓血或血便为主要特征,常反复发作,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中医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现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UC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两组(43例)。两组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思密达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近期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4.17%与32.56%,两组比较,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83%与53.49%,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患者多为慢性起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上以腹痛、腹泻、大便黏液脓血或血便为主要特征,常反复发作,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中医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  相似文献   

10.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性肠病。本病在纤维结肠镜下可见结肠粘膜上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改变,有糜烂、溃疡。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为主要表现,伴有发热、乏力、进行性消瘦等全身症状。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治愈难度较大的特点。属于祖国医籍中“泄泻”、“休息痢”、“肠僻”等范畴。笔者从1989年开始运用中西结合疗法,通过辨  相似文献   

11.
12.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C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笔者自1992年-1999年中,自拟“愈溃汤、五倍子灌肠液”灌肠,结合口服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按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李立铭主编,内科学,第2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的60例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轻重程度分成三组:中西医结合组20例(观察组)口服颇得斯安与中药灌肠治疗相结合;西药组20例(对照组)口服颇得斯安;中药组20例(对照组)中药灌肠治疗,以上3组疗程均为两个月,对3组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程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或单纯采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月盐井、新寺两医院门诊收治的难治性附睾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 1个疗程治愈1例,2个疗程治愈2例,3个疗程治愈3例,1例未愈,转上级专科医院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附睾结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和对照组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995至 1月至 1998年 6月 ,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33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 ,观察临床疗效。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中西药结合治疗组 70例 ,男 32例 ,女 38例 ,年龄16~ 72岁 ,平均 4 0 2岁 ,轻型 16例 ,中型 4 2例 ,重型12例 ;单纯常规治疗组 6 3例 ,男 2 7例 ,女 2 6例 ,年龄19~ 74岁 ,平均 4 1 8岁 ,轻型 17型 ,中型 38例 ,重型 8例。1 2 主要检查结肠镜检查确诊。电子结肠镜显示粘膜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 ,粘膜粗糙 ,失去光泽 ,多发性连续存在线表片状小溃疡 ,部分见炎性息肉 ,粘膜活检显示粘膜充血、水肿 ,炎性细胞浸润 ,粪便…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遗传、精神因素、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以血性粘  相似文献   

19.
孔凡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49-25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5.0%、97.5%;对照组分别为40%、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口服与西药相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以诺酮类为主的抗生素及甲硝唑7 d,口服柳氮磺胺吡啶;选取另外同种疾病的70例为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西药方法同对照组,中药采用本院内自拟方。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7.1%,两组相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及修复结肠黏膜方面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