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对8个厂家12个批号的甲硝唑片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方法以紫外分光度法测定含量,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结果:8个厂家12个批号上市产品中7个厂家11个批号的产品达到中国药典要求,约占厂家的87.5%和产品总数的92%。结论:建议加强对药品溶出度的监测,确保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国内不同厂家氧氟沙星胶囊剂与氧氟沙星片进行体外溶出度考察。[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测定片剂溶出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的容出度测定方法测定胶囊剂溶出度,并对溶出参数(T50、Td、m)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同厂家胶囊剂的溶出参数(T50、Td)有显差异(0.01<P<0.05);不同厂家片剂的溶出参数(T50、Td)有极显差异(P<0.01),B、C胶囊剂与各厂片剂溶出参数(T50、Td)除与个别厂片剂无显差异(P>0.05)外,与其它各厂片剂有极显差异(P<0.01)。[结论]各厂氧氟沙星胶囊剂溶出速率较片剂快,且都符合规定,个别厂家的氧氟沙星片有必要增加溶出度考察,以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3.
韦曦  黄月好 《柳州医学》2005,18(2):88-90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羟氨苄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版测定,为了在同一条件下比较头孢羟氨苄不同剂型的溶出速度,将片剂和胶囊剂统一采用浆法测定。结果片剂和胶囊剂的Td和B差别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片剂比较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批号间的Td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文所实验的片剂的溶出要快于胶囊剂,临床可根据治疗需要选择不同剂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本院使用的三种氧氟沙星片和胶囊进行溶出度考察。方法:溶出度测定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转篮法。氧氟沙星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93.8nm处测定,并进行日内变异和日间变异系数的考察。结果:三种氧氟沙星片(胶囊)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标准。30min溶出80%以上。结论:国产氧氟沙星片剂的溶出度完全能与进口氧氟沙星片剂相媲美。  相似文献   

5.
韦曦  黄月好 《柳州医学》2007,20(4):281-283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羟氨苄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版测定,为了在同一条件下比较头孢羟氨苄不同剂型的溶出速度,将片剂和胶囊剂统一采用浆法测定。结果片剂和胶囊剂的Td和β差别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片剂比较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批号间的Td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文所实验的片剂的溶出要快于胶囊剂,临床可根据治疗需要选择不同剂型。  相似文献   

6.
不同厂家甲硝唑片含量及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8个厂家12个批号的甲硝唑片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方法以紫外分光度法测定含量,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结果:8个厂家12个批号上市产品中7个厂家11个批号的产品达到中国药典要求,约占厂家的87.5%和产品总数的92%。结论:建议加强对药品溶出度的监测,确保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国内5厂家生产的头孢氨苄胶囊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氨苄的含量,以转篮法作溶出试验。结果:5个厂家样品在45min内的累积溶出药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相当于标示量85%以上,但溶出50%和63.2%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5厂家样品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1995版的有关规定,但不同厂家的样品溶出的速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考核片剂内在质量,控制药物的均匀性,为评定产品质量提供方法与参数,按照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法”,对五厂家的氧氟沙星片进行了溶出度对比实验,经过统计学处理的结果表明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对溶出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个厂家不同固体剂型吡格列酮片剂和胶囊剂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吡格列酮含量,桨法测定溶出度,并以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溶出参数,再对T50,Td,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厂家不同固体剂型中盐酸吡格列酮片剂和胶囊剂的溶出度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其T50,Td,M值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药品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国药典 2 0 0 0版要求 ,测定不同厂家生产的卡马西平片的含量、崩解时限及溶出度。结果各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含量、崩解时限均达规定要求 ,但崩解时限、溶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并有 2个厂家生产的卡马西平片溶出度不符合 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提示不同厂家生产的卡马西平片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阿奇霉素片剂的溶出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片剂溶出度。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片剂含量 ,并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规定的方法测定溶出度。结果 阿奇霉素普通片和分散片在 12 0min时的累积溶出量均 >75 % ,符合药典规定。两两比较显示 ,普通片中 4厂与 2厂的t63 .2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余各厂普通片的t50 、t63 .2 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分散片中C厂与F厂的t50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F厂与E厂、C厂、A厂 ,E厂与C厂、A厂 ,C厂与A厂的t63 .2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余各厂产品的t50 、t63 .2 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阿奇霉素普通片溶出度差异相对分散片大。  相似文献   

12.
双黄连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双黄连分散片.方法:选用不同比例的明胶、甘露醇、甜菊苷和糖精钠对双黄连进行矫味试验,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以崩解时限为指标筛选出分散片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了溶出度测定.结果:当m(药物):m(明胶):m(甘露醇)=1:0.7:1时,双黄连味甜,且颗粒疏松.分散片的最优处方为:w(PVPP)为6.2%,w(MCC)为24%,w(硬脂酸镁)为0.5%,3 min时黄芩苷的累积溶出度达85.89%.结论:本研究制得的双黄连分散片处方合理,溶出迅速,而且味甜,抗湿性能好,极大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的盐酸小檗碱片的溶出度,为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水为溶出介质,按转篮法操作,用UV法检测,计算盐酸小檗碱片的相对累积溶出度,提取参数(T50,Td,m),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包衣工艺的盐酸小檗碱片的溶出参数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生产厂家有必要优化制备工艺,来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川芎茶调散及其4种改型制剂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川芎茶调散改型制剂的质量,分析影响质量的工艺因素。方法:按中国药典检测方法对各制剂所含挥发油及浸出物进行定量分析,并用TLC法对各制剂进行川芎、白芷的主成分鉴别。结果:挥发油含量最高为0.4%(散剂、片剂),最低为0.085%(袋泡剂);醇溶性浸出物最高为15.76%(散剂),最低为10.23%(冲剂);水溶性浸出物最高为24.89%(散剂),最低为18.43%(袋泡剂);袋泡剂中川芎、白芷的TLC鉴别为阴性。结论:与散剂相比,4种改型制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其中冲剂、袋泡剂各项指标最低,提示单纯以水提取的剂改工艺欠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甲硝唑诺氟沙星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以含1%吐温-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为溶剂,用匀浆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薄膜过滤并在培养基中加入中和剂的方法,来进行细菌数的检测和控制菌检查。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可以有效地去除甲硝唑诺氟沙星栓的抗菌成分,5种阳性菌的回收率均达到70%,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甲硝唑诺氟沙星栓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厂家注射用加替沙星的产品质量,为医院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几家注射用加替沙星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观察其在40℃RH75%6个月和室温(10-35℃)留样12个月的产品稳定性;根据《中国药典》评价产品质量。结果:采用HPLC法在293nm波长处测定其含量和有关物质,在5.0-80.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在各项专属性试验中,加替沙星与其他杂质峰基线均分离良好,有关物质检测限为5ng(S/N=3);4家产品均稳定,有效期在2年以上。结论:4家注射用加替沙星产品质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二部)2000年版和2005年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枸橼酸钾缓释片并考查其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体外累积释放率为指标,筛选枸橼酸钾缓释片的处方工艺。结果 100 g素片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树脂5 g、滑石粉0.38 g,所制得的枸橼酸钾缓释片在体外按Higuchi模式释药;0.5、1.5、3 h累积释放度分别为(44.5±0.8)%、(59.1±0.7)%、(95.1±0.7)%,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结论所制备缓释片工艺合理,体外试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维生素C泡腾片的处方筛选。方法 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维生素C泡腾片 ,从崩解度、溶解性 ,泡腾效果、外观等综合评价。结果 采用酸碱混合非水制粒法和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的泡腾片各项评价指标均较好。结论 采用以上二法制得的维生素C泡腾片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生物诱导法刺激白木香后不同部位所产沉香的质量,为评价沉香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沉香项下方法进行药材鉴别和醇浸出物含量测定;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VS)以磷钨酸钼—硫酸锂为显色剂,以Aquilarone E色酮作为对照品溶液,在760 nm波长下测定沉香药材中沉香总色酮含量。【结果】本研究所使用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 h内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71%(sR=2.09%)。白木香树干木质部外侧黑色部分(B部分)醇浸出物含量均值为109.4 mg/g,高于药典所规定的100 mg/g,总色酮含量均值为15.73 mg/g,其余各项鉴别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木质部内侧棕黄色部分(Z部分)醇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47.6 mg/g,总色酮含量均值为2.66 mg/g,其余各项鉴别结果未达药典要求。【结论】生物诱导法所得沉香B部位符合药典要求,而Z部位虽已变色,但质量尚未达要求。提示该法是由外及内影响白木香木质部,逐步形成沉香。  相似文献   

20.
磷酸川芎嗪缓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制备磷酸川芎嗪缓释片。方法: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K100M)为骨架材料,用适量疏水性阻滞剂乙基纤维素(EC,100cps)调节药物释放速度,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磷酸川芎嗪骨架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5nm测定吸收度A来测主药含量,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释放度测定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并对其稳定性作了初步考察。结果:所制备的缓释片在12h内呈现良好的缓释特征,符合Higuchi方程,累积释放百分率Q=30.2915t^1/2-6.7776(r=0.9937),释放速度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对缓释片的质控要求,且对湿、光、热稳定性良好。结论:该磷酸川芎嗪缓释片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单,质控容易,缓释效果明显,稳定性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