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体表电位标测 (BSPM)、心电图 (ECG)和高频心电图 (HFECG)三种心电方法对冠心病 (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 BSPM- 型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 ,对冠脉造影确诊的 60例 CHD患者和 60例正常人进行BSPM,并分析 T峰值图图形和极小值位置的变化。同时记录 ECG和 HFECG,并由专业人员盲法分析其变化 ,评价三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ECG,HFECG和 BSPM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 67% ,87%和 85 % ,特异度分别为63% ,75 %和 90 % ,准确度分别为 65 % ,81%和 88%。诊断的敏感度 HFECG和 BSPM均显著高于 ECG(P<0 .0 5 ) ,特异度 HFECG与 ECG无差别 (P>0 .0 5 ) ,而 BSPM非常显著高于 ECG(P<0 .0 1) ,也显著高于 HFECG(P<0 .0 5 )。结论 :ECG诊断 CH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低 ,HFECG能提高敏感度 ,而 BSPM既能提高敏感度 ,又能提高特异度 ,BSPM是一种价值较高的 CHD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评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心电图 (ECG)、高频心电图 (HFECG)及体表电位标测 (BSPM)三种心电方法对局灶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结扎法 ,建立 10只局灶性心肌梗死犬动物模型。术后 2周 ,依次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ECG,HFECG及 BSPM检查 ,术前行 HFECG和 BSPM检查 ,以作对比。结果 :ECG和HFECG检测局灶性心肌梗死的阳性率较低 ,仅为 5 0 % ,BSPM各单项参数检出的阳性率高于 ECG和 HFECG,多项指标平行试验诊断的敏感性与核素心肌显像相当 ,均为 90 %。结论 :BSPM和核素心肌显像对局灶性心肌显像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且核素心肌显像又能直观地反映梗死部位、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频心电图操作规范和判断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1.几个专业术语的定义 1.1 高频心电图国内外文献曾用高保真心电图(High Fidelity ECG)、宽频带心电图(Wide band recording of the ECG)、高频心电图(High Frequency ECG)等不同的名称,这三个术语含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建议今后一律采用“高频心电图”这一术语。缩写为HFECG。那么,什么是高频心电图呢?定义如下:用频响范围在0.05~1000 Hz以上的检测系统将心脏的电活动信号在体表记录下来所形成的图形,称高频心电图。高频心电图主要研究高频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丁世芳  郭赤  马大波 《心脏杂志》2007,19(6):684-688
目的探讨无创性经食管信号平均技术直接记录窦房结电位(SNP)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三导心电微电位检测仪对256例窦房结功能正常者进行检测,其中男142例,女114例,年龄10~74(44.2±12.4)岁。将食管导联的信号放大(增益达到100μV/cm)、滤波(0.1~50)Hz,16位模/数(A/D)转换,系统采样频率2kHz,对食管SNP进行信号平均,并通过同步信号平均对人食管和心内膜所记录的SNP,犬食管和心外膜所记录的SNP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记录到食管SNP189例(74%),所测信号平均食管SNP为P波前的低幅、低频波,可见有2种形态:园顶型(60%)和上斜型(40%);窦房传导时间为(83.3±26.7)ms,分布范围为(23~118)ms;波幅为(3.5~27.7)μV;dv/dt为(0.43~1.93)mV/s。结论在适当滤波、高增益和抗基线漂移技术条件下,利用经食管信号平均技术,大多数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患者可直接记录到食管SNP。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26例患者进行VCG、ECG和HFECG检查结果显示:HFECG12导联检查阳性率为82.4%,与VCG无显著差异,而ECG检查阳性率仅为49.2%,与HFECG比较有显著差异,HFECG高频切迹数与冠心病病变呈正相关。 自50年代初Langner首先将HFECG应用于临床以来,学者们相继进行较多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而VCG在诊断冠心病方面早已被人们确认,本文通过二者的对比,进一步探讨HFECG在冠心病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理信号的检测,要求有性能较高的放大器。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放大器的精度,本系统设计的插件式宽带程控12导联心电放大器,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和稳定性,保证了电路的精度,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 系统组成 112导联程控隔离心电放大器:可程控转换12个导联,上限截止频率100Hz或1000Hz,可分别用于常规心电图(HRV)和高频心电图(HFECG)的检测。2A/D转换器:双极性的,12位。3电源和计算机I/O接口:软件通过I/O接口对心电放大器、A/D板进行控制,实现程控导联选择、增益调节、基线控制、1mV定标、复位及滤波选择等功能。2 心电…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5岁。心悸、胸闷、ECG 示“多发室早”已2年。心脏扇扫无异常,临床诊断:①心肌炎;②中期妊娠。1989年4月21日作 ECG 记录(附图)。Ⅱ_b、Ⅱ_c 为减慢纸速(10mm/s)连续描记。基本节律为窦性,可见多发的形态相同的室早,早搏的联律间期不等,分为长(0.58s)、短(0.47~0.48s)两种。未见到0.49~0.57s 的联律间期。室性 QRS 波间距之间无倍数关系,故可  相似文献   

8.
高频心电图(HFECG)是在常规心电图(EC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新技术。所谓高频成份是指频率在100Hz以上,时程≤10ms(一般为1~7ms),幅度≤82μV的心电变化。在HFECG上表现为切迹、扭挫、顿结。在心电图P、QRS、T波上均可出现高频成份,但目前临床检测心电图高频成份主要指发生在QRS波上的改变,尤其发生在QRS上升支或下降支上更具有临床意义。此外这些高频成份必需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频心电图检测研究系统(HERS),对32例正常青年人进行高频心电图检测分析。选择X、Y、Z三个正交导联,所得的QRS波型分别为qR、RS和rS,相当于常规心电图的Ⅱ,aVF,V2导联。高频成分(≥100Hz)占0.01~0.1%,其中X导联平均占0.06±0.04%,Y导联平均占0.038±0.03%,Z导联平均占0.047±0.02%,高频上限为420~2250Hz。在QRS波群上切迹多数位于R波顶部附近,扭结多数位于S波上升枝中段和下降枝中、下段,三个导联QRS波上切迹和扭结总数平均为3.39±2.05(3~12)个,绝大多数(93.9±4.1%)不超过8个,在强度分级上一般仅为1~2级,不超过3级。上述数据可作为分析、判断高频心电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潘生丁试验 (DP- ECG)及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复合试验 (TRAS- DP- ECG)前、后心电图 ST段、校正 QT间期 (QTc)及 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变化 ,以评价 TRAS- DP- ECG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冠心病 (CHD)患者 (CHD组 )及 30例正常者 (对照组 )进行 DP- ECG和 TRAS- DP- ECG,记录试验前后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其 ST段 ,QTc及 QTd。根据分布曲线求出 QTc及 QTd的截断点。分别计算两种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如以 QTd≥ 40 m s为截断点 ,以 DP- ECG诊断 CHD时 ,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76 % ,93% ,82 % ;以 TRAS- DP- ECG诊断 CHD时 ,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92 % ,93% ,92 %。结论 :TRAS- DP- ECG时 ,如以 QTd≥ 40 m s为截断点 ,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而不影响其特异度。 QTd≥40 m s可作为 TRAS- DP- ECG时诊断 CHD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 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异常与左房扩大和有关临床疾病的关系,文献报道颇多,然而,PTFv1异常与心功能指标间关系的报道则甚少.本文对34例ECG PTFv1异常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左心功能,并与90例健康人及68例ECG PTFv1阴性的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对照分析。检测采用Aloka SSD-720型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3.0 MHz,SSZ-95型光纤记录仪,纸速50 mm/s。研究对象分三组:PTFv1阳性组——无二尖瓣及肺血管疾病的ECGPTFv1异常(PTFv1≤-0.03~—0.15 mm/s)患者34例(男29,女5),年龄19~82岁(平均53.03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4岁,因“反复胸闷胸痛、晕厥3年余,加重20d”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吸烟,每日20支,酒已戒.血压121/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54次/min,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音低钝,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肌梗死指标:肌钙蛋白( cTn Ⅰ)<0.05 μg/L,肌红蛋白( Myo)86.9 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2 μg/L;生化常规:K+ 4.02 mmol/L,Na+ 144 mmol/L,Cl- 90.8 mmol/L;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二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瓣退行性变;24 h动态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2)窦性停搏(最长PP间期达5.1s,>2.0 s共约30次);(3)频发多源房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4)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 h共约25次);(5)间歇性Lambda(λ)波(图1~3);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开口90%狭窄,余未见异常.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好转出院,拒绝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相似文献   

13.
频谱心电图(FCG)是一种诊断冠心病的新方法。但是,FCG在诊断早期冠心病中的可靠性还缺乏实验资料。为了评价FCG在诊断早期冠心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本文观察了阻断家兔冠状动脉左旋支和再灌流以及结扎犬的冠状动脉左旋支前后,缺血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心电图(ECG)和FCG的变化。缺血区心室肌AP记录方法采用Woodburg的浮置微电极技术。ECG和FCG记录用HBD—Ⅱ型心电多域信息自动诊断仪,以常规ECG的V5(X通道)和Ⅱ(Y通道)连续同步采样125s,由仪器自动绘出图形。结果可见,在冠状动脉阻断10min后,动作电位幅度(APA)降低,O相上升速率(Vmax)减慢,动作电位时程APD30和APD50明显缩短。ECG表现为ST段和T波抬高。FCG的主要改变为自功率谱(Gxx、Gyy)的第一峰幅度明显增加,自相关函数(Vxx、Vyy)和互相关函数(Vxy)中的R波幅增大,R波的衰减不明显,并且R波间的小波动消失。在再灌流后10min、AP、ECG和FCG恢复到接近正常。结扎犬的冠状动脉左旋支后,FCG的改变与阻断家兔冠状动脉左旋支结果相似。这些结果提示,ECG对冠状动脉梗塞早期的心肌电活动变化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4.
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诊断急性后壁透壁心肌梗死(AMI)有困难,而明确诊断对溶栓治疗是重要的。记录3个附加ECG导联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的诊断方法。本文报道其方法及结果。方法17000例住院患者于18个月内行12导联ECG。250例因V;或/和VZ导联R波增高,或临床怀疑后壁梗死(MI)而加作左后胸导联(V7-Vg)检查。记录完12导联ECG后,将V4、VS、V。导联电极分别平移至与左腋后线相交处(V),左肩肿下线相交处(Vs)及与脊柱左侧相交处(Vg),然后记录这些部位的ECG。结果110例后壁AMI或陈旧性MI患者在V7、VS或Vg导联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R) )对男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698名无骨折史上海市男性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饮酒史、吸烟史、合并其他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史,腰椎1-4(L1-4)、左侧股骨颈、总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R) )中国模式计算个体10年骨折发生概率,筛选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标准的个体.将受试者按年龄分为5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9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段10年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分析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90岁4组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将受试者按体重分为4组:消瘦组(体重指数,BMI<18.5 kg/m2),正常组(18.5≤BMI<24 kg/m2),超重组(24≤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骨量减少比例.结果 仅3名受试者达到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高危患者标准.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为0.53±0.4(0~4.0);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为1.62±0.76(0.4~5.4).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在40~69岁期间随年龄增长升高,其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及按体重分组组间骨量减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RAX(R)中国模式运算结果可能低估上海男性10年骨折发生概率,尤其是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FRAX(R)中国模式对男性骨折的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14只麻醉犬采用Harris氏法二期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从心外膜实时记录心室晚电位(VLP)为标准,对比研究了体表和心外膜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VLP的价值。结果表明:(1)梗塞区心外膜SA-ECG显示的VLP与实时记录结果显著相关(r=-0.84,P<0.05);(2)结扎LAD3小时内,体表SA-ECG的VLP阳性率为71.4%(10/14),3-6天降至50%(6/12);(3)体表SA-ECG特异性较强(91.67%),而敏感性较差(66.67%);(4)初步确定犬SA-ECG的VLP阳性指标为DQRS≥60ms、D40≥20ms和V20≤16μV。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犬心肌陈旧性梗死时三种无创性检测法参数的动态变化及特点 ,初步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二级分支 ,建立犬陈旧性局灶性心肌梗死模型 ,观察心脏收缩时间间期 (使用 STI) ,高频心电图 (HFECG)和心肌灌注显像 (使用 SPECT)的变化特点。结果 :陈旧性局灶性心肌梗死后 ,STI的各项指标虽有改变 ,但不显著。HFECG的切迹数在 2~ 4周时明显增多 ,而在 8周时恢复 ;在 2~ 4周时 ,SPECT显示心肌前壁梗死区呈放射性稀疏及缺损 ,而在 8周时 ,该异常明显恢复。结论 :STI对局灶性心肌梗死不敏感 ,HFECG对局灶性心肌梗死较敏感 ,可以反映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 ,而 SPECT能直观的反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是三者中最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和早期监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3例原发肿瘤为胃肠道、乳腺或其他部位的肝转移瘤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2~3周常规检查弥散加权成像并获得相应的ADC值。采用RECIST作为评价肝转移肿瘤化疗疗效的标准。结果在43例肝转移瘤68个病灶中,30个病灶对化疗有效,38个病灶对化疗无效,其治疗前平均ADC值分别为1.22±0.39×10-3mm2/s和1.54±0.55×10-3mm2/s(P=0.008);在治疗后2周,化疗有效组ADC值升至1.43×10-3mm2/s(P=0.005),而化疗无效则降至1.23×10-3mm2/s(P=0.13);以ADC值=1.50×10-3mm2/s为治疗有效或无效的临界点,其判断疗效的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2%,准确率为93%。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可作为预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差电位图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体表差电位图对心肌梗死 (MI)的诊断价值 ,应用 BSPM- 型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和 KT5 0 0全体表心电分析系统 ,对 42例对照组和 42例 MI患者进行了差电位图的研究 ,并与常规心电图 (ECG)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前壁 MI在心室除极 10 ms时 ,左前胸上部出现差电位图偏离指数 (DI) <- 2的区域 ,持续 2 0~ 30 m s。下壁 MI在心室除极 2 0 ms时 ,前胸和后背下部均为 DI<- 2的区 ,至 QRS40~ 5 0 ms负区范围缩小或消失。且 DI异常负区与心室造影局部射血分数降低的节段相一致 ,其范围与射血分数降低的节段数有关。 DI诊断 MI的阳性率为 10 0 .0 % ,而 ECG为 81.0 % ,二者差异显著 (P<0 .0 5 )。提示 :体表差电位图 DI是检测 MI的敏感指标 ,诊断价值显著高于 ECG,且能够确定 MI的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的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水平变化.方法 收集老年男性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44例(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组)和男性健康者104例(健康组),共检测血清中的7种性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总睾酮和雌二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淋巴细胞内雄激素受体含量.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组患者腰围(90.75土8.38)cm νs(86.61±8.91)cm、腰臀比(0.91±0.05 νs0.88±0.06),收缩压[(140.91±20.55)mm Hg νs(130.03±16.69)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3.07士14.15)mm Hg νs(77.21士9.34)mm Hg和雌二醇/总睾酮比值(7.32±3.32 νs 5.76±2.69)明显增高,而雄激素受体荧光强度(2.92±0.97 νs3.36±1.05)明显下降.结论 老年男性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雌二醇/总睾酮比值明显增高,雄激素受体含量明显降低.雄激素受体水平下降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