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如伴有关节突绞索,前路复位的成功率往往明显下降,常需要行后路手术来复位,再行前路融合,这样使得手术时间延长,创伤增加,难度加大,并发轴性痛的几率提高.为克服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复位困难的问题,笔者在对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研究基础上,设计并发明了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器,使大部分关节突交锁患者前路复位成为可能,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临床治疗过程资料,探讨分析使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该疾病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详细分析2012年3月-2012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7例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具体病情,施行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采用ASIA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进行分级,对比两者差异.结果:术前A级7例,B级6例,C级4例,D级0例,术后为A级1例,B级1例,C级0例,D级15例,患者术后脊髓功能相对于术前,ASIA级别更低.结论: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需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制定个体化的脊髓功能恢复方案,采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有利于减低脊髓的压迫,从而有利于脊髓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极易造成颈髓损伤,由手损伤涉及前柱和后柱,颈椎极不稳定,在治疗上强调及时恢复颈椎解剖序列,同时获得良好的生物学稳定。近年来,我们对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患者常规在X线透视监护下行大重量颅骨牵引闭合复位,然后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后路微创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关节突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颈椎关节突脱位损伤严重,最常用的复位方法为颅骨牵引闭合复位,其次是切开复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复位失败称之为难复性下颈椎关节突脱位。自2000年6月至2006年8月,我院共收治难复性下颈椎关节突脱位15例,对其中脊髓后方无压迫的11例一期行后路微创解锁,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小关节交锁。方法:对18例下颈椎脱位合并小关节交锁患者行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入及AO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18例者平均随24.5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均获得解剖复位,恢复颈椎生理曲度11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对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无脊髓损伤)患者行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科就诊的6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无脊髓损伤)患者,根据其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而研究组34例患者选择前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无脊髓损伤)患者行前入路手术,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采取颅骨牵引,早期全麻下颈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7例,其中9例行前路撬拨复位,2例行同期后路解锁复位。术后随访3~12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依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恢复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脊髓功能损伤分级标准分别改善1~2级。结论:颅骨牵引结合早期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并可避免因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21例牵引复位失败的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首先俯卧往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的侧决螺钉或棘突间钢丝固定;陈旧骨折脱位,需行脱位小关节的上关节突部分切除及黄韧带切除.不固定.然后再行前路切开椎体减压,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一周带颈托下地行走.结果 本组21例脱位完全复位,无脊髓损伤发生,随访8~24个月,平均16月,植骨完全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于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最大限度保留活动节段,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美忠  权正学  欧云生 《重庆医学》2007,36(20):2098-2099
目的 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脱位的疗效.方法 21例经颅骨牵引未能复位的陈旧性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在颅骨牵引下,先从后路松解关节突交锁与脊髓后方压迫,然后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21例均完全复位,症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获6个月以上随访,椎间植骨融合良好,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均维持良好,15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4例按Frankel分级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的序列和高度、解除脊髓压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小关节突交锁23例,双侧小关节突交锁37例.56例合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分类标准(ASIA)[1]:A型5例,B型21例,C型23例,D型7例.所有患者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在全麻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前路减压Cage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或损伤节段椎体次全切钛网植入植骨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病例中,53例获得完全复位,成功率88.33%,7例达到90%复位,复位效果尚满意.所有患者完全复位,无大血管、食管意外损伤;5例术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予以激素、雾化治疗后逐渐恢复;2例ASIA A级患者于术后15、19 d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余58例患者均获得18 ~ 30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按ASIA分型,3例A型治疗前后无变化;B型21例,转为C型13例、D型5例;C型23例,转为D型13例,E型8例;D型7例,均转为E型.结论 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班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48-3350
目的观察单纯颈椎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前路复位并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单纯颈椎后路手术并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SIA)情况、椎间隙高度占正常椎间隙高度比例以及颈椎后凸畸形科布角。结果观察组ASIA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占正常椎间隙高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应用单纯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利于改善ASIA分级,增宽椎间隙,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武进  程银树  凌嵘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2):1240-1242
目的:探讨前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脱位的复位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行颅骨牵引不能复位的14例下颈椎脱位均行前入路手术,对单侧脱位(9例)上下椎体,边撑开,边旋转,解开交锁,复位;对双侧脱位(5例)上下椎体,边撑开,边按压上位椎体,向下、前撬拔下位椎体,解开交锁,复位。继行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48个月,1例C4脱位伴截瘫患者于术后1周因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死亡;余13例中ASIA A级4例,治疗前后无变化;B级4例转为C级2例;C级3例转为D级;D级2例转为E级。结论:颈前路复位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脱位,可达到一期解开交锁而复位,避免前后联合入路或传统手术结合颅骨牵引等复杂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和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大重量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的复位效果,降低并发症与风险。方法23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患者,在患者清醒情况下,采用C臂监视下大重量颅骨牵引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情况与并发症,随访2~2.5年,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22例复位成功,1例(为不全瘫)复位失败改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后椎管内有压迫或不稳的7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余的均采用牵引治疗,所有患者牵引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随访2~2.5年左右,神经功能恢复(1.06±0.73)级。结论C臂监视下大重量颅骨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的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颈椎骨折脱位后入路复位侧块钉板/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至今,采用后入路复位外侧块钉板/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6例.结果 所有病例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75%,植骨融合率100%.神经根损伤1例,无医源性脊髓及椎动脉损伤、术后感染及内固定物失效等并发症.结论 后入路复位颈椎侧块钉板/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既可从后方进行椎板减压,又能进行有效的复位及内固定,尤其适用于存在小关节突交锁的患者,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陈旧性无脊髓损伤AllenⅠ度下颈椎脱位的治疗策略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陈旧性无脊髓损伤AllenⅠ度下颈椎脱位患者21例。单侧关节突交锁9例,双侧关节突交锁2例。全部病例均行单纯前路椎间盘切除松解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21个月。症状均获得改善,其中19例症状完全消失。7例获得完全复位,14例遗留轻度椎间移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植骨均获融合,未出现内固定失效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单纯前路复位及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无脊髓损伤AllenⅠ度下颈椎脱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前路手术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知啦效果与护理。方法:在我院中选择6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手术前给予患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以及颅骨牵引快速复位。在手术之中则使用行前路减压复位以及钛网植骨、经前路钢板内的固定手术。在手术之后则要对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经过前路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发生切口感染情况;在术后发生了声音嘶哑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以及肺部感染现象,采取相应的治疗之后,患者的不良情况均在7天内得以改善,整体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早期前路减压手术属于较为有效的实用性的外科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颈椎陈旧性脱位合并小关节损伤的治疗策略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陈旧性颈椎小关节损伤患者36例,通过Frankel及JOA评分系统评价损伤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7例,后-前-后联合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4例,后路松解-前路融合内固定22例,前路融合内固定3例.随访6个月~2年,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Frankel评分术后改善1级34例,改善2级1例,无改善1例.JOA改善率O%~12.3%,平均8.3%.结论 下颈椎陈旧性小关节损伤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后路对绞锁的关节突的松解及复位,前路的松解对复位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骨固定。结果:17例均完全复位。平均随访24个月,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线维持良好,植骨均融合,无明显并发症。10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按Franke1分级提高1~2级。认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必须早期手术,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及恢复椎体的高度以获得即刻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的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月采取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单纯前路和单纯后路手术治疗了5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其中40例行同期前后路手术,9例单纯前路手术,8例单纯后路手术;随访时间6个月~7年.结果 57例患者中,8例已死亡,为截瘫并发症引起,实际随访到37例,脱位及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前凸均完全恢复,复位节段的椎体间已骨性融合.随访到的大部分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根据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类型、椎体间滑移程度、关节突关节绞索、脊髓压迫的方向及损伤程度决定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以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解除脊髓的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疗效.方法1997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203例颈椎损伤患者,其中21例为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C3-4位3例,C4-5位5例,C5-6位7例,C6-7位6例.15例经颅骨牵引复位后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固定;3例经颈椎后开放复位并行棘突钢丝缠绕固定;3例先行后路开放复位或术中麻醉下复位,再行前路椎间盘减压及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患者就诊时按ASIA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8例,D级3例,另1例表现为轻微神经根刺激症状;三个月后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8例,E级6例,1例伴全瘫出院后6个月并发肺炎死亡.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早期快速牵引复位减压、早期开放复位减压稳定性重建对颈髓损伤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