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关系,总结减少产褥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择121例进行支原体属培养,41例进行细菌培养,分析产妇的感染情况,根据感染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率为52.1%,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39.0%,支原体属培养中解脲脲支原体占47.6%,人支原体占52.4%,细菌培养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3.8%,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分别占31.2%、12.5%、6.3%、6.3%.结论 孕期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阳性是产妇剖宫产术后易发生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孕前阴道炎的检查和治疗,减少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107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0例行支原体属培养,37例行细菌培养,总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率为37.1%,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支原体属培养中检出解脲脲支原体占38.5%,人支原体占61.5%,而细菌培养中以粪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孕期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的产妇,剖宫产后易并发产褥感染,应加强孕前阴道炎的检查与治疗,并检测支原体属与衣原体属,尽量避免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并发产褥感染的产妇100例为感染组,选取同期行剖宫产手术未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100例为非感染组。对感染组病原分布进行调查;检测两组血清PCT、IFN-γ、TGF-β的水平;分析剖宫产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种指标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感染病原以大肠埃希菌(49.3%)为主;感染组产妇血清PCT、IFN-γ、TGF-β水平均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长、生殖道感染史、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或撕裂是剖宫产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血清PCT、IFN-γ、TGF-β以及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9、0.769、0.890以及0.973。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长、生殖道感染史、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或撕裂均是剖宫产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PCT、TGF-β均有着较好的诊断效能,三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蔚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33-1835
目的:分析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0年12月间,在萧山区第四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危因素,其中54例行支原体培养,32例行细菌培养。针对感染过程中出现不同种类的高危因素,给予相应抗生素疗法。结果:3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8.5%,其中17例(45.9%)解脲脲原体阳性,20例(54.1%)人型支原体阳性。18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56.3%,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38.9%。结论:孕前必须加强阴道炎的临床检查与治疗,并检测支原体与衣原体,孕期生殖道支原体培养阳性产妇,剖宫产后易并发产褥感染。减少孕期用药,加强孕期卫生宣传与分娩期管理,降低多种高危因素影响,可显著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7,(6):890-89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2014年3月—2015年8月行剖宫产术的885例产妇临床资料,选择发生切口感染的39例作为观察组,按1∶1随机选择无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及手术方面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统计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85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共发生切口感染39例,切口感染率为4.41%;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8.46%和23.08%,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B族链球菌,分别占12.82%和10.26%;观察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胎膜早破以及疤痕子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产妇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胎膜早破以及疤痕子宫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于医院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1例行宫颈分泌物检查,19例行羊水病原学检查;针对不同程度感染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83例患者支原体属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9.2%,其中35例解脲脲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42.2%,48例人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57.8%;37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0.8%,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3.2%。结论孕前必须加强阴道炎的检查与治疗,并检测支原体属与衣原体属,减少孕期用药,加强孕期卫生宣传与分娩期管理,尽量消除导致产褥感染的多种高危因素,可显著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对2018年1月1目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某医院行剖宫产的单胎分娩产妇进行跟踪随访,包括体温测量、阴道分泌物和宫腔分泌物采集进行培养及鉴定,并进行白细胞检测,对产褥期是否发生感染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产褥期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分析1 679名剖宫产手术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为4.87%。检出的11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31株(26.72 %)和20株(17.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生殖道感染(OR=2.775)、妊娠期合并疾病(OR=3.224)、第二产程剖宫产(OR=2.212)、产后出血(OR=2.443)、胎膜早破(OR=4.201)和瘢痕子宫(OR=1.958)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剖宫产产妇术后出现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前生殖道感染、妊娠期合并疾病、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和瘢痕子宫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原菌和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治疗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病原体及耐药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300例,术后诊断为产褥感染76例。分析产褥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支原体培养阳性者的药敏结果;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根据应用抗生素是否是致病菌的敏感抗生素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比较两组体温及血常规恢复时间。结果76例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中,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36.8%)、金黄色葡萄球菌(25.0%)。人型支原体(Mh)对交沙霉素、米索霉素、多西霉素敏感性100%。术前经过产程、术前诊断宫腔感染或可疑宫腔感染、破膜时间12h、合并阴道炎、产后出血的产妇感染率高于其他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组体温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常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者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应用抗生素,对有高危因素者应加强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院产褥期耐药感染产妇血清中维生素D、A水平与药敏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产褥感染的产妇60例,根据药敏结果分为耐药感染组和非耐药感染组,所有产妇均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D水平,对比2组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患者药敏结果及耐药的风险因素。结果耐药感染13例占21.7%,耐药组患者产程时间、出血量明显高于非耐药组患者,产褥期耐药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大肠埃希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为0%。维生素D、出血量、维生素A是患者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褥期耐药感染产妇血清中维生素A、D水平与患者耐药感染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前庭大腺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常见致病菌的病原菌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108例前庭大腺脓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共检出10种病原菌,脓液细菌培养阳性85例,阳性率78.70%,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5.88%。细菌学阳性者常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其发生风险分别为3.025(95%CI:1.250~7.317)、3.780(95%CI:1.401~10.204)和2.881(95%CI:1.236~6.712)。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感染是脓肿复发的危险因素(OR=3.307,95%CI:1.301~8.405);病原菌阳性(OR=2.962,95%CI:1.205~7.282)和厌氧菌感染(OR=4.856,95%CI:1.380~17.089)均为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肠埃希菌为前庭大腺脓肿最常见的单种病原菌,选用覆盖大肠埃希菌的广谱抗生素兼顾抗厌氧菌可作为手术后的有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