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损伤组和低、中、高剂量瑞巴派特保护组。采用阿司匹林150 mg·kg~(-1)·d~(-1)灌胃,连续14 d,瑞巴派特组在每次造模前30 min给予保护。观察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检测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黏蛋白2(MUC2)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结果阿司匹林组小肠黏膜损伤,黏膜MPO、血清D-乳酸增加(P0.05),MUC2、ZO-1和Occludin表达量减少(P0.05),瑞巴派特可不同程度缓解以上改变。结论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损伤小肠黏膜通透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减轻炎症、增加MUC2的分泌、保护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引起小肠黏膜屏障损伤[1],发生率高达71%[2],通过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可早期发现小肠黏膜损害,为NSAID所致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应用肠黏膜保护剂防治NSAID肠病提供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酒精或酒精和瑞巴派特直接灌胃的方法制作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对比观察不同时点(0、15、30、60min)大鼠胃黏膜的损伤指数;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组织中的TNF-α,采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浆PGE,和血清NO。结果随时间的推移,酒精刺激后胃黏膜有高度损伤,但同时应用瑞巴派特不仅能使其损伤程度明显降低(与酒精组或对照组相比,P〈0.05),还可抑制酒精诱导的胃黏膜TNF-α的表达,时间越长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饮酒30min后,瑞巴派特能明显提高血清NO水平(P〈0.01)和血浆PGE:水平(P〈0.05),60min后,瑞巴派特组血浆PGE,水平甚至超过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瑞巴派特能够降低胃黏膜组织中的TNF-α表达,显著提高血液中的NO和PGE2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引起小肠黏膜屏障损伤[1],发生率高达71%[2],通过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可早期发现小肠黏膜损害,为NSAID所致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应用肠黏膜保护剂防治NSAID肠病提供评估.  相似文献   

5.
瑞巴派特对非甾体抗炎药损伤小肠黏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引起小肠黏膜屏障损伤[1],发生率高达71%[2],通过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可早期发现小肠黏膜损害,为NSAID所致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应用肠黏膜保护剂防治NSAID肠病提供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引起的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双抗损伤组和瑞巴派特保护组。双抗损伤组大鼠给予阿司匹林(10.41 mg·kg~(-1)·d~(-1))联合氯吡格雷(7.81 mg·kg~(-1)·d~(-1))灌胃,瑞巴派特保护组大鼠在每次行双抗灌胃前1 h用瑞巴派特100 mg·kg~(-1)·d~(-1))对大鼠进行灌胃预处理,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实验第15天处死所有大鼠,评估胃黏膜大体及病理损伤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中VEGF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黏膜中EGF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胃黏膜中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双抗损伤组大鼠胃黏膜大体及病理损伤明显增加,胃黏膜中EGF、VEGF表达明显减少(P0.05),胃黏膜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与双抗损伤组相比,瑞巴派特保护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胃黏膜中EGF、VEGF表达明显增加(P0.05),胃黏膜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5)。结论瑞巴派特对双抗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加胃黏膜中EGF、VEGF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而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瑞巴派特在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1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4 d)、吲哚美辛建模组(20 mg/kg吲哚美辛连续灌胃4 d)和瑞巴派特干预组(20 mg/kg吲哚美辛灌胃4 h后,给予320 mg·kg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双氯芬酸损伤组、瑞巴派特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应用双氯芬酸7.5 mg/(kg·d)灌胃,1次/d、连续4 d的方法制作大鼠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模型.瑞巴派特保护组在每次造模前1 h用100 mg/(kg·d)瑞巴派特对大鼠进行灌胃预处理,连续4 d.阴性对照组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4天,处死所有大鼠,对其小肠损伤情况进行大体及病理观察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肠黏膜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和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ERK、p38和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损伤组大鼠小肠大体和病理损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瑞巴派特组大鼠小肠大体和病理损伤评分均低于损伤组(P0.05);Occludin蛋白在损伤组中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在瑞巴派特处理组中的表达水平较损伤组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中p-ERK蛋白和p-p38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瑞巴派特处理中的表达水平较损伤组降低(P0.05).结论:瑞巴派特对大鼠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中ER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上调小肠黏膜中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小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保留灌肠对远端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瑞巴派特联合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4,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66),(P<0.05)。结论瑞巴派特联合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远端UC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永峰 《山东医药》2006,46(31):39-39
将4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瑞巴派特、强的忪及黄连素灌肠,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强的松及黄连素灌肠。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显效率为71.4%,对照组为52.4%,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用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传统中药苏木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及抗炎性反应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在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苏木水提取物(AELS)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免疫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瑞巴派特+康复新+生理盐水混合后保留灌肠,每天1次;对照组用康复新+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方法同治疗组。治疗12周后用结肠镜复查,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12周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0%和96.8%。对照组分别为44.8%和75.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肠黏膜局部免疫反应异常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炎症介质[包括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因子]在介导这一异常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银杏天宝(Ginkgo biloba extract,EGB)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银杏天宝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影响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和试剂:TNBS购自Sigma公司。EGB为贵州  相似文献   

14.
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机理。方法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瑞巴派特+强的松+黄连素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黄连素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8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水平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疗效,其治疗作用与改善患者细胞炎症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旨在在体外水平上研究瑞巴派特与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 1,HO-1)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药物所致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损伤组、低浓度组以及高浓度组.分别给予单纯损伤处理或添加预保护处理,使用细胞增殖检测法、免疫印迹蛋白检测法等对细胞增殖功能、HO-1的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 D 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 u p e r o x i d e dismutase,SOD)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细胞增殖实验中,空白组、损伤组以及药物处理组(低浓度和高浓度)存活率分别为97.22%±2.01%,60.33%±1.88%、72.34%±1.0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的MDA含量升高,而经药物预处理后,MDA含量下降为1.88 nmol/m g±0.13 n m o l/m g和1.55 n m o l/m g±0.16n m o l/m g,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7、7.332,P=0.009、0.032).药物进行处理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SOD分别提高为(10.23 U/mg±1.77 U/mg)和(12.09U/mg±2.01 U/mg),与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1经过免疫印迹蛋白检测技术检测损伤组的蛋白稍高于对照组,经药物处理后HO-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0.88±0.10 vs 0.34±0.03,1.34±0.28 vs 0.88±0.10).统计学处理后显示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剂量依赖性(t=5.869、9.122,P=0.017、0.008).结论:瑞巴派特可激活HO-1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药物引起的对GES-1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态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TNF-α、IL-10和血清内毒素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分布。结果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增高,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水平升高,而经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处理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有明显下降,结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和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减少,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处理后可使TNBS引起的TJ结构受损减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肠道微生态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TJ蛋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纠正肠道微生态,上调肠上皮细胞TJ蛋白occludin的表达,降低结肠组织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内毒素通过紧密连接进入体循环。  相似文献   

17.
rt-PA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SD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 (5mg kg)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观察腹腔注射rt PA(10mg/kg)对血清心肌酶 (CK、CK MB、LDH)释放量、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以及心肌病理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 :ISO组较正常对照组心肌酶 (CK、CK MB、LDH)释放量以及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均显著增加 ,ST段明显抬高 (P均 <0 0 1) ;ISO +rt PA组则较ISO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CK、CK MB、LDH和ST段分别降低 5 4 9%、5 1 3%、4 2 6 %和 5 4 5 % (P均 <0 0 1)。结论 :rt PA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态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TNF-α、IL-10和血清内毒素,采用免疫组织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分布。结果 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增高,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而经金双歧处理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下降,结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和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减少,而金双歧处理后,可使TNBS引起的TJ结构受损减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肠道微生态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Rachmilewitz等[1] 发现 ,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病变肠段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 (NO)生成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推测NO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为此 ,我们使用不同剂量的NG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 (NG nitro L argininemethylester,L NAME)抑制NOS活性 ,以探讨NO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可能机制与组织损伤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大鼠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分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体重 190~ 2 30 g ,随机取 10只为空白对…  相似文献   

20.
银杏天宝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研究银杏天宝(EGB)的治疗作用及其抗氧化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备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5-ASA group,100 mg/kg),EGB组(200 mg/kg) 4组.观察大鼠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生化法检测大鼠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肠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GB组结肠组织iNOS表达明显减少,NO、MDA明显降低(iNOS:19.60%±3.17% vs 81.36%±1.71%;NO:9.20±0.81μmol/g vs 14.77±1.34μmol/g;MDA:3.96±0_35 umol/g vs 6.06±0.39 umol/g;P<0.01):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SOD:32.52±1.82 kU/g vs 21.90±2.22 kU/g;GSH- Px:49.91±2.59 kU/g vs 41.26±2.90 kU/g;P<0.01).EGB能明显减少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2.10±0.57vs 3.10±0.57:3.50±0.85 vs 4.7±0.82;P<0.01).结论:EGB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反应,抗氧化损伤,抑制NO生成,来减轻结肠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