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肠癌免疫组化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CEA、P53、nm23、Ki-67、MRP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和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6-07我院收治的73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对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EA、P53、nm23、Ki-67、MRP,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CEA、P53、nm23、Ki-67、MRP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2.2%、68.5%、75.3%、84.9%和64.4%.CEA、MRP与大肠癌患者的各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53、Ki-67和nm23与肿瘤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53、Ki-67在Dukes C、D期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2.8%和100%1明显高于Dukes A、B期者(59.1%和75.0%)(P<0.05),而nm23在Dukes C、D期的阳性表达率(58.6%)明显低于Dukes A、B期者(86.4%)(P<0.05).CEA与nm23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296,P=0.011),而P53和Ki-67表达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 0.308,P=0.008),其他各指标间的表达无相关性.nm23、P53和Ki-67与预后因素关系明显,nm23在生存期≥3 a患者的阳性表达率(92.9%)高于生存期<3 a者(71.2%)(P<0.05),而P53和Ki-67在生存期≥3 a患者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42.9%和64.3%)明显低于生存期<3 a者(74.6%和89.8%)(P<0.05).结论:P53、Ki-67和nm23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CEA可能是大肠癌的侵袭转移的促进因素.MRP所引起的耐药机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制.CEA、P53、nm23、Ki-67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侵袭转移以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汉中市西乡县中医医院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的胃癌患者12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以及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00例分别纳入胃癌组、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三组患者三种肿瘤标记物单项或联合检测结果及在胃癌诊断中的检验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CEA、CA-199、CA724在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组三种肿瘤标记物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Dukes分期进展而升高。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癌组中阳性率为85.8%,远高于同组肿瘤标记物两两联合检测阳性率,也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或两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结论CEA、CA-199、CA-724单项检测对于胃癌辅助诊断及分期具有一定意义,三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验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对乳腺肿瘤术后转移复发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05-2012-05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乳腺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er-2、TopoⅡ表达;以患者转移复发作为观察指标,分析Her-2、TopoⅡ表达与乳腺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肿瘤组织Her-2、TopoⅡ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术后复发转移组(83例)Her-2、TopoⅡ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117例)(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Ⅲ期患者转移复发率(66.7%或54/81)显著高于Ⅰ~Ⅱ期(22.4%或29/119)患者,Her-2表达阳性转移复发率显著高于Her-2表达阴性患者,TopoⅡ表达阳性转移复发率显著高于TopoⅡ表达阴性患者,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er-2、TopoⅡ表达是影响乳腺肿瘤术后转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乳腺肿瘤术后转移复发患者Her-2、TopoⅡ表达显著升高,Her-2、TopoⅡ均可以作为乳腺肿瘤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106例大肠癌手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发患者以Dukes C期、低分化大肠癌为主;术后2 a复发率最高,临床症状以腹痛、便血最常见,治疗仍以再次根治手术为主;结肠癌肝转移率高,直肠癌盆腔、会阴部转移率高。认为大肠癌Dukes分期、病理类型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癌胚抗原(CEA)动态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尽早采取根治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6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癌胚抗原(CEA)、癌相关糖抗原CA199、CA72-4单项表达情况,将3种标记物组合为4种方式进行联合检测.并对其中45例患者术后随访4个月~2a。结果Ⅰ、Ⅱ、Ⅳ期大肠癌患者3项标记物均明显增高(P均〈0.05).其敏感性与病理分期程度相关。术后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转移、复发者标记物明显增高至术前水平。CEA+CA72-4及CEA+CA19-9+CA72-4组合方式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任一单项(P均〈0.05),但后一种组合方式的特异性有所降低。认为3项肿瘤标记物对大肠癌中晚期的诊断、术后疗效监测具有实用价值,CEA和CA72-4联合检测可作为首选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成像特征与Her-2、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为乳腺癌患者行DCE-MRI扫描检查,根据数据系统(BI-RADS)分析其成像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Her-2、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Her-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边缘、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r=0.279,P=0.015;r=0.331,P=0.004),与肿瘤大小、形态、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无相关性(P0.05);Ki-67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形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r=0.275,P=0.017;r=0.381,P=0.005;r=0.265,P=0.022;r=0.351,P=0.002),与肿瘤边缘、强化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DCE-MRI成像特征与Her-2、Ki-67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0例。术中将肿瘤切除后,运用免疫组化法对患者的病理学指标进行检测,对这些病理学指标与Ki-67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原发单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表达的阳性率为93.33%(56/60),Ki-67过表达,Ki-67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Ki-67表达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Her-2、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过表达率80%(8/10)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52%(26/50)(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Ki-67阳性表达率,Ki-67阳性表达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受到ER、PR、Her-2、P53阳性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CA)50、CA199和CA724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结肠癌患者为病例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血清CEA、CA50、CA199和CA724的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和CA724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中此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结肠癌患者(P<0.05)。术后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和CA724的水平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时,其水平又明显升高,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将CEA、CA50、CA199和CA724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和复发转移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 CEA、CA50、CA199和CA724在结肠癌的阳性检出、分期和复发转移中具有检测指示意义,且联合检测进行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老年大肠癌的p53、Ki-67表达与Dukes分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大肠癌p53、Ki-67的表达与Dukes分期的关系,探讨老年大肠癌的预后。方法将163例大肠癌病例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进行p53、Ki-67的标记,同时按Dukes标准分期。结果老年组和对照组p53、Ki-67的表达率有随Dukes分期提升而提高的倾向。Dukes分期的各个阶段二组间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53、Ki-67的表达与Dukes分期有正相关性,但老年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推测老年大肠癌的预后不比非老年者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与分析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乳腺癌手术切除术的10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作为乳腺癌组,将距离肿瘤边缘>5 cm的乳腺组织作为癌旁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量并对比乳腺癌组与癌旁正常组标本中Ki-67、Her-2及CD147的表达水平,并将上述指标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进行分析;对Ki-67、Her-2及CD147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全部患者实施为其1年的乳腺癌手术后随访,对随访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对比Ki-67、Her-2及CD147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生存情况下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乳腺癌组组织标本中Ki-67、Her-2及CD147蛋白光度值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P<0.05)。Ki-67、Her-2及CD147蛋白表达分别在肿瘤>5 cm、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分型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有脉管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83、CD1a和Ki-6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中CD83、CD1a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低Dukes分期、预后好的癌组织中CD83和CD1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应组(均P<0.05),而FCM检测只显示CD1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应组(均P<0.05);两检测均显示,高Dukes分期、预后差的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对应组(均P<0.05).结论:CD83、CD1a和Ki-67的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和预后相关,可以作为检测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两步法检测137例大肠癌及其邻近正常黏膜组织中细胞周期素E(Cyclin E)、抑制因子p27kipl和核抗原-67(Ki-67).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Cyclin 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13、0.367、0.348,P均<0.05).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45、-0.269、-0.348,P均<0.01).大肠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218、0.172,P<0.05).大肠癌组织中Cyclin E与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0.235,P<0.01);Cydin E和Ki-67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243,P<0.01);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与Ki-67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172,P<0.01).认为Cyclin E和p27kipl是大肠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的正、负性因子,联合检测Cyclin E、p27kipl和Ki-67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和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40例,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未复发转移组(n=94)和复发转移组(n=46)。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K1、CEA及CA199预测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复发转移患者血清TK1、CEA及CA199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复发转移组TK1(76.1%vs 51.1%)、CEA(91.3%vs 64.9%)及CA199(84.8%vs 58.5%)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血清TK1[(3.70±1.62)vs(2.36±1.08)pmol/L]、CEA[(28.63±9.14)vs(17.42±5.38)ng/ml]及CA199[(75.26±17.30)vs(63.48±12.45)U/ml]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K1、CEA及CA199预测结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96 pmol/L、22.63 ng/ml和69.24 U/ml,3项联合预测结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的AUC(95%CI)[0.872(0.813~0.935)]明显优于TK1[0.730(0.672~0.791)]、CEA[0.804(0.744~0.865)]及CA199[0.762(0.703~0.823)],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和82.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复发转移患者血清TK1与CEA(r=0.760,P0.01)和CA199(r=0.702,P0.01)呈正相关,血清CEA与CA199呈正相关(r=0.813,P0.01)。结论复发转移患者术前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明显升高,3项联合检测对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术中应用化疗药物后,手术前后血清CEA和CAl9-9的变化,确定其对预防大肠癌微转移,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术中应用化疗药物大肠癌患者及30例术中未应用化疗药物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EA和CAl9-9含量的变化,同时选用30例非肿瘤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结果:60例大肠癌患者(Duck C期)术前外周血中CEA,CAl9-9均值高于正常值(60.73±25.99 mg/L vs 2.67±1.643 mg/L,P<0.01;112.73±78.76 kU/L vs 14.6±6.68 kU/L,P<0.01).30例术中应用化疗药物的大肠癌患者手术后血清CEA、CAl9-9下降较快(术后7 d:7.96±3.32 mR/L,29.34±11.05 kU/L,P<0.01 vs术前),术中未应用化疗药物组的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CEA和CA-199下降缓慢(术后7 d:34.23±20.59 mg/L,88.12±32.28 kU/L,P>0.05 vs 术前).结论:通过定量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Al9-9的含量,证明手术中温热灌注化疗 动脉化疗以及术后联合化疗的辅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对预防大肠癌微转移,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入住本院的7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本研究中所涉及的7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本组患者治疗之后,临床控制总有效率及临床收益率分别为38.16%与77.63%;(2)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EA与CA-19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3)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I~II度毒副反应较II~III度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控制率及收益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D1a、Ki-6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CD1a、Ki-67。结果本组CD1a阳性24例,Ki-67阳性37例;CD1a和Ki-67表达与Dukes分期和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均〈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CD1a、Ki-67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对大肠癌诊断和随访的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酶免疫法检测184例大肠癌和35例大肠良性疾病血清肿瘤标记物CAl9-9、CA50、CA242及CEA的表达,并利用其对52例行根治术的大肠癌进行随访。结果 大肠癌病人4种肿瘤标记物水平高于大肠良性疾病病人,其水平随着大肠癌病程的进展逐渐增高;4种肿瘤标记物中以CA242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52.6%和79.7%;4种肿瘤标记物对诊断的敏感性与大肠癌的分期有关;平行法联合检测可使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82.6%,系列法联合检测可使特异性提高至88.6%;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水平显著下降;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水平至正常的病人复发或转移率为77.8%;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水平重新升高者复发或转移率为84.8%。结论 血清肿瘤标记物CAl9-9、CAS0、CA242及CEA对大肠癌的诊断和随访有一定的价值,并可用于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并可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腺癌中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组织蛋白酶(Cath)-D和Ki-67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24例结肠腺癌术后组织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80例上皮内瘤变的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8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NQO-1、Cath-D和Ki-67的表达。结果三组中NQO-1、Cath-D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NQO-1、Cath-D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NQO-1和Ki-67、Cath-D和Ki-67的表达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术后组织中NQO-1、Cath-D和Ki-67均高表达,NQO-1和Cath-D均与Ki-67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对促进肿瘤的发生、进展和增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 MMR)蛋白中的h MLH1、h MSH2、h MSH6以及整合素β1(Integrinβ1)和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水平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标本16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标本中hMLH1、hM SH2、hM SH6、Integrinβ1和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1)162例标本中有36例标本存在hMLH1、hMSH2、hMSH6的表达缺失,缺失率为22.22%;(2)MMR蛋白表达缺失在肿瘤直径(P=0.0005)、Dukes分期(P=0.0248)、肿瘤家族史(P=0.0042)和淋巴结转移(P=0.0014)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ntegrinβ1阳性表达水平在Dukes分期(P=0.0002)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Ki-67的阳性表达水平在Dukes分期(P=0.0002)、淋巴结转移(P=0.0111)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MMR蛋白表达缺失、Integrinβ1阳性表达和Ki-67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P=0.006)、淋巴结转移(P=0.023)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5)dMMR组患者5年的生存率为88.89%,pMMR组患者5年的生存率为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 Integrinβ1阳性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9.69%,阴性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7); Ki-67的阳性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3.27%,阴性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2).结论患者的MMR蛋白、Integrinβ1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的Dukes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且这三种因素均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其中, MMR蛋白表达缺失, Integrinβ1和Ki-67的阴性表达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背景:结直肠癌(CRC)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预测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发现一些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在CRC组织微环境中表达显著上调,其中抗血管生成趋化因子CXCL9与CRC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CRC术后患者血清CXCL9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CRC术后患者60例,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随访监测血清CXCL9水平,以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变化与CRC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CRC组术前血清CXCL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Dukes分期的进展呈升高趋势(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各Dukes分期CRC组血清CXCL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Dukes C、D期组在术后12个月时虽有所回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确诊复发/转移时的血清CXCL9水平高低行分组分析,发现复发转移率随CXCL9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ukes分期和血清CXCL9水平是CRC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C患者术后血清CXCL9仍处于相对高水平状态,并与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血清CXCL9水平监测可能有助于指导CRC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