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索膝关节后侧入路应用于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24例进行研究,入选病例均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其随访资料,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对其膝关节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4例患者均在术后接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5个月。入选病例均实现骨性愈合,末次随访Rasmussen平均得分为26.9分,优14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膝关节功能良好,全部患者对术后恢复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膝关节后侧入路手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有着术野清晰、创伤较小、固定简单等特点,且手术疗效显著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内侧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42例,后侧柱骨折均采用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累及内、外侧柱者结合外侧入路或/和正中入路.[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为14~30分,优良率为90.5%; 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3~18分,优良率为95.2%.术后2例膝关节伸屈活动明显受限,经康复科康复锻炼后改善;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向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后疼痛缓解.[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利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结合外侧入路或/和正中入路可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进行良好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有效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运用恰当的康复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并收治了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9~55岁(平均45.8岁);其中17例为单纯后柱骨折,4例合并内侧或外侧柱骨折,单纯后柱骨折中8例患者为后内侧骨折,5例患者为后外侧骨折,4例患者同时累及后内和后外侧。用改良后侧手术入路术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本组患者中有4例合并内侧柱或者外侧柱骨折,取“漂浮”体位,采用前内或者前外侧联合入路。采用DeCoster 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术后即刻复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医院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术后12个月患膝功能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即刻X线复查,骨折复位良好。本组患者均获得长时间随访,随访时间12~22(平均16.2)个月。患者10~12周开始部分负重锻炼,骨折愈合后可逐渐完全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12~15(平均13)周,无骨延迟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膝关节的屈伸度平均为5°~130°,根据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87.2分(65~94分),优良率为90.5%。 结论 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操作简单、骨折暴露充分,固定切实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由于其所选用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便随机的将这2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方式)和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方式),各10例,对比性研究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中,5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其总有效率为90.0%(9/1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0.0%(包括2例痊愈,1例临床治疗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1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其发生率10.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所产生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后侧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胫骨平台后侧骨折11例,后外3例,后内6例,后内、后外广泛骨折2例。外侧髁后外侧骨折采用后外侧倒L形切口,内侧髁后侧骨折、外侧髁后内侧及内外侧髁后侧广泛骨折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骨折后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愈合12~19周,平均15.2周。完全负重12~26周,平均16.5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抗凝、活血化瘀治疗1周后恢复。术后24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82~90分,平均为85.3分。结论: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具有手术野暴露清楚、复位准确、内固定安置方便、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汤永南  焦锋  陈帅 《吉林医学》2015,(8):1563-1564
目的:观察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胫骨平台后侧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4例。对照组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锁定接骨板实施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均进行顺利,手术时间3~10 d,平均5.5 d,无血管、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10~14周),无骨折再塌陷及膝内、外翻畸形发生,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4.67±2.12)周,短于对照组的(19.03±2.54)周,Rasmussen评分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及骨折复位优良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切口能较好地显露胫骨后侧、后内侧平台,可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植骨内固定,手术损伤小、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与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9例(对照组),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膝关节评分(HSS)、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12-26个月随访,观察组HSS评分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能提供良好的显露,损伤小,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8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6例,良2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结论后侧入路较前侧入路能更充分地暴露胫骨平台后髁,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膝关节扩大内后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内侧及内后髁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及胫骨后内侧阻挡钢板结合前内侧“竹筏”固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 23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合并伤。采用膝关节扩大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后前内侧采用T型3孔排钉固定+后内侧重建板塑形后阻挡固定。通过X线检查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功能评分。 结果 术后X线检查均提示骨折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整,平台后倾角恢复正常; 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为14~18分。切口愈合时间12~14 d。患者随访5~38月,骨折愈合时间3~6月。KSS膝关节临床功能恢复评价优18例、良5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胫骨平台内后髁骨折采用膝关节扩大后内侧手术入路,创伤小,手术显露好,能直视下进行解剖复位,后侧阻挡钢板支撑保护,允许患者早期负重和屈膝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杜昆仑 《求医问药》2014,(15):194-195
目的:观察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施行改良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典的胫骨平台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情况,统计其对骨折复位的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骨折复位的满意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理想,操作简便,术野暴露良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易漏诊,主要累及胫骨平台内、外侧髁的后1/3。大部分需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依骨折类型可选用外侧切口,后外侧切口,后侧"S"形或"L"切口及前后联合入路等。骨折复位多采用从后向前、从内向外的复位顺序,后内髁的解剖复位及有效固定至关重要,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同期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膝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30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8个月,平均(12.4±2.4)个月。均获得解剖复位,内固定未见失效。术后膝关节功能根据HSS评分,优2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采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对局部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显露方便,术中能直视下全面了解骨折复位情况,具有创伤少、操作简单及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高向勇 《吉林医学》2013,34(21):4243
目的:探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胫骨平台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膝关节骨折复位满意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膝关节后内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暴露直接、操作方便、疗效明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12个月对病人进行随访,采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采用Rasmussem放射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折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3.503、3.428,P<0.05)。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安全、效果好,且具有暴露清晰、创伤较小以及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胫骨平台中累及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13例累及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Schatzker Ⅰ~Ⅳ型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入路(后内侧倒L型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支撑钢板)以及术后疗效.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4~57岁,平均36岁.其中2例为单纯后侧平台劈裂,6例为后内侧平台劈裂,5例后外侧平台骨折.结果:13例患者术后X线检查,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8~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HSS评分标准,73~98分,平均87.2分.结论:后侧入路能够较好的暴露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拥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能,能够较稳定的固定骨折位置,方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68-7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外后侧髁骨折患者进行不同入路的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的153例胫骨平台外后侧髁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内固定的入路不同分为后侧内入路治疗组(A组,n=75)进行后侧内入路治疗和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双侧入路治疗组(B组,n=78)进行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双侧入路治疗,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方法(HSS)评估膝关节功能,随访12~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HSS评分。结果 B组的优良率(89.7%)明显高于A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0.2±2.5)周]明显短于A组[(21.3±5.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HSS评分[(89.9±13.5)分]明显高于A组[(71.2±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骨不愈合、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膝关节不稳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双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后侧髁骨折患者可以更好地暴露胫骨平台后髁,减少软组织损伤,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内固定及膝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袁翀  杨光  刘铁民  王秀峰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1008-1009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劈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劈裂骨折患者11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89~90分.无关节面明显塌陷,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能充分暴露骨折面、骨折块及关节面,准确进行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患者创伤小,手术耗时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茎突综合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劈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劈裂骨折患者11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89~90分.无关节面明显塌陷,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内侧入路、有限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能充分暴露骨折面、骨折块及关节面,准确进行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患者创伤小,手术耗时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刘建  苟景跃  刘远禄 《重庆医学》2013,42(20):2344-2346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46例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7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均愈合。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5.1分,其中优21例,良1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4.8%。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9.3分,其中优31例,良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2.6%。结论后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的骨折,具有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累及后柱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前外侧入路的术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220min,平均(142.4±27.53)min,出血量35~140m L,平均(59.4±19.45)m 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3°~6°,膝关节屈曲90°~135°,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良率92.1%,HSS评分优良率97.4%。结论应用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外侧的胫骨平台骨折入路安全熟悉,复位及固定效果明确,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