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朝文  邓莉  王恒  刘春  李有长 《重庆医学》2008,37(5):522-523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异丙酚手控输注组(M组)和异丙酚靶控输注组(T组),每组患者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M组手控给予异丙酚2.0mg/kg,扩张宫颈管时再追加异丙酚20~30mg,术中根据患者的反应每次酌情追加异丙酚20~30mg左右至手术结束时停止给药,T组采用Diprifuor TCI系统给药,初始靶浓度设为2μg/mL,扩张宫颈管时靶浓度增加到4.5~5.0μg/mL,而后以3.0~3.5μg/mL的靶浓度维持至手术结束。结果T组异丙酚用量>M组异丙酚用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T组,而苏醒时间及自动坐起时间明显长于T组。M组MAP、HR和SpO2与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肢体不自主扭动M组与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TCI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较异丙酚MCI有苏醒快、恢复质量好、麻醉效能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恒速输注与靶控输注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分级Ⅰ级~Ⅱ级的择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恒速输注组和靶控输注组各30例,恒速输注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意识消失后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下颌松弛后插入气管导管,异丙酚5~10mg·kg-1·h-1,瑞芬太尼1~2μg·kg-1·h-1维持麻醉.靶控输注组以异丙酚4μg/ml,瑞芬太尼5ng/ml血浆靶控输注,意识消失后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下颌松弛后插入气管导管,并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两组病例麻醉深度BIS均维持在40~60,观察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恒速输注组诱导后、插管后和气腹后的MAP分别为(72±7)mmHg,(88±5)mmHg和(87±6)mmHg,与同组基础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靶控输注组相应的MAP则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靶控输注组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7.3±3.1)min和(9.3±1.9)min,比恒速输注组的(10.5±2.4)min和(12.6±2.7)min明显缩短(P<0.05).结论 靶控输注比恒速输注能更好地控制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应,且具有苏醒快、苏醒质量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靶浓度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方法80例全身麻醉病人,年龄17~65岁,体重42~85kg。随机分为异丙酚靶控浓度2μg/m l组和2.5μg/m l组,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达到目标浓度和效应室浓度的时间及不同时间异丙酚用药量、清醒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异丙酚TCI 2μg/m l和2.5μg/m l复合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均能完成手术,麻醉用药量、麻醉满意度、清醒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丙酚输注20m in左右达到设定效应室靶浓度,两组异丙酚5、10、15m in时用药量分别为8、7、6mg/(kg.h)和9、8、7mg/(kg.h),之后以6mg/(kg.h)和5mg/(kg.h)持续输注可维持相应效应室浓度。结论异丙酚2μg/m l和2μg/m lTCI复合苏太尼安全、可行,以本研究提示的不同时间用药量指导手控输注可维持相应的效应室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开胸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按麻醉过程中使用镇静剂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20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均采用TCI-Ⅲ型靶控输注泵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3.0μg/m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依次注射舒芬太尼0.6μg/kg、罗库溴铵1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TCI异丙酚调节异丙酚,维持Narcotrend指数D级。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切皮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T2)、关胸即刻(T3)时点抽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记录Narcotrend指数。记录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恶心、呕吐、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拔管后5min、10min、30min 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延长,拔管后5min、10min、15 min时点VAS评分降低,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恶心、高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率输注可节俭术中异丙酚用量,降低PACU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与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对全身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咸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30例)和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30例). A组采用血浆靶控浓度4/μg/ml异丙酚诱导,术中用3-3.5μg/ml维持.B组采用0.1mg/kg咪唑安定、1mg/kg异丙酚诱导,术中采用10.8-6mg/(kg·h)方案输注异丙酚维持.术中持续监测患者SBP、DBP、HR,观察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苏醒表现(烦躁、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3min后SBP、DBP、HR低于术前(P<0.05),气腹10min后SBP、DBP、HR高于诱导前、后3min及插管后(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A组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苏醒质量好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LC比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右美托咪啶辅助下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右美托咪啶0.6μg/kg剂量持续静脉输注10 min后,异丙酚靶控输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开始手术,手术结束时停药。异丙酚的靶控浓度按序贯法确定,初始的靶控浓度定为4.5μg/ml,靶控浓度变化幅度定为0.5μg/ml。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计算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概率单位转换分析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右美托咪啶辅助下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为3.97μg/ml,其95%可信区间为(3.68~4.28)μg/ml。结论:利用序贯法测定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后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为3.97μ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和人工持续输注(CI)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用药剂量以及对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TCI组和CI组。TCI组设定初始靶浓度为2.0μg/ml,随后根据手术进程调节靶浓度,扩宫口时将靶浓度升至6.0μg/ml,以后降至4.5μg/ml,术毕前调至2.0~3.0μg/ml;CI组设定初始剂量为2.0~2.5mg/ml,而后微泵维持(7.0ml·kg-1·h-1),术中根据患者体动反应追加药量;两组均在手术结束时停止给药。记录两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用药量以及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TCI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长于CI组(P<0.05),但苏醒时间明显短于CI组(P<0.05)。两组用药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CI组血压、心率下降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TCI组(P<0.05)。两组均有SPO2<90%的患者,CI组往往发生在诱导和追加药量时,而TCI组则发生在扩宫颈口后。结论对于宫腔镜手术而言,TCI法较CI法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耳鼻喉科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TCI组麻醉诱导时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μg/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 mg/L,术中靶浓度维持不变,术毕停药;对照组麻醉诱导以异丙酚1~2 mg/kg、枸橼酸芬太尼2.5 μg/kg静注,术中吸入1%异氟烷和静注芬太尼0.03 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毕停止.记录2组各时段生命指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PACU)、拔管后30 min、1 h和3 h的意识状态(OAAS)、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①术中TCI组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维持在6 μg/L、异丙酚血药浓度维持在3 mg/L的给药速度,血流动力学稳定;②在行气管插管、支撑喉镜置入、拔管前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TCI组,有统计学差异;③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时间TCI组早于对照组;④TCI组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30 min、1 h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⑤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相比,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更平稳,苏醒更快,更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靶控输液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静脉注射异丙酚麻醉用于宫颈锥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宫颈病变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靶控组(A组,n=20)和腰麻组(B组,n=20)。A组患者手术开始前3min接TCI(Grassby3500)输注异丙酚(PFS50ml玻璃预充注射器,Astra Zeneca公司),TCI输注同时,静脉辅以芬太尼1μg/ks,B组于L3-4穿刺成功后行腰麻。观察两组患者的NBP、HR、R、ECG、SPO2,记录麻醉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了解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度。结果TCI组与腰麻组在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的时间以及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用于宫颈锥切术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苏醒迅速,与腰麻相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TCI组采用异丙酚TCI3mg/L,对照组静脉输注异丙酚1.5mg/kg,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0.003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术中吸入2%异氟醚,TCI组给予异丙酚1mg/L,对照组异丙酚3mg·kg·h-1,间断给予芬太尼和万可松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手术结束前10min(T4)2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停止输注异丙酚至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结果T2时2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T2时TCI组MAP较对照组低(P〈0.05);与T1时比较,T2时2组HR增快(P〈0.05);TCI组异丙酚用量比对照组减少,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5或P〈0.01)。结论异丙酚TCI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够较好地减轻插管反应、减少异丙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靶控输注组(TCI组)和手控输注组(MCI组),每组30例。TCI组使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5.0μg/ml。MCI组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变化,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的总用药量。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中的SBP、DBP、SpO2较肠镜检查前均有明显下降,但MCI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TCI组。MCI组中呼吸抑制(SPO2<90%)发生7例,TCI组无呼吸抑制发生。MCI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高于TCI组;MCI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TCI组。结论:靶控输注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2.
赵晓虹  高成杰  王建  王惠霞  刘健 《重庆医学》2012,41(10):959-960,963
目的测定预先静脉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啶时成年患者异丙酚靶控输注(TCI)诱导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Cp50)。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质量指数20~30kg/m2,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首先给予0.4μg/kg右美托咪啶缓慢静脉注射(5min注射完毕),C组患者给予相同方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10min后开始麻醉诱导。瑞芬太尼TCI 5min后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的比率为1.2。结果 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麻醉诱导时,D组和C组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的Cp50分别为2.88μg/L和3.72μg/L,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2.75~3.02μg/L和3.54~3.89μg/L。结论成年患者在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麻醉诱导时,D组和C组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50分别为2.88μg/L和3.72μg/L,右美托咪啶能减少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50,这可能与右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具有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靶控输注组(TCI组)和手控输注组(MCI组),每组30例。TCI组使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5.0μg/ml。MCI组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变化,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的总用药量。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中的SBP、DBP、SpO2较肠镜检查前均有明显下降,但MCI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TCI组(P<0.05)。②MCI组中呼吸抑制(SPO2<90%)发生7例,TCI组无呼吸抑制发生。③MCI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高于TCI组(P<0.05),MCI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TCI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不同给药方式用于颅脑手术病人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56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靶控榆注组(TCI组)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5μg/mL,病人意识消失后降为3.2μg/mL,单次静注组(BI组)予异丙酚2 mg/kg静注,所有病人静注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2 min后气管内插管.记录病人神志消失时间、神志消失时异丙酚用量、气管内插管所需时间、气管内插管时异丙酚总用量,并记录病人麻醉前、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3 min SBP、DBP、HR及BIS.结果 TCI组诱导后神志消失时间显著短于BI组(P<0.01),神志消失时异丙酚用量显著大于BI组(P<0.05),两组气管内插管所需时间及气管内插管时异丙酚总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插管前SBP、DBP、HR及BIS显著低于麻醉前值(P<0.01),插管时及插管后3min SBP、DBP、HR显著高于插管前值(P<0.01)、但低于或接近麻醉前水平,插管时及插管后3 min BIS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异丙酚靶控输注或单次静注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普通颅脑手术病人全庥诱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与N2O吸入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择期LC手术患者200例。随机等分成静吸复合麻醉组(静吸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全静脉组)。静吸组诱导时设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ng/ml。意识消失后静注司考林1.0mg/kg,快速诱导插管,插管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减为2ng/ml,异丙酚浓度维持不变,术中吸入40%N2O和间断性静注司考林维持麻醉。全静脉组常规给药后,异丙酚2mg/kg,芬太尼2μg/kg,司考林1.0mg/kg。插管,继之以芬太尼1.0mg,司考林500mg配入0.9%NS 500ml复合液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术毕的SBP、DBP、HR、SpO2、停止麻醉至拔管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拔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全静脉组在气腹后10min的HR、SPB、DPB及术毕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而静吸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此外,静吸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静脉组。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靶控输注与N2O吸入复合麻醉用于LC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有效地减少静脉给药量,降低成本,可供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洪章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113-114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ASA Ⅰ~Ⅱ级需行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P组,以40μg/(kg·min)的速率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患者睫毛反射和指令性反应消失,如检查中患者出现四肢活动则追加异丙酚30mg至活动消失;RF组以瑞芬太尼0.05μg(kg·min)加异丙酚40μg(kg·min)靶控输注至检查结束.术前、术中监测MAP、HR和SPO2.记录异丙酚总剂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患者体动率.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每组睫毛反射消失时MAP、HR均显著降低(P<0.05),肠镜检查时P组显著增高(P<0.05);RF组SPO2下降及苏醒时间缩短较P组显著(P<0.05),P组异丙酚用量、诱导时间、体动发生率比RF组非常显著增加(P<0.01).术中无知晓、入睡快、苏醒快,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与不同的麻醉性镇痛药配伍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120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组(R组),异丙酚和舒芬太尼组(S组),异丙酚和芬太尼组(F组)。设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4μg/m l,病人入睡后R组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2ng/kg,F组和S组分别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和舒芬太尼0.1μg/kg。术中遇体动时酌情追加异丙酚。观察术中呼吸抑制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毕患者呼之睁眼时间、听从指令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评价麻醉效果。结果R组麻醉效果满意度最高,异丙酚用药量最少,为132.05±25.46mg。术毕清醒时异丙酚血浆浓度为2.01±0.47μg/m l,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R组术毕各个清醒时间均短于S组和F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R组和S组一定程度地降低MBP,对HR影响不大。同时R组呼吸抑制的情况明显比F组和S组严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方法的比较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最佳,节省麻醉药用量,苏醒迅速,但要注意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在外科ICU机械通气病人中镇静的效果. 方法 外科ICU机械通气病人32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组(n=16)靶控输注异丙酚,以0.5~2.0 μg/mL为目标血药浓度维持目标镇静深度(Ramsay镇静评分2~5分);持续组(n=16)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以0.5~2 mg/(kg·h)的输注速度维持同样的目标镇静深度,两组均辅以舒芬太尼2~5 μg/h的输注速率镇痛.记录每小时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药物调整次数,舒芬太尼和异丙酚的用药总量,总镇静时间及理想镇静时间,计算镇静效率,停药后苏醒时间. 结果 总镇静时间、苏醒时间、舒芬太尼用药量、异丙酚用药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利事件评分、药物调整次数持续组高于靶控组(P<0.05).两组镇静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靶控组明显优于持续组. 结论 靶控输注更容易控制镇静深度,两种输注方式对短期镇静异丙酚用药量及苏醒时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异丙酚单次给药与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给药两种给药方式对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门诊无痛人流病人6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单次给药组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5mg/kg(A组)30例,异丙酚TCI组芬太尼1μg/kg+异丙酚TCI(B组)30例,观察两组的异丙酚总量及苏醒时间,血压和末梢氧饱和度变化趋势。结果:①A组的异丙酚总量及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呼之能应时间)均长于B组。②A组血压和末梢氧饱和度下降的趋势较B组明显。结论:异丙酚TCI给药在门诊无痛人流病人用药量少,苏醒快,且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与静脉推注给药(MCI)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0例择期人流镇痛术孕妇随机分为丙泊酚 TCI 组和静脉推注给药 MCI 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常规面罩给氧,氧流量2 L/min,TCI 组丙泊酚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4μg/ml,术毕停止给药;MCI 组丙泊酚诱导量2~3 mg/kg,刮宫前酌情追加丙泊酚50 mg 麻醉维持,不同时点分别观察记录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总药量、镇痛效果及诱导前后 SBP、DBP、MAP、HR、RR、SpO2、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变化.统计丙泊酚诱导量、追加量和总用量.记录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手术时间、自动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TCI 组诱导、苏醒时间均短于 MCI 组(P<0.05),总用药量 TCI 组大于 MCI 组;镇痛效果 TCI 组优于 MCI 组(P<0.05).两组 T1时点 MAP、HR、RR、SpO2均低于术前,MCI 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自动离院时间时间TCI 组明显短于MCI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起效迅速,操作简便,可控性强,苏醒完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