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HIV/AIDS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随CD4+淋巴细胞数量、白蛋白含量、HIV-RNA载量以及合并感染的变化情况,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47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的临床资料,对CD4+、CD8+、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绝对数、白蛋白(ALB)含量、HIV-RNA载量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4+含量降低组的HIV/AIDS患者CD8+、B、NK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患者(P<0.01),CD8+、NK、B细胞的含量与CD4+数量呈正相关(P<0.05);白蛋白含量降低组的HIV/AIDS患者CD4+、CD8+、B、NK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的患者(P<0.01),白蛋白含量与CD4+、CD8+、B、NK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P<0.01);HIV-RNA阳性患者CD4+、CD8+、B、NK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阴性患者(P<0.01),合并感染率为27.9%,高于阴性患者22.5%(P<0.05),HIV-RNA载量与CD4+、B淋巴细胞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8+、B、NK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合并感染率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对于新发现的HIV/AIDS患者,同时检测血清中TP/HBV/HCV抗体,能准确地掌握合并感染情况,有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感染与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02例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样本中的生殖支原体、梨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等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有67例患者尿样中检出支原体核酸,感染率为65.69%;其中,检出生殖支原体感染23例、检出梨支原体感染15例,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29例,感染率分别为22.55%、14.71%、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HIV感染患者与AIDS患者三种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患者的三种支原体感染率高于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的患者(P<0.05);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IL-2、TNF-α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4水平高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P <0.05)。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支原体感染率,免疫功能较差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炎症因子的低表达,但尚不能认为支原体感染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HIV疾病临床分期系统(简称中国系统)、WHO HIV疾病临床分期系统(简称WHO系统)、美国CDC HIV疾病临床分期系统(简称美国系统)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6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比较各系统分期HIV/AIDS抗病毒治疗6个月内无预后不良生存率。计算各系统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在三个系统内各分期无预后不良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系统、美国系统、WHO系统及CD4细胞分层对预后不良预测的AUC分别为0.649,0.740,0.763,0.641。结论 三个系统及CD4细胞分层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6个月的预后均有预测价值,但WHO系统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探讨社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介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管理效果.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5月孝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徐州市2016—2020年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晚发现情况及不同特征分析,为寻求HIV/AIDS早发现和探索有效防控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收集2017—2021年各年1月份历史卡片,筛选出2016—2020年当年新报告且现住址为徐州市的HIV/AIDS患者信息,并依据晚发现定义筛选各年晚发现病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趋势检验分析晚发现患者不同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2020年徐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共1434例,晚发现病例共471例(32.8%),新发病例晚发现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伴小幅波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婚、20~39岁年龄段人群、农民工、同性性传播和异性非商业性传播及羁押人群晚发现率更高。诊断年龄在40~49岁、经异性性传播中配偶阳性及非商业性行为感染病例的晚发现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徐州市HIV/AIDS患者晚发现率近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总体水平较省内其他城市仍高,需加强高风险人群监测和教育,扩大检测范围,及时发现患者,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满足全身炎症反应(SIRS)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60例为SIPS组,并按满足2项或3项、4项标准分为A1、A2亚组。根据是否由感染因素引发的SIRS,将60例SIPS患者分为B1亚组(sepsis 组)和B2亚组(非sepsis组)。按照CRP的高低将患者分为CRP轻度升高组(Ⅰ组,8-50 mg/L)、 CRP中度升高组(Ⅱ组,51-79mg/L)、CRP重度升高组(Ⅲ组,≥80 mg/L)。不满足SIRS诊断标准的急诊病人30例为非SIRS组。测定每位患者的CRP水平和APACHⅡ评分。结果 SIPS组CRP水平、APACHⅡ评分均高于非SIRS组。SIRS组CRP水平A2亚组高于A1亚组,B1亚组高于B2亚组。 CRP重度升高组(Ⅲ组)APACHⅡ评分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病死率明显高于 CRP轻度升高组(Ⅰ组)、CRP中度升高组(Ⅱ组)。CRP中度升高组(Ⅱ组)APACHⅡ评分和发生 MODS及病死率明显高于CRP轻度升高组(Ⅰ组)。结论 CRP在SIRS病人明显升高。CRP测定对判断SIRS患者炎症反应轻重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福建省学生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7—2015年福建省新报告的学生HIV/AIDS病例,对其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福建省2002年首次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到2015年共报告254例(占全省2.9%),每年新报告病例上升明显,从2009年的0.9%升至2015年的4.7%,年均增速67.2%。病倒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漳州和泉州市(73.6%),以19~22岁居多(54.7%),男性为主(97.2%),文化程度较高(69.7%)。性接触途径感染占94.1%,其中同性传播占75.6%。检测咨询(43.7%)和临床就诊检测(23.6%)是病例的主要来源。结论福建省学生中艾滋病疫情日益严峻,并呈低龄化趋势。应采取有效且适用于学生的干预策略以遏制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如东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现状和流行特征,为采取有效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并复检后待确证送至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印迹试验确证.结果 2013-2015年共计报告HIV/AIDS137例,其中男性121例,占比88.3%;平均年龄(43.12±14.75)岁,≥50岁占37.2%;农民(工)及工人86例,占比62.7%;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男同(MSM) 109例;检测途径以其他就诊者检测为主.结论 如东县2013-2015年HIV/AIDS呈现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50岁年龄人群较多,性传播途径中MSM占比大.应加强重点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有效的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入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入组时基本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治疗HIV/AIDS共5 788人,新治疗人数逐年增多.79.7%为江苏省籍,性别比为4.69:1,平均年龄为(39.9±12.6)岁,已婚者占55.8%.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者占52.0%.感染途径主要为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91.9%),入组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187 cell/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M为4.0个月.男性、>59岁、未婚、外省籍、在医院治疗和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江苏省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有所提前,但仍有大部分HIV/AIDS治疗较晚,其HIV阳性发现较晚是主要原因,HIV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HIV/AIDS患者艾滋病污名状况以及和自评症状之间的关系,为艾滋病污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深圳市内5个区和1个定点治疗医院随机抽取353名HIV/AIDS患者,用Berger-HIV污名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心理学测量,用自行编制问卷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和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深圳市HIV/AIDS患者Berge污名总分均值为(109.41±16.55),关联分析显示Berger污名量表的担心公众歧视、负面自我印象两个维度和SCL-90中的精神病性偏执,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相关性较大(R0.400,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β=-0.260),疾病类型(HIV或AIDS)(β=-0.111),文化程度(β=0.105)影响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污名的维度(担心公众歧视、负面自我印象)能够激活一系列内在负性情感和认知表达(如怀疑、警惕等精神病性症状和偏执等),负性的情感认知状态可能导致患者负面的行为表达(人际关系敏感、负面印象管理),提示HIV/AIDS患者积极的认知模式和社会支持可能是患者艾滋病污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最有效的方法.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共有2804个治疗机构开展抗病毒治疗(ART);全国累计133 524例成年患者接受ART,正在治疗106 593例;累计治疗儿童2563例,正在治疗2104例.ART覆盖率由2009年的62.0%上升至2011年9月底的73.5%[1].由于接受ART使患者生命得以延长,目前HIV感染者的数量多于以往,而因为更多HIV/AIDS获得治疗,其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在过去5年中下降超过10%[2].本文从HAART效果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耐药性及其影响,以及HAART对艾滋病疫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痰涂片、线性探针、改良罗氏培养与药敏试验、血清结核抗体、PPD皮肤试验等方法在HIV/AIDS中早期诊断结核病的优缺点,为基层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HIV/TB双重感染患者346例、350例单纯结核病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分别用5种方法开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检出时间周期等,以及在HIV/TB组中不同的CD4细胞计数人群的5种方法受影响情况,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何种方法更适合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结果 5种检测方法中阳性检出率为线性探针检查最高,检出率最低的是痰涂片;检出周期最长的是痰培养(需要近个月的培养才能得到结果),检出周期最快的是血清结核抗体和痰涂片(当天就可以得到结果),结性探针方法在24 h左右可以得到检测结果;线性探针敏感度为61.56%、特异度为100.00%,而且其检测水平不受HIV/TB患者不同CD4细胞水平的影响,是各种检测方法中最理想的方法。结论从稳定性、敏感度以及检出结果周期等综合考虑,线性探针技术是当前县一级卫生机构对HIV/AIDS中早期诊断结核病的适宜技术,虽然需要特殊设备和环境,操作技术和防污染措施要求严格,必须下大力气去推广应用,从疾病防控的角度力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0例子痫前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铁蛋白的水平.结果 正常妊娠孕妇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63,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3,P<0.05);超敏C-反应蛋白随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各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发展,可作为其进展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血流感染(BSI)对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即使在HAART时代,BSI在艾滋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仍排在前三位.国外有较多针对艾滋病患者BSI的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此文就艾滋病患者BSI的发病率、病原体、诊断、预后和防治等问题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HBV合并感染现状,并探讨该人群合并HB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CDC及宁明县CDC的艾滋病门诊作为研究现场,招募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 18周岁并确诊为HIV感染者,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史、性行为、乙型肝炎感染史等合并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采集血样检测HBsAg。采用EpiData 3.0和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HBV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为13.85%(113/81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25~45岁者比≥ 45岁者,OR=1.738,95% CI:1.031~2.931)、HBV感染家族史(有HBV感染家族史者比无HBV感染家族史者,OR=2.898,95% CI:1.678~5.005);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比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OR=1.744,95% CI:1.052~2.892)。结论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较高。25~45岁、有HBV家族史者、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的合并感染风险较高。建议针对HIV感染者加强HBV感染监测,控制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8.
HIV/AIDS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的心理需求。方法 对我国4个省111例HIV/AIDS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大部分感染者都表现出对结果的不相信,在知道感染后大部分感染者都选择不告诉其他人。对于是否愿意和其他感染者进行交流。在因吸毒和血液途径的感染者中均有较高的比例,分别是75.56%和87.10%,而且其中94.29%和100%的人将面对面交流作为首选。结论 HIV/AIDS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巨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result of an experience in the hospital Correia Pican?o in Recife, Pernambuco Federal State, a reference hospital for HIV pati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supply the discrepancy of information on elderly carriers of HIV. This is a quantitative, transversal and retrospective research. A diagram form was used to organize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46 medical record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n increase on the number of women, especially married women, heterosexuals, and elderly infected by HIV. The study also showed an increase on the number of infections through sexual contact and the predominance of carriers who were undereducated.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medical records were incomplete. The conclusion was that preventive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to be elaborated in order to reach the population in general, including the elder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