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结直肠癌在男性排位第五,女性排位第三,死亡率排第五。《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中明确提到胆囊切除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国内外对其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而且研究的结果未有一致性定论。为此,本文就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有胆囊切除史的患者已被认为是我国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高危人群,但国内外对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较少。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腺瘤关系的研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3篇文献按研究方法不同分为队列研究组(6篇)和病例对照研究组(7篇),均使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前者的相对危险度(RR)和后者的比值比(OR),以及二者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队列研究组和病例对照研究组分别纳入总样本量5940例和158 995例,Meta分析综合RR=1.32,95%CI:1.07~1.61;OR=1.17,95%CI:1.08~1.26。结论胆囊切除导致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近年来有关结直肠癌的研究已经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腺瘤-癌演变过程得到重视;同时,胆囊切除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其术后因造成胆汁酸肠肝循环及肝脏合成的加快,使大量胆汁酸进入肠道,而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真正病因尚未明确.本文对这一相关问题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腺瘤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255例在我院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老年结直肠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筛查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对照组)142例和2型糖尿病(T2DM)组113例,根据肠镜及病理结果统计结直肠腺瘤大小、数目、分布位置、病理类型、异型增生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男性比例增高,2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0%比66.9%,χ2=10.91,P=0.001)。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腺瘤发病部位为全结直肠的检出率明显增高(42.5%比24.6%,χ2=8.146,P=0.005),腺瘤直径≥1 cm的病人检出率增高(49.6%比36.6%,χ2=4.314,P=0.042),且多发性腺瘤检出率明显增高(70.8%比55.6%,χ2=6.163,P=0.014)。2组病人的年龄、病理类型、异型增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男性为T2DM病人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结直肠腺瘤合并T2DM者临床特点包括男性病人多、病变范围广、腺瘤多发,故对老年男性T2DM病人进行肠镜筛查并内镜下治疗是预防结直肠腺瘤进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背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是重要的癌前病变。目的:分析老年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结肠镜和病理检查证实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老年患者178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腺瘤部位、腺瘤大小、病理类型、异型增生、癌变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大小的腺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腺瘤直径的增大,管状腺瘤的检出率下降,绒毛-管状腺瘤的检出率增高(P0.01),腺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增加,腺瘤的癌变率增加(P0.01),且绒毛-管状腺瘤的腺上皮异型增生程度和癌变率明显高于管状腺瘤(P0.01)。结论:随着腺瘤直径的增加,老年腺瘤性息肉患者绒毛-管状腺瘤的发生率、异型增生程度以及腺瘤癌变率均明显增加,早期发现并治疗腺瘤性息肉可有效减少老年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切除术后复发息肉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5年5月-201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RA,术后行肠镜复查,并发现复发息肉的患者103例.统计分析初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型、发生部位、肠镜间隔时间与复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 93%的患者复发息肉大小都在1 cm以内;复发息肉在左半结肠占65%,在右半结肠占12%,在全结肠占22%;初检CRA大小、数目、病理分级与复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级,经统计分析均无关联,初检发生部位与复发息肉的发生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 复发息肉通常是多发、较小、低危的,虽然大部分在第1年已经出现,但在5年之内其镜下特点及病理分型均无统计学意义.初检位于左半结肠的CRA患者,复发息肉更易在左半结肠,而初检位于全结肠的患者复发息肉更易在全结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 CRA)临床特点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CRA患者相关病例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RA组中性别、年龄、MS、高血压、糖尿病史、高脂血症、胆囊疾病、结肠憩室、粪便隐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高尿酸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在男女性患者横结肠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早晚期腺瘤、标本病理结果在性别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分期中仅粪便隐血亚组分析中(免疫法+化学法)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隐血检测早、晚期腺瘤灵敏度分别为6.8%和15.6%;在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OR=0.53,95%CI:0.31~0.93,P=0.025)、年龄(OR=0.93,95%CI:0.91~0.96,P0.001)、吸烟史(OR=2.74,95%CI:1.36~5.51,P=0.005)、癌症家族史(OR=3.04,95%CI:1.56~5.93,P=0.001)、结肠憩室(OR=2.83,95%CI:1.10~7.27,P=0.031)、粪便隐血(OR=5.82,95%CI:1.67~20.25,P=0.006)、MS(OR=2.23,95%CI:1.21~4.08,P=0.010)是CRA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吸烟史、癌症家族史、结肠憩室、粪便隐血、MS是CRA独立危险因素。男性腺瘤发病率高于女性,同时男性腺瘤在横结肠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粪便隐血(免疫法+化学法)同时阳性有助于晚期腺瘤的筛查。  相似文献   

8.
背景:胆囊切除已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但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一直未受到重视。目的:探讨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经结肠镜排除恶性肿瘤、炎症性肠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疾病的患者425例,根据既往有无胆囊切除史分为胆囊切除组(n=63)和对照组(n=362),对两组患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息肉表现和组织学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胆囊切除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6.0%对3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两组患者息肉的部位和形态均无明显差异(P=0.753,P=0.127);但胆囊切除患者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危险显著高于对照组(OR=1.79,P=0.006)。亚组分析示胆囊切除史≥10年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与胆囊切除史〈10年无明显差异(P=0.11)。结论:胆囊切除并未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性,但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因此对胆囊切除患者应重视早期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高危腺瘤随访1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高危腺瘤内镜下切除后的复发特点.对今后高危腺瘤患者规范筛查和合理随访提出指导.方法:收集2004-01/2009-01发现结直肠高危腺瘤并经内镜下切除的患者详细临床资料.对于腺瘤切除后继续在我院内镜随访的患者进行登记.结果:共收集结直肠高危腺瘤497例患者,其中166例腺瘤切除后继续在我院行内镜随访.随访的166例患者一般资料分布:年龄32-82(平均61.64±11.07)岁,其中年龄≥55岁患者128例(128/166,77.11%),男性94例(94/166,56.63%),高危腺瘤以便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较多见(71/166,46.38%),且腺瘤表面易形成分叶(75/166,54.82%).首次复查时间为切除后1-28mo,共102例患者(102/166,61.45%)复发.高危腺瘤切除后的复发部位特点:初发于左半结肠的腺瘤易复发于左半结肠,初发于右半结肠的腺瘤易复发于右半结肠(r=0.440,0.387,均P<0.01),将高危腺瘤切除前后的病理表现进行比较未见明显相关性.Cox模型的风险量曲线图提示随时间的延长,从6mo开始患者息肉复发的风险逐渐增大.结论:结直肠高危腺瘤切除后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发生结直肠腺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质指数水平分为肥胖组和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脂、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肥胖组结直肠腺瘤阳性率、体质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与结直肠腺瘤相关。[结论]肥胖患者体质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结直肠腺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糖尿病可增加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进展期腺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初次行全结肠镜检查者,227例2型糖尿病结直肠腺瘤患者、553例2型糖尿病无息肉患者和与2型糖尿病腺瘤组1∶1匹配[匹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和吸烟史]的227例非糖尿病结直肠腺瘤患者纳入研究。总结2型糖尿病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进展期腺瘤的危险因素。结果:与2型糖尿病无息肉组相比,2型糖尿病腺瘤组年龄更大,男性、吸烟者和有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史者比例更高(P均0.05)。与非糖尿病腺瘤组相比,2型糖尿病腺瘤组多发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比例更高(16.7%对10.1%,21.6%对14.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299,95%CI:1.041~1.831,P=0.008)、年龄(OR=1.129,95%CI:1.001~1.421,P=0.025)、BMI(OR=1.118,95%CI:1.022~1.715,P=0.038)和2型糖尿病(OR=1.408,95%CI:1.141~1.721,P=0.010)是进展期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结直肠多发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男性、年龄、BMI和2型糖尿病与进展期腺瘤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息肉是一类从结直肠黏膜突向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早期发现并切除腺瘤对预防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腺瘤切除后的随访也至关重要。间期癌是指在首次结果正常或已清除所有息肉的结肠镜检查后,至下次结肠镜检查前所发生的结直肠癌。减少间期癌的发生是消化内镜医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结直肠腺瘤切除后的随访以及间期癌的发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代谢因素在结直肠腺瘤发病中的作用尚缺乏系统性研究。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结直肠腺瘤发病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至江苏省老年病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中老年患者785例,根据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结肠镜组(272例)、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155例)和结直肠腺瘤组(35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代谢指标包括TC、TG、HDL-C、LDL-C、尿酸、空腹血糖、HbA1c。结果:结直肠腺瘤组年龄、血清TC、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镜组和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P 0. 05)。结直肠腺瘤组和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镜组(P 0. 05)。三组HDL-C、LDL-C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 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糖尿病、胃肠息肉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是中老年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代谢指标异常密切相关,年龄 50岁、BMI 24 kg/m~2、糖尿病以及尿酸升高可能均为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脂类代谢与结直肠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类代谢异常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和恶变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大量研究表明脂类、脂类代谢产物及参与其代谢的酶可能是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腺瘤癌变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日益西方化,我国CRC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在大城市增幅则更大,如1984年至2004年间上海地区CRC发病率男性已由16/105增至23.61/105,女性则由14.26/105增至20.43/105(均为标率,数据资料来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对老年人大肠腺瘤性息肉(CAP)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60岁以上退休员工1 125例,分为CAP组(n=187)和正常对照组(n=938),并根据B超结果分为胆囊切除组和未切除组,对其肠镜结果、体质指数(BMI)、腰围、胆红素谱进行分析。结果男性CAP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3.210,P<0.001);CAP组年龄、腰围明显高于非CAP组(P<0.001);胆囊切除组的大肠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χ~2=5.348,P<0.021);经Logistic回归法分析提示性别、年龄、腰围、胆囊切除(P=0.019,OR=1.876,95%CI:1.118~3.146)是发生CAP的危险因素。结论胆囊切除可能是老年人患CAP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鸟氨酸脱羧酶(ODC)的生物学特点、测定方法和在结直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中不同的ODC活性及其临床意义。并对ODC检测中的不同意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鸟氨酸脱羧酶的生物学特点、测定方法和在结直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中不同的ODC活性及其临床意义。并对ODS检测中的不同意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脂类代谢与结直肠腺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类代谢异常与结直肠瘤的发生和恶变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大量研究表明脂类、脂类代谢产物有参与其他代谢的酶可能是结肠腺瘤发生和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青年人群结直肠腺瘤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结直肠腺瘤患者1 149例,按照年龄范围将其分为青年组(349例,18~40岁)、中年组(400例,41~60岁)及老年组(400例,61~80岁),记录其腺瘤直径、数量、分布部位及病理类型并进行组内比较。根据问卷调查完成程度,从青年组349例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的患者233例作为青年腺瘤组,同时随机纳入同期结肠镜检查正常的青年健康体检者238例作为对照A组。再根据结直肠腺瘤分期,将青年腺瘤组中58例确诊为进展期腺瘤的患者作为青年进展期腺瘤组,从对照A组中随机选取116例受试者作为对照B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青年人群结直肠腺瘤及进展期腺瘤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腺瘤直径为6~9 mm患者比例均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直径≥10 mm患者比例均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直径≤5 mm患者比例高于中年组、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单发腺瘤患者比例依次降低,多发腺瘤患者比例依次升高(P<0.05)。青年组左半结肠及直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