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的血液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术后出血是心血管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死亡率和经济费用显著增加。心血管手术病例占总手术病例的10%左右,但用血量却占总用血量的70%~80%。其中术后出血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不可避免的血液稀释、异物接触、低温和低压造成凝血成分和炎性因子明显改变,对机体产生了显著影响。与成人相比,婴幼儿凝血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加之手术日趋复杂,使婴幼儿凝血系统紊乱的问题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2.
潘朝阳 《中外医疗》2008,34(34):128-12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我院对12例升主动脉瘤病人进行了主动脉弓半弓或全弓置换术,围手术期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监测和出血防治以及心理护理.结果 2例术后昏迷,CT证实大面积脑梗死,术后6d死亡;10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手术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分析164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情况,其中术后发生肺水肿5例,肺部感染6例,灌注肺2例。2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恢复良好。根据患者术前呼吸系统准备情况和术后的呼吸系统管理,以及不同情况下患者的恢复预后,探讨正确的气道准备和管理、合理的呼吸机参数设定、良好的呼吸道湿化、合理的抗生索应用以及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等与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主动脉弓中断纠治手术的体外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弓中断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和特点;方法 10例主动脉弓中断患儿施行修补手术,分别采用了深低温停循环、深低温低流量和常温体外循环;结果 10例患儿全部成活,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或深低温停循环,是修补主动脉弓中断畸形的较为理想的体外循环方法。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体外循环围术期胶体渗透压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0 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围术期胶体渗透压(COP)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20例体重小于10 kg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ECC含血浆预充;测定围术期各个时点的COP值,动脉血气分析观察ECC前后肺换气功能的呼吸指数(R I)、氧合指数(O I)的变化,并通过肺容量-压力曲线观察ECC前后达因(Cdyn)、曲线(Raw)、峰值(Peak)的变化。结果血浆COP在ECC中10 m in[(16.25±2.12)mmHg]和30 m in[(16.72±1.47)mmHg]时较麻醉诱导后[(23.73±2.94)mmHg]有明显下降(P<0.05),而超滤后COP[(28.41±4.12)mmHg]迅速上升,较诱导后有明显的差异(P<0.05),并持续到ECC后5 h仍未下降;R I值在ECC后1 h(6.78±2.20)较ECC前(3.55±1.82)有明显的上升(P<0.05);O I值(336.91±62.53)较ECC前(436.59±75.32)有明显的下降(P<0.05);但ECC中COP的下降率与R I的上升率(r2=0.0169,P>0.05)和O I的下降率(r2=0.1225,P>0.05)之间无直线相关;ECC前后Cdyn,Raw,Peak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幼儿对ECC手术耐受差,血浆预充可以维持ECC中COP不低于16 mmHg,通过改良超滤可以进一步减轻水肿并在转后一定时间仍维持较高的渗透压,而且本实验证明血浆COP轻度降低(不低于16 mmHg)不是术后肺功能的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婴幼儿在心脏手术的围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往往需输注大量的血制品,但输血会给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cardiac disease,CHD)患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导致患儿出现相关并发症,比如:术后感染和炎症的发生,机械通气、ICU停留和住院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以及术后出血风险的增加等等~([1])。准确掌握影响婴幼儿围CPB期节约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超滤方法对于低体重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改良超滤前后13例低体重(〈15 kg)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临床状况,其中常规超滤(CUF)组6例,常规超滤+改良超滤(CUF+MUF)组7例,对比指标包括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前后的血球压积及血红蛋白,术后引流量,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围术期红细胞悬液用量,呋塞米的使用情况。结果体外循环前后Hct、Hb和总细胞悬液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呋塞米用量和胸腔引流量CUF+MUF组明显小于CUF组(P〈0.05)。结论改良超滤技术可以改善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病人的器官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婴幼儿围手术期血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手术期间血糖监测,成人已有很多报道,但婴幼儿报道尚不多见。本文作者观察40例婴幼儿不同种类手术期间血糖变化,现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0~3岁婴幼儿40例,ASAⅠ级行短小手术者,分成3组:Ⅰ组20例,氯胺酮麻醉,肌注5~8mg/kg或静注1~2mg/...  相似文献   

11.
朱贤  姚建民 《医学综述》2013,(20):3714-3717
体外循环肺损伤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肺损伤的原因包括炎性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目前针对肺损伤的保护措施主要有:肺动脉灌注,白细胞滤器,药物,超滤,机械通气,远端缺血预处理,微型循环技术,内皮祖细胞,体外循环装置的改进等.尽管肺保护相关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其合理的应用方式及实际临床效果仍然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李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223-224
临床资料2000—2009年收治手术婴幼儿782例。男467例,女315例,年龄14天~6岁,其中择期手术者596例,急诊手术186例,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患儿出院时能够与医务人员嬉笑玩耍,没有恐惧、哭闹发生,家属均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行心脏体外循环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针对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心脏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举措,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胃肠功能,促进疾病的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预后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1227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实施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测定术前、ECC前、ECC 30min、ECC停止1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动脉血乳酸含量.比较按年龄、存活与否、小儿恢复室(PICU)滞留时间分组后的血乳酸值.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值在ECC后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两组各时点的血乳酸值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滞留9天以内的各组间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滞留9天以上组术前、ECC前、术后24 h、48 h时点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新生儿组及学龄儿组从ECC后1 h到术后24 h血乳酸值明显上升,学龄儿组的高乳酸血症第二天恢复,但新生儿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测定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子支架手术治疗DeBkey 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我科对4例DeBkey 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3例行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子支架术、1例行Bental+全弓置换+象鼻子支架手术,围手术期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1例患者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15d死亡;3例治愈出院。结论 DeBkey 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给予全面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技术是临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虽然此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心脏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机体围体外循环期很容易发生复杂且较为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为显著。为此,该研究就针对体外循环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的机制及保护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期间胶体渗透压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期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变化特点及ECC期间不同干预措施对COP的影响。方法30例在ECC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婴幼儿,体重小于10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常规超滤组(CUF组,n=10)、改良超滤组(MUF组,n=10),观察不同时点(预充液、手术前、ECC前、ECC中、ECC后、ICU 2 h、ICU 24 h)的血浆COP,寻找ECC期间COP的变化趋势,评价不同超滤方法对围体外循环期间COP的影响。结果ECC预充液COP显著低于患儿术前水平(P<0.01);由于ECC预充成分的影响ECC开始后COP明显下降(P<0.05);ECC后COP恢复至ECC前水平(P>0.05);ICU 2 h和24 h患儿COP维持正常生理偏高水平。CUF组在ECC期间COP略高于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MUF组COP在ECC后均显著优于C组和CUF组(P<0.05)。结论ECC术中血浆COP明显下降。CUF可以提高ECC期间的COP,但效果不够理想;MUF是提高术后COP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法洛四联症患儿根治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以降低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死亡率.方法:27例9月~6岁患儿在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下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术前给予吸氧、血液稀释治疗,术后注意维持循环稳定、强心、利尿、改善心功能治疗,加强呼吸道及营养管理.结果:治愈20例,死亡7例,其中1例死于术中低心排综合症,3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症,1例死于呼吸系统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于提高患儿手术耐受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洋 《吉林医学》2006,27(6):639-640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52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接受心脏矫治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经过。结果:本组152例,其中10例死亡,死亡率6.6%。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术后实施严密周到的观察与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80例30月龄以下、10 kg以内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术前纠正心功能不全、降肺动脉压、控制肺部感染;手术矫治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重症监护治疗。结果:全组死亡5例,75例患儿痊愈出院,治愈率93.75%。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帮助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