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陆抗病毒蛋白体外对HepG2.2.15细胞HBV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商陆抗病毒蛋白 (pokeweedantiviralprotein ,PAP)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活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PAP S作用于培养的HepG2 .2 .15细胞 ,采用ELISA、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HBsAg、HBeAg及HBVDNA水平的变化 ,并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成活率。结果 随着PAP S浓度的增加 ,对HBsAg、HBVDNA的抑制作用亦逐渐增强 ,不同药物剂量组之间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PAP S处理后 96h ,PAP S对HBsAg和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 (ID50 )分别为 6.9μg/ml和 3 .2 μg/ml ,半数中毒浓度 (CD50 )为 2 9.3 μg/ml,治疗指数 (TI) =ID50 /CD50 分别为 4.3和9.3。MTT试验结果显示 ,药物的细胞毒性也呈剂量依赖型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 5 0 μg/ml~ 10 0 μg/ml剂量组出现部分细胞脱壁和死亡现象。结论 PAP S在体外有直接的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HBV DNA载量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呈正相关,由于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人体肝脏细胞的长期存在,使HBV DNA的根除变得极其困难~([1])。标准的干扰素(IFN)48周疗程可以取得较高的应答率,但相关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推广。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发现在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基础上序贯IFN能获得较理想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但研究多选择初治患者。Ning~([2])的研 相似文献
3.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8,(4)
目的探讨microRNA-520a(miR-520a)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Entrez Nucleotide数据库预测AKT是否为miRNA-520a的靶基因。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RNA-520a是否调控HepG2.2.15细胞中AKT的表达,研究miRNA-520a模拟物及其抑制剂对HepG2.2.15细胞中HBV DNA转录和复制的影响。评价siRNA对AKT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HBV DNA转录和复制的作用。结果在HepG2.2.15细胞中,AKT为miRNA-520a的靶基因,miRNA-520a通过抑制AKT表达可进一步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的转录和复制。AKT表达下调受siRNAs诱导,同时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转录和复制。结论 MiRNA-520a可抑制AKT表达,进而抑制HBV DNA转录和复制,其可能成为治疗HBV感染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长的反义RNA干扰片段在培养细胞株中对HBV复制的抑制效应.方法将HBV基因组S区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插入至pTARGETTM载体中,并将重组载体转染入HepG2.2.15细胞中.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与HBeAg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水平.对数据采用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与两两比较的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经过处理后,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表达量(A值)在HBS2组(携带长片段反义RNA)为0.621±0.027,在HBS4组(携带正义RNA)为3.399±0.018,对照组为2.232±0.187;HBeAg表达量(A值)在HBS2组、HBS4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49±0.019、1.548±0.025和1.570±0.044; HBV DNA水平(×104拷贝/ml)在HBS2组、HBS4组、对照组分别为1.597±0.082、3.381±0.297和3.610±0.063.与对照组相比,HBS2组HBsAg、HBeAg和HBV DNA表达量均降低,统计量Z值均为-2.309,P值均<0.05; HBS4组HBsAg表达量增高(Z=-2.309,P<0.05),而HBeAg和HBV D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统计量Z值分别为-0.866、-1.155,P值均>0.05.结论 长片段反义RNA能抑制HBV基因的表达和病毒复制.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ong antisense RNA on HBV replication in HepG2.2.15 cells. Methods The coding region of HBV S gene was cloned into pTARGET vector in sense and antisense orientations and 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transfected into HepG2.2.15 cell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HBS2 (antisense RNA) group, HBS4 (sense RNA)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BsAg and HBeAg in the culture supernant were detected by ELISA. The HBV DNA in the supernant was quantified by real-time PCR.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HBsAg in HepG2.2.15 cell supernatants of three groups were 0.621 ± 0.027, 3.399 ± 0.018 and 2.232 ± 0.187 respectively; the levels of HBeAg were 0.749 ± 0.019,1.548 ± 0.025 and 1.570 ± 0.044 respectively and the levels of HBV DNA were 1.597 ± 0.082, 3.381 ± 0.297 and 3.610 ± 0.063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s of HBsAg and HBeAg and the HBV DNA level in HBS2 group were remarkably reduced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Z = -2.309, P < 0.05); whereas the sense plasmid transfection (HBS4) did not affect HBeAg (Z= -0.866) and HBV DNA (Z = -1.155) levels in the culture supernant but slightly increased the HBsAg level (Z = -2.309). Conclusion Antisense RNA might be a useful tool to repress HBV replication.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iRNA对HB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抑制情况。方法针对HBVX区设计并化学合成4条siRNAs,观察在不同浓度下对HepG2.2.15细胞HBV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siRNA在30nmoL/L浓度时,4种siRNA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无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在60nmoL/L和90nmoL/L浓度下,siR-NA-1和siRNA-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他们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41%和43%;siRNA能降低HepG2.2.15细胞HBVDNA的拷贝数。结论化学合成的siRNAs可以有效地抑制HB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反复(≥3次)检测 HBV DNA 阴性,但临床提示肝硬化患者,经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6个月无效。本研究对该类患者进行观察。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本研究中60例患者为本院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住院或门诊患者,入选符合以下条件:①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至少6个月,A/G≤1;②PLT 60~80×109/L;③B超示肝脏回声呈粗大不均光点,门静脉直径≥1.4 cm,脾静脉直径≥0.9 cm,脾厚≥4 cm;④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A,PCIII,LN,Ⅳ-C,其中至少2项或2项以上异常者;⑤HBV-M:HBsAg,HBcAb 阳性或HBsAg,HBeAg,HBcAb 阳性或 HBsAg,HBeAb,HBcAb 阳性,但 HBV DNA<1000拷贝/mL;⑥经用复方鳖甲软肝片6个月无效[1]者。治疗组30例,年龄35~70岁,男24例,女6例,对照组30例,年龄30~66岁,男25例,女5例,两组临床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cccD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2年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及肝细胞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恩替卡韦治疗2年的慢乙肝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HBV cccDNA的变化。同时比较其中12例具备治疗前后肝活检标本患者的肝细胞内HBV cccD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年后,112例患者中有96例(85.71%)血清HBV DNA低于500 copies/ml,所有患者血清中均检测不到HBV cccDNA。12例患者肝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BV cccDNA,且与治疗前相比元明显下降。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抑制HBV复制,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停药后仍有病毒反弹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能有效抑制HBV DNA并降低肝脏终点事件包括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当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具有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其中具有较高耐药屏障和安全性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尽管长期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已大大减少CHB患者肝脏终点事件的发生,但并未完全消除HCC的发生风险。近年来多篇相关研究就一线抗 相似文献
9.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18)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16年,治疗目标已不是单纯抑制病毒复制,而是经过有限疗程抗病毒、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与干扰素是治疗CHB的两大类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各自单一治疗只能使部分CHB患者达到理想治疗目标,两者联合、序贯治疗是近年CHB治疗领域的重要探索.对于NAs经治患者可换用或联用有限疗程干扰素,对干扰素效果不好者可加用或换用NAs长期治疗,对高病毒载量患者,初始联合治疗可能获益更大;根据基线与应答指导治疗原则,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并强调保养、治疗与检查依从性与慢性病管理,确保HBV DNA在检测线以下,对治疗中HBe Ag和HBs Ag水平持续下降者,延长疗程或配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治疗、免疫治疗,可能争取更大程度、更持久的免疫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恩替卡韦预防治疗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性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对病毒激活的影响。方法 将45例HBV DNA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于TACE治疗前1周开始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未行抗病毒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微粒发光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TACE后血清HBV DNA转阳和肝衰竭发生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 在治疗24 w,观察组血清HBV DNA水平仍为<2 lg 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2.86) lg IU/mL(P<0.01),观察组HBV DNA转阳率为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P<0.05);观察组肝衰竭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为22.7%,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 w,观察组血清ALT为(56.75±20.74) I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78±42.75) IU/L,PTA为(48.65±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74±7.42)%(P<0.05);在24 w,观察组血清ALT水平和Child-Pugh评分分别为(50.73±18.45)IU/L和(6.26±1.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48±30.56) IU/L和(7.84±1.65) 分,PTA为(52.45±9.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56±6.78)%(均P<0.01);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 a生存率为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P<0.05)。结论 对接受TACE治疗的HBV DNA阴性的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预防性治疗可以抑制HBV再激活,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BV准种群体在拉米夫定(LAM)与恩替卡韦(ETV)序贯治疗过程中的动态演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2例采用LAM-ETV序贯治疗出现不同临床结果的患者进行了近4年的随访,用多聚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的方法研究HBV准种组成的长程动态演变,用最大似然法建立遗传进化树分析代表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结合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分析HBV准种演变与临床过程的关系. 结果 2例患者均出现了LAM耐药病毒学突破,采用ETV治疗后,1例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另一例患者在ETV治疗72周时又出现病毒学突破.病毒学突破均发生在原有对药物敏感的优势准种被耐药株替代时,ETV耐药与rtL180M+S202G+M204V三联突变株成为优势准种密切相关,准种动力学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提示LAM治疗筛选出的rtL180M合并M204V联合突变株在HBV种群中的累积与此三联突变株的出现有直接关系.结论 HBV准种组成与核苷类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LAM耐药株可进一步演化为ETV耐药株,对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HBV准种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BV准种群体在拉米夫定(LAM)与恩替卡韦(ETV)序贯治疗过程中的动态演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2例采用LAM-ETV序贯治疗出现不同临床结果的患者进行了近4年的随访,用多聚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的方法研究HBV准种组成的长程动态演变,用最大似然法建立遗传进化树分析代表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结合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分析HBV准种演变与临床过程的关系. 结果 2例患者均出现了LAM耐药病毒学突破,采用ETV治疗后,1例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另一例患者在ETV治疗72周时又出现病毒学突破.病毒学突破均发生在原有对药物敏感的优势准种被耐药株替代时,ETV耐药与rtL180M+S202G+M204V三联突变株成为优势准种密切相关,准种动力学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提示LAM治疗筛选出的rtL180M合并M204V联合突变株在HBV种群中的累积与此三联突变株的出现有直接关系.结论 HBV准种组成与核苷类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LAM耐药株可进一步演化为ETV耐药株,对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HBV准种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HBV准种群体在拉米夫定(LAM)与恩替卡韦(ETV)序贯治疗过程中的动态演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2例采用LAM-ETV序贯治疗出现不同临床结果的患者进行了近4年的随访,用多聚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的方法研究HBV准种组成的长程动态演变,用最大似然法建立遗传进化树分析代表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结合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分析HBV准种演变与临床过程的关系. 结果 2例患者均出现了LAM耐药病毒学突破,采用ETV治疗后,1例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另一例患者在ETV治疗72周时又出现病毒学突破.病毒学突破均发生在原有对药物敏感的优势准种被耐药株替代时,ETV耐药与rtL180M+S202G+M204V三联突变株成为优势准种密切相关,准种动力学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提示LAM治疗筛选出的rtL180M合并M204V联合突变株在HBV种群中的累积与此三联突变株的出现有直接关系.结论 HBV准种组成与核苷类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LAM耐药株可进一步演化为ETV耐药株,对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HBV准种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小鼠体内特异性CTL并抑制HepG2.2.15细胞HBV复制的作用。方法 PTD-HBcAg、HBcAg和阴性对照分别与等体积的弗氏佐剂乳化后皮下免疫小鼠;第14d,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分别用PTD-HBcAg、HBcAg、PTD和PBS加强刺激后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12、IL-4和IL-10;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HepG2.2.15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细胞对HBsAg、HBVDNA的抑制作用及对HepG2.2.15细胞、HepG2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PTD-HBcAg组分泌的IFN-γ、IL-12、IL-4和IL-10与HBcAg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D-HBcAg融合蛋白组较HBcAg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更明显的病毒抑制作用(P0.05);PTD-HBcAg组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HBcAg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PTD-HBcAg可诱导HBV特异性CTL,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5.
16.
《肝脏》2017,(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ylated interferons,PEG-IFNα-2a)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联合组:口服ETV的同时加用皮下注射PEG-IFNα-2a。ETV组:单纯口服ETV。IFN组:单纯皮下注射PEG-IFNα-2a。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48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定量。检测HBeAg定量值,计算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24周,联合组HBV DNA定量下降值较ETV组和IF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ETV组和I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值较ETV组和IFN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联合组HBV DNA定量下降值较ETV组和I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ETV组和I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值较ETV组和IFN组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PEG-IFNα-2a能更加持久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同时显著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恩替卡韦经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7例恩替卡韦治疗96周达到HBV DNA<500拷贝/ml且0.227PEIU/ml<HBeAg≤50.000 PE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接受ETV与PegIFN α-2a联合治疗12周后改为Peg-IFN α-2a单药治疗至48周(试验组),30例继续接受恩替卡韦治疗48周(对照组),分别在治疗的24、48周进行生物化学、病毒学、血清学评估.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线ALT、HBsAg、HBeAg水平有可比性.治疗48周,试验组HBeAg阴转率与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40.7%和37.0%,与对照组的16.7%和1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079和5.11,P值均<0.05).试验组HBsAg清除率和HBV DNA反弹率分别7.4%与11.1%,对照组无HBsAg清除和HBV DNA反弹(x2值分别为2.307 和3.519,P值均>0.05).治疗48周,试验组HBsA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866.0±2580.4)IU/ml对比(4335.8±2650.0) IU/ml,t=5.11,P<0.05]. 结论 恩替卡韦经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Peg-IFNα-2a治疗有助于实现HBeAg血清转换和HBsAg定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恩替卡韦(ETV)长期治疗后,未达到停药标准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疗效以及HBeAg/HBsAg消失和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ETV治疗后,实现病毒学阴转(HBV DNA500拷贝/mL),但HBeAg仍为阳性的患者,A组5 S/COHBeAg≤50 S/CO28例,B组50 S/COHBeAg≤100 S/CO30例。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治疗48周,比较序贯联合时基线HBeAg水平与治疗48周后HBeAg消失或转换的相关性,并对疗效作出评估。结果序贯联合治疗后A组HBeAg消失16例,占57.1%;B组HBeAg消失9例,占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5)。HBeAg血清转换A组13例,占46.4%;B组5例,占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4,P0.05)。8例序贯治疗后出现HBsAg消失的患者均来自于A组,又按基线HBsAg≤1 000 IU/mL的患者与基线HBsAg1 000 IU/mL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vs.25%,χ2=0.131,P0.05)。结论 ETV长期治疗未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加用Peg-IFNα-2a时基线血清HBeAg水平,对治疗后HBeAg消失具有预测价值;基线HBeAg≤50 S/CO的患者,序贯联合治疗后可获得更多的HBeAg及HBsAg阴转趋势,是核苷(酸)类似物经治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优选人群。 相似文献
19.
20.
据Medscape.com 8月16日报道,美国FDA的不良事件和报告机制发布了一项警告,HIV和HBV混合感染的患者在没有接受HAART治疗前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可能导致对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耐药。因此恩替卡韦完整的药物说明(包括外包装的注意事项)在更新后已经了包括这些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