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因素、发生率、合并症及死亡原因,为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河池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82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发病因素、发生率、合并症及死亡原因、死亡率。结果:382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原因均为母亲妊娠期各种因素。常见合并症有产前宫内窘迫、出生后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吸入性或感染性肺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肿症、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51.63‰,死亡率为157.07‰;死亡以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是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禄全  余加林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88-2389
目的:探讨住院低出生体重儿(LBW I)、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的患病病种,以便更好地预防、诊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住院LBW I、VLBW I病种。结果:LBW I、VLBW I患儿患病病种分别为肺炎(98.1%)、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69.7%)、酸碱失衡(47.1%)、病理性黄疸(43.8%)、新生儿硬肿症(43.1%)、血糖异常(26.6%)、电解质紊乱(22.3%)、颅内出血(21.5%)、呼吸暂停(14.2%)、败血症(12.8%)、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11.3%)、应激性溃疡(8.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3%)。VLBW I组颅内出血、低体温、应激性溃疡、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分别为41.5%、48.8%、19.5%、17.1%、9.8%、7.3%、34.1%、12.2%、7.3%、4.9%,均高于LBW I组(P<0.05)。结论:LBW I、VLBW I患病病种繁多、病情危重,以肺炎、H IE为主,VLBW更易发生颅内出血、低体温、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疾病,是住院期间应密切诊治及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徐寿兰 《工企医刊》2002,15(3):51-51
我科于2001年1月收治了1例出生体重仅1400g的早产儿,经39天治疗,康复出院,现谈谈护理体会。 1 呼吸道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头3天易发生窒息、呼吸暂停,故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使患儿头侧向一边,随时用消毒棉签将患儿口腔内粘液(分泌物)轻轻卷出。生后第2天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用低负压吸引器(压力为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胎龄≤32周住院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和普通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观察喂养后体格发育指标、喂养相关指标、合并疾病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喂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重增长速率高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所需热量、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喂养耐受时间、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感染、贫血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由于可提供高热量,有效利用度高,肠道负荷小,且应用方便、能保证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良好的生长发育,同时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小于或等于1500kg的新生儿。一般为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该类新生儿由于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抵抗力极差,生活能力弱,适应外界能力差,合并症多,死亡率高,即使存活,也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发育的障碍。本文通过对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医疗与护理管理,挽救了VLRWI的生命,提高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为制定医院感染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低出生体重儿的资料,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和边际分析法评估医院感染给低出生体重儿和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结果 共纳入1 048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医院感染124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8%。经倾向指数匹配法共成功匹配109对。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住院中位日数分别为34.0、11.0 d,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延长住院日数23 d(P<0.001)。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总费用的中位数分别为38 067.6、12 375.7元,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多支出住院总费用25 691.9元(P<0.001);在增加的费用中,以检查费、治疗费和药费为主。不同体重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均高于非医院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更长,住院总费用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边际利润率分别为5%、10%、15%时,医院...  相似文献   

7.
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男35例,女27例,胎龄28~34周,体g;并发症以呼吸暂停(58.1%)、吸入性肺炎(45.2%)、窒息(21%)及RDS(16.1%)为常见。残废2例,死亡率为35.5%。死因以肺出血、反复呼吸暂停及颅内出血为主。除加强国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外,还 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早期保暖、静脉营养及生后6小时内主鲁米那钠降人出血率,预防核黄疸及处理呼吸综合治疗,才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极低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颅内出血(ICH)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了建库至2020年9月18日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发表的文献,并手动检索相关参考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较高质量文献,最后采用RevMan5.3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累计ICH人数790例,无ICH人数1 871例,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VLBWI和ELBWI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宫内窘迫或窒息(OR=2.52,95%CI:1.98~3.21)、应用机械通气(OR=3.35,95%CI:2.56~4.38)、机械通气时间>3 d(OR=10.29,95%CI:3.69~28.66)、凝血机制障碍(OR=3.42,95%CI:1.80~6.4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OR=3.79,95%CI:1.92~7.50),胎龄<29周(OR=2.4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6月某院收治的121例极低出生体重(1000-1500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治疗1~2周出现贫血的患儿为60%~80%,〉2周以上100%需要输血治疗。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营养不良、生理性贫血出现早、医源性失血多。结论 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质量,缩短住院天数,除按极低出生体重儿管理外,应重视贫血的处理:早期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加强营养支持,减少医源性失血,尽早争取输血,防止因贫血引发的不良后果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发生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82例超低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低与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病因为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孕母疾病。超低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并发症为低体温、呼吸暂停、窒息、消化功能障碍,早产儿贫血、肺透明膜病、感染性疾病、低血糖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产科与儿科的通力合作,积极防治早产及ELBWI和VLBWI的并发症,对降低ELBWI和VLBWI的发生,提高我国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ICU)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LBWI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8月1日-2017年8月1日医院NICU LBWI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株回顾性分析。结果 275株分离的致病菌,气管导管、痰液、肺泡灌洗液分别占标本来源的85.45%、13.09%、1.45%。革兰阴性菌265株占96.36%,革兰阳性菌10株占3.64%。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4.55%、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占34.18%、大肠埃希菌占10.91%。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18%。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3.62%和56.67%;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酶检出率均75.00%,MRSA检出率16.6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菌株。结论医院NICU LBWI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药耐药菌检出率高,明确病原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预防NICU LBWI感染和耐药菌蔓延。  相似文献   

12.
Questionnaires were given to 121 expectant mothers during the last week of the trimester of pregnancy. Questionnaires were to be retained after delivery of the child who fell into the category of Low Birth Weight Babies — weight 2.5kg — 3kg length at birth, 45-52 cm.

Sixty two mothers gave birth to low birth babies over a period of one year and three months at one of the private Ponle Maternity, Oke-Ado Ibadan, Nigeria. Forty seven [75.8#pc] of the subjects were diagnosed to have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during the first month of pregnancy. While four had sickle cell anaemia. [The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was Secondary II [37.0#pc] and lowest education was Primary School 31 [50#pc].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played significant role in their dietary habits. Protein rich foods were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missing in their diets while their intake was entirely high carbohydrate foods.

Vitamin C, folic acid and iron supplementation were recommended specifically to those diagnosed iron deficient. There was no follow up to know whether these were bought and used during the pregnancy.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LBWI)生后动脉血气情况及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 h内首次动脉血气情况,并按体重、pH值及合并症分组分析酸碱平衡紊乱情况。结果:325例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 h内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共287例(占88.3%),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所占比例最大(35.5%),其次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17.8%)。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较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严重酸中毒及二氧化碳潴留(P<0.001)。pH<7.2的严重酸中毒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pH>7.2者,合并肺部并发症患儿较无并发症者pH值及PaCO2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并以酸中毒为主,肺部并发症对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极低出生体重儿较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更易发生严重酸碱平衡紊乱,病死率随酸中毒严重程度增加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深圳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两年深圳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等病原分布情况及临床流行特点。【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1月该地区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5 651例患儿,取静脉血用ELISA法同时检测5种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特异性IgM。【结果】病原检测阳性者2 884例,总阳性率51.0%,其中混合感染1 061例,占18.8%,各病毒病原的检出率依次为流感病毒B(IFVB)927例(16.4%),腺病毒(ADV)291例(5.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53例(4.5%),副流感病毒(PIV)241例(4.3%),流感病毒A(IFVA)19例(0.3%);肺炎支原体(MP)2 440例(43.2%),肺炎衣原体(CP)33例(0.6%)。所有受检者中MP阳性者最多,达43.2%,3岁以上年龄段高达67.7%。2004年10月~2005年9月出现MP流行高峰,MP阳性者占受检者的40%以上胸片上表现为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141例。毛细支气管炎中RSV的检出率7.6%。【结论】肺炎支原体可能是近年来深圳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2004~2005年在深圳市儿童中出现一次流行,临床表现多样;病毒以IFVB最为多见,流行不明显,在每年高温季节(5~8月)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煤工尘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380株细菌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高参考。方法:选用煤工尘肺住院患者,确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通过患者痰培养,分离380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分离出细菌380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22株菌,占5.5%,革兰氏阴性杆菌358株,占94.2%,耐药试验显著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达到80%以上,多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不敏感,耐药率为83-100%,也有某些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显示敏感结果。结论,由于抗生素应用广泛及不合格用药,导致耐药菌株增多,且产生对多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因此,临床最好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6.
2005-2011年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 解2005-2011年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的病原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苏州地区2005年9月至2011年10月因ARI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0 243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同时采集鼻咽部分泌物及血清标本进行多病原检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V-A)和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 ~3)、腺病毒(ADV);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咽分泌物中人类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RT-PCR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痰培养检测细菌;定量ELISA检测MP和CP的特异性抗体;分析病原检出情况、不同年龄患儿各病原检出率、各病原季节分布及其致病情况.结果 10 243例患儿中有5871例至少有1种病原检测结果为阳性,总检出率为57.32% (5871/10 243),其中,病毒检出率为32.47% (3326/10 243),细菌检出率为28.02%(2870/10 243),不典型病原体检出率为26.94% (2759/10 243).MP是最常见的病原,检出率为25.74%(2637/10 243).病毒病原中RSV、PIV-3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6、8月龄)小于患儿总体年龄中位数(12月龄)(x2值分别为380.992、34.826,P值均<0.05),而ADV、HBoV、IV-A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2、14、24月龄)高于总体年龄中位数(x2值分别为83.583、13.169、18.012,P值均<0.05);不典型病原MP患儿年龄中位数(30月龄)大于总体年龄中位数(x2=728.299,P<0.05).细菌病原中肺炎链球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7、21月龄)大于总体年龄中位数(x2值分别为60.463、8.803,P值均<0.05).0~6月龄、7月龄~1岁、2~3岁、4~5岁、≥6岁组患儿RSV检出率分别为25.59%(840/3283)、17.05%(333/1953)、11.85%(310/2615)、6.68%(90/1347)、2.87%(30/1045),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x2=178.46,P<0.01);各年龄组患儿MP检出率分别为8.25%(271/3283)、19.46%(380/1953)、33.00%(863/2615)、41.43% (558/1347)、54.07%(565/1045),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x2=379.21,P<0.01).RSV、IV-A好发于冬季,检出率分别为35.73% (941/2634)和4.44% (117/2634);hMPV好发于冬春季节,春季为10.94% (277/2533),冬季为10.55% (278/2634);HBoV好发于夏秋季节,夏季为9.99%(149/1491),秋季为9.71%(98/1009).MP、CP夏季检出率最高,分别达31.27%(819/2619)和10.07% (43/427).毛细支气管炎以RSV最多见[33.27%(866/2603)];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均以MP检出最多,检出率分别为26.05%(1152/4422)和52.25%(267/511).结论 MP、RSV是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新型病毒hMPV和HBoV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病原,年龄分布不同,具有各自的季节性及疾病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组合式感染管理措施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为更好的临床控制导管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6月入住医院NICU、留置PICC导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按是否实施组合式感染管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合式感染管理措施包括:成立PICC组合式感染管理措施小组、规范PICC置管、维护流程、建立积极有效的感染监督和控制程序;统计、比较两组极低体重儿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33例观察组患儿导管出口部位感染1例,感染率为3.03%、病原菌定植率为3.0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17例对照组患儿导管出口部位感染3例,感染率为17.64%、病原菌定植率为23.5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11.76%,观察组的导管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组合式感染管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其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超低体重婴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为有效控制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7月-2011年6月医院新生儿ICU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主要以肺炎和败血症为主;共检出病原菌104株,革兰阴性菌66株占63.5%,革兰阳性菌28株占26.9%;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产ESBLs菌株达100.0%,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达81.8%;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0.0%,其次是肠球菌属,占25.0%;另检出真菌10株占9.6%,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结论 严格控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预防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