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1例采用介入治疗为介入组,87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介入组在治疗3 d后狭窄血管V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治疗12个月时维持在治疗后3 d相似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介入组在治疗后3 d及治疗后12个月,狭窄血管的V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NIHSS评分就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能够及时改善狭窄血管,恢复缺血区血供,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尤其对脑梗死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NIHSS评分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针对ICVD患者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可改善颅脑血氧供应,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良好,比起药物保守治疗有着更加明显临床优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1月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行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试验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3);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收缩期峰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2)。结论:神经介入术联合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4.
王华  张小广 《黑龙江医学》2021,45(7):681-682
目的:探究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出80例,将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血清注射,观察组给予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BMMNCs经搭桥血管注射.对比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NIHSS评分和治疗前后梗死脑组织面积.结果:术前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梗死脑组织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梗死部位面积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联合BMMNC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梗死情况,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142例患者中,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并行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30天,半年,一年定期随访,记录随访患者的病变血管(lV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脑梗死复发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病变血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病变血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病变血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一年与对照组治疗一年后,病变血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NIHSS 评分在术后30天、6个月、12个月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和治疗后在相同时间点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病死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并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介入手术与药物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介入手术组(实验组)与药物干预组(对照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期峰流速(Vs)和舒张末期流速(Vd),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经过检查颈部血管彩超与行TCD,治疗后对照组的Vs与Vd水平均要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个月的随访显示实验组患者有3例(5.17%)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对照组有15例(24.19%)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事件。结论介入手术治疗较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缓解脑血管病变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33-163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介入支架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一年定期随访,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个月病变血管血流状况及神经功能状况、脑梗死复发率以及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变血管对比和神经功能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缺血部位血流情况改善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脑梗死的复发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介入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病变血管的血流状况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术后复发率及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支架机械取栓结合Navien导管吸引技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大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大动脉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根据术中是否需要结合Navien导管吸引技术治疗分为单纯机械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记录术中取栓次数,对比术前及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NIHSS)量表评分变化、血管再通率、症状性出血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分级和存活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治疗开始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单纯机械组,联合组取栓次数较少,血管再通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性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mRS分级和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大动脉闭塞患者,支架机械取栓结合Navien导管吸引技术治疗可减少取栓次数,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内科组(52例)和介入组(70例),内科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随访24个月后,介入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率为1.4%,内科组为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可降低再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状态、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动脉溶栓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机械取栓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颈内动脉、椎动脉及颈总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阻力指数等血流参数的变化,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 治疗24h后,观察组的各动脉内径大于对照组,各动脉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各动脉的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联合机械取栓,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脑血管血流灌注,改善其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探讨颅内外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8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分为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结果 408例患者中,247例(60.5%)存在脑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共存在398处中重度狭窄或闭塞,主要累及颈内动脉起始段(23.4%)、大脑中动脉M1段(17.8%)、椎动脉V1段(16.8%);青年组和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累及分别为5例(71.4%)和40例(54.8%),均显著高于老年组(49例,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颅内动脉累及组的平均年龄[[(60.2±10.1)岁]显著低于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66.9±8.9)岁]和颅内外动脉均累及组[(64.3±9.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外动脉均累及组的胆固醇水平[(5.0±1.2) mmol/L]显著高于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4.4±1.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合并嗜烟史者65例(59.1%),显著高于单纯颅内动脉累及组(37例,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内动脉起始段、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V1段为脑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好发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受累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嗜烟史对颅外动脉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6例。对照组患者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生脉胶囊,两组均治疗6个月。随访至发病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血管事件发生率、mRS评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3、6个月时病死率及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对照组与治疗组病死率〔5.09%(11/216)与3.24%(7/2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对照组血管事件发生率〔10.19%(22/216)〕较治疗组〔4.63%(10/216)〕升高(P<0.05)。随访12个月时,两组患者mRS评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9,P=0.034)。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压、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TC、T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TC、TG、LDL-C水平随访12个月时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西药二级预防措施较单纯西药治疗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mRS评级,调节血脂,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导管介入化疗并栓塞治疗肺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肺癌肝转移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超选择插管行化疗药物灌注并超液态碘化油栓塞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抗肿瘤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白细胞、肝功能、临床症状和生存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白细胞降低情况、肝功能、临床症状和肿瘤体积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时间比较,3个月和5个月的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7个月和12个月的病死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肝动脉介入化疗并栓塞治疗肺癌肝转移副作用小,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而导致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介入组(81例)和药物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围手术期并发症,以30 d后责任血管同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作为次要终点事件,随访3年时两组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介入治疗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对30 d后责任血管同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更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仍然是限制其临床推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颈部彩超证实存在颈部动脉斑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比较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部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变化,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OxLDL、hs-CRP、I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OxLDL、hs-CRP、IM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OxLDL和hs-CRP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2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介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介入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介入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IHSS分值、血液黏度、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相似,P0.05;介入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郑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7-68,75
目的探讨结肠癌多发肝转移瘤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动脉介入组4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全身静脉化疗组40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12、24、3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肝动脉介入组有效率与全身静脉化疗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肝动脉介入组12、24、36个月总生存率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静脉化疗比较,肝动脉介入治疗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LRP6)及CD36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洛阳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颅内动脉(颈内动脉的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及颅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及锁骨下动脉)是否狭窄,分为无狭窄组12例(A组)和颅内外动脉狭窄组78例(B组);根据狭窄发生的部位不同再将颅内外动脉狭窄组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32例(B1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26例(B2组)和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20例(B3组)。比较各组血清LRP6、CD36水平差异,并分析颅内外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组间血清LRP6、CD36水平差异。结果 B组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和CD36水平高于A组,而LRP6水平低于A组(P0.05)。B1组、B2组及B3组LRP6、CD3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外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组间LRP6、CD3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RP6、CD36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存在相关关系,可一定程度反映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通过检测LRP6、CD36水平能够了解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对临床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痰湿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特点。方法纳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6例,分为痰湿质组(91例)及非痰湿质组(95例),所有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比较两组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并对伴有脑动脉狭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痰湿质组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91.2%(83/91),非痰湿质组患者为74.7%(7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痰湿质组患者与非痰湿质组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痰湿质组患者单纯颅内血管狭窄分布为63.9%(53/83),高于非痰湿质组患者的12.7%(9/71),痰湿质组患者单纯后循环血管狭窄分布为25.3%(21/83),高于非痰湿质组患者的5.6%(4/71),P均0.05。结论痰湿体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痰湿质患者;痰湿质患者脑动脉狭窄以颅内、后循环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拜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清氧化低密度蛋白、颈部动脉中膜厚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氧化低密度蛋白、颈部动脉中膜厚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