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62例在重症医学科治疗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间断声门下吸引,试验组32例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患者每日声门下滞留物总吸引量、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对气道分泌物进行目标性监测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0±5)d、入住ICU时间为(9.73±5.12)d、VAP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则分别为(15±7)d、(15.64±4.56)d、20.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VAP患者痰液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1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96.77%。结论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能够更为有效地将聚积在气管插管气囊上方的声门下分泌物清除干净,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谢素红 《现代保健》2009,(34):137-13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导管气囊不同的护理方式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较。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72例在笔者所在医院ICU使用呼吸机时限大于48h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气囊定时充气、放气的方法;试验组采用气管导管气囊持续充气的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己定口腔护理液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综合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时间>48 h以上患者,共纳入120例符合条件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使用不同浓度氯己定口腔护理液应用于各组患者:试验组(2%)、对照组Ⅰ(0.2%)、对照组Ⅱ(0.12%)。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在口臭、口腔黏膜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时间及VAP发病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患者的VAP、早发VAP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对照组Ⅱ患者VAP发病率高于试验组(47.50% VS 20.00%,P=0.009)。结论应用2%氯己定与有效的冲洗加擦拭口腔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均行气管插管/切开,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0d。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化痰排痰、抗感染等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的影响及脱机成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VAP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多药耐药菌感染特点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0月于医院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生VAP的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对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进行研究;对患者性别、年龄、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ICU患者发生VAP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58例;96例ICU VAP患者痰培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3株占79.51%,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4株占16.5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3.9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存在严重的耐药性,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主要革兰阴性菌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替考拉宁敏感。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血清白蛋白、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ICU患者发生VAP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发生VAP多药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针对病原菌给予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针对感染影响因素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可冲洗式气管套管行气囊上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细菌学的影响。方法将ICU82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普通气管套管组)38例,B组(冲洗式气管套管组)44例;气管切开后每天收集咽拭子、气囊上分泌物、气管套管内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学检查,并记录机械通气天数及VAP发生情况。结果 4d两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10天B组(22.7%)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52.6%),两组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套管行气囊上分泌物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并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密闭式吸痰及开放式吸痰预防有创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采取有效吸痰方式预防控制V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1月于医院ICU采取有创机械通气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吸痰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27例患者采用开放式吸痰法,试验组133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5、10d后VAP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33.07%、43.31%,均高于试验组9.02%、2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行机械通气5、10d后,其发生VAP患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大量黄色浓黏稠痰、双肺湿啰音、白细胞增高、有新的浸润性阴影,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临床上患者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密闭式吸痰模式能使VAP的发生得到有效的降低和延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使用带双气囊的气管切开导管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68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一个气囊的气管切开导管;观察组采用带双气囊的气管切开套管,下方气囊用于充气,上方气囊连接负压吸引器吸引气囊上滞留物及口咽部分泌物,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以后VAP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气管切开套管可显著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益口含漱液对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细菌学的影响,探讨有效预防VAP的措施.方法 对ICU收治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3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62例,对照组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应用益口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均4次/d,疗程10 d;插管后每天进行声门下滞留物、气管插管内分泌物细菌学检查,比较两组VAP发生、机械通气及住ICU时间、口腔护理前后口腔细菌培养菌株数.结果 VAP发生率:<4 d对照组23.4%、试验组14.8%,4~10 d对照组27.2%,试验组1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V时间:对照组(14.2±2.37)d,试验组(8.96±1.09)d,住ICU时间:对照组(15.62±3.06)d,试验组(10.65±2.2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护理前后口腔内细菌培养病原菌检出数,试验组护理前55株、护理后30株,对照组护理前68株、护理后53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P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益口含漱液对气管插管MV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简易有效的方法降低呼吸机相关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入住综合ICU有创呼吸机支持呼吸的3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简易气囊上引流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定期同步对口咽部、气囊上滞留物、导管内壁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究学检测。结果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3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63例(P=0.01);试验组VAP的发生时间(8.8±3.6)d均晚于对照组(4.6±2.0)d,(P<0.002);试验组病死率(10.3%)低于对照组(16.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9±14)d短于对照组(16±1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住院时间(28±25)d与对照组(31±2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简易气囊上引流冲洗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可以使VAP的发生时间延迟,病死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