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脉血栓形成及其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血栓形成大多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基础上发生的。粥样斑块破裂,内皮下的胶原纤维与血液中的成分相接触,凝血过程被启动,最终形成血栓,造成组织缺氧性损伤直至坏死。动脉血栓是各类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核心环节。整个血栓形成大致经过以下3个过程(图1)。  相似文献   

2.
大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病因,因此,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或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动脉粥样硬化评价非常重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动态的病理过程,最先出现脂纹,然后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动脉壁重塑向外扩张,斑块表面纤维帽出现溃疡、破裂、血栓形成或者发生斑块内出血和钙化等。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这一病理过程某一阶段的临床评价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CHD)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包含了许多相互联系、复杂的病理环节,关于其发病机制,人们曾提出了多种学说,这些学说从不同侧面来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病理生理机制.其中有两种学说较为人们关注:(1)内皮损伤反应学说[1]:明确提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由一系列损伤因子包括病原体(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是动脉血管管壁对这些损伤因子的一种保护性、炎症纤维增殖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理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在我国已成为心脏病病人的主要病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损伤,继而在局部形成血栓,进一步影响冠脉血流,这是ACS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易损斑块的稳定化治疗在减少心脏病事件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理学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有些学者报告,以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激活和增生,补体成分激活和沉积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形成为特征的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简称斑块)从稳定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状态(如斑块破裂和形成血栓)有重要意义。此时斑块本身能引起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已经确定,当稳定型心绞痛和冠心病恶化时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机制的研究发现,从早期脂质条纹形成到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斑块破裂过程中,炎症因子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参与斑块从稳定向不稳定状态的转化,及在继发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白介素)是淋巴因子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最常见疾病。病变表现为在动脉内壁形成富含脂质胆固醇的粥样斑块。血管壁斑块使血管通道变窄,部分阻塞血流。在脂质蓄积部位有钙沉着,形成痂样组织,导致动脉壁变硬。当血液流经这种粗糙动脉壁易诱发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可部分或完全阻断动脉血流。虽然这种病变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大、中动脉,但最常见于心脏、大脑、肾脏和下肢的动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在动脉粥样发展中其病理组织学改变并非一致,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其危险因子亦各异。文中还对Ross的“损伤反应假说”的历史和现状作一介绍,并对内皮细胞的某些功能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关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arterial thrombotic disease,ATD)是目前临床工作中面对的最常见的一组疾病,分布在心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骨科、肿瘤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其中又以心内科最常见。ATD有着常见的共同的病变过程: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后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在此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血栓堵塞动脉管腔,累及相应器官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  相似文献   

10.
粥样斑块破裂的病理生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种血管放射检查和形态学研究已经揭示尽管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是多样的,但90%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损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损伤,发生在动脉硬化部位表面损伤可发生内皮细胞剥蚀,而纵深的损伤可发现一个从腔内到斑块组织延伸的裂缝,斑块的裂缝和破裂可引起急性缺血性冠脉综合征(acuteischemiccoronarysyn-drome;AICS)[1]。本文对影响粥样斑块破裂的因素及其病理生理学内容综述如下:1 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粥样斑块是否稳定(或易于破裂)与下述因素有关。1.1 斑块内核的大小[2]: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1.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0):866-867
问: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有什么区别? 答: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有脂质沉着、炎症粥样斑块形成,管腔节段性狭窄、堵塞形成心、脑并发症.动脉硬化是一个动脉壁老化过程,长年的血流冲击、管壁像金属一样也会出现"疲劳"现象.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斑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将8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成颈动脉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颈动脉有斑块组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分析表明,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之一。结论 纤维蛋白原可能在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单核细胞、淋巴细胞黏附并激活内皮细胞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过程,是以低密度脂蛋白为主的各种脂质成分在血管内皮下聚集,继而白细胞渗出、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平滑肌增生以及大量结缔组织形成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先后曾提出过不少发病假说,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1856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首先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膜炎症的观点,可是一直未被人们接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AS的病理过程:变性、渗出、增生等都是炎症的基本特征,而且AS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到斑块破裂,以致血栓形成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少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晚、近期对AS炎症机制的深入研究,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不仅对阐明AS的机制大有裨益,对于本病的临床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单核巨噬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动脉粥样斑块中单核巨噬细胞迁移能力受损,滞留于斑块内,增加了斑块不稳定性,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目前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分泌的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可以抑制巨噬细胞迁出斑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但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初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Netrin-1却被发现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Glagov’s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代偿阶段和失代偿阶段,前者的动脉壁已有轻、中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但动脉管腔直径没有改变;后者的动脉管腔出现程度不同的狭窄;斑块的稳定性与其脂质核心的大小和纤维帽的厚薄,以及斑块内炎症细胞的多寡有关,易损斑块的破裂、出血导致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础;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IVUS)是目前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体积,评价斑块的结构和稳定性的最好方法。本文论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方法,替代终点(QCA、IMT,IVUS)研究的结果,即他汀类药物可延缓、阻断、逆转(消退)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迅速进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过程,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冠状动脉内膜炎症的发展高度相关,斑块内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斑块不稳定和破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铁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铁能引起细胞氧化损伤,参与脂质沉积、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巨噬细胞激活、泡沫细胞形成等病理过程。铁可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对机体内铁的处理和斑块稳定性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巨噬细胞靶向铁代谢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可能产生有益作用。本文将从当前对铁代谢的理解来探讨铁、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炎症在血管壁粥样硬化损害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脂质代谢、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之间密切关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与系统炎症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使抗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0倍受关注。白介素10通过抑制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下调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和抑制免疫反应等从从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近几年,白介素10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新发现,在稳定性斑块与不稳定性斑块疾病血浆白介素10水平的临床研究结果不确定。因此,本文就白介素10在斑块内表达,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白介素10血浆水平对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估计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无疑是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永久性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甚至致死首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65岁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阳性率达78.7%,颈总动脉动脉内-内膜厚度(IMT)异常者达50.5%,说明老年人群中颈动脉IMT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很高,增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所以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无创性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微血管的存在和发展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