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2年4月4日,国务院以第351号令公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02年9月1日起执行。同原来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相比,新《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主体范围,将医疗机构也纳入了医疗事故的主体范畴。为准确把握这一问题,本文将依据新《条例》,对比原《办法》,对医疗事故的主体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鉴定体制的突破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是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对其进行科学的鉴定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制度方面 ,1987年 6月 2 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方法》(以下简称《办法》)中 ,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存在重大缺陷 ,由此导致医患矛盾愈演愈烈 ,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 ,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 0 0 2年 4月 4日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国务院正式颁布 ,并于2 0 0 2年 9月 1日起实施 ,新《条例》与旧《办法》相比 ,在医疗事故鉴定方面具有实质性突破。1 《办法》存在的弊端1.1 鉴定主体 ,旧…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已于 2 0 0 2年 9月 1日正式实施。这表明医疗事故处理有了新的法规 ,同时也表明国务院 198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最近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所谈论的话题几乎都是围绕上述话题展开的。本文仅就《条例》的伦理学意义进行初步的领悟。1 《条例》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进步1987年 ,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此办法对医疗纠纷的处理 ,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保持社会的稳定 ,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随着…  相似文献   

4.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条例》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做了重大补充和修改,它的出台将使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均已于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实施《条例》、《办法》后,医患双方权益是否得到很好的保护,答案是肯定的。但却有如何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吸收、总结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十几年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办法》做出了许多重大修改和突破。《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主体与范围,提出了防范医疗事故的一些重要措施,授权医学会独立担纲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赋了患者更多的权利,规定医事故民事责任争议可以“私了”,制定了更为规范的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等。《条例》做出的这些新规定必将使医疗事故得以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公平,例题地解决,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的这些新规定,很好地透视《条例》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必将极大地提高学习,宣传《条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推进《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于2002年4月14日发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取代了过去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6日颁布了《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从而构建起了一套全新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区别之一就是医疗事故等级的界定。以下简称为《条例》、《办法》。《条例》中规定,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它后果,就是四级医疗事故。换言之,《条例》将过去《办法》中认定的医疗差错,现定为医疗事故。门诊是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医学会负责组织,这是国家赋予医学会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 ,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维护医疗秩序 ,保障医疗安全 ,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国务院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自 2 0 0 2年 9月 1日起施行。本文依据《条例》 ,结合法学、医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医疗事故的构成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1 医疗事故的概念根据《条例》规定 ,医疗事故 (MedicalMdlnac doc)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条例》的规定与《办…  相似文献   

11.
陈建辉 《海南医学》2003,14(1):78-7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 2 0 0 2年 2月 2 0日国务院第 5 5次常务会议通过 ,于 2 0 0 2年 9月 1日起施行。 1987年国务院曾经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对医疗纠纷的处理、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保证科学、公正地处理医疗事故 ,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保障医疗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总结《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简称《条例》)将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保证《条例》实施后医疗技术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华医学会于2002年7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研讨班”。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医学会的秘书长和分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负责同志共101人参加了研讨班的学习。卫生部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部长朱庆生就《条例》出台的背景、《条例》的主要内容、《条例》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不同等方面作了重要报告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司长赵同刚、中国卫生法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崇其、卫生部信访处处长张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律师王北京等分别从《条例》的作用、意义、改进之处,医疗事故的定义,鉴定工作的程序.办法,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鉴定工作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作了辅导报告。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赵书贵就中华医学会及其医疗事故技术  相似文献   

13.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和"举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同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规定》要求在部分诉讼中对特定事项的举证采用“举证责任倒置”;涉及医疗诉讼的,要求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荣耀 《新疆医学》2002,32(4):95-96,F003
国务院2002年4月4日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9月1日就要正式施行。《条例》是中央政府为了正确解决医疗事故纠纷,调解医患矛盾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深入调查论证而制定的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法律条款。它必将为正确处理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保护和促进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医务工作者应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各位专家、同志们: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贯彻实施好《条例》,依法做好医疗事故的  相似文献   

16.
国内医疗纠纷调查与国外医疗纠纷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医疗纠纷的情况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2003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出台。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也相继出台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唐培作  阿依仙  郑蓉 《新疆医学》2005,35(5):178-179
2004年4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8.
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一直是近年来社会舆论的热点之一,也始终是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的焦点。随着久为人诟病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寿终正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先后施行,医疗事故的处理规范日渐健全  相似文献   

19.
9月1日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这在我国卫生法制建设上具有重大意义。依照《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各地医学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后组建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中华医学会负责必要时的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共有成员1645人,来自除台湾、香港、澳门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年龄58.3岁,其中65岁以上有476人(28.9%),50至65岁795人(48.3 %),50岁以下374人(22.7%)。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对健康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医疗纠纷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1~3],医疗纠纷的正确处理,对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社会的安定,均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的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是根据国务院1987年6月2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而实施的,经过十余年的实践,随着法制的完善,《办法》存在的问题已充分显露,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信誉。笔者根据参加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体会,就《办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