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对1例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由恶性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组成,呈巢团状浸润于增生的纤维间质中;腺上皮胞质红染,位于肿瘤细胞巢中央,排列呈腺管状;肌上皮围绕腺上皮排列于肿瘤细胞巢的周边,胞质透明,核分裂多见,细胞异型明显.免疫组化具有双向性表达特征,两种上皮CK5/6均(+),腺上皮CK8/18和34βE12(+),肌上皮p63和SMA(+).结论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罕见,预后差,与浸润性导管癌、化生性癌、肉瘤等多种肿瘤易混淆;应依据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结果 鉴别.  相似文献   

2.
乳腺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定宝  戴林  宋秋静  阚秀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275-277,i0009
目的 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乳腺腺肌上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两种成分构成,前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内层,后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外层以及实性区域。两种细胞成分的免疫组化表达不同,前者表达CK、EMA、GCDFP-15,后者表达SMA、S-100、p63、calponin。结论 乳腺腺肌上皮瘤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病变,属于良性肿瘤,诸多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MAME)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罕见的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前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内层,后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外层以及实性区域。腺上皮可见鳞状上皮化生现象,局灶腺上皮呈高度非典型增生,局灶肌上皮过度生长并可见轻度非典型性,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结论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的上皮、肌上皮成分均可发生恶变,同时恶变者罕见。以组织学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是确诊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9例涎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29例涎腺肌上皮瘤,其中发生于腭部13例,腮腺12例,颌下腺2例,口内上颌结节后部和口底各1例。男性17例,女性12例。病程13天~40年。随访18例,随访时间1~7年。其中1年内复发者2例,1~2年间复发者l例,2~3年间复发者1例,无一例因肌上皮瘤死亡。镜下由上皮样细胞、透明细胞、浆细胞样细胞和梭形细胞四种细胞类型构成,分别排列成片块状、条索状、网状或筛孔状结构。对涎腺肌上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良性肺空洞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良性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征,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或治疗证实的肺良性空洞的胸部X线正侧位平片和CT片(其中11例同时有CT强化扫描)。结果:22例均为单发结节空洞;空洞平均直径为26.5 mm;类圆形为主,占68%(15/22);空洞外形以浅分叶为主占64%(14/22);59%(13/22)是厚壁空洞;77%(17/22)的空洞内外壁均光整。73%(16/22)空洞壁CT增强幅度小于20 Hu。77%(17/22)空洞周围卫星灶明显。结论:良性肺空洞CT表现以内外壁光整的厚壁空洞为主,与恶性空洞的鉴别要点是空洞周围有无卫星灶、空洞外缘分叶的深浅及空洞壁CT强化的幅度。  相似文献   

6.
肌上皮瘤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2003年我院诊断及会诊涎腺肿瘤共1200例.10%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厚4μm,HE染色,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读片,参照1997年涎腺肿瘤的分类诊断标准,最后确诊肌上皮瘤1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婴儿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升  刘光  王瑾  李琳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19(1):19-22,25
目的探讨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胸膜肺母细胞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4个月。咳喘伴紫绀3天。巨检:右肺肿物,组织大小9 cm×6 cm×4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软;肿物与肺界限尚清,并占据大部分肺。镜检:肿瘤主要由原始胚胎性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细胞中等大小,胞质少,核仁清,核分裂易见;部分区域主要由梭形及短梭形细胞构成的梭形细胞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结构区,其间可见分化尚好的软骨岛或软骨结节。免疫组化:瘤细胞vimentin(+),软骨结节S-100(+),残留上皮成分CK(AE1/AE3)、EMA和TTF-1(+),NSE局灶(+),间质细胞SMA局灶少许(+),CD99和bcl-2弱(+),desmin、myoglobin、calretinin、calponin、FLI、MyoD-1和CD34(-)。结论胸膜肺母细胞瘤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组织病理学最典型表现为原始恶性小细胞聚集。临床上需要与肺母细胞瘤、肉瘤样间皮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肉瘤(PEA)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镜下显示瘤组织大部分以梭形细胞为主,弥漫片状分布,形似纤维肉瘤,可见瘤细胞形成的空泡状单细胞性血管腔,部分呈上皮细胞巢状结构的区域见瘤组织呈条索状分布,背景广泛黏液样变,坏死及核分裂易见,并伴有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CD34、和CD31(+),EMA少量灶性(+);Ki-67增殖指数不均一,梭形细胞区20%~70%。结论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罕见,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高度恶性,预后不良。需要与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纤维肉瘤、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低分化腺癌、恶性间皮瘤、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临床酷似肺癌的肺隐球菌病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术前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C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结果:12例PC多见于中年男性,首发症状常为咳嗽,痰血和发热,5例有慢性病史。X线胸片示病灶位于左肺5例,右肺7例,病灶直径≤3cm 2例,3-5cm3例,5-7cm5例,>7cm2例;10例为单个块影或球形阴影,2例分别为多个类圆形结节影和斑片状影。胸部CT扫描7例为密度不均的团块或结节影,4例考虑为肺癌,1例为感染灶,2例不能确定性质;ECT^67Ga肺显像5例,均为高度异常浓聚灶,提示肺癌;临床初诊和术前诊断多误诊为肺癌或肺肿瘤,无1例初诊为PC。后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痰菌明确2例,病理学检查8例有隐球菌肉芽肿形成,2例分别为含菌的纤维结缔组织病灶和胶样病灶;肉眼标本质硬灰白无包膜。结论:PC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肉眼标本与肺癌不易区别,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寻求非开胸肺活检的诊断方法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对1例PLAM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患者女性,30岁。胸闷、胸痛1周,胸片示右侧自发性血气胸。组织学显示增生的平滑肌样细胞围绕管腔周围异常增生,肺实质囊性变。免疫组化:ɑ-SMA、ER、PR、desmin、HMB45和β-catenin(+)。结论 PLAM是罕见的肺慢性进行性恶化的肿瘤性疾病,依据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鼻腔肌上皮瘤一例并文献复习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一例在罕见部位发生的肌上皮瘤,初步分析了该病的MRI信号特点,并结合文献分析,提出由于该瘤在小涎腺良性肿瘤中所占比例甚高,并有恶变倾向,故在小涎腺分布区内肿物有相应MRI表现特点时,均需考虑到肌上皮瘤可能。文中还对几种有类似MRI表现的其他肿瘤作了鉴别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报告1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男性,54岁,表现为咳嗽伴右胸痛,初步诊断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全肺切除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为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随访1 a,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需综合术前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术中所见,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结果.手术切除惟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应用常规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1例乳腺纤维瘤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梭形细胞为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构成束状交错形态,外周指样扩展常见,局部有淋巴细胞浸润,在边缘区最明显。瘤细胞Vim和SMA(+),ER、PR、3413E12、CK5/6、CD34、S-100、CKAE1/AE3、EMA细胞标记均(-)。结论 乳腺纤维瘤病为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共同组成。临床、钼靶和超声检查与癌难以区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切片,在形态上应注意与乳房的其他梭形细胞病变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胸腔孤立性纤维瘤伴阵发性低血糖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蔚青  金晓龙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3):163-165,i052
目的 研究胸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PSFT)伴阵发性低血糖的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对胸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细胞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构成,束状交错排列及片状分布,局部呈血管外皮瘤形态。间质内有大量胶原纤维,部分区域黏液变性。在细胞密集区,可见核分裂象3个/10HPF。CD34、vimentin、somatotastin和insulin( );CK、HBME-1,calvetinin、EMA、AE1/AE3、Cam5.2和p53(-)表达。结论 PSFT确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样物质及生长抑素,但低血糖症则由多种因素造成。vimentin和CD34阳性以及上皮性标记阴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颌面部肌上皮瘤(ME)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 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面部ME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ME均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数(25例)病灶直径1.0~2.5 cm,部分病灶内可见囊变(21例)及包膜(12例),少数(4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均显著强化,并有向心性强化的趋势.结论 颌面部ME的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MSCT对M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的临床表现、误诊及漏诊原因.方法 报道1例典型TRALI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此例患者误诊后治疗效果不佳,经明确诊断后症状缓解,预后改善.结论 TRAIL病死率高,危害性大,且容易误诊漏诊,临床应提高对其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CD34阳性鼻窦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恶性血管球瘤(MGT)的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其鉴别进行探讨。方法观察1例鼻窦MGF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经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特染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鼻窦MGF患者,表现为反复鼻出血和鼻腔肿物。镜下以肿瘤细胞较小、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易见、胞质透明、富于血窦状血管为特点;免疫组化瘤细胞CD34、EMA、P63及CK(34βE12)强( );collagenⅥ,FⅧ弱( ):网状纤维染色见嗜银纤维分布在细胞之间。结论鼻窦恶性血管球瘤是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主要应与透明细胞癌、肌上皮肿瘤等鉴别;依靠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相结合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肿物位于肩背部深肌层,鱼肉样,灰白色;镜下瘤细胞形态基本一致,呈圆形、卵圆形,胞质空而透亮,似上皮细胞,间质呈现明显的玻璃样变,免疫组化,vimentin( )。结论本瘤的特征是在大量硬化性间质的背景下出现上皮样肿瘤细胞,免疫组化仅vimentin(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喉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运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报道1例喉透明细胞癌,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喉透明细胞癌癌细胞胞质透明,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上皮抗原标记( ),电镜观察发现肿瘤细胞有腺样结构形成。结论 喉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分化较低的腺源性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特征,应与其他部位转移的透明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类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肾脏原发类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该例肾脏原发类癌为体检时发现,无自觉症状。肿瘤大小为2.5cm×2.5cm,切面黄褐色,部分呈囊性,侵达局部被膜。免疫组化;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颗粒蛋白A(CgA)(-),细胞角蛋白(CK)(+/-),Ki-67〈67%。结论肾脏原发类癌罕见,影像学多无特征表现,外科手术为目前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